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抢抓机遇: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1&rec=276&run=13

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之初,全市生产总值只有34.2亿元,人均1480元,分别
居全省第13位和第5位,2006年生产总值达1368.5 亿元,人均49175 元,是1987年
的40倍和33倍,分别居全省第9位和第2位,占全省的比重由3.84%提高到6.26%。20
年间,威海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5%,2006年达到131.9 亿元,是1987年的
55倍,地方财政收入70.1亿元;全市财政支出由1987年的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
88.3亿元,提高了43倍,年均增长22%;人均财力由1987年的85元提高到2006年的
3534元,增长了41倍;人均财力居全省第2位;全市财政连续20年实现收支平衡。
建市以来,伴随着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群”、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获得,
威海开始一步步为世人所瞩目,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跨入全国综合经济实
力50强、投资环境40优、中国大陆城市综合竞争力30强行列,所辖的荣成、文登、
乳山三个县级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威海经济由小变大,
由弱变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奥秘所在。威海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坚持在解放
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作为第一导向,把创新作为第
一动力,把和谐作为第一追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立足本地实际,抢抓机遇,加
快科学发展,在建设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威海的道路上,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

从“滨海小城”到“经济强市”的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之路
地级市成立之初,威海经济以农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高达49.4%。他们意识
到,发展壮大威海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筑现代经济体系。市委、市政
府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主线,贯穿工作始终。
在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建市初期,
他们就响亮地提出“工业兴市”的口号。“七五”期间,形成了机械、化工、轻
工、纺织四大支柱产业。积极实施百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加大技术改造投
入,20年来共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1155 项,完成投资1216亿元,年均递增26.8%。随
着工业投入的增大,至1997年建市十周年的时候,已形成了一批特色拳头产品,木
工机械、钓鱼竿、地毯等是我国第一大产地,轮胎是我国第二大产地,拥有我国最
大的微型农用汽车厂、制革厂,亚洲最大的浓缩果汁企业,国内惟一的传真机关键
件生产企业以及光纤光缆、连杆、曲轴、皮鞋四个产品的国内最大生产企业,从
而奠定了威海工业长足发展的基石。
经过了1987年至1994年的奠基立业期和1995年至2002年的调整转型期,自
2003年始,伴随着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着眼于威海经
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立足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威海市进一步明
确了“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经济发展思路,围绕“调强工业、调优农业、调
快调活服务业”大做文章。他们抓住世界产业转移、我国加入WTO、省委省政府
提出建设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等重大机遇,发挥自身
优势,狠抓改革、开放,大力建设加工制造业、旅游度假、海产品出口三个基地,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87年的49.4∶35∶15.6,2002
年的13.6∶55.3∶31.1,调整到2006年8.5∶62.1∶29.4。
威海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拉开了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幕,推动着全市经济
步入发展突破期。
——工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市委、市
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威海制造业基础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产业集群、骨干
膨胀、品牌带动三大战略,做大做强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工纺织
和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2006年,五大产业群完成增加值696.4亿元,占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的83.2%;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06家;培育了三角、成山、金猴、
好当家、海马、艺达等一批知名品牌。坚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要的增长极,
大力扶持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四个重点,近四年高新
技术产值比重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总产值89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
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总数已发展到1.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3家,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57.7万人,资产总计1225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
成工业增加值8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939亿元,是1987年的98.6倍,年均递增
27.3%;实现利税213亿元,是1987年的50.7倍,年均递增22.9%;实现利润142亿元,
是1987年的51倍,年均递增23.1%。
——服务业结构调整,突出旅游业和物流业。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大力
发展旅游业,努力打造千公里幸福海岸。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量年均增长12
%,旅游创汇年均增长14%,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其中,去年接待游客1150万人,
旅游总收入101.8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6年占三产和
GDP的比重分别达到25.2%和7.4%,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积极实施
“以港兴市”战略,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500多万吨,是1987年的11.2倍。积极支
持发展第三方物流。2006年,全市服务业增幅首次超过生产总值的增幅,今年一季
度服务业增长速度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增速。
——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
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培植果、菜、油、药四大作物产业带,发展果品面积78万亩,
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34.5万亩,花生出口加工基地50万亩,发展了一批药材专
业镇、专业村。2006年,粮经种植面积比达到46∶54,种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
的比重为1.8%,其中粮食占0.5%,经济作物占1.3%,粮经产出比为28∶72。积极发
展节草型畜牧业,奶牛存栏量6.3万头,生猪存栏量64万头,畜牧规模养殖场691家。
大力发展食鱼型毛皮动物养殖业,水貂存养量1200万只,狐狸存养量150万只。
——渔业结构调整,突出海珍品养殖和远洋捕捞。威海市海洋资源丰富,海岸
线近千公里,海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可养殖滩涂浅海300多万亩,海产品产量、
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针对近海资源短缺的问题,积极调整产业发
展方向,发展工厂化养殖130多万平方米,名优养殖比重达65%;发展远洋捕捞船只
216艘,远洋捕捞产量7.6万吨。
——所有制结构调整,突出企业改制和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把转轨建制作为
解决企业困难,从整体上搞活企业的根本出路。市区属以上企业改制面达99.5%,
镇、村企业改制面达85%以上,上市公司发展到8家。成立了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
营公司,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管经营体系。把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的增长点,先后三次
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平均达146万元,民营经济增加
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

从“海防前哨”到
“开放前沿”的跨越
——以开放促发展之路
威海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与韩国、日本仅一水之隔。
改革开放前,这里是海防前哨,国家几乎没有大的建设投资。地级威海市成立后,
决策者们把破题之举选在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上。
而当时,威海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方面还没有真正破题。1987年全市协议,合同
利用外资只有18项,“三资企业”只有9家,实际利用外资不足100万美元。
“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这一口号,把培养强烈的
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
春潮带雨花更生。一时间,“三资企业”、“三来一补”、“四通一平”、
“筑巢引凤”、“两头在外”、“外引内联”、“借船出海”、“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等新鲜词句迅速流行开来,随之一批批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从
1986年11月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到2006年底,威海市已累计引进外资项目
65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69.4亿美元。
近年来,威海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以开放促发
展、促改革、促调整、促技术进步、促创新”和“威海以外都是外”的方针,积
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提高开放的层次、质量和水平,在招商引
资、市场开拓、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成就,构建起了全方位、宽领
域、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先后与13个国内城市、10个国外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
系,与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外来投资由最初的服装、缝制玩具、
塑料制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发展到机械、电子、轻工、建材、旅游服务、房地产
等各个行业。在投资威海的客商中,更有一批像韩国三星、日本三菱、伊藤忠、
美国美林、英国英维思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近四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
长23.1%,累计44.9亿美元;实际利用国内资金年均增长50.2%,累计712亿元;外
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34.3%,去年达95.2亿美元。目前,威海经济外向度达54.3%,
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开放“桥头堡”。
从海防前哨到开放前沿,威海一路走来,身后大潮争涌。
——突出对韩开放。1990年,中韩还未建交,威海就开通了与韩国海上客货航
线;2004年又开通了与韩国的空中航线。先后成功举办了11届中韩经贸洽谈会,
每年都举办“韩国招商月”活动。对韩开放实现了“四个第一”:外资项目,韩国
项目位居第一,累计批准韩资项目3946个,占外资项目总数的60%,其中近四年累计
批准韩资项目2234个,占外资项目总数的78%;利用外资,韩资位居第一,累计实
际利用韩资46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67%,其中近四年累计实际利用韩资33.6亿美
元,占外资总额的74.9%;进出口,韩国市场位居第一,2006年对韩进出口总额
41.2亿美元,其中出口19.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43.3%和33%;人员往来,韩国
位居第一,2006年接待韩国友人13万多人次,平均每天350多人,在威海常年居
住的韩国人近2万人。
——突出载体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招商的载体、开放的窗口,上个世
纪90年代初建设了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之后又相继建设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9
个省级开发区。其中,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6亿元,进区
项目3360个,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利用国内资金338亿元。2006年,两个国家
级开发区完成生产总值200.8 亿元,占全市的14.7%;财政收入25.8亿元,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分别占19.6%和17.3%;进出口41.8亿美元,其中出口
25.4亿美元,分别占43.9%和40.8%。为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近年来市和各市
区都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个新的产业集聚区。市里集中建设威海工业园,经济技
术开发区集中建设临港工业园,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建设科技新城,荣成市集
中建设石岛工业园,文登市集中建设南海新区,乳山市集中建设金岭新区,环翠
区集中建设桥头工业园。
——突出环境建设。建市以来,全市累计投入30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电信工程、煤气工程、华能
威海电厂建设、城乡电网改造、米威调水、垃圾污水处理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
目建设相继开工并投入使用,有力解决了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而给经济发展和
对外开放带来的“瓶颈”制约。近几年,他们自我加压,按照“公路升级、铁路
提速、港口扩建、机场开放”的思路,又大手笔规划建设了青威高速、荣乌高速
和400公里滨海生态旅游公路;完成了桃威铁路的升级改造;建起了3个国家一类
开放港口,对威海港、石岛港实施了搬迁、扩建;改造并开放了威海机场。全市
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发展硬环境。与时同时,不断优化对外开放软
环境,围绕“居住在威海、创业在威海、成功在威海”的理念,积极营造亲商、
安商、富商的氛围,着力建设公平公开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定
有序的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深化了行政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了市、
县、镇三级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市级精减了331项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
80%。2006年11月,世界银行公布了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威海被列
为“银牌城市”,其中内资公司和外资公司反馈的政府效率两项指标分列第4位
和第11位。

从“效益优先”,到“生态立市”的跨越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
威海的最大优势是环境。有山皆绿,有树常青,有泉皆涌,近千公里海岸线
更像是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着这座美丽的城市。
然而,一段时间,由于缺乏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环
境,威海在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海洋资源衰退、水资源告急等
恶果。“资源有限,取之有度”、“善待自然、保护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威海市委、市政府响亮
地提出了这一口号,强调“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
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计资源环境的‘硬’
发展没有道理”;强调“发展是大事,环保无小事,搞不好要坏事”;强调“既
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等等。发展理念由
“保护环境”提升到“涵养生态”,并进一步提升到“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实
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来。走经济与环境同步共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
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重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抓治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四大行动”。一是碧海行动。先后关停小造
纸、小化工等排污严重的企业50多家,对500多家企业进行了“三废”治理。清
理近海养殖3万多亩,建成污水处理厂l0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1%。饮用水
源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近海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
于相应功能区标准。二是蓝天行动。拆除了市区1500多座小锅炉,迁建改造了玻
璃厂等烟尘排放大户,城区集中供热率、供气率分别达到90%和99%,空气环境优
良率达到100%。三是青山行动。“十五”以来,全市每年植树2000万棵以上,森
林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去年达到37%,规范整治了800多家采石场,关闭
了l00多家采金点。四是净土行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86%的
镇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
——抓机遇,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保障。重点完善三个机制:政策保障机制。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严格执行环境一票否决制。建市20年来,因环境因素
累计拒绝了20多亿美元和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外资和内资项目。多元投入机制。
“十五”以来,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
期间的l.68%提高到2.24%。社会参与机制。建立了环保问题市民听证会、生态绿
化包山头、园林绿化认养、环保义务监督员等制度,先后建成省级绿色社区5个,
绿色学校l3所。
——抓治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节能威海”活动,以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作为推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手段,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
适用技术改造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鼓励发展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
品。建市以来,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了75%,重点用能企业万元工业产值
能耗、水耗分别以每年3%和4%的速度下降,2006年达到0.92吨标准煤和10.7吨水。
合理功能区划,按照“退二进三”的思路,把中心城区内的21家重点污染企业进
行搬迁归位,引导企业入园区集中治污。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建成无公害、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l0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10万公顷,占全市全部耕地
面积的50%以上,年节水l.7亿立方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冶金,化工、食品、
电力等行业全面推行了循环生产,综合利用,到2006年底,全市有4家企业被确
定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4家企业被评为全省环境友好型企业,24家规模企
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46家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全市工业固体废
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1%。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定量考核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中科院发布了《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威海在环境竞争力排名中高居首位。
新一届市委着眼于新形势、新发展,2007年又把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作为未
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围绕“加快科学发展,打造人居福地”和争当全省“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排头兵,提出了今后五年在经济发展、优化环境等
“五方面领先”的具体指标,一个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增长方式更加科学、城乡
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新威
海,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齐淮东 任松高 兰传斌 胡禄太 2007年9月23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