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1&rec=51&run=13

【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登记工作 在公务员登记工作中,做到严明工作程序,
制定了《关于公务员登记工作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和《公务员登记审核审批工
作程序》,就部门登记材料受理、审核程序、问题处理、登记批复等方面进行了
明确, 在具体审核、审批过程中严格遵守,使登记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严把4个
关口(登记方案审核关、编制人员关、登记标准条件关、依法处理问题关),搞
好4个结合(与编制实名制相结合、 与人事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
与规范档案管理相结合、与行政编制分配相结合),整个登记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 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座
谈会, 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市直有112个拟参照单位按管理权限分别向
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报送了有关材料。各市(区)也按要求正在组织开展拟列
入参照管理单位的初审和材料整理工作。
公务员队伍建设 对照公务员法规定,对几年来各级制定出台的60多个公务
员管理方面的文件进行了审核清理,其中修改或废止27个。根据省的统一部署,
为全市各级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公务员119名。 严格工作程序,认真做好行政
任免工作。坚持和完善竞争上岗制度,严格科级职务预批管理,做到职务任免条
件具备、程序规范、手续完备、材料齐全,全年为市直单位办理科级职务任免预
批手续252人次。严格控制调任公务员,严把程序关、条件关、考察关、评议关,
保证人选素质。加强奖励表彰综合管理,严格审核奖励数额、标准条件、评选程
序和表彰周期。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市直部分部门和单位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有计划地举办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
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全市公务员参加各类培训达1.5万人次。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各类急需人才 密切与人才密集地区人才
市场和高校的联系,收集整理威海市急需的各类人才信息5.87万条,并及时更新
了本科人才库和博士硕士人才库,面向全市发布推荐。密切保持与新闻媒体的合
作关系,通过陕西经济广播电台等省内外媒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1.65万条。配合
市政府招商活动,编制了“2007年威海市人才需求信息”,对外宣传发布。加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全市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企业8家。
积极组团外出招聘引进人才,全市各级人事部门组织100批次300多家单位参加了
各地人才招聘会,接待求职3.5万人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8184人,其中博士45人、
硕士297人、本科学历4120人。
积极引进国外智力 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园区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的载体作用。密切与海外留学人员组织
的联系,大力引进留学人员到威海市创新创业。到年底,海外留学人员在威海市
创办高科技企业31家。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
服务业, 组织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46项,其中1项被评为全省十大重点引智项
目之首, 并获经费资助。全年累计引进新技术50项,为威海市解决技术难题230
个,引进水产、蔬菜、水果、花卉等新品种13个。加强了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工作,
依法做好外国专家到威海工作许可和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工作,推荐光威
集团日本专家野田英夫获省政府2007年度“齐鲁友谊奖”。
加强人才培养和专家选拔管理工作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了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公共
科目培训,全市有1.68万人参加了培训。继续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全市专业技
术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考试近1万人次。组织协调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教育、
卫生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继续教育,全市参加各类继
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达8万人次。 继续做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家、省有
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培养选拔工作,威海市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有
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2名, 全市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家、省、市有突出
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共109名。落实联系专家制度,组织专家休假考察和健康查体,
为专家提供良好的服务。

【人才市场建设】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在全市构建起以市
级人才市场为龙头、市(区)人才市场为补充的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体
系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举办灵活多样、快捷方便的人才交流活
动, 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 全市各级人才市场开办人才集市143次, 进场单位
5392家次, 发布人才招聘信息4.4万条, 提供工作岗位5.5万个,入场求职人数
8.2万人次, 达成招聘意向4.2万个,交流成功1.2万人。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举办了“2007年威海市民营经济暨镇村(社区) 企业人才交流会”,有114家单
位入场招聘,提供工作岗位3600个,4500余人入场求职,达成交流意向2000余人。
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威海人才网站注册网上会员单位5011家,个人会员4.43
万人。3月,组织举办了“第二届网上人才交流会”,有110家单位上网注册, 提
供工作岗位6500个,网站访问量达65.9万人次,6619人提交个人简历,网上对接
交流信函918件。组织举办了“网上会员现场招聘专场”,有108家单位进场招聘,
近5000人求职,达成交流意向2100人。加大人事代理工作力度,积极探索人事代
理新形式,延伸工作触角,在威海市工业园设立了人事人才服务代办点,为园区
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人事人才服务。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扩大代理数量,全市各
级人才服务机构与3513家单位签订了人事代理协议,管理人事档案7.01万份。

【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采取“撤销、合并、改企业”
等方式,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年内全市调整事业单位66家,收回事业编制
937名,减少事业人员568人。根据省人事厅部署,结合威海实际,制定印发了关
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对市直畜牧机构调整设置问题提出了初步意
见。对威海市引航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将原由威海港集团公司、石岛港、龙眼
港等港口企业承担的引航职能和业务收归市港航局管理,设立威海港引航站,作
为全市统一的引航机构。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完成2000多个事
业单位登记年检、公告、档案管理、网上登记等各项任务。
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规范进人管理。事
业单位招聘人员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增人计划内,根据岗位空缺制定公开招聘实
施方案, 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年内全市为225
个单位招考工作人员615名。 全面推行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到年底,
全市被列入改革范围的1711家事业单位、5.45万名职工全部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
同,实行合同管理。
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根据省的部署,研究制定了威海市事业单
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及时转
发了省制定的事业单位行业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管理工作全面展开。

【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周密组织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
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市和各市(区)普遍成立了改革和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切
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了威海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及时
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改革工作启动后,对各市(区)人事部门工资科长、市
直各部门及单位政工人事科长进行了工改政策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改革政策,准
确处理具体问题。市和各市(区)人事部门都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
作班子,加快工作进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握“三个范围”,即严把工
资改革实施单位和人员范围,严把浮动及固定工资政策的执行范围,严把部分人
员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范围, 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截至6月底,全市除参照管理
事业单位外,工资改革工作全部完成,全市6.39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不含申请参
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2.33万名离退休人员新增工资或离退休
费全部及时兑现。

【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完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
实行了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登记制度,加强20个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促进毕
业生充分就业, 全市登记毕业生就业率达90.9%。围绕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扎实做好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选拔了59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单位
从事以支医、支教、支农、扶贫为主要内容的“三支一扶”活动,全市“三支一
扶”毕业生达到82名。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按时足额发放
生活补贴,春节期间进行了走访慰问,组织召开了威海市“三支一扶”大学生典
型经验交流会。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成功举办了威海市2007年毕业生供需
见面会,与会单位350家,参会人员1.5万人。以举办综合类、专业化供需见面活
动和校园招聘活动为主要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双选”活动,为毕业生
就业提供服务。全市举办各类“双选”活动53次,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加强毕业
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威海毕业生就业网目前已有1200多家用人单位办理了开户手
续, 近2万名毕业生在网上登陆个人求职简历,网络浏览量达40万人次。“山东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开通后,各市(区)人事局和市内8所大中专院校均设
立了二级网站,注册单位700多家。2007年,全市通过就业网发布招聘信息1万多
条,接收毕业生7161人,其中研究生322人、本科生3565人。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2007年,全市接收军转干部239名,其中计划分配199名,
自主择业40名。安置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挖掘安置潜力,认真落实
安置政策,突出安置计划的指令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考试考核安置办法,确
保圆满完成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切实做好403名自
主择业转业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认真抓好各项待遇落实,进一步巩固完善企业
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的长效机制。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进一步严格标准条件,严
格评审程序, 对事业单位具有相应资格人数超过岗位数15%以上的,严格控制申
报推荐的数量, 推荐人数一般不超过具有申报资格人数的50%。特别是对破格申
报人员,严格按省人事厅下达的破格指导条件审核推荐。改进和完善职称评审办
法,采取考试、答辩考核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审办法,保证职称评审科学、合
理、准确,提高了评审质量。截至12月底,全市各系列职称评审全部顺利结束。

【人事考试】 认真贯彻人事部“3号令”,加强制度建设,严肃考风考纪,规
范工作流程,为每个考场配备无线信号屏蔽仪,有效规范了考场纪律。全年查处
违纪违规人员151人。 加快题库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考试服务,承接了潍坊市
和临沂市公务员考试共计3.9万人的笔试阅卷工作。 加强考试信息化建设,依托
威海人事考试网,自主开发了职称计算机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和通用的事业单位招
考网上报名和阅卷系统,并得到了成功应用,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多类
考试都实现了网上报名。全年组织了3.31万人参加各类人事考试。

【机构编制管理】 积极推进镇级机构改革 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
求,在乳山市部署展开了镇级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改革探索路子、积
累经验。到年底,乳山市镇级机构的规范整合和编制的精简核定工作已经全部完
成。改革试点中,把镇政府职能重新定位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
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和维护社会稳定。规范整合了镇级机构设置,统一设置
3个综合性办公室和5个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他事业站所一律撤销。压缩了
编制和领导职数, 镇级人员编制在2002年改革的基础上又精简10%,镇党委由5
~7人组成,党政领导原则上实行交叉任职。在抓好试点的同时,按照“5年内乡
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要求,切实加强了全市镇级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全市
镇级人员编制一直控制在省下达的限额以内,截至年底,镇级机关事业单位空编
1311人,占镇行政事业编制总数的27%。
认真做好新增行政编制分配工作 严格按照省编委要求,认真测算,反复论
证,确保新增行政编制的分配科学合理。一是准确掌握编制分配范围。对省里确
定的编制分配范围进行了认真甄别,详细分类,严格掌握分配范围,做到执行政
策不走样。二是慎重确定分配原则。为尽可能消除矛盾,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
综合考虑了公务员登记人数、工作量大小、财政供养能力等因素,确定了严格控
制、保证重点、有增有减、充实基层的分配原则。三是切实规范人员编制管理。
各市(区)原用于党政群机关的自定编制全部核销,不再新批事业编制用于机关,
不再将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混用,并对自行调整不同层级之间行政编制问题进行
了纠正,对违反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机关的人员抓紧进行清退。
科学整合机构编制资源 坚持动态管理原则,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
创新需要,适时进行机构编制和人员的重新整合,运用弹性手段用好用活现有编
制。在控制总量方面,坚持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对部门要求设立的机构,一
般采取“撤一建一”和增挂牌子的方式解决。在盘活存量方面,着重引导超编单
位人员向空编单位流动、职能弱化单位编制向职能加强单位调整。对确需补充人
员的单位,主要通过系统内编制横向调剂的方式解决,促进编制内人员合理流动。
2007年对急需增编的服务业、劳动仲裁、文物管理等机构,全部在系统内部横向
划转,相应核减职能弱化或空编单位的编制。在有增有减方面,对有利于政府职
能转变、有利于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拉动发展的领域和部门,配足配强机构编
制。对职能消失、弱化的部门和单位,进行机构调整、编制压缩、职能理顺和人
员精简。先后为节能减排、网络宣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等工作部门新增加了编
制,强化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严格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编印了机构编制法规文件汇编,收录了中央、省出
台的法规文件,发送市级领导、市(区)编委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政
工科长,营造机构编制依法、依规管理的良好氛围。根据党委、政府换届后加强
机构编制管理的迫切需要,研究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的意见。结合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对市直党政机关现有领导职数和配备情况进行
了调查梳理,提出了市直机关领导职数调整设置的初步意见,并组织对全市各级
领导职数设置情况进行清理和规范。 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 制定印发了
“12310” 举报电话受理工作规则,规范了举报电话受理程序,确保举报事项得
到及时认真办理。对各市(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法规文件情况进行了大检查,
对检查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通报,督促整改,提高了依法管理
机构编制工作水平。
(于明涛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