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0&rec=30&run=13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市、县、镇三级党委换届工作 根据中央和省委
的统一部署,2006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展开市、县、镇三级党委换届工作。工作
中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换届工作的政策规定,认真执行中组部《综合
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对新增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实地考察、集体面谈等环
节,精心组织实施,做到履行程序一步不少,执行程序一步不错,切实把各级关
于市(区)、镇党委班子配备的政策规定落到实处,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
推进了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在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适当扩大党
政交叉任职等方面取得了实质进展。及时出台《关于认真做好镇党委换届工作的
意见》 ,组织召开市(区)、镇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成立3个镇党委换届指导
小组,加强对镇党委换届的检查督导。通过开展百题知识竞赛、组织自查总结、
参加全省征文、开展理论研讨等途径,认真抓好《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和
贯彻执行。年底前,市、县、镇三级党委换届考察工作全面结束,市(区)党委
人事安排正式确定,镇党委进入选举阶段。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工作 年初,对2005年度考察情况进行汇总整
理和情况反馈。结合考察情况和工作需要,分期分批对部分县级班子进行了集中
调整充实,共涉及县级干部372人。组织对247名提拔重用人选进行了竞争上岗和
考察任用,对51名到龄干部办理了改非、离岗手续,对51名县级干部进行了轮岗
或交流,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年底,抽调有关人员组成
5个考察组, 全面启动了2006年度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察工
作。 对全市160多个单位的666名县级干部的星级考核情况进行审核,为700多名
县级干部确定了考核等次和年终奖励,并按要求做好审核归档工作。
干部队伍管理工作 一是组织好干部跨区域挂职和交流任职工作。根据上级
要求, 研究确定了4名新一轮东西互派挂职干部接替人选,并切实做好挂职干部
的派送、接收和安置工作。做好跨市交流县委书记和跨市(区)交流镇党委书记
的选派和接收工作。二是加强干部信息档案工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编印《文
件汇编》 , 推动干部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先后被省委组织部授予
“全省干部档案先进集体”、中组部授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
荣誉称号。组织系统专网建设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市机要部门的检查验收。三是做
好选调生和军转干部工作。共录取55名选调生并分配了工作,修订完善团职军转
干部考试、考核的有关规定,通过竞争择岗方式妥善安置了14名团职军转干部。
四是组织好公务员法的实施。会同市人事局对公务员法的实施步骤、办法、人员
过渡方案等作出安排部署,组织20个机关的公务员和行政机关处以上公务员的审
核认定登记工作,共审核登记850多人。
干部监督工作 在抓好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联合审计部门
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镇、村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落
实经济责任审计决定的暂行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根据省、市委的要求,会同
审计部门开展了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试点,为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积累了经验。指导各市(区)积极开展了镇、村主要负责人的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把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拓展到镇村,进一步强化了对
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这一做法先后被《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中组部
《干部监督工作通讯》、省委组织部《组工通讯》、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
公室、《党员干部之友》等刊登或转发。

【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农村干部任期目
标管理工作。坚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在深、细、严上下功夫。年初和
年中,分3次对全市36个镇、162个村的上年度干部任期目标奖惩兑现及本年度目
标制定、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组织力量对近年来威海市
推行农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调研,撰写的《“三个体
系”建设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被省委组织部刘伟部长作了批示,并在《山东组
工通讯》刊发推广。二是深化了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
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三级联创”明确了方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认真总结宣传“三级联
创” 活动5年来的经验和做法,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学习样板。三是进一步
加强机关和企业党建工作。认真组织市直各单位召开好2006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
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对部分市直单位党费收缴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
反馈和督促。对市直单位及中央省属驻威单位2006年度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检查
考核。对新一轮市直单位联系村工作进行了调整,对市直单位“四联一包”工作
进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反馈和督促。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
建工作的意见》,规范全市企业党建工作。四是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党员科技示范
培训基地。组织各市(区)申报了新一轮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并对15个申报单位
进行了检查验收, 新确定了9个市级科技示范基地,使市级科技示范基地达到30
处,为提高农村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搭建了有效载体。五是认真做好各项补
助发放工作。制定下发对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贴发放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提出
了明确要求。组织对全市老红军进行了走访慰问。六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 确定了116个无活动场所的村作为中央和省补助建设的重
点,并对全市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行部署。工作中严格资金监管,在确保市财政、
市管党费下拨建设资金的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资金足额到位。把大宗建
筑材料、办公设备采购等纳入政府采购,严格管理,并对所有开支项目实行全程
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着力抓好方案确定、选址、施工及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
建立了施工单位终身负责,建设单位现场定员监理,市、市(区)主管部门定期
检查的“三方定责”机制,并与有关镇逐一签订了责任状,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
标责任制考核, 有效保证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质量,中央和省补助建设的116个
村的活动场所已全部竣工。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一是狠抓目标管理,加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
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党组织组建工作。对各市(区)2005年度“两新”组织党
建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通报,并签订了2006年“两新”组织党组织组
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二是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实现由
“亮点”到“亮面”的转变。对全市18个市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党建工作
情况进行复查,对新申报的37个示范点进行考核验收,新确定了10个示范点。在
此基础上,指导有关部门成立了旅游协会党组织。总结的《威海市积极推进社会
中介组织党建工作》 、 《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推动社会中介组织建设》、
《关于建立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等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
三是不断探索中介组织党建工作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通过座谈交流、
实地观摩等形式,对律师协会、建设咨询协会、会计师行业协会三个党委的工作
进行总结部署,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水平。开展了“践行‘八荣八耻’,争当行业
标兵”活动,为中介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搭建新的载体。
社区党建工作 抓好“支部进楼宇、支部进市场、支部进协会、支部进园区”,
不断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将每个社区党支部按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下岗
失业职工中的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分出类别,实行分类管理,收到较好效
果。发挥社区党员个体的作用,通过成立社会事务受理中心、推行无职党员设岗
定责、广泛开展“注册志愿者”活动等,积极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主体班次培训 采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情景模
拟式、现场体验式及学员论坛等教学方法,运用远程教育网络、电化教育等现代
教学手段,通过菜单择师制、领导干部授课制及师资力量共享制等措施整合师资
力量,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培训实效。全年举办处(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
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培训8个,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60人。
专题知识培训 依托美、韩等国家的大学举办为期3个月的外语翻译培训班3个,
培训干部50人,提高了外向型人才的外语水平。依托国内、市内培训机构,先后
举办财政金融管理、国际经贸知识、执政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等专
题培训班9期,培训干部993名。切实加强电子政务、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培训,
培训各级干部860人。
日常教育培训 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举办各类专
题知识讲座4场,培训干部800多人次。协调有关院校在威海设立硕士生教学站,
组织干部参加各类专业硕士学位学习考试。分别与有关高校举办公共管理和法律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训班,组织100多人参加了全国联考。
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管理 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制定下发《关于进
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威海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暂行办
法》等,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改
革创新和组织领导等作了明确规定。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建立健全了干
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全面掌握干部培训情况,确保培训任务完成。根
据学分制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了干部培训数据库,为及时选调干部参训提供了准
确依据。对各市(区)和市直部门完成培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解决。改进学员培训成绩考核,除了以传统的卷面测评学习质量外,对一个月以
上的培训班次,要求学员紧密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撰写调研、体会文章,以
此检验学用结合的能力。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对培训机构办学资格
和教学质量进行评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培训机构的取舍。督促有关部
门加强培训管理,确保资金投入,保证培训质量。

【人才工作】 制定了《2006年全市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分工》,组织对《关于贯
彻落实威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讨论修
改。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人才政策、人才信息,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
先进典型。组织采写的《2005“人才大集”三大热词点击》稿件被评为“山东省
人才工作好新闻奖”三等奖。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6年度威海市首
席技师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出了全市第二批13名市级首席
技师,组织了2006年度专家休假考察活动。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立足
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充足的人才资源,认真研究加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
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
见》和《威海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威海市农
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
设的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组织开展了全市首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评
审工作,对评选出的17名“威海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
大会进行表彰。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加强站点互联网建设 围绕构建全市“天
地合一”的大远教网络体系,积极拓展站点互联网覆盖,使全市远教站点联网率
达到95%以上。加强威海农兴远教网站建设,累计发布各类信息9000多条。
加强示范站点建设 按照省级要求, 先后新建8处高等次示范站点,配备了
有关软硬件,促进站点建设上档升级。在全省远程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威海
市作为全省惟一的村级典型作了交流发言。
远程教育站点向城市社区延伸 在摸清底数、制定采购方案的基础上,积极
整合广电系统的资源,仅用半年时间就在全市65个居委会建成远程教育接收站点,
进一步扩大了远程教育覆盖面。
保障经济薄弱村的运行维护经费 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就经济薄弱
村远教站点运行维护经费的补助数额及比例、补助范围、经费来源、经费管理使
用等作了具体要求,切实解决了经济薄弱村远教站点运行维护经费问题。
抓好远程教育学习使用 做到政治理论等“必修课”每月集中学习一般不少
于3次, 根据党员群众从业特点和需求,及时分组分类组织学习科技和技能方面
的内容。积极配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利用远教设施组织集中
学习。广泛宣传好典型、好做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活动氛围。选择部分镇进行试
点,探索利用远教平台搞好村级政务、财务、党务及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取得
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狠抓教学资源建设,努力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先后制
作党建栏目专题片11部,制作上报课件10部,超额完成了年度课件制作任务。制
定了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各级抓远教、学远教、用远教的积极性。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