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222&run=13

【市慈善总会】 1月,省委、省政府在威海市召开全省慈善工作座谈会,向全
省推广威海市企业认捐慈善基金工作经验。全市各级慈善组织接收善款2.43亿元
(含抗震救灾款1.31亿元),抗震救灾物资折款561.48万元,在“送温暖、献爱
心”——向地震灾区捐衣被活动中,接收新衣被3.03万件。支出抗震救灾款1.31
亿元,向四川地震灾区发送物资折款256.04万元。开展慈善助医、助学、助老、
助困、助残等支出5964.7万元,救助全市困难群众2.92万人。
多渠道开展慈善募捐活动 各级慈善组织创新慈善募捐机制,广开渠道,募集慈
善资金。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灾后第二天,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向全市发出了《为四川灾
区捐款捐物倡议书》,与民政、文化、宣传等部门组织了赈灾募捐晚会等一系列
抗震救灾义演活动,引导企业和市民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协调各市(区)慈
善总会办公室做好抗震救灾款物的接收、登记、保管、统计、运送等工作。积极
向新闻媒体提供支援抗震救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配合进行采访报道,
在全市进一步形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舆论氛围。按照上级部署和灾
区需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救灾物资的发送工作。同时,做好日常募捐工
作。
慈善救助工作卓有成效 年内,全市各级慈善组织支出善款1.91亿元,重点
开展了抗震救灾和助医、助学、助老、助困、助残等六大救助项目。一是按照省、
市的统一部署,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将抗震救灾款物发送到对口支援的四川
省北川县青片乡支援灾后重建工作。二是按照《威海市2007年度大病救助工作方
案》、《威海市慈善救助特困高考新生实施方案》确定的救助范围和标准,威海
市及各市(区) 慈善总会分别于1月和7月开展了慈善救助活动, 救助大病患者
5424人、特困高考新生1149人。三是创新救助模式,市慈善总会首次启动“面对
面” 慈善助学活动,从9月开始,分3次组织7名捐赠者代表和91名特困高中生参
加“面对面”救助活动,增加了慈善救助工作的透明度。
(于 浩)

【市红十字会】 2008年,全市红十字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备
灾救灾、卫生救护、红十字青少年等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威海市红十字会被省红
十字会授予“全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宣传传播 2008年,针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市博物馆举办了大型赈
灾义卖活动, 现场展卖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画作品和工艺品200多件。在抗震救灾
募捐活动中,先后同有关单位举办宣传活动30余次,同市民政局、团市委联合举
办两次大型义演活动。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艾滋病宣传日、世界急救日、
献血日等有利时机,举办大型义诊等宣传活动10余次,在各级媒体刊登新闻稿达
200多篇。
基层组织建设 重点开展红十字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通过做好试
点工作,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引导全市红十字基层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至年末,
全市有30%的镇(街道办事处)、20%的学校和30%的村(居)成立了红十字组织。
基层红十字会组织数量达到359个,会员5.86万人。
救灾备灾 在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向安徽省红十字会紧急支援救灾
款1万元,向湖南省红十字会发送救灾物资价值8万元。在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
救灾工作中, 募集救灾款物5809.11万元,累计向四川灾区和青海灾区发送救灾
物资8批,总价值1982万元。
救护培训 坚持“走出去”方针,主动与机关、厂矿、学校、居委会联系,
大力宣传急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与企业、学校等单位密切合作,组织举办培训
班45次,培训急救员2595人次。
造血干细胞捐献 累计发展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1.4万多人, 入库资料
5834份,成功实施捐献3例,有46例志愿者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4例进行了高分
辨。
社会救助 与解放军第四O四医院、 威海市陆军医院等单位合作,对先天性
心脏病贫困人群和脑血栓贫困患者开展救助活动,成功实施手术43例,为患者减
免医疗费用43万元。同时,针对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温暖和定向救助活
动,全年救助贫困人群和大病患者500例,累计救助款物36万元。
(苗延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