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rec=325&run=13

  199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继续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强化宏观调控放在
工作的突出地位,开拓进取,稳中求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收入超额完成
了预算,支出较好地保证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连续11年实现了财政收支
平衡。
  1997年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全市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2亿元,占年度预
算的102.2%,比上年增长28.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工商税收6.95亿元,
增长22.7%;企业所得税3.54亿元,增长28.3%;弥补企业亏损补贴2184万元,压
缩19.9%;农业各税1.99亿元,增长36.3%;其他各项收入1.67亿元,增长32.5%。
此外,地方企业上缴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6.43亿元,增长32.3%。1997
年,全市最终调整的支出预算为18.59亿元。经决算,实际完成17.82亿元,占年度
预算的95.8%,比上年增长22.9%,其中,用地方财力安排的灶内支出15.02亿元,
增长23.8%。几个主要支出项目的情况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1.38
亿元,增长24.6%;企业挖潜改造和流动资金支出8733万元,增长18.5%;城市维
护费2.49亿元,增长92%;文教卫生事业费4.63亿元,增长18.9%,其中教育事业
费2.88亿元,增长24.7%;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2650万元,增长40.2%;行
政管理费1.8亿元,增长29.1%;公检法支出1.14亿元,增长27.6%;政策性补贴
支出2038万元,下降4.2%;其他各项支出5.03亿元,增长7.2%。全市平衡情况是:
地方财政资金共计18.6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2亿元,上级拨给专款2.36
亿元,上级税收返还和体制结算1.53亿元,上年结余和结转7295万元,调入预算外
资金1152万元。全市当年财政支出17.81亿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7749万元。全市
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659万元,其中,当年结余59万元。

              增收节支
  增收节支保平衡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增收又是保平衡的关键。在组织收入
的过程中,1997年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企业资金十分紧张,实
现的税收难以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增收空间缩小。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认清形势的严峻性,把组织收入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
对待,并且在年初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总的原则是: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应收
尽收,足额入库。对收入结构做了进一步的调整,除了继续抓好国有企业税收外,
重点是抓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税收,抓个人所得税、罚没款及行政性收费工
作。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针对地方财政收入进度缓慢的情况,各级采取了许多
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收入超预算2个百分点,收入增幅
名列全省第四位。
    在控制支出方面,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执行《预算法》,
强化预算约束。在继续实行单位经费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管理办法的基
础上,针对过去超支比较严重的项目,严格控制支出。从1997年4月1日起,全市实
行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并纳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
两条线管理,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初步形成,效果比较明显。出台了《威海市市级
机关小汽车定编和使用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燃修费和保险费的支出。控制会
议费、电话费、接待费的支出,通过加强源头控制和财务监督等办法,大幅度压缩
了公用经费开支。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的财政支出方式。确立了保重点,压一般,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想。对个人公费支
出,如公务通讯、福利发放、房改和取暖等方面实行“实物变货币,暗补变明补,
公费变个人”的办法,使支出趋向合理。

             地方财源建设
  各级政府始终把地方财源建设作为夯实财政基础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在农业
方面,除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外,全市还投放财政支农周转金1872万元,重点扶持
了节水农业、三高农业、科技推广以及水产业、水果业等70多个农业项目,农业财
源建设成效显著,1997年全市仅农业特产税就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在企
业方面,注重利用资金、政策和改革手段,推动企业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市级投
放技改资金3449万元,增加1629万元。在资金使用上,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确保
支持一个项目,成功一个项目;下发了《关于市属工业企业所得税返还有关问题的
通知》,为企业增加流动资金1300万元;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改革的
试行意见》,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改革进程。在第三产业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体
私营经济、混合经济的发展,为个体商贩建立了“服装商贸城”、水产品批发市场、
小商品经营大世界等多处经营场所,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致力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资金和一些收费上给予大力的
支持。

             抓好资金运筹
  各级财政部门在社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广开融资渠道,努力扩大资金总
量。通过建立第二预算,加大征管力度,进一步扩大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范围。市
级第二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比上年增长36.8%,代管资金余额达到1亿元,增长
12.3%;通过向上争取和对外拆借等途径,全市共争取资金4.25亿元,增加3700多
万元,其中无偿资金2.36亿元,增加2800多万元。市级争取资金2.05亿元,其中无
偿资金9750万元,增加1000多万元。
  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围绕全市工作重点,科学运筹资金,支出预算安排,
除了保人头费、新增工资和基本维持费的需要外,主要是挤出财力,着力解决全市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保证各项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一是
增加科技、教育投入。市级用于支持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925万元,
比上年增长70%;累计拨付教育事业费2561万元,增长24.9%。二是加强基础设施
投入。为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投
入力度。市级共拨付资金1.4亿元,用于城市建设、铁路、机场、米威调水、污水
深海排放和煤气等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增加保稳定投入。市级拨付帮困资金130万
元,用于解决困难企业职工生活问题,为社会秩序的安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市级拨付资金1200多万元,用于稳定市场,平抑物价,保证人民生活的供给。

               财政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公有资产管理。对公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紧抓不放。对全市1146户
企业和919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产权登记和机检登记,登记国有资产114亿元;完
成评估立项296个,确认评估价值30.6亿元;首次对492个城镇集体企业进行了清产
核资,资金总额112亿元,负债80亿元,所有者权益32亿元;对全市1186户国有投
资企业的五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全市
334户企业核定了保值增值指标,增值额为2.03亿元,增值率为7.8%。在此基础上,
1997年重点是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
同时,加强公有资产授权经营工作,出台了《威海市市直公有资产授权经营试行办
法》,对市直10个行业公司进行了资产授权经营,经营资本15亿元,占市直国有资
产的47%。二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1997年是实行第二预算管理新体制的第一年,
为了保证新体制正常运转,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威海市预算
外资金管理办法》、《威海市预算外资金稽查暂行办法》,《关于对第二预算管理
单位的账户进行清理的规定》和《关于对第二预算有关会计事项处理的规定》等几
个配套办法,对第二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做了详细的规定;进一步理顺了账户。年
初会同有关银行对预算外资金账户进行了集中清理和重新设置,共清理账户313个,
资金达2857万元,为第二预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加大了稽查力度。对全
市385个单位的预算外资金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出违纪单位182户,占检查面的47%,
有效地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保证了预算外资金规范化发展。三是加强住房公
积金管理。针对征收难度较大的情况,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实行公积金制
度的意义,增强了职工缴交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检查
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市直有84个单位补交了公积金,金额达102万元。由于
对住房公积金收缴工作抓得好,成绩比较突出,全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率年末达到68.
3%,其中市直为78.7%,分别比年初提高了27和36个百分点。四是开展财税物价
大检查。自11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大检查,对3170户企业进行
了重点检查,查出各种违纪金额2300万元,入库780万元,其中,市直查出违纪金
额690万元,入库3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