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0&rec=84&run=13

【电子信息产业】 2006年,全市限额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发展到160家,
从业人员4.7万人, 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利税26亿
元,比上年增长32%,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7%,拉动工业经济增长
6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 威海市抓住国家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战略
措施的重大机遇,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在组织人员认真论证后,主动
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的申请。经过认真筹划,周密准备,积极争取,
申报工作最终得到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认可。在200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电子
信息产业园中(全国共4个) ,威海计算机外设产品产业园榜上有名,是山东省
惟一的一个。 12月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省信息产业厅领导为电子信息产业园
挂牌。

【农村信息化建设】 围绕信息服务“助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全
市所有的行政村在全国率先建成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 每个村都建起了
“天地合一”(天网和地网)终端接收站点。全市农村通电话达100%,闭路电视
入户率达90%, 已实现“村村都能上网”的目标。在全市组织实施了“远程教育
兴农富民工程”,开发建设了“威海农兴远教网站”。通过开展网上信息服务,
全市已有5万多名基层党员群众掌握了1门以上致富实用技术,1891人成为农村致
富和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头人。积极推进“三农”类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威海被确定为“农业部农村管理信息化研发推广基地”、“信息产业部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培训基地” 。国家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4月17日在威
海召开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 全国各省(区、市)的150名会议
代表到威海实地参观考察学习。

【校企合作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发挥驻地高校科研和技术优势,加强校企沟通
与联系,促成40多家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建立了
合作关系。2006年电子信息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9项,申请专利38项。承
担国家重点项目9项,其中4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质量水
平。

【全国政务资源调查试点工作】 2006年初,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确定威海市
为全国政务资源调查试点城市。威海市及时制定了政务资源调查实施方案,召开
全市政务资源调查会议进行发动,对全市参与调查部门进行技术培训。经过表格
统计和汇总分析总结,按时编制完成了《威海市政务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资源目
录》、《威海市政务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指标目录》和《威海市政府部门间信息
资源共享调查分析报告》。国务院信息工作办公室对威海市的政务资源调查工作
给予充分肯定,向全国8个试点城市推广。8月28日,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与交换体系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威海市作了典型发言。

【威海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启动】 在广泛征求国内知名专家、市领导和市民
的意见基础上,制定了《威海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向市政府常务会
议作了专题汇报,获得通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行制定了《威
海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公众沟通系统》、《威海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会商系统》
的技术招标文件。2006年12月份,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等22个重点部门、单位全
部联网,建成会商及视频监控系统,满足内部办公会议、应急指挥调度、内部协
作、培训以及各部门音视频监控信息共享应用等实际需求。

【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完成】 组织人员制定了《威海市政府部门正版软件采购
技术标书》和《全市政府部门正版软件的培训和安装实施方案》,编写了《威海
市正版软件安装指南》。经过认真组织实施,全市正版软件招标采购、安装和使
用培训等各项具体工作顺利完成,确保了全市政府机关计算机软件系统平稳过渡
到正版软件。

【信息化培训工作】 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化培训市场,完成了威海信息化培训机
构备案工作。全市有42家培训机构登记备案,其中有15家申报省级和市级培训机
构。全年举办6期领导干部电子政务培训班,培训92个单位120余人。

【组织参加第三届济南(国际) 信息技术博览会】 组织全市10多家企业参加9
月21~24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济南)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
在会上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 全面展示了威海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与20多
位国内外客商及国内IT大企业集团建立了联系,签订合作意向11项,总投资3.18
亿元。
(张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