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240&run=13

【概况】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位于威海
市市区南端,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71个村民委员会、
25个居民委员会, 总人口15.3万人。2008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0亿元,比上
年增长18%; 固定资产投资94.8亿元, 增长39.6%; 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增长
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增长24%;进出口总值28.3亿美元,增长15
%; 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增长14.5%;实际利用内资24.5亿元,增长15%;
社会用电总量9.2亿千瓦小时, 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万元,
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8722元,增长12.7%。

【招商引资】 实行“专业招商、全员服务”,全年新引进内外资项目84个。总
投资5亿美元的日月光半导体、 7500万美元的永旺威海购物中心、28亿元的华东
重工重型设备制造、3000万美元的法国液化空气、1000万欧元的西班牙维特佳特
种材料涂层等项目先后落户开发区。落实领导包项目、部门包企业责任制,帮助
企业解决各类问题863个。

【支柱产业】 围绕造船及零部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加工、通
用与专用设备制造、轻纺服装加工、食品医药加工、电力能源和新材料八大产业,
扶持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先后与44家骨干企业签订打造至2010年销售
收入过5亿元至100亿元强企双向承诺书;成立企业家协会和船舶工业协会;兑现
2008年度贡献突出企业经营者奖励资金310万元; 组织25名骨干企业经营者到清
华大学培训,为44位骨干企业经营者健康查体;协调金融机构发放企业贷款28亿
元, 为企业办理出口退税3.9亿元。全区25家外资企业追加投资2.03亿美元;新
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总数达到193家;销售收入过1亿元工业企业45家;上
缴税金过100万元企业138家。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快速发展, 产值比上年增长
38.2%。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增长32%。造船及零部件产业迅速壮大,全区造
船完工量达到20万载重吨, 生产船段4万吨,实现造船产业产值37.3亿元,增长
99.5%;船舶配套企业达到58家,实现配套产业产值17亿元,增长40%;开发区被
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六大船舶工业聚集区之一。

【现代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齐鲁商城、每美商城、时代广场等新建扩建项目
先后开业; 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的乐天世纪城二期工程主体完工;7万平方
米的永旺威海购物中心一期工程部分主体封顶;27万平方米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
开工建设。旅游业,华夏城喜庆大道、三期会馆等部分项目对外开放;全区星级
饭店总数达到9家, 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达到4个;无花果文化展和采摘活动
广受欢迎。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网点达到6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凤林、
新都社区被评为省级商业示范社区, 蒿泊、长峰等5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商业示范
社区;韩国美食等特色餐饮业生意兴隆。现代物流业,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工
建设;富海华液体化工、世丰仓储物流等项目抓紧推进。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42.7亿元, 比上年增长24%;税收收入4.2亿元,增长26%;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全
区地税收入的比重为52%。

【科技创新】 培植认定首批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新增市级7家、省级3家。
全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总数达到20家, 其中省级8家。14项科技成果通过市
级以上鉴定, 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1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技术创新导向计划。
与哈工大(威海)建立全面合作关系,32家企业与26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47项
产学研合作。 理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 入驻企业达到21家;全市首家
“山东省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工作站”、全省第二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
交易中心” 在该区挂牌;全区新增专利240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比上年分别
增长15.4%和66.7%;实现技术贸易额8031万元,增长640%。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
标2个、 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0个、
山东省名牌产品6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6亿
元, 增长4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8%,提高了3.8个百分点。万元生产
总值能耗下降6.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耗、电耗分别下降10.7%、
7.3%和7.6%。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0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出口加工区】 全年完成工业产值2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值8.5亿美元,完成
税收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4%。新批准项目4个,总投资1323万美元;新批增资
项目4个,增资额293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1540万美元。

【新农村建设】 完成新农村建设致富、绿化、净化、硬化、文化、教育、治水、
居住、保障、平安“十大工程”,投入“三农”资金9952万元,比上年增长71%。
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 新栽无花果177万株,开发无花果深加工产品10种,增加
农民收入320万元; 畜牧业总收入9000万元,增长7%;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达到5家,新增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企业5家、绿色食品12个。39个村
新上加工项目51个,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培养农村产业经纪人110名,年
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05名,定向培训农村劳动力560人,转移安置1076人。52
个村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占全区总数的81.3%;村居经济总收入46.34亿
元, 增长11%。建设成大线、疏港路12.9公里,修建镇村道路16条,硬化农村街
道2.6万平方米, 新上路灯214基,建设桥梁3座,加固水库4座,治理河流8条。
71个村成立了保洁队伍, 41个村(居)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新建单体沼气池824
个、 大型沼气集中供应站2个。栽植各类树木287万株,2个镇、17个村达到“绿
色小康镇村”标准,4个村达到省级绿化示范村标准。

【城市建设】 完成23个城中村改造规划、皇冠片区和港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九龙湾海岸整治项目设计等编制工作。启动15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协议拆迁房屋
4723户,实际拆迁4253户,其中11个村(居)整体一次性拆迁,13个村(居)开
工建设回迁房71.3万平方米,竣工21.5万平方米,安置回迁居民1611户,占拆迁
总数的38%。 完成总长25.2公里疏港路、成大线和威石路等道路硬化绿化工程,
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硬化道路2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8 19基,铺设污水管道1
万多米, 建成区污水主管网全线贯通。新建扩容改造3个35千伏变电站、11条10
千伏线路、15个农村配电室,城乡供电状况进一步改善。依法查处违法建设案件
28起,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200余处、1.24万平方米,处理违法建设单位29家。全
年新建续建建筑工程595个, 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创市优良
工程22项、省级文明示范工地5个,获全国优秀QC成果奖1项。

【财政税收】 财政总收入达到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地方财政收入8亿
元, 增长19.6%; 工商税收收入、 四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87%和
58.6%, 分别提高7.15和5.38个百分点;理顺财税体制,实行镇(街道办事处)
“核定收支, 定额上解,增收分成”的财政体制,实现镇级财政收入1.2亿元,
增长64.8%。 加强财税监管,定期进行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加强重大建设项目
税收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土地使用税、房屋租赁税和财税专项检查力度。
实现国税收入10.3亿元, 增长10.2%;地税收入5.7亿元,增长27.1%;在全市率
先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全区教育系统、市政工程及城市维护费支出全部纳
入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覆盖率达到100%。完善政府采购
制度, 政府集中采购节支率达到15.9%。加强财政预算、投资评审和工程结算管
理,审减工程造价1785万元。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负债规模1亿元。

【社会事业】 投资8000万元新建9所学校的教学楼、操场等20个项目。除长峰
小学在建外,其他中小学均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城乡师生享受同等条
件的教育资源和待遇。推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大龄居民养老保险,健全城乡统
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区无缝覆盖、社会保险应保愿保尽保。新型
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70元提高到90元, 覆盖率达到100%,免费健康查体5万
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保险参加人数分别为3.02万
人、 2006人和4449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到4500元,提高87.5%,集中供
养率达到72%; 凤林、崮山敬老院被认定为省一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皇冠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省社区卫生技术骨干培训基地。完成21户贫困残疾人危
房改造工程;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交付使用,231户低收入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
房;为399户贫困家庭、375名困难群众兑现各类优抚补助款399.7万元;158名白
内障患者享受免费复明手术; 全区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2553.29万元。建成
覆盖全区重点区域、主要路口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新增技防村17个,累计达到
25个; 全区100%的企业设立了保卫科或警务室,8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立了专职
治安巡逻队, 新增平安创建达标企业60家,“平安村居”创建率达到80.1%。全
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33起,查处治安案件1033起。成立区摄影、书法、剪纸等
群众性艺术协会5个,11幅作品获市级以上优秀作品奖,2幅作品获得省级优秀作
品奖,2幅作品入选国家级大型展览。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
“民间艺术名人”、“民间工艺名人”评选活动,评选民间艺术名人和工艺名人
11人;崮山镇河东村“篮子灯舞”被列入威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毕建忠 丛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