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璞政府工作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rec=3&run=13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998年2月25日在威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威海市市长 孙守璞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统一,
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相统一,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奋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7.6亿元,比
1992年增加2.7倍,年均增长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5万元,是1992年的3.
7倍,位居全省之首。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9亿元,是1992年的4.6倍,连续11年实
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2年的33.9:43
.5:22.6调整到22.7:48.2:29.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市
级节水农业示范区,粮油产量基本稳定在120万吨和25万吨左右,水产业、林果业、
畜牧业及乡镇企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34.8%。工
业经济素质明显提高,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的支撑拉动作用增强,销售
收入过5亿元或利税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培植了轮胎、程控交换机、皮鞋、
农用运输车等拳头产品,镇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39.8亿元,年均增长30.9%;
实现利税51.1亿元,年均增长31.3%。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旅游、贸易、房地产、
金融保险、交通通讯、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行业有了新的发展,增加值达到139
.2亿元,年均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9亿元,年均增长27.4%。
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逐步减小,物价涨幅逐年回落,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涨幅由最高年
份的20.5%回落到2.1%,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格局。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
标,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各项综合配套改革,经济体制
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股
份制、股份合作制、转让出售、委托经营、剥离经营、组建集团、兼并、租赁、破
产等形式,完成企业改制1620家,改制面达到62%,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显轮廓。农
村改革深化,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外贸、投资等项改革顺利推进,经济调控
能力增强。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加大,先后被列为全国劳动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
市、全国全省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职工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积极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确立了公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新体制。不断完善重要
商品储备、专项调节基金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了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累计
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206个,开工投产三资企业894家,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
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7%,是1992年以前全市利用外资总和的11.5倍。利用外
资的层次不断提高,一批国际性大公司、大商社来威投资,建成了三星电子、大宇
电子、滨田印刷等一批档次较高的项目。1997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0.8亿美元,
其中出口达到22.3亿美元,年均增长1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加工贸易
已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对外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发展势头良好。成功地举办
了五届中韩经贸洽谈会及其它涉外活动,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先后与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5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
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省级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
体和窗口。
  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
和城乡建设,城镇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实施了基础建设工程,五年累计投资42.6
亿元,建设了桃威铁路、威海机场、威海港新区、华能电厂、烟威高等级公路等20
多项重点工程,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和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施了文化设施工程,
建成了市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体设施,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
彩。实施了城市交通工程,拓宽了新威路、统一路等20多条(段)城市交通干线,打
通了古陌隧道,实现了城市公交无人售票和指挥监控自动化,“行路难”的问题得
到基本解决。实施了供水排污工程,建成了米威调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了污水
深海排放工程,初步实现了水质的净化和清化。实施了气化热化工程,对威海热电
厂、煤气厂(一期)进行了搬迁、改造,城市气化率、热化率明显提高。实施了电网
改造工程,新建了古陌、西涝台等9个输变电站,现代化的区域输电网初具规模。
实施了绿化美化工程,推进了城市灯光夜景建设,新建了人民广场,改造了海滨公
园,新增绿地17.3万平方米,增添了海滨花园城市的现代气息。实施了城乡一体化
工程,荣成、文登、乳山城容市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镇村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化水
平不断提高。我市继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之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
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去年又成为首
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赞誉,
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家园里的每一位威海人也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就。五年来,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65项,其中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项,三市一区全部跻身全国科技百强县和先进县行列,科技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
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框
架初步形成,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文化、体育、
卫生、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民政、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史志、
老龄等项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加强了资源保护、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坚持依法治市,强化了民主法制建设和以“严打”
为重点、以“创安”为载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案件下降,社会秩序良好。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廉政勤政建设,机关作风有了新的转变。狠抓了民兵预备役和双
拥优抚工作,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实现
了创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区)“一片红”,人们的精神风貌发生了新的变
化。热爱家园、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好学上进、求新图变、勇于开拓,已成为全
市人民生活的主流;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已成为推
动改革开放的主要力量;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增强,参政、议政,学法、守法、用
法蔚然成风。思想观念上的一系列变化,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成为加快威海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7元,比1992年
增长1.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12元,增长1.1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
余额达到7452元,在全省位居前列。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45.2%下降到31.9%,用于教育、文化、
保健、旅游等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彩电、冰箱、电话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1.5平方米和25平方米,人
均期望寿命达到75周岁。1996年三市一区通过了省级小康县(市、区)验收,人民生
活开始向宽裕阶段迈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威海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着不少
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不够快。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素质和效益不高,
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部分企业活力不强,出现了下岗待业、部分职工生活
困难等问题。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总量不足,资金紧张的状况仍然制约着经济的发
展。社会事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水平、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会
治安和社会风气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生活中还存有某些腐败现象,我们的工作也
有缺点和不足。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中认真
加以解决。
  二、跨世纪的经济发展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五大精神,以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两个文明一
起抓,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稳中求进,进中突破,不断提
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考虑到既要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又要为下个世纪起好步、开好头,今
后五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安排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
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
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经过五年
的努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的过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充满勃勃生机;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企业活力
大为增强;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高素质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从制度上得以巩固,各种类型的企业在法律框
架内平等竞争;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得到更好地利用,在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实
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宽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人们
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风貌蓬勃向上,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
文化繁荣、市风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文明城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建立市场化、产业化、外向化的大农业。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也是大有潜
力、大有希望的产业。各级政府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农业,
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小流域治理和山区开发为重点,搞好山、水、林、田、路
综合整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形成山川秀美、林茂粮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
态体系。粮食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花生产量稳定在25万吨左右。
  加快建设海上威海,实现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搞好海洋资源的
综合开发利用,逐步做到捕捞业远洋超过近海,养殖业超过捕捞业,海洋二三产业
超过第一产业。开辟远洋渔场,实行精养高效,发展海洋食品、饲料、药物、保健
品及盐化工和船舶制造业,形成现代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
长20%左右。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创汇农业。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培育
水产、林果、蔬菜、畜禽、花卉、药材等产业,创建和发展区域性生产基地和批发
市场,建立起与国内外市场相联、产供销衔接、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流通体系,逐
步实现村有经营重点、镇有经济强项、市(区)有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
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村产业新格局。
  再造乡镇企业发展新优势,实现第二次创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和机制转换,增强内在活力,再造体制新优势。集中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组
建集团,发展名牌,做到“大的强、中的特、小的专”,再造结构新优势。加大技
术进步和产品开发力度,优化提高镇办企业,积极发展村办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
再造竞争新优势。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而
紧迫的任务,是为现代化建设构造体制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关键在体制,
出路在改革。要不断加大改制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在今后几年建立起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体系,以资本为纽带的公有资产管理、监
督和运营体系,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的
市场体系,社会共济和个人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中介组织为主的社会服
务监督体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以按劳分配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
济管理调控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规体系等十大体系。
  着力搞好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坚持抓大放小,因企制宜,引导企业大胆
选择不同方式改制。大型骨干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
责任公司,并选择部分规模大、效益好、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争取国内上市。中
小企业,要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重点,采取兼并联合、出售拍卖、破产重组、托管
经营等多种形式,彻底放开放活。无论哪种形式改制,都要搞好宣传发动,尊重群
众意愿,注重改制实效,规范细致操作,不能流于形式。
  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充实
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取消政府与公有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实
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建立有效的公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公有资产保值
增值。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女工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覆盖城镇所有从
业人员。积极培育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产权等市场,建立起统一开放、竞
争有序、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以新的发展观和择业
观来看待个体私营经济,要以热情的服务和宽松的政策来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要以
灵活的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来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来培植,作为新的财源来建设,作为新的就业渠道来开辟,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
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使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增长快
于其它领域从业人员的增长,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速度,使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壮大成为一支新的生力军。
  培植起基础稳固、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后几年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
整转变,继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优化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主体
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现代海洋、机械电子、化工、旅游等支柱产
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区域特色经济。
  在组建和培植企业集团上实现新的突破。要把资本运营的重点放在实施集团化
战略上,以名优产品和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强强联合,强弱联合,优中选优,培植一批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
的大型企业。市里集中培植30个重点工业企业集团,争取到本世纪末,销售收入过
50亿元的达到4个。
  在企业技术进步上实现新的突破。以实施名牌战略为重点,把增量投入与存量
调整结合起来,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结合起来,高起点嫁接先进技术,
争取5年内将镇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改造一遍。集中力量抓好400万套子午胎、热转印
打印机、轿车零部件、钢丝帘线等投资过亿元的新建、扩建项目,培植30种市场份
额大、关联程度高、辐射能力强的名牌拳头产品。到2002年,名牌产品产值率达到
40%,产业技术总体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水平。
  在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素质上实现新的突破。搞活搞好企业,体制是根本,班子
是关键,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引导企业把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主要目标,强化市场
营销,大型企业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网络,中小企业要进一步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比重。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把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到
领导岗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企业民主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
企业搞好。
  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建设和培育各类商品市场,进一步搞活商品
流通,推进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总经销、总代理和会员制、仓储式等现代营销方
式。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港口贸易。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搞好刘公岛、成山头、圣经山等名胜景区和游乐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
旅游市场,建立规范化旅游体系,逐步把威海建成融度假、休闲、疗养、美食、购
物为一体,具有浓郁滨海风情的现代旅游名城,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信息通讯港,建成电子数据交换中心、资源信息管理中心
和城域网,信息通讯设施和服务质量接近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扶持、促进中介
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各类经纪公司、资信评估、计量质检等中介机构。积极扩大和
完善社区服务和便民服务业,促其向实体化、产业化过渡。金融、保险、交通、房
地产等行业也要加快发展,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今后五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
合作,在与世界经济融合中,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战
略选择。要以更大的气魄扩大开放,要以更快的步伐走向世界。
  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利用外资的力度,
广泛采取国际通行方式,搞好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对外招商。积极吸引外商参
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把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作为跨世纪工
程来抓,培植国际化的高科技优势产业。加快城市服务设施利用外资步伐,推出旅
游、环保、供水、供热等项目,吸引外商投资。针对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加大对北
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力度,同时也不放松对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的招商。加强与跨国公司、大商社、大财团的联系与合作,承接一些大集团的对外
资本转移。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力争在金融、通讯、商业零售批发等方面的合资合
作上取得新的进展。
  把握国际市场需求变动趋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推进市场多元化,加大远洋
市场开拓力度,促进我市的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出口。推进出口商品多元化,调整
优化商品结构,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进贸易方式多元化,大力
发展加工贸易、进口贸易。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按照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
要求,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能抗御国际市场风浪的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形成专业外
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自营生产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共同参与、互相促
进的对外贸易格局。
  大力发展以劳务合作、工程承包为重点的国际服务贸易,争取使更多的企业、
更多的威海人直接吃上“国际饭”。搞好政策、法制、口岸和生活服务,优化软环
境,建成国际仿真式投资区。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快开发区建设,使其在体制、
政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真正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小特区”。
国际化的进程,实际上也就是现代化的进程。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己任的威海人,
必须在推进经济国际化上率先突破。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也只有在
全方位对外开放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才能胜利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
  建设功能完善的生态化海滨城市。按照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新世纪的
要求,不求大,力求佳、力求精、力求美,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提高城
市装备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市区要搞好绿化美化,增加
公共绿地,创造更加宽阔的城市空间。搞好道路改造,大力发展公交业,形成智能、
快捷、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搞好环境整治,完成煤气、热电、污水深海排放
等工程。到2002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城市公交线路覆盖率达到90%,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用水水质综合合格率
达到100%,环境质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荣成、文登、乳山等次中心城市建
设,要突出特色,配套推进,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文化品位。小城镇建设,要科学
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搞好环境美化,使其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家园。继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威海港新区、米威调
水(二期)、铁路配套、威石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和能源、通
讯、生活设施相互配套的支撑体系。
  提高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科技进步的主体是企业,导向是市
场,灵魂是创新。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做好国外先进技术的引
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组织重点领域的
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特别是不失时机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高科技
产业化进程,有重点地选择几个高科技主导产业或主要产品进行培植,争取尽快形
成规模,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建立和完善市级工业、农业、海洋三大科研机
构,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
革,积极发展民营科技,搞好科普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增加科技投入,加速
科技进步。到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
  坚持教育为本,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作用。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教育体制,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基础教育要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依托行业加快发
展,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继续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办学,促进多元办学格局的健康发展。初步建立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完备的现代化
教育体系,增加市民受教育的年限,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统筹安排,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经济工作。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
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要按照“统揽全局,精心部署,狠抓落
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前进”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根
据市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安排为: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14%、第三产业增长15%,工业
销售收入增长16%,工业利税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7%,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12.5 %,对外贸易出口总值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亿美元,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物价涨幅控制在省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内。具体
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牵动农业、农村经
济的全局性问题来抓,大力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开辟农民收入新的增长源。
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和沃土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吨粮田建设,搞好泊于水库、
黄垒河引水工程的论证,抓好八河、昆嵛、崮山等水库的扩建、续建和除险加固,
完成龙角山水库、南圈水库等灌区的配套,兴建一批拦蓄工程,新增管灌、滴灌、
微灌面积20万亩,开发吨粮田2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发展经济林、名优特新果品和食草畜禽,建立远洋渔业基地,搞好十大精养工程,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24万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20个重点龙头企业的培植,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山区致富工程”,搞好资源综合开发,繁荣山区经济。
继续加大措施,抓镇办带村办,以改制促发展,搞活乡镇企业。保护和调动农民生
产积极性,建立起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
的双层经营体制。搞好农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收购服务,切实解决农民买难卖难
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定期性检查监督,切
实把各项减负目标落到实处。
  (2)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搞好技术创新,年内完成技术开发和
产品开发项目540项,着重抓好全钢载重子午胎、飞机启动气源车、涤纶仿真丝产
品开发等10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力争今年新产品产值率和利税率均达到15%以上。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年内完成技改投资46亿元,重点抓好3600万只镍氢电池、900
万只节能灯、240万缸付活塞环、60万只程控器、10万只曲轴、2000套环保设备等
项目,实现部分投产。广泛开展“销售效益年”活动,力争镇以上工业品产销率达
到96%以上,两项资金占全部流动资产的比重控制在40%以内。狠抓资金、成本、
质量、营销四大管理,搞好扭亏解困工作,逐步使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退出
市场,使困难亏损行业改变面貌。抓好增资减债工作,使资产负债率在现有基础上
下降2个百分点。坚决制止“三乱”,切实把企业负担减下来。
  (3)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实施“两抓两退”战略,抓好市百货大楼、华联商
厦等10个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组建工商、农商、内外贸结合的企业集
团;积极探索建立粮油、农资、肉类等产加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逐步退出小型批
发、零售和餐饮服务等一般性经营领域的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县及县以下流通领域
的大部分国有资本。按照国务院“四分开一完善”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
通体制改革。组织农副产品购销和多种形式的工业品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利用沿
海同内陆、边疆之间存在的消费梯次差别,通过与全国名牌厂家和当地流通企业联
营等有效措施,扩大市外、省外市场的占有率。抓好“菜蓝子”工程,健全肉菜配
送中心,丰富城市副食品供应。进一步完善粮食、副食品等风险基金和重要生产资
料储备制度,加强重要商品的物价监控,确保物价稳定。
  (4)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按照抓大放小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要求,一方面全面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加快改
制进度,将30家符合产业政策的重点企业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完成市
直行业性公司的转体改制任务,多种形式搞好中小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另一方
面搞好已改制企业的规范完善,促进改制企业尽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内部
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刚性的考核机制、灵活的分配机制和公平的用人机制,要警
惕过去吃财政吃银行、现在吃股民,要警惕产权私人化、责任公有化,使企业经营
机制得到真正转换。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和实物分房,实现职工
分房货币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防险化险机制。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线制度,切实抓好再就业工程,按照职工自主择业、市场调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行业、社会共同努力,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服务
等手段,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
发展。针对东南亚及韩国金融危机对我市外向型经济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策略,
扩大对外经贸。抓好30个在谈在建重点项目,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确保按期完成。
筛选100个较大项目,利用国际电子商务网络及其它各种渠道对外招商。办好现有
三资企业,促其不断增资改造。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在巩固韩国、日本等周边市场
和发展欧美市场的同时,开拓拉美等市场,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年底远洋市场出口
比重达到30%以上。要把加工贸易继续作为重点来抓,使更多的企业走上国际市场。
有选择地扩大先进适用机械设备和原料性商品的进口,以进养出,大进大出。进一
步搞好涉外服务,尽快使外商在居住、就医、信贷、保险、物业购置、子女入托就
学等方面享受国民待遇。选择100家外商投资企业,定期对市直涉外部门和单位进
行评议打分,强化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收费登记簿”制度,实行“
一个口”收费,完善“一条龙”服务,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外资进入和膨胀的良好
环境。
  (5)继续搞好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按照保重点、保续建、保竣工的原则,今
年全市安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3项,其中续建9项,新开工4项,年内完成投资
1 2.2亿元。中心城市建设,要抓好海滨路、和平路等路段的拓宽改造,提高城市
交通干道通行能力;抓好海滨公园、人民广场等绿化工程建设,扩大绿地面积,提
高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抓好海滨路、青岛路、解放路灯光夜景建设,集中力量把
海滨路一线建成威海“外滩”,使威海进一步亮起来、美起来;抓好威海卫广场、
自来水水网和市立医院改造,搞好塔山、杏花村、神道口等住宅小区的整治,推行
物业管理,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抓好荣成水厂扩建、文登柳林河绿化、乳山污水处
理等工程,搞好镇村建设。
  (6)大力实施科教兴威战略。抓好技术创新、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可持续发
展等6大工程,实施市以上各类科技发展计划600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项,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0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50种。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建
立起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职工队伍。机关新增公务员从大学
本科以上毕业生中考选;拿出200名编制,面向全国招考博士、硕士研究生;建设
博士和专家公寓楼;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和
公务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科技人员到大专院校或出国深造。
积极开展区域性素质教育改革试验,提高教学质量。在城区中小学试办涉外学校,
寄宿制、午餐制学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
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制止中小学滥收费。
大力普及外语和计算机教育,使更多的市民都在未来有条件、有能力面向世界。
  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
  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
在经济发展任务繁重的时候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决心不动摇,在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
同时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动摇,使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增长相适应,人
口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和教育
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要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表彰各类体现时
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树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创业精神,倡
导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时代风尚,形成扶危济困、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礼
貌、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以理论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激励全市人
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在世
纪之交、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新形势下,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历
史时期,各级政府要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全市人民的积极性保护
好、引导好、发挥好。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去,把握群众思想脉
搏,为改革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
建活动,持之以恒地搞好农村评“三户”、企业职工创“星级”、窗口行业“承诺
服务”等六大系列活动,搞好“十佳市民”、“百家文明户”评选表彰和“行风万
人评”活动,塑造面向21世纪的威海人新形象。
  要全面发展和繁荣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广播电视、新
闻出版、文博、图书事业,搞好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
开展全民读书和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海内外文化交流,繁荣文
化艺术事业。搞好《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和威海博物馆设施配套建设,充实
威海图书馆,建设工人文化宫和威海广播电视中心,组建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三市一区全部进入“山东省文化先进县”
行列。搞好卫生管理、保障、监督体制和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市县两级医院和重点
镇级医院改造,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到本世纪末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
健目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登、荣成和乳山全部达到全国卫生城市标准。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搞好威海体育中心及一批重点体育
设施建设,逐步具备承接全省及全国体育赛事的能力。进一步做好民兵、预备役工
作,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落实三大基本国策,加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严格按计划审
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巩固“环
保模范城”的创建成果。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政、老龄、气
象、地震等各项工作,都要迈出新的步伐。
  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级政府务必担负起“确保一方平安”的重任,把
严打与严管、严防、严治结合起来,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防范、
控制,巩固完善110报警服务社会联动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继续抓好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工作,打牢社会稳定的根基。依法严惩贪污贿赂、骗税逃税和经
济诈骗、金融诈骗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健康的经济秩序。正确处理新
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和调解工作,及时把握各阶层群众的思想情
绪和心理动态,把稳定工作做在基层、做在前头。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完善防灾、
减灾、救灾措施,努力把灾害和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各级政府担负着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的重要使命,责任重如泰山。处在新旧世
纪交汇点上的新一届政府,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才能有效地担
负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才能切实打好改革与发展的攻坚战,才能让党放心、让人
民满意。
  要坚持勤政为民。所有政府公职人员都要以民为本,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以
民为镜,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为老百姓多干实事、多谋实利,
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要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认真组织实施好城市便民
工程和农村富民工程,并对特困群众给予特别关注,带头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富
者知贫,贫者得助,社会充满爱心。要进一步搞好市长公开电话督查办理,随时了
解群众的所思、所虑、所求,把市长公开电话办成沟通群众、贴近群众、让群众信
赖的服务“热线”。所有政府公职人员,都要象对待亲人那样善待群众,心系百姓,
情暖万家,时刻想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水电气暖,想着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安危
冷暖,始终保持一颗滚热的爱民之心。让人民群众过上舒心安宁幸福的生活,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要坚持务实高效。继续提倡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出实效的求实精神,眼
睛向下,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主观主义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官僚
主义丧失民心,对这些不良习气要坚决摒除。工作效率的高低,是反映机关面貌的
镜子。要坚决克服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以高效率、快节奏、
马上办的精神,抢抓机遇,赢得时间和发展。所有政府公职人员都要抽出时间,静
下心来,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努力营造一个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
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
  要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
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同政协民
主协商制度。坚决执行和落实人大的各项决议,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和
政协委员提案,根据监督和协商的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进一步密切同民主党派、
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充分发
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政府机关
内部层级监督,完善部门执法责任制,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的行政行
为。加大“三五”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全方位推
进依法治市奠定基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居民、村民自治组织,广泛实行依
法建制和民主治村、治厂、治校,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
  要坚持廉洁奉公。要从体制、机制和法制三位一体的结合上推进廉政建设,不
断清除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保持我们队伍的纯洁与健康。要严格执行中央《
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贯彻省委《关于解决当前
干部作风十个问题的意见》,严肃查办大要案,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制止“五
滥”行为。“观小节可以见大体”。各级领导要从“小节”作起,从自身作起,管
好自己的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以一身正气赢得群众、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