信息化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79&run=13

【概况】 2008年,克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威海市电子信息产业保
持了快速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发展到263家,电子信息产
业实现销售收入8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实现增加值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2%,
信息产业在全市工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9
月,省政府召开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市信息产业局、
文登市、新北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表彰为全省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威海城市
信息化总体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被评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排23位)。

【国家试点工作卓有成效】 作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为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搭建了“移动农网”信息平台。依托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成功推出了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管理、涉农信息发
布和农村应急联动为一体的农村信息化无线解决方案。把农村信息化培训纳入全
市信息化培训总体规划,建立了乡村信息员培训机制。利用信息化培训机构和信
息大篷车组织培训班200场,培训农村信息员2000多人次,受益村达到1500多个,
带动1.5万多户农民上网、 用网。10月中旬,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威海市召开
了全国农村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同时举办了全国农村领导干部信息化培训班,来
自全国100多个地区的分管市(县)长参加了会议。

【信息产业园区布局逐步形成】 2008年,经过积极争取,荣成经济技术开发区
和乳山市银滩省级旅游度假区被批准为省级信息产业园。威海有1个国家级和6个
省级信息产业园区,园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在全省成绩突出。通过园区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生产配套条件,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加快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
级步伐,壮大了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了辐射带动作用。

【信息技术创新取得新成就】 围绕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外设等产业,培育
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尽快形成做强产业的重要基础。全
年取得专利40多项, 其中发明专利8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8项。加强产学研联
合,组织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
科研单位,在网络共用技术、数控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先后达
成20多项合作意向,在技术上获得较大突破。

【软件产业快速成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国际微电子研发中心建成,被
列为省级微电子研发中心。行业应用软件得到推广应用,威海市在农业、造船、
食品、化工等领域的10多个软件产品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做好软件企业的引
进工作,先后与武汉、大连、济南等软件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进行交流洽谈,引
进5家企业到威海落户。申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认定软件产品5个,2家企
业通过了软件企业认证。

【对外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5月,组织信息产业经贸代表团,在武汉举办了以
“合作共赢, 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威海(武汉)信息产业交流合作活动。8月,
接待美国华美半导体行业协会到威海考察, 商谈合作事宜。9月,组织重点电子
企业参加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开展商贸活动。先后达成合作协议意向26个,
协议意向金额20多亿元。

【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成效明显】 以机械、轻纺、造船、化工、医药、食品等
传统产业为重点,从中选择30家企业作为信息化改造示范。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
全市制造业企业应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比例达到21%以上,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
点。应用自动化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比例达到59%以上,比上年提高4个百
分点。 全市实施信息化改造的企业占制造业企业的60%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10个百分点。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真正成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倍增器”,
同时也为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全面开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积
极开展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先后完成了90个部门、6个大栏目、20多个小栏
目的用户分配、 权限设置、数据维护、服务器调试等工作。分3个批次对90个部
门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确保每位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看得
懂、学得会、用得好。年内,通过政府网站公开的政务信息达5500多条。

【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成】 经过认真组织,完成了信息采集与预警预测、评
估决策、通信指挥、现场指挥和公众沟通五大应用系统,应急预案、应急资源、
应急专家和地理信息四大数据库,以及软件、硬件、通信三大支撑平台等内容的
建设。整个系统已完成联网运行,在省内率先开通应急指挥系统,全市应急指挥
业务实现协同化、网络化、自动化。
(张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