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泰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9&rec=113&run=13

岱庙办事处完成企业改制
党委书记路军
主任郭庆敏
年内,该处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学习借鉴外地企业改制经验,确立了“因
企制宜、 一厂一策、改制一个成功一个”的方针,出台了改制实施方案,全处132
家企业、 有124家完成改制。一是先售后股。对部分效益好、净资产多、领导班子
强的处直企业,根据企业现有资产状况评定价格,采取一次买断、分期付款的方式
进行整体出售,将企业净资产出售给现任企业领导班子主要成员第,然后再由购买
者持大股, 组建股份制企业。该处11家处直企业、已有6家顺利出售。二是静产出
租、动产拍卖。将部分村街企业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一律作价拍卖给个
人,分期分批付款,由村街集体按市场价格收取土地、厂房租赁费。该处村街有97
家企业成功地实施了改制。三是授权经营、财务监管。山东云海集团采用发标形式,
把泰安市标准件厂等5个规模较大、 产品有市场、职工素质相对较高的企业放活经
营,同时对授权经营企业实行财务监督制度。四是不求所有、但求所活、只求所得。
利用处外一些大企业的资金优势,千方百计搞联合,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进行
嫁接。 灌庄村第三造纸厂累计亏损600余万元,年内与泰和集团合资合作后,该厂
纸张日产量达到10吨,年产值4000万元,半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通过改制,该处
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产值综合消耗比改制前降低5%,资金占用率降
低了23.8%,总资产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组稿人方增勇)

财源办事处突出市场建设
党委书记肖立升
主任赵成
年内,该处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把市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带动了全处
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兴商先进单位、市场建设先进单位、
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强镇等。一是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了泰山商贸城一、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轻纺百货批发市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拥有1200间营业房,可容纳摊
位2600余个; 二期工程鲁中五交化工程, 占地6000平方米, 可容纳160家客户、
2000余人经营。同时改建了泰山家电音响批发市场,扩建了更新瓜果批发市场二期
工程和三里、 三联、旧镇、车站4个小型农贸市场。至年底,全处新建、扩建市场
10处,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新增摊位4000个,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二是制定
优惠政策。办事处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与培育,加快个体私营经
济发展的规定》 等4个文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抓住外环路、迎胜路开通的机
遇,沿街建设了高标准的营业房。三是强化管理服务。根据客户需要,在市场内外
建立了饭店、医务室、储蓄所、托儿所等设施,提供装卸、运输、经济信息、国税
代开、法律咨询等服务,全年为个体经商户提供商业经营、法律咨询信息3500余条,
帮助协调贷款1300余万元, 办理子女入托入学420多人。年末,全处从业个体户达
7118户, 私营企业达215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注册资金达1.2亿元,市场贸易
成交额39亿元。(组稿人赵国强)

泰前办事处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党委书记朱叙民
主任苏杭
年内,该处积极发挥城郊农村自然资源、旅游景观的优势,重点发展城郊型旅
游观光农业。该处规划论证的占地50平方公里的泰山旅游观光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
项目,已列入市、区三年规划,并初具发展规模。一是建设完成了全长32公里的旅
游观光路。 全处累计投资865万元,搬动土石方65万立方米,投工75万个,建设大
桥16座、 修筑涵洞136处,绿化道路10公里,使旅游观光路全线贯通。二是注重发
展优质高效农业。整修高标准梯田240公顷,扩大喷灌、微滴灌200公顷,发展优质
泰山大红石榴园66.67公顷、 优质板栗园73.33公顷、 苹果园186.67公顷、花卉园
26.67公顷, 引进开发泰山茶园13.3公顷。发展赤鳞鱼养殖基地、小尾寒羊及海狸
鼠珍奇动物养殖园5处。 三是加大水利建设开发力度。1998年,全面完成自来水入
户工程;引源截流,完成白马石截流、上峪截流和上梨园西水东调工程,扩大蓄水
量12万立方米。四是依托风景名胜点,积极开发旅游观光渡假区。已初步形成天烛
峰、安家林水库和光石梁水库3处旅游渡假开发区。(组稿人张清明)

粥店办事处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党委书记王万里
主任王兴燕
年内,该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确定了“培育、扶持、引导”一齐抓,“点、
线、面”结合的工作思路,突出市场建设、培育个体私营两个重点,制定了《鼓励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处经济以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
年末,全处个体工商户达到1116户,私营企业91家,从业人员3300余人,注册资金
4075万元, 实现个体私营税收115万元。一是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制度,设立了个体
私营发展基金,在信息、资金、电力、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先后扶持了
泰安市华光减速机厂、双园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安家具厂、纸面石膏板厂、动物蛋
白饲料厂、 三江食品厂等个体大户,协助贷款290万元。在培育大户的同时,办事
处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广泛招商引资,在引进大户上作文章,全年共引进注册
资金50万元以上的大户10户, 其中大河渡假村、长城加油站投入在200万元以上。
二是加强市场和私营园区建设。办事处采取处、村、个体一齐上的办法,规划建设
了长城农贸市场和堰东农贸市场,发育完善了粥店个体私营园区、堰北机械加工园
和大辛庄针织加工园,改扩建了老王府建材批发市场园区、杜家庄、大辛庄、小辛
庄、 六郎坟、粥店等6处市场,引导发展了六郎坟粮油加工,大辛庄针织加工、曹
家庄石材加工、 司家庄运输等8个专业村,使全处以私营园区、专业村为载体的经
济得到快速发展。(组稿人张向晖)

上高乡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党委书记吕汝生
乡长于海涛
年内,该乡以企业改革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强管理为基础,以科
技进步为动力,以开拓市场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采
取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出售产权等多种形式,因企制宜进行企业改革,全乡完
成企业改制75家, 改制面达93%。其中,采用先售后股形式的7家,股份合作形式
的7家, 承包经营的29家,出售产权的4家,租赁经营的21家,转民营的7家。通过
改制, 新增产值1.8亿元,利税1200万元。二是发展规模经济。集中培植了以凤台
装载机厂为龙头的工程机械行业,以南上高农业机械厂和范家灌庄建筑机械厂为龙
头的农用和建筑机械行业,以凤台化工厂为龙头的化工行业,以宝来利来公司为龙
头的生物工程行业,构筑了全乡工业发展的支柱,形成规模效益。并在全乡实施了
“4567” 工程,即重点抓好4个工业产值过千万元的骨干村、5个科技示范企业、6
个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和7个高科技产品。三是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围
绕膨胀四大龙头行业,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高新技术和
现代化装备,对现有企业和设备实施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技改项目29个,新增产值
1.12亿元,利税800万元。四是向企业管理要效益。以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为
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坚持市场第一的原则,加强营销管理,以节能降耗为重点,
加强财务、成本、人本管理,并把库存和流动两项资金的占用情况同生产经营一起
调度,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全乡实现工业产值4.54亿元,工业增加值1.3亿元,
利税4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组稿人孟庆东)

徐家楼乡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党委书记高玉芝
乡长毕华年
年内,该乡立足城郊结合部的地理优势,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坚持先发展、
后规范和不争论原则,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被区委、区政府
命名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乡”。为优化发展环境,适时制定出台了《关于鼓
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办法》、《关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考核办法》等一系
列文件,实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积极协助办理手续,排忧解难。年末,全乡个体工商户达到773户,私营企业42家,
注册资金30 00万元。 重点培植的正华养殖厂、永昌机械厂、岳峰化工厂、悦海木
器厂等10家个体大户, 先后投资800万元,扩大经营规模,改善运营质量,经济效
益大幅度提高。通过企业改制,组建起了注册资金1080万元的山东三泰药业有限公
司和注册资金200万元的龙泰机械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 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
企业改制得到了有机结合。通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徐家楼农贸
市场扩建工程先后投入6 0万元, 现已成为泰城南郊主要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大
白峪养殖园区生猪存栏量达到1500头,年出栏量6000头。前灌机械加工、宅子木器
加工、栗家庄食品加工、夏家庄养鸡、尚家寨养蝎、下水泉屠宰、万家庄大棚蔬菜
都在规模和效益上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全年实现个体私营经
济总收入6914万元, 实现税收136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9.6%,成为全乡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柱。(组稿人公衍生刘智广)

大津口乡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
党委书记赵文彬
乡长安顺本
年内,该乡发挥地处泰山北麓,辖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旅
游观光农业初见成效。修通长1680米的旅游观光路,在旅游观光区规划建设了19个
林果样板园,2个水上乐园,1个赤鳞鱼养殖基地,完善了明堂园乡村俱乐部的服务
功能,年客流量达7.8万人次。依托花卉示范服务基地,推广球根茎花卉2公顷,年
产值50万元。骨干企业稳步发展,乡建筑公司,积极承揽工程,全年实现建安产值
300万元。 1998年,该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山区开发先进单位、道路建设先进单
位、市级文明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组稿人孙一国)

郊区

化马湾乡培植大户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党委书记刘学刚
乡长张莹宗
年内,该乡把培植大户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了山东省地瓜
干集散地和泰安市油料加工密集区,新发展专业村13个,全乡个体工商户达到3007
户, 私营企业13家。年利税过100万元的1户,利税过50万元的2户,利税过10万元
的5户,年利税1~9万元的15户。1998年全乡完成个体工商税收140万元,占财政收
入的25%。 其中泰安市金马皮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50万元,固定资产
580万元, 主要产品蓝湿皮革、成品革,出口意大利、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等
国家, 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利税100万元,被评为郊区个体私营明星企业。其它
大部分个体私营大户长年从事地瓜干购销, 年经营额在500万元以上,并带动全乡
5000多人依靠种植地瓜、收购瓜干、购销面粉发家致富。(组稿人侯庆鹏)

角峪镇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党委书记亓利群
镇长赵平明
年内,该镇把深化改革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企制宜,全面推行了以产
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镇村企业改革。一是对现有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了扩股增量。
对泰山姜制品厂、 泰安铸管厂2处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了出售。对净资产额较小的
九龙装饰公司,一次性折价卖给了个人;对资产额度较大的泰安九龙化工厂实行了
以资抵债;对中外合资企业,泰安市金富家俱有限公司的中方股份进行了出售。二
是对负债率高、生产难以维持的印铁制罐厂进行了租赁;印刷厂对原有三个车间进
行了分体租赁。四是对市场前景好,受资金困扰的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了抵押出
售。全镇60处镇村企业全部完成改制。
(组稿人丁兆石)

天平店乡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党委书记汪德荣
乡长谢厚峰
年内,该乡围绕泰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泰山大街的建设,把小城镇
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就业门路,启动农村市场,提高生活水平的战略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环境、扩大规模”的要求,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搞好泰山大街天平段建设。借助外力,把泰山大街天平段建设成环境优美、商
贸活跃的经济繁荣地带。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大
道路、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彻底解决天平无邮电、无供电历史。三是加快
市场建设。完善卧牛农贸市场的同时,筹建卧牛果品批发市场,大力培植发展各类
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围绕消费市场,积极发展小百货、小食品、
小加工、小五金、小批发、小收购等门店,年内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907家,从业人
员2500人。(组稿人庄全刚)

徂徕镇骨干企业实行对外联合
党委书记张国栋
镇长蔡新方
年内,该镇按照“对外开放抓招商,企业改制抓联合”的思路,将现有的闲置
基础设施,通过制定优惠合作政策和优化投资环境,累计引进国内外资金8000多万
元。镇办骨干企业水泥厂顺利实施了与鲁润集团的强强联合,共同出资5000万元,
兴建填补市内空白的30万吨525#旋窑水泥生产线,实现产值9000万元,创利税2300
万元;镇办骨干企业石料厂顺利实现了与泰和集团的联合,共同投资开发徂徕山花
岗石资源,实现产值600万元,利税120万元;与省市区科研院校等单位联合,建成
12家规模畜牧养殖场,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组稿人翟清铎)

道朗镇扩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党委书记王丽荣
镇长姚学让
年内, 该镇继续帮助农民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建成林果合作社6个,良种
合作社2个, 建材合作社1个,畜牧合作社1个。入股社员1386户,股金95.1万元。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化肥2945吨、农药28吨,良种25吨,组织销售总额2184万元,增
加经济效益59万元。 在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全镇建材加工户发展到150家,磕
石机达到60台,运输专业户达520户,运输机械850台。(组稿人徐慧荣)

大汶口镇完善城镇建设
党委书记徐淑然
镇长张军
一是投资320万元, 新建道路12公里、10万平方米,年内全镇公路通车里程达
到80公里。形成北依泰安、南通曲阜、东连新泰、西接肥城、境内辐射全镇的交通
网络。 二是在继续完善蔬菜、建材、家俱、副食、服装、茶叶等6处批发市场的同
时,投资兴建了大汶口优质农产品市场。三是加快了以昌盛路为中心的大汶口个体
私营经济园区建设, 投资50万元,将建房用地无偿提供给经商户;投资120万元,
进行了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绿化。带动了全镇个体经营经济
的发展,全镇私营企业达到38家,各类工商户3958家。(组稿人高传勇)

邱家店镇成为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强镇
党委书记钱涛
镇长梁孝祥
年内,该镇组织开展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年”活动,重点抓了以商业街、专
业村、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建设,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612
户, 占全镇总户数的31.2%;从业人员120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9%;各类专业
村发展到2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4.4%;建起占地2.67公顷交易房间60间、交易摊
位300个的渐汶河废旧钢材专业市场;建起李家庄、燕家庄2处个体私营经济工贸园
区;组建有限责任公司9处。1998年全镇个体私营经济产值1.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
上交国家税金160万元。 前燕山村、石碑村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泰安市个体私
营经济专业强村”,邱家店镇被泰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泰安市个体私营经济专
业强镇”。(组稿人吴红彬)

夏张镇机关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
党委书记魏勃
镇长李向阳
年内,该镇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机关干部人员实行分流的决定》,《关于鼓励
机关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的有关规定》、《关于对留机关工作人员推行结构工资
制岗位责任考评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引导机关干部积极创办示范服务
基地。 全镇有45名机关干部创办了10处示范服务基地,从业人员450人,固定资产
344万元, 年创产值1340万元,上交财政17万元。示范服务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40
期,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低价为群众提供优质良种2250千克,肥化20余吨;代销
生猪1万头,新发展杂果、银杏333.34公顷,建成36个专业村,培植专业户2200个。
(组稿人刘西华)

省庄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党委书记王景茂
镇长王丽荣
年内,该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科教兴镇”战
略,不断加大深化教育改革的力度。一是强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员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实行竞争上岗、
优化组合、低评高聘和高评低聘,初步建立起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增加了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给学校内
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该镇目标教学实验取得显著成果,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并被确定为省、市、
区三级实验点,其成果在全市推广。在此基础上,该镇又主动承担了区教委立项的
省“八五”重点课题“农村素质教育实验与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镇内各校均
开设了活动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镇一中“快乐体育”的活动课,10月
份成功地为山东省快乐体育会议提供了现场;镇内幼儿园、小学开展了双语试验和
珠算心算实验,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镇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八年保持了泰安
市郊区最好水平。(组稿人褚玉强)

山口镇走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道路
党委书记周振起
镇长田丽
年内,该镇坚持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积极进行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开展
技术改造和高科技产品研制开发,努力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
展适销对路产品。该镇的碳纤维系列产品、纤维素酶、五类电缆、铝合复合衬纸、
信封专用纸、燃油燃汽锅炉、红外线保健针织内衣等20多个科技产品,都已初步形
成规模, 创汇达250多万美元,高科技产品产值与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0%,出口
创汇比重占到75%以上。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 经省体改委批准,发行了企业债券
1500万元, 全部投入到碳纤维项目的开发研制,碳纤维预浸料、X床板、防弹板等
产品正陆续形成批量生产。造纸厂投资3600万元,采取高科技污水处理技术,达到
国家排污标准。 全镇用于企业的投资达1.3亿元, 仅用于高科技项目的资金就达
8000万元以上,新增产值近3亿元,销售收入2.5亿元。(组稿人宗成玉)

满庄镇扩大植桑养蚕面积
党委书记孙兰俊
镇长王景洪
年内,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植桑养蚕业,提出了奋斗2~3年,建成万亩桑
园镇的目标。 一是宣传发动。印发宣传明白纸3万多张,组织群众外出参观。二是
典型带动。机关干部带头建起桑园示范服务基地。三是政策启动。先后制定出台了
鼓励桑园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新植桑户在外出参观、协调用地、提供技术指导、资
金扶持、服务等方面优先照顾。四是服务推动,镇里成立了桑园发展服务办公室,
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市、区丝绸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学习
人员达7000多人,各村都配备了2~3名桑蚕技术员。全镇新增植桑户3100多户,发
展桑园面积253.33公顷,全镇桑园总面积达333.33公顷。(组稿人赵兴亮)

房村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党委书记刘钦海
镇长周传生
年内,该镇按照“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一布局,突出特色,
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一是突出镇驻地建设。投资500万元建设商业街,建起个
体私营商业楼74座,并完善了镇驻地配套建设。二是争取上级投资1350万元,兴建
了北滕村汶河大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三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
了个体经济园区建设。培植起以泰山西红柿批发市场为依托的鲁里个体私营经济园
区;以泰山仔猪交易市场为依托的北滕村个体私营经济园区;以镇驻地为依托的个
体私营经济园区。四是高起点规划,加快了村庄建设。全镇31个行政村中,有18个
村制定了新村规划, 有6个村盖起统一标准的小康楼,全镇累计柏油硬化路主要干
道6万多平方米。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组稿人高广稳)

范镇加快建设个体私营工业园区
党委书记朱顺村
镇长吴秀峰
年内, 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引进企业9家,其中外
资企业2家,区外企业6家,盘活闲置厂房面积1.96万平方米,仅租赁土地、厂房年
收入达146万元。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投资环境,投资163万元拓宽硬化
了园区道路,投资1200万元改建了镇中心大街。加强了邮电设施改造,程控电话由
原来的5 12门增加到1002门。 投资863万元新建了镇二中,对引进企业的职工子女
实行优先、优惠入托入学。二是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
出台了《范镇商城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同时,对供电、工商、税务、银信、土地、建设、教育等单
位和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组稿人张元强)

黄前镇被省综治委评为安全文明乡镇
党委书记张京洲
镇长张庆镇
年内,镇党委、政府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着力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和
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被省委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山东省
安全文明乡镇”。一是以普法教育为先导,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五”普法教育活
动。先后举办镇、村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中小学生及广大群众参加的普法学习班
10期,发放法制教育材料1万份,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次。二是以民主法制化建设
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了依法整治。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
主监督等制度,规范了整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镇共建立各项制度10余项,签订目
标责任书200余份。三是以创安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镇、
村和企业层层建立了以党委(支部)书记的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综合治理办公室,
明确专人,健全网络。做到了上边有人抓,下边有人管。及时对评出的“安全文明
村”、“安全文明单位”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先进,促进了平衡发展。年内全镇未
出现集体上访,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见义勇为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好人好事层出
不穷。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组稿人张开端)

祝阳镇桑蚕生产管理实行规范化
党委书记朱宗珂
镇长巩相会
年内,镇党委、政府依靠规范化管理走出了一条桑蚕生产优质高效的路子。一
是镇、村科技服务网络健全,技术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工效挂钩、统一支付工资。
二是在桑蚕生产中实行“六统一”服务,即统一定购桑苗、统一连片种植、统一物
资供应、统一桑园管理、统一小蚕共育、统一蚕室、蚕具消毒。作为配套设施,镇
里建有一处蚕药厂,有28个村建立高标准小蚕共育室,镇蚕茧站建站九年来,一直
是全省A级站。 三是注重提高蚕农科技素质,采取培训、发放技术资料、上门指导
等形式,使养蚕技术在全镇有了广泛的群众性基础。四是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和激励机制,从强化服务、提高蚕农生产积极性、加强蚕茧收购市场管理等方
面作出具体规定, 每年财政用于此项款额近10万元。全镇桑园面积达306.7公顷,
其中二年生以上桑园146.7公顷, 共发放蚕种7653张, 收购鲜茧316.6吨,总收入
540万元。所产蚕茧个大、丝长、质优,干茧80%以上用于出口创汇。(组稿人贾汉
林)

良庄镇建成万亩大棚无籽西瓜基地
党委书记戴绍季
镇长邢万宝
年内,良庄镇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建成333.33公顷
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又建成种植面积达666.67公顷的大棚无籽西瓜生产基地。
引进推广鲁青1号A、 鲁青3号等在省内领先的无籽西瓜良种,推广了大棚育苗、葫
芦嫁接、 微滴灌等新技术,年产值达6800万元。在基地建设的同时,投资300余万
元,在基地中心建成泰安市最大的无籽西瓜批发市场,并通过在市场建立瓜果销售
信息服务站、中介服务货栈、运销公司,在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等,
疏通流通渠道,产品销往俄罗斯及国内10多个省(区)、市。同时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的大棚无籽西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为“绿色食品”。
并注册了“泰绿”商标。(组稿人黄荣民)

北集坡镇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
党委书记杨玉荣
镇长方增群
年内, 该镇规模养殖场发展到260个,在畜牧品种发展上重点抓了狐狸、鹿、
鸽、 兔、鸵鸟等特稀品种,完成养殖业收入1.2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8%。一是
抓政策扶持,从资金、场地、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免收2~3年的土地使用
费,协调金融和镇财政等部门提供资金扶持。由于政策优惠,吸引了外地养殖大户
8个, 资金达4000多万元。二是抓科技推广,以兽医站为服务龙头,以村科技组织
为骨干,以科技示范户为补充,建立10处科技示范场,推广生猪三元杂交育肥、黄
牛冷配、、泰山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等先进技术20多项,聘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担任
常年科技顾问,成立山东省首家养猪协会,举办培训班40余期,培训人员近万人次。
三是抓信息咨询,投资600多万元,完善了5处农村集贸市场,在南方省市建立畜牧
产品直销点10多处, 帮助养殖户销售生猪6万头,肉鸡200万只,狐皮45000张,长
毛兔8万只。四是抓规模经营,发展了13个养殖专业村,规划了8个村级养殖小区,
成立了立静牧业、岱峰工贸两家以养殖为主的私营企业集团,提高了养殖业的规模
效益。(组稿人季海波)

下港乡成为全市山区开发建设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张彬
乡长王林青
年内,该乡充分发挥山区优势,以科技兴林为指导,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老
典型迈出新步伐。 全乡累计投资400万元,投工120万个,共铺开各类工程项目264
项, 先后完成了赵峪、温家岭等小流域的治理。实现微滴灌溉200公顷,复垦土地
13.33公顷。 建起了集中连片、布局合理、品种优良的泰山板栗生产基地21个,面
积0.33公顷;优质苹果基地17个,面积0.17万公顷;在“分管省长经济示范园”内
投资120余万元, 修建了容水量500立方米的蓄水池8个,扬水站2座,埋设管道1万
多米, 实现带灌、管灌、喷灌等微滴灌150公顷;兴建了股份制形式的山区综合开
发建设项目150余项,拍卖荒山荒滩33.33公顷;改造低产劣质苹果266.67公顷,板
栗466.67公顷,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果品总产达到4万吨,林果收入5830万元,农
林特产税270万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山区开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组稿人李培国李和平)

马庄镇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党委书记王福禄
镇长李海平
年内,该镇充分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生产条件良好的优势,继续加大种
植结构调整力度,实施了“一、二、三”工程和“四个十”项目建设。即扩大保护
地栽培面积667公顷, 新建瓜菜塑料大棚133公顷,新扩大植桑园林200公顷。在全
镇建成十个桑蚕生产,十个大棚生产、十个良种繁育、十个蔬菜生产示范村。经过
努力,全镇建成万亩瓜菜、万亩桑的生产规模。为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
业化的形成,投资210万元,新建一处占地面积2公顷、全封闭式的高标准瓜菜专业
批发市场,与全国实现信息联网,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特色农业建设,新
建立一处千亩科技示范园,分为六个示范小区,种植模式达20多种。(组稿党政办)

新泰市

市中办事处工业企业稳定发展
党委书记王京明
主任王志翔
年内, 市中办事处有处办企业10处,村及村以上企业1394处,从业人员2.3万
人。 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6亿元, 处村企业完成产值2.96亿元, 销售收入完成
3.15亿元,利税3480万元。一是努力培植骨干企业。名公煤矿完成投资3804万元,
开拓进尺5000米,产煤4万吨,销售收入600万元。山东赛特制药厂与山东鲁抗医药
集团联合组建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公司, 年产中药制剂300吨。二是顺利完
成企业改制,对原新泰市铜材厂、市中化工建材厂、无氧铜材厂和新泰市棉纺厂等
处办企业分别实施了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破产拍卖、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的改
制,盘活存量资产1.2亿元,新增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组稿人袁铭)

新汶办事处加大经济建设力度
党委书记孙庆华
主任王安英
年内,新汶办事处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处村企业、高效农业、
外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组建了山东新汶集团公司,创立了山东惠
普矸石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与国家经贸委直属企业联合组建了北京兆丰山东资产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扩大产业优势,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重点实施了汶河发
电厂四期工程、汶河煤矿扩规、唯力特低温钙肠生产线等技改项目,新上了惠信纱
纺、惠源纺织、惠丰电器、恺米尔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0大骨干项目,累计投资
19770万元。 处村已形成了电力供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煤炭开采、电子机械、
矿山配件、化工轻纺、造纸印染、建筑建材等工业体系,主要产品1800余种,出口
产品达30个品种系列。以农业为基础,完善了万亩林果、千亩蔬菜、30万头(只)畜
禽养殖和6000吨农副产品加工贮藏四大商品基地规模,丰富了矿区市场。投资1.61
亿元,兴建了新汶商业城。投资1600万元,相继实施孙村市场扩建、张庄农贸市场
搬迁等重大工程,投资5 400万元,相继实施了新汶城区8条道路规划与修筑,形成
了五纵五横的城镇格局,这些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场所。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
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连年被评为泰安市精
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组稿人张鹏岳韩华)

西周镇减轻农民负担
党委书记王卫东
镇长王炳建
年内,该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国务院减负政策。一是“三提五统”数额一定
三年不变。群众负担的“三提五统”不再受人均收入增长影响,并且将该镇南部平
原地区和北部山区的减负政策区别对待。1998年,全镇人均“三提五统”占上年人
均纯收入的2.56%,减轻农民负担100余万元。二是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
自3月份开始,集中2个月时间,将全镇37个村的“现金帐目”收归镇经管站统一管
理。村里的大小开支,都由村理财小组和村民议事会同意,写出申请,由镇经营管
理站审核批准,方能支出。三是全面推行农民负担合同化管理。年初,镇政府与农
民签订了农民负担合同书,该由户里承担的“三提五统”及“两工”情况,以合同
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农民负担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组稿人王玉博)

北师店乡发展特色农业
党委书记公茂鹏
乡长魏学昌
年内,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把新的经济增长点定位于特色农业生产上,
运用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服务措施,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畜牧养殖和农
作物制种。一是种植“名、优、特、稀”林果。该乡围绕瑞山、后孤山、望驾山流
域和穿越13个村的20余公里营林路,建起美国凯特杏、蒙阳红大石榴、新泰红蜜桃、
大雪枣、 大樱桃、优质板栗、柿子、优质苹果等8大林果基地,面积达1200公顷,
110万株,年产量达800万千克,创产值1800余万元。二是引进畜牧良种。党委、政
府立足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 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畜牧业。派出5名技术员去省畜禽
良种中心学习波尔山羊杂交养殖技术。 投资18万元,在旋崮河村建起养舍100间,
存养量800余只的波尔山羊养殖繁育基地,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当年产第一代波尔
山羊30只,同时在北师村、三岔河村建起小尾寒羊、秦川牛两大畜牧基地。三是调
整农业内部结构。通过与省科技开发中心,省农大联合,在旋崮河、稠布河、龙埠、
下军4村建白菜、 玉米、葱、萝卜、豆荚制种基地120公顷。总收入900万元,全乡
人均300余元。(组稿人杨茂民)

翟镇把发展畜牧业摆在突出位置
书记赵敬利
镇长陈成文
年内,该镇从实际出发,把畜牧业生产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在抓好养鸡、
养牛的同时, 引进了长毛兔、 梅花鹿、奶山羊等品种。养殖农户由2100户发展到
280 0户, 在此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扶持养殖大户,扩大规模,建立了15个养
殖小区和19个养殖专业村,并逐步探索产业化加合作社的新路子,率先在全市成立
了益民禽蛋销售合作社,经过半年的运转,入社农户达到81户,经济收入52万元。
(组稿人陈西焕)

泉沟镇建立科技服务基地
党委书记王立明
镇长毛成军
年内,该镇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作为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的突破口,创建科技示
范服务基地,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种植模式,镇里投资125
万元,由45名机关干部承包土地30公顷,创建了科技示范服务基地,主要引进新、
奇、特优良品种。利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实验成功美国菠菜、洋葱、甜玉米、
日本干理想大萝卜四作四收的种植模式。 其中美国菠菜公顷产量7.5万千克,经济
收入3.75万元; 洋葱公顷产60000千克,产值4.5万元;春季产甜玉米1.8万千克;
日本干理想大萝卜产60000千克。 带动15个村种植面积53.3公顷。此外,试验成功
了大棚内用小弓棚种植脱毒土豆,每棚可产土豆2250千克,种植花生、夏玉米、秋
土豆,年收入1.2万元。(组稿人王茂宁)

果都镇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党委书记张宏
镇长高龙法
年内,首先对以羊泉矿为骨干的所有镇办企业实行内部改革,走减员增效的路
子。对企业管理人员实行定岗、定编、定工资。普遍进行竞争上岗、下岗免职的办
法;对科室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精减富余人员充实生产一线,同时制定优惠政
策,鼓励干部职工提前离岗、退休。对整个企业生产实行工资奖金与企业效益结构
百分考核制度,狠抓企业生产、成本、供销等关键环节,堵塞各种跑、冒、滴、漏。
通过减员增效,节能降耗,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羊泉煤矿实现产煤22万吨,销
售收入400 0万元, 利税1200万元。其次,按照全面改革,不留死角,因企制宜,
一厂一策的思路,着力对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分别对棉纺厂、罐头厂实行租赁,
对农具厂进行承包,对毛巾厂进行了转产租赁,特别是对影响较大的新都金属制品
总厂集中全力对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组建了天一板业、菊花制品、永安防盗门三
个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变集体为股份,使企业走上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路子,
1998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1.5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利税2155万元。
(组稿人张玉乐刘昌利)

西张庄镇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党委书记李光君
镇长张富强
年内,该镇克服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等困难,工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全镇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
2.38亿元,实现利税2200万元。一是突出抓好韩庄煤矿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煤炭产
量提高到日产原煤900吨,吨煤成本降到100元以下,全年实现利税1000万元。二是
把开拓市场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鲁新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开发出了马海毛、圈圈纱、驼羊毛大衣呢等新产品,其中两项列入星火计划项目,
一项填补省内空白,并获技术进步奖。三是积极稳妥地进行小企业改制,租赁5处,
出售1处,下放1处,年实现租赁收入20万元。四是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制订完善了
《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推行了会计委派制度,开展了清理通信工具活动,对中
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组稿人马连启)

羊流镇建设个体私营园区
党委书记杨建国
镇长段元庆
年内,该镇充分发挥常年在外人员多、民间资金多的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加强建设私营园区。筛选出90个有效益、有市场的项目进区经营,总投资达
224 9万元。 重点培植了泰山稀土公司、青云起重公司等10家私营大户,在青云起
重公司的带动下, 全镇20余家起重制修企业形成了发展规模,有3种型号的起重机
获得国家产品认证。1998年,全镇工商业户达到600余户,个体私营从业人员1.7万
人, 私营企业注册资金6800万元,完成税收420万元,被命名泰安市个体私营专业
强镇。
(组稿人李光星)

旧关乡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党委书记徐志举
镇长朱树文
年内,该乡农建工程以柳泉岭万亩板栗园、苇池水库区开发和东山河道的治理
为重点,突出治水、注重实效,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春规划、夏施工、秋加楔
子、冬大干”常年农建不断线的新路子。全年共规划设计施工项目58项,工程总量
109万立方米,投工65万个,总投资600万元。全乡新增经济林(板栗) 333.3公顷,
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33.33公顷,整治土地266.67公顷,新开发土地10公顷。其中乡
重点工程3项,以管区为单位的工程5项,村自为战50项。柳泉岭万亩板栗园一期开
发工程总投资350万元,修通环山生产路20华里,建成蓄水量万立方米以上的塘坝4
座,1000立方米以上的蓄水池3座,扬水站3座,蓄水谷坊31座。
(组稿人肖春华)

大东庄镇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
党委书记鲁法平
镇长李同彬
年内,该镇党委、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先后建成了以后寺村为
中心,辐射6个村的万亩板栗基地和以朴里村为中心,辐射11个村的5千亩桑蚕基地。
全年板栗产量30万千克,创产值210万元;鲜茧产量5万千克,产值80万元。仅特色
农业一项人均增收近300元。 建成沿东官路、四良路为中心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共
设“四区一场”,即:茶叶加工区、商贸区、工业园区、废品收购加工区和茶叶批
发市场。 1998年私营企业达到11家, 个体工商户新增100多家。 农民人均纯收入
2366元。
(组稿人程建)

天宝镇建成樱桃生产基地
党委书记张宏
镇长汤永生
年内,该镇樱桃面积达到800多公顷,已形成5个系列 (正宗中华樱桃、艳红、
莱阳矮化樱桃、河南龙冠及乌克兰大樱桃系列),18个品种(斯坦勒、拉宾斯、先锋、
红灯、伦尼、山丰、佐藤锦、河密特、赛尼卡等) ,建起6.67公顷全国一流的高标
准樱桃示范园,被市政府命名为“新泰市樱桃良种示范基地”。为搞好樱桃的研究、
开发、引进、推广,成立了泰安市泰山樱桃研究所。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
员会命名为“中国樱桃第一镇”。
(组稿人崔庆伟)

楼德镇成为煎饼生产专业镇
党委书记尹燕鸣
镇长郭志强
年内,该镇发挥传统优势,围绕煎饼生产作文章。一是搞好服务,扩大规模,
有重点地发展一批煎饼加工专业户,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组建了山东楼
德煎饼集团公司,下辖徂阳碧桃食品有限公司、楼德包装彩印有限公司、徂阳饮食
服务公司和三处煎饼加工厂,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电
视台、 电台、报纸、因特网等多种媒体一起上。6月份,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
业委员会评为“中国煎饼第一镇”。三是狠抓质量,采取“四统一”的管理方式,
即:统一配方、统一原料、统一规模、统一包装。对“楼德”牌商标的使用进行管
理,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逐步发展形成“方便、营养、全民、保健、礼品”型
的产品。至年底,发展煎饼加工户6500个,创产值1.3亿元,纯收入6500万元。
(组稿党政办)

禹村镇改革农技推广体制
党委书记丁立成
镇长程波
年内,该镇充分发挥人才、土地和资源优质,帮助农民紧跟市场,走科技致富
之路,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按照“技术”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
作经营的原则,出台了农技推广方案。由镇农技人员用技术作为20%的股份参股,
农户出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获利后,双方二八分成,镇技术人员保证农户所选项
目的最低利润,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并经法律部门公证,合作项目有花生、地瓜、
玉米覆膜、食用菌栽培、珍稀花卉、池塘养鱼、特种养殖等。全镇有62名农技人员
与1021户农民签订了15个合作项目。
(组稿人张仁海)

宫里镇建成万亩蔬菜基地
党委书记单广安
镇长曾健
年内,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推行土豆、早玉米、大白菜、越冬菠菜四作四
收栽培模式, 公顷收入达1.2万元,提高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在镇北部沿柴汶河沿
岸种植蔬菜1333.3公顷, 年产土豆4000万千克,大白菜1亿千克。镇里成立了蔬菜
销售总公司,重点村成立了蔬菜销售合作社,发挥能人带动的作用,将宫里的土豆、
大白菜远销到湖北、 广东、 黑龙江、内蒙等18个省的25个大中城市,比上年增收
380多万元。 同时,强化科技为农服务,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技术,提高科技含量,
发展大中弓棚蔬菜, 拉长蔬菜上市供应期, 增加农民收入。 在双河村种植土豆
106.67公顷。
(组稿人夏希旺)

谷里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党委书记刘善辉
镇长单传印
年内,该镇按照区域规划,在高平等村发展畜牧养殖业,建成养牛、养羊、养
猪专业村, 在前北等村推广桑园66.67公顷,培养养蚕大户29个;在南王等村抓林
果承包,在牛石路沿线实施种植新泰红油桃、秋红蜜等优良桃种;在谷里等村开发
商业饮食服务,不拘一格,多业发展。此外,广泛开展培植“五大户”(种植大户、
加工大户、经商大户、养殖大户和科研大户) 活动,年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35
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产值5230万元,利润500万元。
(组稿人马桂前)

石莱镇积极稳妥搞好企业改革
党委书记薛宝良
镇长杨增彪
年内,该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因企制宜,一厂一策,积极稳妥地进行企
业改革,镇成立了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
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根据市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评估报告书,实行公开竞标的
方式,对有净资产的矿山机械配件厂、建筑公司实行拍卖净资产、租赁土地使用权,
对资不抵债的石粉厂,特种建筑材料厂、淀粉厂实行租赁固定资产及土地使用权,
对油厂、蛭石厂进行了兼并、转产。在企业改革中,稳妥地处理了银行债权、企业
职工安置等问题。
(组稿人林贞永)

木厂峪乡改革机关管理体制
党委书记姜永征
乡长李淑忠
年内,该乡围绕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以培植财源,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改革现行管理体制,精简部门,
转换职能,分流人员,创业创收,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抓经济、促发展、快节
奏、高效率的新型管理体制,为山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乡机关由
35个部门精简到5个工作委员会, 机关工作人员由88人精简到59人,精简33%,分
流人员29名,其中到农村任支部书记2人,创办经济实体18人,示范服务基地3人,
采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制订优惠政策和激励考核等措施,鼓励机关干部创办了
农业、林业、养殖、水利四大示范、服务基地,搞活了长石矿、刺梨保健茶厂等项
目。(组稿人王怀起)

放城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党委书记张恒武
镇长郑浩文
年内,该镇以土地开发为重点,大搞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在涝坡北大岭土质
薄、地质差、水土流失严重的砂石岭区,运用打点炸穴,推土机深耕,人工整地挖
穴的方法,整修水平梯田120公顷,挖树穴6.3万个,新修生产路2200米,总投资80
万元,投工60万个,完成工程量56万立方米。共增加耕地33.3公顷,发展秋红蜜桃
133.3公顷,年增加经济收入100多万元。(组稿人鲁法友)

刘杜镇工农业经济不断提高
党委书记和辉
镇长王志勇
年内, 该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0.8%;农业总产值达到1
亿元,同比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增长12.8%。企业改制效果显著,
完成总产值4440万元, 同比增长149%。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新增个体工商业
户80家, 产值460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库区农业综合开发二期工程的各
项任务。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0%以上,扩大灌溉面积200公顷。
(组稿人张荣生)

岳家庄乡成立食品开发研究所
党委书记吴新村
乡长陈忠来
年内,该乡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依托,成立了泰山六顺食品开发研究所,主要从
事农产品深加工,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富民增收的目的。该研究所注册资金8
万元,研究人员17人,其中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8人,并聘请专家2人。 (组稿人
范育民)

东都镇改革镇办企业
党委书记成刚
镇长韩学锋
年内, 该镇对5处镇办企业实行了以明晰产权为中心的改革,采取“求稳、求
活、求效”的办法对乙炔气厂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对第三染织厂、制衣厂、石
材厂、减速机厂等实行租赁和承包,企业产值和效益有了增加。镇办企业产值达到
9000万元,年均增长22%。同时,鼓励发展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制定出台了
《关于鼓励发展村办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发展蒙馆路两侧私营企业、个
体工商业户的若干规定》。村办企业依靠政策鼓励,发挥优势,加大技改,看准项
目,扩大规模,开拓市场,使整个村办企业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个体私营经济
起步早,发展快,镇政府按照优惠政策,系列服务,使全镇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432
家,实现产值940 0万元,年均增长30%。(组稿人安增涛)

小协镇畜牧业生产迈出新步伐
党委书记苗丰平
镇长胡继合
年内,小协镇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振兴全镇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今年又有了新的举措,迈出了新步伐。一是按照市场需求,优
化饲养结构,在稳定发展猪鸡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草畜禽和特种养殖,先后
引进了大约克、汉普夏等瘦肉型猪、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二是完善产
业运行机制,扩大养殖规模。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引导、充分协商,坚持自愿的前
提下,以大宝公司、瑞泉种兔场、光明养殖有限公司、吉利来饲料有限公司、肉兔
加工厂等企业为主组建了山东恩特畜牧集团公司,形成了集孵化、养殖、加工、销
售为一体的产、加、销一条龙体系。并以此为龙头,完善运行机制、典型辐射引导,
从而推动了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80万元,对光明养殖厂进行扩建,建成全市
最大的肉兔繁育基地,投资50万元,建成了泰安市唯一的波尔山羊繁育场。全镇大
牲畜、 羊、兔饲养量分别达到2800头、4万只、64万只。三是狠抓服务,保障健康
发展。制订了《全镇畜牧发展规划及奖励办法》,在场地安排、物资供应、水电配
套等方面给予优惠。全年为养殖业联系贷款1000余万元。同时成立了专门班子,负
责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并且与全国大城市、大企业建立了22处联系点,
强化了销售服务。年底完成畜牧产值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组稿人陈洪
海)

汶南镇企业改制见成效
党委书记曹西增
镇长安希和
年内,该镇先后把连年亏损的镇属建筑公司整体租赁给汶南下村经营,把停产
多年的建材厂一次性出售给属地村、朝阳村,两家企业通过租赁出售达到了求活求
效益的目的。在搞好企业改制的同时,突出抓了原配件厂扩大生产规模,先后建成
厂房3 000平方米, 加工能力5000吨的铸造中心以及销售中心,新组建了新泰液压
机械总厂,生产能力由4万台提高到15万台。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组稿人刘兆和)

沈家庄镇建成黄花菜生产专业镇
党委书记张元安
镇长尹承学
年内,该镇立足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黄花菜生产。黄花菜种植
面积达到400公顷, 培植出了13个专业村、800个专业户,年生产黄花菜800多万千
克,创收3200万元,农民增加收入50%。1998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确定
为“中国黄花菜第一镇”。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出台奖励措施,引导、扶持专业村、
专业户发展。二是重点培养种植能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为菜农提供物资供
应,改善种植条件,开展技术培训,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加大科技开
发步伐,成立黄花菜研究所,培育出早、中、晚6个优良品种,推广实施露天栽培、
地膜覆盖、中小拱棚、冬暖式大棚等四种种植模式,提早上市时间,延长收获期,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益。在此基础上,投资15万元,在借庄建设了占地1.33公
顷的黄花菜专业批发市场,吸引外地客户,扩大销售。投资建起了黄花菜加工厂,
并试产成功,进一步挖掘了黄花菜的经济效益。(组稿人朱英礼)

龙廷镇扩大小流域治理
党委书记王忠臣
镇长朱昌礼
年内,该镇立足实际,以建设生态农业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潜
力在山区、希望在林牧、关键是水利、科技要先行”的山区开发建设思路,本着经
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开发,营造山区持续
发展的后劲,一届接着一届干,治山治水不停步,使山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生
态农业初具规模。 全镇累计投入山区开发建设资金820万元,完成各类农田水利项
目29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平方公里,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066.67公顷。解决了
18个村2.36万人的吃水困难,修建环山营林路9条280华里,开发绿化宜林荒山3800
公顷,营造经济林2133.3公顷,水土保持林1066.67公顷,用材林600公顷,果品总
产500万千克, 增加收入3500万元。林果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连
续3年获新泰市林业生产冠军。(组稿人贾峰)

岙阴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
党委书记韩国强
乡长孙岳
年内,该乡多方培植财源体系,建立完善税收机制,加大征管力度,完成税收
7 3.0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产、
高效、高税农业,培植农业新兴税源。二是抓好专业村建设。培植发展了岙阴村黑
白铁加工、崇本庄屠宰、榆山前村交通运输为主的各具特色的专业村12个。三是实
施库区开发,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挖渔塘18.67公顷。四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
经济,积极培植个体工商税源。初步建成了集商业、饮食、化工、建材于一体的私
营工业园区,为开辟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创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组稿人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