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1&rec=277&run=13

威海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以着力
抓好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做好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完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立足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维护,切实解决农民的“文化
温饱”。

一、以创新机制为保障,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一)调研摸底,科学规划。文化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了农村文化
建设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走访了三市三区有代表性的乡镇文化站与农村文化大
院,并与各市区文化局及部分乡镇干部、农村支部书记,就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展
开座谈,深入调查了解近年来威海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形成的《威海农村文化贫
瘠状况的沉重思考》专题调研报告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决策依据。文化等
部门及时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威海“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和海疆文化长廊
建设规划之中,制定了威海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一、二、三类标准,以及市级
优秀文化大院考核标准等,引导和规范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二)创新机制,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避免“因人而兴、因人而
废”。一方面健全了投入保障机制。在保证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财政总
支出2%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按照市、县、
镇、村4∶3∶2∶1的比例统筹建设资金,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另一方面,
市委明确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纳入了对各市区的年终考核目标体系,各市区也把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镇、村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各镇还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同
农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经济条件、班子状况、
工作基础,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分别体现不同的建设指导标准,充分尊重和体
现现实差距。对集体经济较强的一类村,政府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多给予政策引
导;对经济条件一般的二类村,政府适当给些“引子”,关键靠自身解决;对经
济条件较差的三类村,政府适当加大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投入,增大示范的
比例。
(四)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以点带面,科学突破。
创建之初,威海文化部门先后出资20余万元,重点扶持和培植了经济基础较好、
文化底蕴深厚的环翠区望岛村和乳山市八里甸村两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先进典型,
为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树立标杆和形象。威海的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既有新
上新建,更有整修利用。2006年,全市新建、改造村级文化大院、活动中心460
处,形成独具一格的“大院文化”,吸引和方便农民就近参与文化活动,使农民
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
(五)社会联动,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离不开方
方面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威海新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大院建设首要的是将
之纳入盘子,统筹规划。在建设改造资金上,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有关部门帮
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在实践模式上,采
取结对帮扶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二、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突出创建的个性特色
(一)注重激发和引导农民的文化自觉,既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新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强力支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公共财务的覆盖,只能解
决公益事业。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少量投入只能
当个“引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民富裕程度的稳步提高,关
键要看农民自身。在威海文化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农民的文化自觉有力地支撑了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拓展,全市自发涌现出庄户剧团1200多个、女子腰鼓
队1600余支。这些群众性业余文艺团体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
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着力突出创建的个性和特色,既是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现实要求,
也是农村文化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效保证。威海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因地制
宜,突出了特色。文化大院有的是旧房改建,有的是规划新建,尽管建设模式各
有不同,但都不是为了赶时髦,应付上级检查,而是依托大院这个活动平台和载
体,确确实实地发挥着满足群众求美求知求乐等作用。
(三)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既是维护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载体,也是
农村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和“孵化器”。新农村文化大院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
带来了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效果,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起到了良好的“润
滑”和“稳压”作用,已成为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平台和有效载体。大水泊村
一农民是有名的“刺头”,酗酒打架是家常便饭,街坊邻居厌而远之。两年前村
里建起文化大院,这位村民参加了京剧队,从此变了个人,与邻里和睦相处。与
此同时,新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还成为农村经济的“孵化器”。文登宋村依托回龙
山文化山会,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李龙文化”品牌,有效地
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
(王培廷 2007年6月9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