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0&rec=106&run=13

【概况】 2006年,全市经贸系统以培植“三个一批”(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
型企业、一批知名品牌)为重点,以实施“三百工程”(百项重点银企互动工程、
“百企登峰”攻坚计划和百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为目标,按照国家宏观调
控的要求,围绕结构调整、自主创新、骨干膨胀、机电出口、市场建设、循环经
济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到2006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93家,从业
职工58.9万人,资产总计1457亿元。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
值837亿元, 比上年增长22.4%; 实现销售收入2939亿元,利税213.2亿元,利润
1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4%、13.1%和10.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7.2%,
提高7.7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2006年,全市在建项目1126项,总投资745.1亿元,完
成投资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完工项目310项,完成投资95.6亿元。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年初确定了100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 为加快推进百项
重点项目建设,市经贸委成立了重点项目协调小组。对市委、市政府《2006年市
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中确定的18个内资重点工业项目,市经贸委制定
了项目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山东省威海船厂、山东双轮集团、第六
毛纺厂、威海印刷机械等企业的重点项目在土地、海域、林地征用、海域清理补
偿、项目环境评估、用电等方面的问题; 在为三角集团系列子午胎项目、魏桥集
团科技工业园项目等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办理进口设备手续时,特事特办,急事快
办, 加快了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全市18个内资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当年
完成投资39.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7.6亿元。其中,双轮集团搬迁项目完成投资
2.1亿元,于上半年完成搬迁;三角集团系列子午胎项目完成投资9.8亿元;威海拓
展纤维有限公司碳纤维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魏桥纺织有限公司第二科技工业园
新增10万锭生产能力;东安黑豹10万辆乘用车项目厂房建设基本完成,形成了6万
辆乘用车生产能力。
大力实施“银企互动”工程 为解决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促进全市金融机构
和大项目企业双向对接,市经贸委与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联合实施了“百项
重点银企互动”工程。年初, 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投资规模大、产品
技术含量高、 辐射带动作用强”的要求,筛选了100个投资过亿元的工业投资项
目,联合向全市各金融机构推介。这批项目以全市重点发展的运输设备、电子信
息、轻工纺织、机电工具、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项目为主,项目总投资395亿元,
需贷款135亿元,全部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通过推
介和衔接,三角集团1200万条半钢子午胎项目、华力电机工业园项目等60多个项
目与有关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或签订了贷款协议。三角集团经济技术开发区生
产基地4万套工程子午胎和600万套半钢子午胎项目、威海印刷机械搬迁改造项目
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
培植壮大五大产业群 进一步加快五大产业群发展,全市五大产业群在建项
目854项, 完成投资309.7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9.1%。其中,运输设备产业
在建项目66项,完成投资51.9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在建项目78项,完成投资25.5
亿元; 机电工具产业在建项目182项,完成投资64.3亿元;轻工纺织产业在建项目
263项,完成投资93.9亿元; 食品医药产业在建项目265项,完成投资74.1亿元。
以威海船厂等10大骨干企业为龙头的造船产业群、 以云龙绣品等4大家纺骨干企
业为龙头的文登家纺城、 以好当家等3大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海洋产品加工基地、
以三星电子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等都初具规模。
引导企业加快“退城进区”步伐 按照全市工业布局的整体要求,市经贸委
积极引导企业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城区企业中蓝星集团、海马集团、双轮集
团、威海新东方钟表等22家企业实施了“退二进三”, 累计完成投资38.3亿元。
为推动工业投资项目进一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市经贸委成立了“退城进园”协调
工作小组,多次召开调度会。在威海工业园,威海拓展纤维、第六毛纺、万业印
染、新笛谱工程材料、中大生物工程、广泰空港等大项目加快建设;在科技新城,
威高集团初村项目区、银洁绣品、恒宇集团、天鹰电器等30多个项目进入建设阶
段; 荣成、文登、乳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乳山染整工业园,张村工业新区工业大
项目建设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 经积极争取,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光伏发电
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山东省威海船厂整体搬迁扩建工程项目、威高集团有限公
司聚烯烃热塑弹性体(TPE) 材料的制备项目等40个项目列入山东省2006年企业
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项目个数占全省的13%,总投资占全省的16.4%,均居全
省前列。2006年,省政府启动实施了“双百”工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千吨
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 山东省威海船厂整体搬迁扩建项目等6个项目列入全省首
批启动实施的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计划, 争取到专项奖励资金400万元,专项
无息贷款1990万元。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2006年,全市完成技术开发项目940项,其中省级
以上立项198项,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7.7%。
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 经过积极争取,威高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山东艺达有限公司、威海清华紫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
级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有17家企业被认定为威海市第
六批企业技术中心。 全市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7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1
家,市级52家。
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 组织全市近百家企业200多人次参加了2006年山东省
产学研展洽会,达成合同、协议(意向)49项,总金额7.5亿元。由于成效显著,
市经贸委获得优秀组织奖,三角集团、天润曲轴分获展览一等奖、二等奖。组织
有关企业参加了浙江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专题产学研洽谈会; 组织黄海造船厂、
华力电机等企业,借技术中心培训的契机,到四川大学进行了技术难题对接; 配
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进行暑期研究生实习项目征集与对接,接收17位清华博士生
到威海实习; 组织天润曲轴、好当家等企业参加了“山东省—南京工业大学产学
研合作交流会”。
积极争取和落实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 为三角集团、天润曲轴等企业争取
了省重点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专项资金200万元。 积极落实新产品新财政专项资金
扶持政策。 双轮集团的“SVS轴开式双吸空调泵”、成山轮胎的“全钢丝轻型载
重子午线轮胎”等7家企业9个产品列入2006年度山东省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
新产品项目名单,预计可享受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400余万元。推荐申报2006年度
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资金,争取8个项目拨款140万元。对2006年度威海市重点技
术创新项目资金, 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分别安排产学研专项扶持资金120万元、
重大技术创新贴息项目4项150万元、重点技术创新项目71项扶持资金1215万元、
软课题研究项目4项20万元,共计1505万元。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在品牌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品牌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名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工业”的思路,扎实推进“品牌工
业”建设。协助财政部门落实2005年全市品牌奖励政策,由市财政负担的奖励资
金300万元全部拨付企业。 编写了《威海市品牌建设“十一五”规划》,积极与
工商、质监部门沟通协调,对2006年申报中国驰(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山东
名牌的情况进行了解,做好培育品牌企业库的梳理工作。全市新增中国名牌产品
8个,新增山东名牌产品25个,新增山东著名商标12个。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
中国名牌产品16个,山东著名商标73个,山东名牌产品73个。

【骨干企业不断膨胀】 认真落实《关于实施百企登峰攻坚计划的意见》,制定
下发了《关于对实施百企登峰攻坚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把
企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技改投资、技术开发、资源利用等情况纳入考核目标,
实行了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年终进行综合考评,确保“十一五”期间重点企业
“登峰”目标的实现。建立了“百企登峰”企业直报制度,在企业生产、市场供
求、能源原材料供应、价格变化等方面设立监测点,综合监测、分析各类重点企
业生产经营动态,搞好月度经济运行预测。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38家。
其中, 三星电子实现销售收入88.1亿元,成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4亿,三角
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5.4亿元。从发展速度看,豪顿华、贝尔卡特、黄海造船厂等
企业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幅均在50%以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
了《2006年威海市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印发到各市(区)、市直部门
及有关企业,牵头组织全市节能工作会议和全市百户企业节能工作会议,对节能
工作进行交流、总结、部署。在认真落实《威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的意见》的同时,起草了《威海市建设节约型近期重点工作》、《威海市建设节
约型社会联席会议单位职责》,明确了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重点,对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责任进行了分工。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6月11日,组织举办
了“2006全国节能宣传周” 活动,有关市领导和企业职工代表500多人参加了启
动仪式。 为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发放节能宣传册1万多份。同时,主
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三
是抓好节能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山东省节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推进全市的节能节
水工作。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省经贸委组织的节能统计工作培训,组织市能源监
察监测站、三角集团、蓝星集团等单位参加能源审计培训,引导企业在加快发展
的同时,加强节能基础工作建设,采取严细管理、重复利用等有效措施,大力开
展节约降耗活动。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建设节约型社会考核体系。为建立完善考核
体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会同市考核办,组织召开了考核工作专题会议,研
究起草了资源节约考核办法。会同统计部门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情况进行
摸底分析,在45家列入省重点考核企业的基础上,又确定55家企业作为市重点考
核企业。把考核的市重点用能企业扩大到100家,同时对各市(区)GDP能耗、水
耗等指标进行分解,将全市百家企业节能指标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
考核一级的保证体系。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以6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为基础,引导其以循环经
济理念发展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占全部
利废总量86%。 二是加强对已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不定期对资源综
合利用企业进行检查,使企业按规定进行生产。三是积极与税务部门协调,帮助
企业落实减免税政策,减免税1000多万元。同时引导企业按规定合理应用这部分
资金,进一步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规模、
效益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四是全面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
工作,回收拆解各类报废机动车1200多辆。
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 向国家发改委提报了6个2006年环保和资源综合利
用重点项目, 总投资7.5亿元。项目全部完工投产后,年可节约标准煤16万吨。
威海第二热电厂的海水淡化项目争取国家补助专项资金800万元, 国债转贷资金
530万元;蓝星玻璃集团的水煤浆替代重油燃料用于玻璃生产项目被列入2006年国
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第四批国债项目,争取国家无偿资
金760万元。组织企业申报2007年国家发改委节能备选项目5个、省重大节能示范
工程项目15个、省节能节水专项资金项目3个,争取资金补助100万元。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 下发了《关于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对三角集团等28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24家企业通过了审核。确定了华能
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润曲轴等10家企业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成山集
团有限公司、金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清洁生产试点示范企业。

【机电产品进出口再创新高】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73
亿元, 比上年增长22.91%。机电产品出口完成28.4亿美元,增长38.1%,占全市
外贸出口的47.2%。
引导企业利用好国家资助机电出口研发的优惠政策 筛选提报了威海船厂
“1300标准箱集装箱船” 、文登电机厂“家用高档多功能抛光机”等6项机电出
口研发资金项目, 总投资5640万元,申请国家资助资金530万元,项目实施后年
新增利税6945万元, 新增创汇4470万美元。乳山力久电机TYG系列高起动转矩高
效永磁同步机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国家资助的40万元拨款全部到位。
加大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力度 一是抓好机电产品出口专项
贷款项目的落实和实施,主动协助项目企业与银行搞好衔接,保证机电出口专项
项目贷款资金足额到位和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帮助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争取2005
年度国家商务部机电产品出口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为威海光威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请机电技改贴息额720.8万元,
这些项目完全达产后,可为企业年新增创汇4214万美元。
贯彻执行机电产品进口网上申报制度 对机电产品进口企业从政策、规定和
办理手续等多个环节进行咨询和服务。为三角集团等16家企业办理了进口设备国
际招标备案手续;为国光电子等60家机电进口企业办理了网上进口申报注册;为三
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办理机电产品进口网上转报1127批次,为企业争取机电产
品进口额度4.96亿美元。
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和化解影响出口的不利因素 一是指导企业加大节能降耗
力度,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消化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产品出口
带来的影响。二是对引进的机电设备,注重科技含量和技术先进性,拒绝高污染、
高能耗的项目入驻。三是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销产地”,突破贸易壁垒,增强竞争力。四是引导企业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减少汇率损失。五是鼓励企业通过推行国际认证、技术创新和国际采标等方法突
破欧盟的绿色壁垒。六是引导31家出口企业做好产业损害、产业调查和建立预警
机制工作,增强全社会维护产业安全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角集团、成
山轮胎在反倾销调查案中胜诉南非反倾销轮胎官司,获得零税率。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年内,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企业开展了一
系列国内行业招商和经贸洽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承办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 从3月开始对北
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青岛、菏泽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建筑装饰材料展览
会进行了考察调研,收集了大量的展会资料,为办好博览会打下了基础。同时,
通过参加各省市的展会, 向各参展商发放了约3万份的人居节宣传资料和威海国
际新型节能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招展书及邀请函,提高了博览会的知名度,很多
客户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而报名参展的。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意大利、日本、韩
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20余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 的展团150多家企业参展,搭建标准展位320个,特殊装修展位面积达到50%
以上, 参观参展博览会的中外客商达9万多人次。共同展示以围绕环境规划、城
市建设、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和住宅配套等相关产业超过1000种以上的各类新
型节能材料及环保绿色产品。
承办威海(哈尔滨) 经贸合作洽谈会 6月14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在哈尔滨
市举办了威海(哈尔滨)经贸合作洽谈会。期间,威海市经贸代表团由市领导带
队、市经贸委牵头,组织开展了产业推介、名优产品展销、对口经贸洽谈等系列
活动。 本次洽谈会,全市组织50多家企业、160多人参加,累计达成合作项目18
个,合同引进资金额31亿元。
组织参加第十七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 组织50多家企业参加67种名优产
品参展,其中19家企业在洽谈会现场设置展位,占山东代表团展位数的一半。洽
谈会上,全市企业达成贸易合同意向9.2亿元。
组织参加第十届中西部经济贸易与合作洽谈会 组织5家企业、103种产品参
展。其中清华紫光零售额23万元,签订2个订单合同,合同额100多万元。荣成海
产品及其他各类食品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且大多数企业都找到了西北地区的销
售总代理,进一步开拓了西部市场。
组织参加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成果展 根据省展览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市政
府的安排,成立了威海市参加省建设节约型社会成果展组委会; 多次召开市直有
关部门和企业参加的协调会,布置筹展工作; 加强调度,在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展
品,共组织51个单位、68个成果参加成果展示,9家企业参加节能产品展;组织市
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区)领导和重点用能企业负责人300多人参观展览。
组织参加2006年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 本次展洽会, 全市近百家企业200多
人参加。会前,征集企业技术难题30余项、人才需求400余人次;会上,与大专院
校、 科研院所共达成合同、协议(意向)49项,总金额7.5亿元。本届洽谈会达
成的合作项目涉及23所高校、科研单位和38家国内外企业。与往年相比,此次洽
谈会在项目数量、规模层次、合作领域、合作形式等方面都有新的提升。
其他经贸洽谈活动 组织华力电机、齐全木机等26家企业参加了青岛中日韩
产业交流会,设展位26个,展出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等十几大类产品,达成
贸易成交额1.8亿美元; 组织企业参加沈阳第五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
“十五”国家重大装备成果展,接洽客商2000余人,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 组织
清华紫光等6家企业参加了中国食品博览会;组织乳山双连、威海万丰奥威、双丰
电子、乳山力久特种电机等出口企业,参加了2006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第十届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澳大利亚国际工业
制造周、德国法兰克福汽车零部件展、国际工业机械展览会等经贸展洽会活动。
组织三角集团、乳山玉龙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乳山金洲矿业集团等企业参加了山
东省赴非洲经贸考察活动。

【宏观指导经济运行】 2006年,针对国家政策出台频繁、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
波动较大等实际情况,市经贸委加强了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和调度。
抓好经济运行的分析与监控 一是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对重点区域、
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影响,做好跟踪监测,分析经济运行的走势,
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突出对国家政策的变化、主要矛盾、突发事
件等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分析。针对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信贷政策、土地
政策调整以及主要能源、原材料涨价等系列因素变化,及时进行调查研究,指导
工业生产。
抓好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和煤电运供应保障工作 一是制定下发了《威海市有
序用电实施方案》和《全市电力迎峰度夏预案》,解决夏季用电负荷高、电力生
产事故多、输变电“卡脖子”等问题。二是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针对电网
高峰负荷高、峰谷差继续扩大的运行特点,加强了需求侧负荷控制,推出了宾馆、
商场、工贸企业和居民用户具体的削减高峰负荷和节约用电措施。三是调度协调
煤电运问题。针对煤炭紧张的情况,抓好电厂煤炭储备情况调度,进一步落实电
煤调运责任制,保发电、保运行,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电煤库存。针对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完成了《威海市
“十一五”电力需求预测报告》、《国家消费税调整对我市工业企业的影响》等
调研分析报告。

【行业管理工作】 做好常规性行业管理工作 一方面,围绕 “心系企业、真
诚服务”的宗旨要求,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工作的主轴,办企业所需、解企业所难,
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开展科室对口联系企业活动,以服务企
业为根本,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提供信息,为其排忧解难。继续做好各行业协会
的规范运作,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职能。指导各行业协会,按照章程规定进
一步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协调好各会员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科技协作、产品
开发与出口、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食品
协会完成了2006年威海国际水产博览会招展工作,并组织会员单位参加2006年中
国(济南) 食品暨食品加工机械博览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食品工业暨食品出口
(青岛)博览会等。市纺织服装协会组织多家企业参加2006中国服装跨国采购交
易会,先后与欧美及亚洲的100余家采购商进行了直接洽谈。
市直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从建设“平安威海”、构筑和
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协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市直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抓好安全生产。 先后下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36份, 为企业提出有效建议
150多条。 做好《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宣传工作,活动期间各企业举办各类
培训班60多场次, 参加安全知识培训2万多人次,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和决心书
4000多份。市直企业普遍做到了安全意识到位、思想工作到位、班组安全“第一
责任人”角色到位、帮助监督到位、整改措施到位、管理考核到位,使市直工业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立健全禁化武工作监管体系 根据省禁化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全
市禁化武数据核实工作方案,成立了数据宣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数据核
实工作的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对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建设和拆除管理工作,
全面部署了对监控化学品的生产设施建设和拆除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含磷硫氟
第四类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含磷硫氟第四类监控化学
品生产特别许可申报考核办法》,对全市含磷硫氟第四类监控化学品生产企业进
行自查,做好认证考核准备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禁化武工作的规范运作,组织建
立了威海市禁化武履约工作专家库,为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认证和接待国际
核查及其履约工作做好技术力量的储备。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围绕“诚信威海”建设,会同建委、房管、技术
监督、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联手出击,围绕关系群众
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烟草、农资、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整治,全面加大了整顿
市场经济秩序的组织协调力度,集中开展了打击假冒伪劣、欺诈失信、违规经营、
逃废债务、偷税漏税等专项整治活动,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良好的经济运行
秩序。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
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委议事制度、主任办公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
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落实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不断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编辑
出版了《新时期企业党务工作手册》,全面规范企业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
得到新的加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关于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
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威海的意见》,成立了威海市市直工业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
组,严格执行国家用工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加
强对企业社会矛盾调解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制定社会矛盾调处制度,使其规范化
运作, 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年内,受理群众来信
来访150件(起),350人次,其中处理市长热线、市长信箱转来的信访事项50项。
(于晓 杨启玉 原英明)

【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建设全速推进 年内,威海市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
入5.4亿元,累计投入近8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60%以上)。园区路网更加完善。
道路通车里程达到40公里; 栽植各类苗木300多万株,建成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
铺设人行道板13万平方米,安装路沿石6万米;安装路灯1000多基。配套能力进一
步提高。实现了供水主管道与园区管网的对接; 完成污水处理厂的规划选址,日
处理能力达2万吨; 架设供电线路近10公里,解决了项目建设用电问题;引进广能
供热公司,提供了首批投产企业所需的临时热源; 结合道路建设,同步铺设各种
地下管线250公里。招商引资势头强劲。累计引进项目近60个,总投资190多亿元
(其中外资4.1亿美元),平均单体投资3亿元以上。进园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7.3
亿元,开工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完工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投产企业达到8家。
大项目集中开工 3月23日, 工业园26个大项目集中开工,市领导崔曰臣、
刘命信、于兰模、张璞、刘玉党等出席仪式并为有关项目奠基。此次开工的26个
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有 3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其中,中大生物工
程项目由山东中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投资4.6亿元兴建, 主要生产防治艾滋病的
中药新药F-苷肽胶囊。整个工程计划于2008年达产,年产药品600吨,销售收入
6.4亿元。
威海市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3月6日,省政府以鲁政字〔2006〕71号文
件批准威海市工业园设立为省级开发区, 命名为“山东威海工业园区”。4月17
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2006年第23号公告,公告了第五批达到审核要求的336家省
级开发区,威海市工业园通过审核。
山东省(威海) 台湾工业园设立 6月26日,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以鲁台
办〔2006〕13号文件批准在威海工业园区内设立“山东省(威海)台湾工业园”
(以下简称台湾工业园),为省内惟一由省政府批准、地级市政府直接投资开发
的台湾工业园。7月4日,省台办主任杨庆文、市长宋远方共同为台湾工业园授牌。
台湾工业园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精密机件、电子制品、
日用制品、新型材料等制造业项目。当年引进台资企业8家,总投资30多亿元。
正棋花园一期安居工程开工建设 正棋花园是威海市工业园集中建设的首个
安居工程, 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可安置4000多户。一期工程
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可安置610多户,8月底开工,首批住户将于2007年6月入
住。
(郝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