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167&run=13

【概况】 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地方一
般财政收入完成93.67亿元,增长16.3%,加上税收返还、各项结算、上级专款和
上年结转收入等32.2亿元,全市可用财力125.9亿元。全市一般财政支出122.2亿
元,增长18.3%,结转下年支出3.5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1504万元,当年
净结余184万元。
市级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增长15.4%,加上政府可安排的基金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税收返还、各项结算、上级专款和上年结转收入等26.9亿元,
市级可用财力30.2亿元。 市级财政总支出完成28.2亿元,增长14.2%,结转下年
支出2亿元。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288万元,当年净结余10万元。

【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重点领域发展。拨付3000万元支持三角集团、威高
集团、光威渔具3家企业发展;拨付722万元,对49家贡献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
激发企业加快发展、依法纳税的积极性。市级投入4300万元,同时争取上级资金
2.3亿元, 支持企业重大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重大产学研项目、重点产品结
构调整等,促进节能降耗,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时筹措资金3000万元,支
持电厂多发满供,缓解了用电紧张的局面,支持了企业发展。二是健全支持发展
的政策体系。出台了《威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威海市国际市
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威海市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拨付专项资金
2126万元, 支持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修订完善了
《威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威海市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办法》,加大对科技
创新和品牌战略奖励力度,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企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财源建设的意见》,充分调动市场、企业、政府等各类资源,支持企业做大做
强,支持大企业以商招商,支持重点项目落户,帮助企业度过危机,保持经济平
稳较快发展;出台了《关于减免缓和暂停征收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
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本着“客观公正、兼顾
各方利益”的原则,制定了工业新区体制调整意见,为新区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属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界定了税收属地范围,
规范了部分特殊企业的税收管理,建立了良好的税收征管秩序。

【改善社会民生】 一是保障群众生活。建立了物价上涨与提高城市和乡镇低收
入居民生活补贴联动机制,低保家庭临时价格补贴每月分别提高30元和20元,保
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生猪活体储备、市级食用油储备和市区成品粮储
备制度,由市财政对承担储备任务的企业给予补贴,稳定副食品市场供应;对农
药超标蔬菜销毁给予补偿, 确保食品安全;拨付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5.9亿元,
切实减轻部分企业和个人负担。二是促进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3062万
元,积极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工程;投入5644万元,提高了农村义务教
育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提高了农村贫困学生寄宿生活费和乘班车补助;投入5587
万元,推进农村中小学和特殊教育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农村中小学“食暖行”工
程、农村学校改厕试点工作;健全了政府助学政策体系,发放各类助学金和贷款
贴息4354万元,受助学生4.2万人。投入630万元,支持全市10处农村医疗急救站
和10个镇卫生院、40个村卫生室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救治水平;全面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4元提高到80元,并将各级财
政新增补助资金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城
镇未成年人、非从业居民和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了医疗保障体系;出台了《政府购
买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 ,投入200万元,支持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社
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三是加强公益设施
和环境建设。 市级筹集资金8亿元,完成了市区9条河流和5个小区背街小巷的整
治, 新建改造道路13条,建设过街天桥2座,支持了米威调水、污水排放、环翠
楼公园改造和机场、铁路建设等,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人居环境。四是积极
应对焦点问题和突发性事件。对供电、公交等涉及民生的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广泛
调研,拟定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意见。全力以赴做好支援四川灾区的资金保障和资
金管理工作, 向灾区支出2.1亿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积极参与浒苔
打捞及其费用争取、兑现工作,保证渔船渔民得到合理补偿。高效应对三聚氰胺
奶粉事件,及时筹集资金为5.8万名婴儿提供了免费筛查和救治。

【保障“三农”发展】 一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采取贴息、补助、以奖代补等
方式,重点扶持发展前景好、农产品数量大、科技含量高、吸收农村劳动力多的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920万元,支持产业化经营,改
造中低产田3733.33公顷; 投入1408万元,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促进海洋经
济可持续发展;筹集1400万元,通过扶持奶牛标准化养殖等方式,积极帮助奶业
企业走出困境;投入1156万元,对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
的农产品给予奖励, 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拨付866万元,进一步推进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大了试点地区和试点品种范围,在2008年秋天玉米遭受
雨灾雹灾后, 农民短时间内获得523万元理赔金。二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
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加大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
补贴、优质后备奶牛补贴力度,新实施了困难奶农补贴、村级防疫员补贴等,各
类惠农补贴1.9亿元。 积极推行“家电下乡”试点,对农民购买家电给予政府补
助, 全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7万台(部)。全面实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
通”发放制度,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三是改善农村生
产生活条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推进全市199个农家书屋建设;投入246万元,
为全市各镇配备了数字放映机, 保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顺利实施;投入200
万元,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使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环境得到有效
改善;投入8696万元,完成了10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安排1670万元,支持166
个村自来水维修改造; 筹集1.1亿元,支持“村村通油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
392.6公里; 投入2480万元,支持绿色通道、荒山绿化建设,完善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机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投入2379万元,支持农村沼气建设,新增户用沼
气1.7万户、沼气工程152处。

【加强财政管理】 通过科学理财,实现增收3亿元、节支3亿元、争取上级资金
33.2亿元,弥补了发展资金的不足,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市区
土地使用价值上升情况,合理调整了土地等级,增加税收3200多万元;提高了耕
地占用税征收标准, 增加税收8000多万元;对非税收入核定成本,集中收入1.1
亿元,其中学校收费定向使用6143万元;对部分财政专户资金实行协议存款,增
加利息收入4000万元;积极应对法人所得税制度,区分类型予以规范,有效防止
了威海市税收流失,增加地方收入4000万元。加强政府重点工程事前、事中、事
后全程监管, 全年核减项目投资2.1亿元;科学调度资金,解决金线顶、大操场
拆迁补偿问题,节约利息支出3000万元;通过法律诉讼和调解,免除财政性债务
支出3743万元;争取财政部豁免威海市国债贷款2155万元,争取省财政厅核销威
海市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318万元; 科学合理地配置、使用政府资源,推
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及资产整合共享,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把制
度建设作为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全年出台60多
项制度;实行规范的财政局局务会议制度和提示督办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
有部署、有落实、有结果;加快“金财工程”建设,开发完善财政业务网络系统,
开展网上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全省率先实现专
户运行,中央资金转拨指标文件一日内到达市(区)财政局,资金使用效益大大
提高。
(付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