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rec=76&run=1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这一总目标,威海市改革工作始终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推进两个
根本性转变为出发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试点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全面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稳定农村政策的前提下,以培育、发展名牌产品为龙头的大型企业为重点,
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继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
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推动乡村
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方向,加快以国有企业为主
的改革步伐,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转让出售、委托经营、剥离经营、组建集
团、兼并、租赁、破产等形式,对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按
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
保险、医疗保险及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以商品市场为基
础、要素市场为支柱的市场体系逐步发育。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财政、税收、计
划、投资、外贸、流通、价格、劳动工资等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能力。
进一步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1990年,威海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
点城市,1994年被确定为全国劳动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7年被确定为全
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
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迈出了积极的步伐,
公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新体制逐步明晰。科技、教育、文化、交通、邮电等领域的
改革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市改革总任务
  1997年11月2-3日,中共威海市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
了全市改革总的任务:探索建立十大体系,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并要求各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具体方案,积极组织实施。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体系。二是以资本为纽带的公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
营体系。三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四是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
的市场体系。五是社会共济和个人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以中介组织为
主的社会服务监督体系。七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企业财务会
计体系。八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
系。九是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调控体系。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
要的法规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为分离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
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按照强化监管、有利于运营的原则,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
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3月,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改革方案》
,成立了“威海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由市国
有资产管理局代表市政府对市属公有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调控。对具备条件的企
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集团授予公有资产经营权,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基本形成了公有
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的主体框架,公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初步走上了与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新轨道。到1997年底,全市先后对10个系统130家企业的14.8亿元公有资产实
行了授权经营,授权资产占市属企业公有资产总额的47%。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劳动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1997年4月29日,经
山东省政府批准,威海市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180元调整到240元,并切实加
强监督检查,依法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6月26日,出台了《全市企业职工增加工
资的意见》,为全市企业职工普遍调整了工资。年内,加强了经营者收入管理,审
核兑现了396户市直属企业经营者的工资收入,兑现金额364.5万元;强化了劳动监
察执法,全年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280起,结案272起;开展了3次专项监察,检
查企业184家,受理举报案件123起,立案查处58起,责令企业补签劳动合同2860份,
补发职工工资30万元,补缴社会保险金21.5万元,清退押金、风险金19.5万元。
  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1996年10月1日,威海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
组办公室成立,全市农村信用社脱离原行政隶属关系,归其管理;自1997年4月起,
各市(区)城市信用社统一划归威海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逐步
理顺了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和城市信用社的管理体制。8月1日,由市区5家城市信
用社组建的威海市城市合作银行正式营业。筹建了AS/400电子同城清算系统,开拓
了清算工作新局面。据测算,该系统使用后,凭证收妥抵用率可提高到95%,日节
约在途资金近1亿元,年增加客户的存款利息收入186万元,减少企业贷款利息支出
863万元,对加速社会资金周转,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税体制进一步完善  1997年,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现代化征管手段的完善、
推广和内部征管机制的规范提高上。在省内各地市中率先实现了市、市(区)微机网
络与省局的联网联通。全市纳入微机控管的纳税户达到总户数的85%,比全省平均
数高出30多个百分点。按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程序,改革并建立了新的税
收检查机制,促进了征管工作的法律化。
  外经贸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在外贸企业中进一步完善了以“两挂钩、两低于”
(“两挂钩”即职工的收入与出口创汇、经济效益挂钩;“两低于”即企业的工资
总额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职工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人均创汇的
增长幅度。)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对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大力推进股份制
改造和贸工农一体化改革,在市属5家企业进行了股份制试点。经争取,将荣成、
文登两市列入全省贸工农一体化试点市。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
平。狠抓了外派劳务市场的清理整顿,积极开拓日本、新加坡及西亚部分国家新的
劳务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外经企业到国外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在投资软环境建设上,
组建了外商投资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发布了《威海市
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规定》、《威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和《威海市
鼓励开展加工贸易暂行规定》3个法规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