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水产业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rec=116&run=13

  全市海洋与水产业按照远洋捕捞超过近海捕捞,养殖业超过捕捞业,海洋二、
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的思路,加快海洋开发利用步伐,积极推进由渔业大市向海洋
经济强市的跨越。1997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21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16亿元,增长4.5%,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
3%;新增固定资产1.7亿元。
  海洋渔业快速发展  199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10.2万吨,实现水产
品产值9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8%,水产业总产值达192.8亿元,分别比上
年增长10%、10.1%和13.3%。威海的渔业实现了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一是
由传统捕捞手段向现代捕捞手段转变。按照“大型、快速、多样”的六字要求,全
市部分渔船通过小改大、旧改新、少改多,使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渔船总数达
到10287艘,比上年减少3艘。二是由以捕捞为主向以养殖为主转变。1997年,全市
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25万公顷,养殖产量达到100.95万吨,其中浅海养殖面积达
到1.85万公顷,养殖产量达到72.9万吨。在养殖区域上,由单一的海上养殖转向海
上养殖和陆地养殖相结合;在养殖方式上,由单一的海上筏式养殖和滩涂养殖发展
到多品种立体综合养殖;在养殖结构上,由传统的海带、对虾、扇贝发展到鱼虾贝
藻海珍品等30多种。1997年,全市12大名优养殖品种产量达到19万吨,占养殖总产
量的18.8%,创产值12.6亿元,约占养殖总产值的33%。养殖结构日趋合理,逐步
走上了高产、优质、高效之路。三是由国内一个市场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
1991年以来,全市兴办了151家渔业三资企业,合同外资额5.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
资额1.7亿美元;发展了191条海上收鲜船。年内,全市直接出口水产品6万吨,创
汇1.9亿美元,提供出口水产品7.3万吨,出口交货值7.2亿元,其中直运出口鲜活
水产品1.3万吨,创汇5641.3万美元。
  海洋二、三产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  一是海洋食品、饲料工业初具规模。
立足于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市先后开发出了海带食品、海藻保、聪明碘等海带饮料
和鱼糜、鱼片、鱼粉等一大批产品。建成了包括威海威东日综合食品有限公司、荣
成荣东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海洋食品生产企业。海洋
食品和饲料工业日渐兴起。其中,盐渍海带年产量2.5万吨,鱼粉年产量17.3万吨,
使威海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带和鱼粉生产加工基地之一。二是海洋医药和保健品工业
发展步伐加快。先后开发生产出了珍贝素、活力钙、伊地康胶丸、深海鱼油等10多
种海洋医药产品。三是船舶制造维修业稳中有进。1997年,全市有大小船舶制造维
修企业50多家,民用钢质船舶完工量7.0万吨,产值达11.5亿元。四是海洋运输业
规模不断加大。全市始终把发展海洋运输业作为海洋经济的一个重点,新开辟了韩
国、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国内外运输航线,建立海运企业21个,发展海运船舶84
条,1997年货运量达到210.3万吨。五是海盐及盐化工业稳步发展。1997年底,全
市有大小盐场21处,盐田总面积44万公亩,其中生产面积22万公亩,原盐生产能力
12万吨。六是滨海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48万
人次,旅游收入达15.2亿元。

           全市海洋与水产工作会议
  1997年1月22-23日,全市海洋与水产工作会议召开,各市(区)政府市(区)长、
分管渔业的副市(区)长、海洋与水产局局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150多人参加
了会议。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八五”以来全市水产工作情况,授予荣成市石岛镇
等56个单位“海洋与水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研究部署了1997年及下一个时期海
洋与水产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首次提出了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
源,加快实现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的奋斗目标。

       威海市沿海资源可持续开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1996年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选定威海市为中国沿海资源可持续开发世界银行
贷款项目区以来,市海洋与水产局根据全市海岸环境、近海资源和渔业生产的实际
情况,经过深入地研究探讨,选出了旨在有效地进行海岸带环境保护、近海渔业资
源保护与增长、调整渔业生产格局、提高生产抗风险能力的一系列子项目。子项目
在专家组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世行项目识别团、准备团先后考察意见做了进一步的
修改,于1996年12月汇总编制了“山东省威海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沿海资源可持续
开发项目建议书”。1997年4月,由世行中蒙局官员J.Voegele为团长的项目考察团
对威海市项目进行了预评估。预评估进展顺利,并在海岸带管理方面取得一致意见。
7月,农业部委托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
价,作出结论,支持项目实施。8月,以JamesA.Dobbin为团长的海岸带管理项目加
拿大政府技术援助代表团到威考察指导,最后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11月9日,J.
Voegele率世行代表团到威对项目进行评估,项目圆满通过。至此,威海市利用世
界银行贷款沿海资源可持续开发项目方案全部得到世行方面的认可,取得阶段性成
果。项目基本建设投资1.66亿元,折合2000万美元,建设期贷款利息计369.2万元,
启动项目需流动资金6832.6万元,合计项目总投资2.38亿元。项目期限为20年,其
中1998年可实现投资1.16亿元。

            渔业骨干企业形成规模
  全市积极改革完善渔业积累投入机制,通过规模投入、持续投入,促进了渔业
企业的快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市有各类渔业企业近200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
纯益达2000万元的企业集团达27家,比上年增加5家,有8家产值达3亿元,纯益过
5000万元。荣成市的西霞口实业总公司、靖海渔业集团总公司、邱家水产集团总公
司、大鱼岛渔业集团总公司、寻山水产集团总公司、马山实业集团总公司等大型渔
业集团,产值均在3亿元以上,利润接近或超过亿元。渔业集团的蓬勃发展,为现
代化大渔业建立了牢固的框架,成为建设现代化大渔业的龙头和骨干。

             发展渔业外向型经济
  1997年,全市水产三资企业总数达到151家,比上年增加3家,经营总产值达到
16.2亿元,实现利润1.6亿元,创汇1.1亿美元;全市直接出口产品6万吨,创汇1.9
亿美元,提供出口水产品7.3万吨,交货值7.2亿元;海上国际运销船只达到191艘,
运营航次1599次,运销水产品1.24万吨,创汇5641.3万美元。国际海上直运水产品
业务成为全市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

             荣成市海洋与水产业
  1997年,荣成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92万吨,水产品产值36.4亿元,渔业总收入
达到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4%、16.3%,创历史最好水平。国有水产
企业完成产值3.6亿元,实现利润1133.4万元,分别增长7.3%和22.8%。
  捕捞业稳步增长1997年,荣成市增上184-256千瓦新型渔船108艘,达到642艘,
大功率渔船总数达到768艘,比上年增加30艘,成为捕捞业的骨干力量;捕捞产量、
产值分别达到52.6万吨、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8.5%。
  养殖结构优化,实现稳产高产一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荣成市新增牙鲆鱼陆地
工厂化养殖场2处,总计20处,存养量达600万尾,收获商品鱼855吨,创产值6840
万元;新增筏养鲍鱼6.7公顷,鲍鱼存养量达6000万头,收获商品鲍160吨,创产值
6130万元;海参、鲈鱼、河蟹、梭子蟹、甲鱼、魁蚶等名优品种养殖规模有较大发
展。二是养殖技术研究有新进展。先后在牙鲆控温控光育苗及新型饵料配方研制、
美国红鱼育苗及养成、鲍鱼筏式养殖及脓疱病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为名
优高效新品种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1997年,养殖产量、产值分别达到39.
4万吨、12.6万元,其中名优品种产值达到1.7亿元,占养殖总产值的13.5%。
  水产品加工规模大、层次深全年实现加工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一是盐渍海带系列产品加工形成规模。1997年,荣成市投入海带加工生产线33条,
加工盐渍海带2万吨,创产值8000万元。二是鱼粉加工形成产业化。新增鱼粉生产
线11条,总量达82条,全年加工鱼粉13.5万吨、鱼油2.3万吨,创产值6.9亿元,分
别增长51.7%、109%和50%。四是海洋生物高新技术开发迈出新步伐。到1997年
末,荣成市有6处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企业投产,比上年增加3处,研制开发出藻类、
贝类、鱼油三大类20余种功能性保健食品和药品。
  渔业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一是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1997年,荣成市水产三
资企业达到98家,合同外资总额430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922万美元,比上年
增加374万美元。二是出口创汇额不断扩大。年内,荣成市出口各类水产品3.9万吨,
创汇1.3亿美元。海上销鲜直运出口额继续增长。投入运营的123艘船共直运出口各
类水产品2万吨,创汇7294万美元,创纯益5546万元,最高单船创益达1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