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泰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9&rec=110&run=13

中共泰山区委员会
书记杨忠海
副书记闫新建
胡献兴
尹衍祥
谭业刚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任施永祥(2月离职)
边清训(2月任职)
副主任王士英(女,2月离职)
杨福苓(2月任职)
韩子江(不驻会)
季茂森(2月离职)
张继耀
郭洪玉
刘树恒(2月任职)
厶春吉(2月任职)
金兰英(女,2月任职)
区人民政府
区长闫新建(2月任职)
副区长胡献兴(12月任职)
刘相玉
刘兆金
孙岱峰
杨福苓(2月离职)
吴晨
孟秀芹(女)
郭大年(2月任职)
刘际法(上挂)
杨心泉(上挂)
科技副区长胡继连(6月任职)
区长助理白九伦(2月离职)
赵焕臣
焦宝恒(2月离职)
孙熙谟(8月任职)
政协区委员会
主席高德成(2月离职)
王士英(女,2月任职)
副主席韩维沧(2月离职)
裴敦富(2月离职)
张广奎
刘树恒(2月离职)
徐福顺
陈君(女,不驻会)
刘海凌(女,不驻会)
燕化泉(不驻会)
张庆波(2月任职)
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王承泉
区人民法院
院长武洪华
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路少先
区人民武装部
部长邓传祥
政委闫立江(4月离职)
吕修法(4月任职)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8年,泰山区行政区划面积287.88平方公里,辖4
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92个行政村、36个街道居委会。辖区内总人口49.63万人,
比1 997年增加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6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24人。
全年降水量698.6毫米,平均气温14.1℃。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比1997年增长16%。
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 增长22.1%;财政支出1.6亿元,增长20.6%。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7.4亿元,增长7.2%,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65亿元,增长11.5%。
第一产业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34亿元, 下降3.3%;实现农业增加值1.38亿
元,比上年增长4.4%,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6.5%。
种植业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462公顷。粮食总产3.74万吨,增长10.4%;花生
总产358吨, 增长17.8%;瓜菜总产4.85万吨,下降12.6%。种植业产值达1.55亿
元,比上年增长2.6%。
林果业年内全区完成造林面积70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916公顷。林木覆盖
率达48%。 果品总产量2万吨,比上年增加19%。林业产值5869.6万元,比上年增
长6%。
畜牧业年末全区大牲畜存栏2725头,生猪、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3.43万头、
2.03万只和82.8万只,肉类总产0.52万吨,奶类产量0.21万吨,禽蛋产量0.41万吨,
畜牧业产值0.6亿元,比上年增长8.4%。水产品产量1900吨,渔业产值1210万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区累计投资2100万元,投入工日120万个,动用土石113万
平方米, 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550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82公顷。年末农业机械
总动力达5.56万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0.23万吨。农村用电量3876万千瓦时。
第二产业全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1.3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1%,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53.3%。
工业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4亿元,其中区直工业完成投资1534万元,全区
新上、技改重点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7586万元。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
业企业总产值达14.28亿元,增长24%,其中区直完成9.36亿元;实现增加值3.8亿
元,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利税7278万元,其中利润2633万元。全区工业企业经
济效益综合指数达98.21%。 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农用及工程机械三大支柱行业
的优势更加明显,棉纱、棉布、轮毂、水箱、拖拉机等一批拳头产品都有了较大发
展。市水箱厂、市装载机厂、岱银纺织服装集团和泰山亚细亚食品公司顺利通过了
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并取得了认证证书。
乡镇企业全区乡镇企业完成投资5.59亿元。 乡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44亿
元, 增长12.2%;实现销售收入55.15亿元,利税3.67亿元。全区有20个村街企业
总收入过亿元,其中过2亿元的村街达到6个。
对外经济贸易全区新批外资企业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949.4万美元,实际利
用外资204.5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25.9%。自营出口754.32万美元,其
中外资企业自营出口653.21万美元,获权企业自营出口101.11万美元。全年派出研
修生、劳务人员30人,完成营业额11.42万美元。
建筑业全区有资质建筑安装企业76家,其中二级企业6家。建筑从业人员3.3万
人, 工程合格率100%,优质工程率27%。完成建安产值9.65亿元,实现利税5570
万元, 分别增长20.6%和22.4%。 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4亿元,施工面积
41.56万平方米,建设农村小康屋7万平方米。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区城镇规划面积287.88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44.32平
方公里。 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资金73.2万元。完成限期治理项目4个。工业废水处理
率93%, 工业废气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100%。辖区内餐饮业
型煤、无烟煤等清洁燃料普及率达95%以上,烟尘控制区内,95%以上炉灶烟尘达
标排放。
第三产业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6.2%,占国内生产
总值40%。
城乡市场与物价全区投资2233万元,完成了泰山商贸城一期工程、南关蔬菜瓜
果批发市场、泰山贸易大市场二期工程等17处市场建设任务,新建、扩建了泰山食
品加工园、泰山家具园等一批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全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
达到1.79万户和575家, 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59亿元,从业人员3.11
万人。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9.1%。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15.92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6.5亿元,分别增长10.5%和4.1%。商品零售
价格总指数98.6%,居民消费总指数100.1%。
税收金融全区国税、 地税完成工商税收13954万元,增长20%。年末各项存款
余额达26.02亿元, 增长10.1%,其中城乡居民存款19.98亿元,增长7.8%;各项
贷款余额13.29亿元,增长4.9%;保险业务总收入2119万元,增长5.9%。
科技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472人, 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0人, 中级
1860人。 1998年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41万元,共落实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项,其中
省级5项、市级13项;完成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有8项通过了省、市、区级
验收,有7种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全封闭式垃圾中转站产品列入“九五”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二甲基锡、车用铝质水散热器荣获国家级新产品。
教育全区有各类学校102所。其中,普通中学14所,普通小学82所,职业中专2
所, 教师进修学校1所,弱智儿童学校1所。在校学生4.3万人。其中,小学生2.53
万人,中学生1.6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生毕业升学率100%。全区
高考录取大中专学生1428人, 比上年增加836人。全年教育投入资金4747.5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3330.7万元,新增校舍面积1.05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2644件,价
值62万元。
文化全区有电影放映单位3个,全年放映影片1750余部(次) ,其中农村电影放
映100场。全年共组织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45次,基层文化活动300余次,编演节目
248个。 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5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数268万卷,各类资
料1.1 7万册。 广播电台1座, 日播出时间11.75小时。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
6.7万户, 平均每天自办节目播出30分钟,转播节目35分钟。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
%。
卫生体育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7个,其中医院7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4 20人, 其中医生240人。 年门诊量31.9万人次,医院病床365张,收治住院病人
4483人次,治愈、好转率99.2%。有7个处乡10.15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全区合作医
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30.6万元。有86个行政村用上了自
来水。全区碘盐监测合格率达96%以上,卫生防疫“四苗”覆盖率95%。
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①人民生活。全区职工总数达到2.9万人,比上年下降5%;
职工工资总额1.47亿元,增长8.1%,职工年平均工资5023元,增长8.8%。农民人
均纯收入3055元, 增加226元。农民负担控制在国务院规定的标准以内。城乡居民
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12.8平方米和30.4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②社会福利事业。
到1 998年底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5420人,收取保金1283.31万
元; 农民参加养老保险6.1万人,收取保费1261万元。1998年,全区新参加医疗保
险3000人, 收取保费711.1万元,全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6560人;安置城镇义
务兵、志愿兵134人,累计已安置862人。全区有敬老院7处,安排五保老人180人,
其中集中供养五保老人44人。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683人,全年下拨救灾款8万
元。 全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54户、 67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
233户、634人,199 8年共发放保障金35万元。③计划生育。全区晚婚率、晚育率、
计划生育率分别为10 0%、 99.92%和99.9%;辖区内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为
106.6∶100,出生率11.77‰,死亡率2.99‰,人口自然增长率8.79‰。(亓玉华杨
爱民)

【8件实事圆满完成】 年初,泰山区委、区政府把改善吃水、行路、医疗、办
学条件等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八件实事。 到年底,8件实事建设圆满完成。①将全
区7个处乡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3000人的公费医疗纳入医疗保险管理,
解除了处乡广大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调动了他们工作积极性。②投资170万元,
完成了泰安六中、东岳中学和迎胜小学总计3520平方米的教学楼建设任务。③泰山
贸易大市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800万元,竣工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南关蔬菜瓜果批
发市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700万元, 建设商品房8000平方米,建钢塑大棚5000平方
米, 并试营业。④云海居民小区开发建设一期工程,投资1380万元,完成2万平方
米居民回迁楼建设。⑤投资514万元,完成长680米的财源繁华商业街建设。⑥投资
162万元,投工6.9万个,完成了泰前办事处东城、西城、下梨园、上高乡西张店、
西张庄、粥店办事处司家庄等61个村、1829户、6471人的吃水条件改善工作。⑦投
资120万元, 对泰佛路大津口岭、 关西岭进行了落坡、 削坡并硬化路面。⑧实施
“计生连心幸福工程” ,发放扶持金18.5万元,重点扶持150户计生贫困户发展致
富项目。至年底,150户全部脱贫,其中65户达到了文明幸福家庭标准。(张允峰)

【质量认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年内,泰山区按照“抓质量,促经济”的工作
思路, 大力推广ISO9000系列标准,开展质量认证工作。全年举办培训班11次,邀
请国家、省、市技术监督局、商检局的专家教授,培训管理、技术人员1800余人,
有120余人取得国家内审员资格,2人取得国家外审员资格,为质量认证提供了人才
保障。在质量认证工作中,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管理基础、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
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对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13家企业,重点推广
ISO9000系列标准;对管理基础较好的9家企业,重点开展质量体系建设。经过努力,
泰安市水箱厂、 岱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市装载机厂和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4
家企业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质量认证评审,取得了认证证书,使全区通
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6个,认证企业个数居全市之首。另有10家企业
与质量认证咨询机构签订了咨询认证协议。通过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提高了企业的
质量管理水平,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国泰拖拉机总厂通
过开展质量认证活动,质量控制手段得到了加强,产量质量稳定提高,产品进入了
国际市场;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认证后,签订1999年出口订货合同由3200
吨增加到6600吨; 水箱厂通过认证后,美国汽车散热器第三大经销商--GPI公司立
即追加了大批订货合同,19 98年共向美国出口水箱6万只,出口量列全国同行业第
一位, 并被评为“AAA配套单位”。1998年岱银纺织服装集团、国泰拖拉机总厂、
市水箱厂等企业的年产值超过1亿元,税均突破千万元。(李成军)

【市场建设实现新跨跃】年内,泰山区把市场、园区建设作为发展个体私营经
济工作的重点。 投资3418万元,新建、扩建市场19个,个体私营经济园区7个,新
增营业面积4.06万平方米,摊位7225个,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市场、园区建设工作中,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统一规划,一市一品”的指导思想,对全区市场园区建设科学论证,统一定位,避
免了重复建设。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规划新建和扩建了泰山贸易大市场、南关蔬
菜瓜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泰山旅游文化市场等10处规模较大的市场。其中,南关
蔬菜瓜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是市政府1998年确定的实事之一, 总投资700万元,建
设面积10000平方米,建成使用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日交易额50万元,是泰安最
大的蔬菜瓜果集散地。总投资800万元,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的泰山贸易大市场,
探索走出了旧城改造与市场建设相结合的路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泰
山旅游文化市场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填补了泰城旅游市场的空白。泰山家具园
经过扩建, 营业面积达到1.6 8万平方米,成为全省最大的个体家具园。新建的泰
山食品加工园, 是全省第一家私营食品加工园区。 这两个园区均被市政府命名为
“市级个体私营园区”。二是坚持大规模、高标准。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反复考察论证、规划建设了山东泰山商贸城,至年底,商贸城一、二期工程均已竣
工使用, 一期工程--轻纺百货批发市场占地4.6万平方米,容纳3000个摊位,是全
省最大的轻纺百货批发市场。三是招商引商。在泰山商贸城轻纺百货批发市场建设
过程中,坚持建设与招商相结合,对经营用房一年期使用权进行了公开拍卖,使黄
金地段产生了黄金效益,为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李国庆)

【泰城计划生育实行属地管理】 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泰城计划生育管理
移交泰山区,实行属地管理,真正建立起“单位负责、条条保证、以块为主、条块
结合、双重管理、以重考核”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泰山区积极按照市委、市
政府要求,迅速实现了泰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转轨。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计划生育属地管
理领导小组。二是理顺体制,明确责任。区、处乡迅速召开了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工
作会议,及时与辖区内各单位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或协议书,使
泰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了每一个基层单位,为使各处乡属地管
理工作做到范围清、责任清、底数清、任务清,区里重新界定了计划生育管理责任
区,明确了各处乡、驻泰单位管理区域和管理责任。三是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完
善落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部门责任制、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合同
管理制、 调度联系制等5项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市政府改革泰城计划生育
管理体制的暂行意见》等一系列规定文件,保证了属地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区政府
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城区处乡都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
公室或计划生育属地管理办公室,并配备了精干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城市计划生
育管理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清理清查活动。在驻泰单位开展了“五清理三落实”活
动 (清理往年出生漏报,清理流动人口,清理节育措施落实,清理空挂户和离岗人
员计生管理情况;落实计生工作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落实计划外生育处罚措施)。
五是加强调度,规范管理。对计划生育各属地管理工作实行了一月一调度,定期深
入各驻泰单位督促指导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某些驻泰单位计生工作底数不清、档案
不全、漏管漏统等问题。(陈增江)

郊区
中共泰安市郊区委员会
书记张显义
副书记王兴富
张志勤
李来芳
管相贵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任王百华(2月离职)
辛培俊(2月任职)
副主任刘灿军(2月任职)
徐鉴澄
赵正元
王保岭
侯方会
张寅儒(2月任职)
刘荣之(2月任职)
区人民政府
区长辛培俊(2月离职)
王兴富(2月任职)
副区长李来芳(12月离职)
管相贵(2月任职)
邢长彦(2月任职)
侯存乾(2月离职)
刘灿军(2月离职)
李金华(女)
张韧(2月任职)
赵明华(2月任职)
刘太荣(2月任职)
科技副区长李铁坚
区长助理谷正一
宋海林
王世文
王仲东
蔺兴民
王安平
政协区委员会
主席谷杰民(2月离职)
辛培明(2月任职)
副主席曲玉泉(2月离职)
刘继孝(2月离职)
张锡柏
谷正一(2月任职)
张树仲(2月任职)
李玉文(2月任职)
刘振海(不驻会)
徐富云(不驻会)
马道君(不驻会)
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刘玉才
区人民法院
院长姚玉胜
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董绍德
区人民武装部
部长吕成功
政委高建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8年,郊区行政区划面积1798.89平方公里,
辖3个乡、16个镇,764个行政村。总人口101.09万人,比1997年增加1681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11.12万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62人。全年降水682毫米,平均气温
14.1℃。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6.1亿元, 比上年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比上
年增长20.16%;财政支出2.32亿元,增长14.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4亿元,
增长5.59%,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32亿元。
第一产业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7.03亿元, 增长10.64%; 实现农业增加值
21.66亿元,比年增长7.65%,占国内生产总值38.62%。
种植业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14.15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2000公顷。 粮食总产
65.4万吨,比上年增长1.6%;棉花总产727吨,增长11.33%;花生总产3.15万吨;
增长13.7%;年内全区大力发展桑园、西瓜、芦笋等产品为主的特色创税农业,种
植面积达到1.44万公顷。瓜菜总产259.55万吨,增长8.9%。种植业产值22.88亿元,
比上年增长55.2%。
林果业年内全区完成造林面积2133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87.2万公顷,林木
覆盖率达38.43%;经济林面积42.7万公顷。林果生产按照“稳定面积、致富品种、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大了对老资源的嫁接改造。果品总产量
22.36万吨,比上年增长12.3%,蚕茧总产1529吨,增长21.06%。林业产值1.92亿
元,增长3.8%。
畜牧业年末全区大牲畜存栏18.78万头,比上年增长3.8%;生猪、羊、家禽存
栏分别达到54.08万头、89.43万只和1225万只,分别增长1.5%、降低4.3%。肉类
总产12.34万吨, 奶类产量1.29万吨,蛋类产量9万吨,分别比上年降低8.3%、增
长4%和25.2%。 畜牧业产值6.68亿元,比上年降低14.2%。水产品产量3636吨,
渔业产值2 260万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区累计投资5680万元, 投入工日878万个,完成土石1430
万立方米,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6300项,扩大灌溉面积0.41万公顷,改善恢复灌
溉面积1.03万公顷, 年末灌溉面积达到5.47万公顷。其中铺开万人会战工程6处,
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工程5项,新打机井298眼,配套维修机井3200眼,新建小型水库
塘坝24座, 扬水站118处。建成吃水工程15处,解决15个村、15万人的吃水困难。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41.01万千瓦,同比增长7%,化肥施用量折纯4.57万吨。
农村用电量1.24亿千瓦时。
第二产业全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亿元, 比上年增长21.3%,占国内生
产总值43.4%。
工业全区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
68亿元, 比上年增长12.85%。其中,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3733万元,集体工业实
现增加值3.14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6.5亿元,产销率96.05%。实现利润5174万元,
增长24.99%,利税1.66亿元,增长48.54%。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为108.75%。
乡镇企业全区乡镇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有35处股份制合作企业进行了扩
股增量,43处企业组建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租赁、托管、收购等方式盘活76家企
业, 资产1.5亿元;75处乡镇企业实行了产权出售,收回资金4213万元。全区1192
家乡镇企业已改制1188家, 改制面达99.66%。 全区乡镇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
84.4亿元, 占年计划116.5%,同比增长26.5%,其中,乡镇办企业完成产值24.8
亿元, 占年计划106%, 同比增长25%。 完成工业增加值17.56亿元, 占年计划
111.2%,同比增长21.5%。乡镇办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6亿元,占年计划107%,
同比增长27%; 实现利润9900万元, 占年计划的101%, 同比增长16.5%;税金
1.13亿元,占年计划的95%,同比增长13%。
对外经济贸易全区新批外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1675.94万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620万美元。在引进的项目中,农产品加工型6个,其中有范镇外向型工业园区
引进新加坡投资的泰安复发中记食品有限公司。全区外贸出口交货值达8.01亿元,
出口创汇933.14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4.7亿元,实现利税3897.5万元。
建筑业全区有资质建筑安装企业34家,其中二级资质12家,从业人员2.3万人。
全年完成建筑安装产值17.66亿元, 利税1.2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97%和增长
17.14%。 建安产值和利税总额居全市第二位。全区承接外地工程92项,建筑面积
34万平方米,在竣工的4项工程中,合格率100%,创优率37%。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区村镇建设总投资3亿元, 新建公共设施32万平方米,
农民建房61万平方米, 拓宽、整修新辟面积160公里,道路硬化率达85~90%,垒
砌排水沟40公里,新安路灯460盏,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万人。自来水、卫生水普
及率6 5%, 小城镇人均绿地面积2.5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达17%。在全省第三届
“十、百、千”活动中,被省政府评为城镇建设先进县市区。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资
金1800万元, 对4家企业限期治理进展顺利,年底全部达标。对全区所有污染点源
进行了全面监测,全区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
用率分别达到90%、73%、90%,为切实保护好黄前水库饮用水源地,让泰城人民
喝上放心水, 对河区流域内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清理整顿,强行拆除违章建筑别墅6
座、饭店2处。
第三产业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国内生产
总值18%。
交通邮电全区新建、 改建区乡公路39.7公里,铺筑沥青路面37.14万平方米,
有506个行政村通了柏油路, 区乡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到1568.7公里,区乡公路综
合好路率42.2%。 全年征收汽车养路费1798.1万元,拖拉机养路费305万元,分别
增长2.35%和15%。完成货运量798万吨,增长2.7%,货运周转量2.57亿吨,增长
2%。 全区现有邮电局22个。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5%。程
控电话交换机总量3.59万门,年末农村电话机达到2.2万部,比上年增长20.7%。
城乡市场全区新建、改造各类市场5处,新增交易面积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
业网点6个,新增营业面积1.26万平方米。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56亿元,城乡
集市贸易成交额32.67亿元,分别增长10.29%和25%。
税收金融全区国税、地税完成工商税收7259万元,增长18.3%;农业“四税”
3 531万元,增长6.8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6.6亿元,比年初增长8.6%,其中农
村存款17.31万元, 增加2.1亿元;贷款余额22亿元,比年初增长3.8%。保险业务
收入27 4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85%;理赔839万元,降低9.2%。
科技年末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万人,比上年增加1270人,其中高级专
业技术人员550人,中级4720人。财政投入科技经费219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全
区累计组织实施市以上科技项目156项,其中国家级62项,省级12项,市级8项。全
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2项,获国家、省级奖励4项;获市级奖励7项。申请专利7项,
总申请量到80项。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46.8%。
教育全区有各类学校505所, 其中,普通高中6所,职业中专4所,初中43所,
小学450所,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在校生15.23万人。其中,小学生8.4
万人,中学生5.7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98年全区教育投资达1.3亿元,
其中财政拨款6922.5万元,新增校舍面积2.45万平方米。
文化全区有电影院7处,农村电影放映队24个,建有文化大院165处,其中市级
6 1处。新增2处有线电视前端,分前端用户由4000处增加到6000处,终端用户发展
到8 3.33万户,卫星地面接收站48座,电视覆盖率达95%。广播电台节目播出时间
延长到16小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3100卷、资料1200册。
卫生体育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814个, 其中医院65个,共有病床1422张,卫
生技术人员1724人,其中医生783人。全区共有700个行政村卫生室达到一级甲等标
准,有13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有16个乡镇、80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卫
生防疫“四苗”覆盖率达到99.36%以上。竞技体育运动学校1处,1998年招生40名。
全年在市以上竞技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62枚,银牌46枚,铜牌34枚。
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①人民生活。 全区职工人数达到4.03万人, 比上年增长
0.4%,职工工资总额1.92亿元,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4812元,比上年增长1.3%;
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 比上年增加165元, 增长6.2%。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24.9平方米。②社会福利事业。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万人,收取保费129.28万
元。安置退伍城镇义务兵、志愿兵1100人。全区有敬老院15处,安排五保老人1188
人; 社会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1022人, 全年下拨扶贫、救灾款80万元,救助
8300个贫困户。③计划生育。全区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均达到99.9%,新
生儿缺陷率降到6‰以下。 人口出生率13.04‰, 死亡率7.34‰,人口自然增长率
5.7‰,获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赵正来张义岭)

【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 年内, 全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
200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16%,并连续10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①大力增植财
源。农业方面,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
力培植桑蚕、大棚瓜菜、芦笋、特色果品等高效创税农业。全区农业“四税”收入
达到392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9.5%,其中农业特产税1947万元,比上年增长18.4
%。工业方面,按照“抓骨干、甩包袱”的路子,重点扶持了石膏矿等一批区乡骨
干企业和碳纤维、纤维素酶等高科技项目,增植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体私营
经济发展迅猛,税收大幅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有了新的提高。②强化收入征
管。各级财税部门认真研究增收措施,依法聚财,在抓好工商税收的同时,狠抓了
特产税、屠宰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以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
充分挖掘税收潜力,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和稳定增长,,圆满完成了年初预
算任务。(石华锋)

【地矿行政管理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年内,全区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立足
矿产资源丰富的实际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大矿业秩序治理整
顿力度,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资源国有意识明显增强,矿业秩序实现了全面好转。
1998年,全区80%的矿山企业换领了全国统一的采矿许可证,区地矿局连续荣获山
东省地矿行政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全区矿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新上矿山企
业15处, 新增产值3200万元。年底,全区各类矿山企业已达186家,从业人员7800
万人,年产矿石285.25吨,矿业总产值达1.46亿元,矿产业已成为郊区的重要支柱
产业。(张建峰)

【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年内,全区村镇建设总投资近3亿元,新改
扩建公共建筑、生产建筑32万平方米,农民建房61万平方米,拓宽、整修新辟路面
160公里,道路硬化率达90%,垒砌排水沟40公里,新安路灯460盏,新增自来水受
益人口3万人,小城镇人均绿地面积2.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7%,自来水、卫生
水普及率65%,村镇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全省第三届“十、百、千”活动中,
被省政府评为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区。一是组织机构建设。区、镇成立了建设服务中
心,从规划设计到建筑材料的供应实行全方位服务。镇、村实行专人负责。二是试
点建设。区委、区政府加大对试点镇的指导和政策倾斜,从人、财、物、土地、开
发、户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区村镇建设上台阶、
上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台、电视差转台、宣传车、标语、下发明白纸
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四是依法建设,强化管理。建制镇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
集镇和村执行《管理条例》。对各项建筑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审批报建制
度。村镇执法大队巡回检查,及时清理违章建筑,基本杜绝了乱占滥建现象。同时,
还建立了村镇建筑人员技术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村镇建筑市场。五是村镇建设
资金、户籍、档案管理规范化,各项指标基本上达到了省级标准。(李志远)

新泰市
中共新泰市委员会
书记王尹成
副书记孙士杰
万金伦
辛显明
朱永强
王教真(挂职)
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任胡安祥
副主任栾兆玺(2月任职)
宋汝珍(女)
张胄明(不驻会)
吴云亭
路华祯(2月任职)
焦方亮
李佐英
市人民政府
市长孙士杰
副市长辛显明(2月任职)
李俊荣(2月任职)
刘清臣(2月任职)
王相玲(女,2月任职)
鲍曙光(2月任职)
张庆明(2月任职)
张培正(挂职)
付文福(挂职)
政协市委员会
主席韩凤早(2月任职)
副主席张志强
韦韬(2月任职)
蒋潼凤(不驻会)
赵桂莲(女)
郝登贤
李明杰
赵遵立(2月任职)
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张庆莲(女)
市人民法院
院长李宏
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薛云峰
市人民武装部
部长孙云亭
政委李德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1998年,新泰市行政区划面积1933.02平方公里,
辖20个镇、 5个乡、 2个办事处, 912个行政村,总人口132.98万人,比上年增加
8000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38.16万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8人。 全年降水量
650.2毫米,平均气温14.3℃。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0.02亿元,比1997年 (下同) 增长12.76%。地方财政收入
2.9 3亿元, 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支出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固定资产
投资13.8亿元。
第一产业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3.7亿元, 比上年增长10%;实现增加值17.01
亿元,增长5.63%,占国内生产总值21.3%。
种植业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7.87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52.2万吨, 比上年降低
2.0 6%;油料总产6.05万吨,增长4.3%;瓜菜总产55.13万吨,降低5%。种植业
产值1 2.07亿元,比上年降低7.7%。
林果业年内,全市完成造林面积0.24万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76万公顷,
林木覆盖率达35.3%。 干鲜果品总产量2.5万吨,比上年下降10.7%。蚕茧总产量
154吨,与上年持平。林业产值5000万元,比上年降低5.1%。
畜牧业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4.26万头, 其中牛存栏3.81万头,生猪存栏56.63
万头, 羊存栏97.5万只,禽存栏925.95万只。全市肉、奶、禽蛋产量分别为14.27
万吨、0.9万吨和7.74万吨。畜牧业产值25.36亿元,增长60.4%,水产品产量4600
吨,渔业产值2830万元,分别增长8.85%和10.7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市累计投资5642万元,投入工日2000万个,动用土石2108
万立方米,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3403项,扩大改善灌溉面积2800公顷。年末农业
机械总动力达40.42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3.64%,农用拖拉机1万台,增长0.2%,
化肥使用量(折纯)2.28万吨。农村用电量1.9亿千瓦时。
第二产业全市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41.86亿元, 比上年增长18.1%,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52.3%。
工业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92.1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市属工业完成51.
5亿元, 同比增长20%。 在市属工业产值中, 市直工业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
18.1%;乡村工业完成28.6亿元,同比增长21.1%,村以下工业完成10.3亿元,同
比增长21.2%。
对外经济贸易全年利用外资新协议5个,合同利用外资额647万美元,实际利用
外资金额97万美元,外资企业和获权企业自营出口创汇566万美元。
建筑业全市有资质四级以上建筑安装企业71个,增加10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
完成建筑安装产值6.79亿元。实现利税4158万元;实现利润1833亿元。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市建城区面积23.3平方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
投资1000余万元, 拓宽、改造城区路面13平方公里。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亿余
元。建成烟尘控制区2.1平方公里,环境噪音达标区1.1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
76.2%,工业废气处理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66.08%。
第三产业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2%,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26.44%。
交通邮电全市投资3000万元,新建、改造市乡公路90公里,年末通车里程达到
1 167公里。 其中乡村公路晴雨通车里程980公里, 综合好路率85%。完成货运量
989万吨, 增长8.1%,货运周转量5.77亿吨公里,增长6.15%;完成客运量504.1
万人, 增长24.7%,客运周转量2.18亿人公里,降低28.67%。全年邮政业务总量
1242万元, 比上年增长23.4%;国内函件254万件,国内特快专递1.27万件,增长
25.8%; 邮政储蓄平均余额3亿元,增长30.4%。全市电讯业务量7117万元,增长
38%;年末城市电话用户达2.61万门,乡村电话用户2.29万门,分别比上年增长22
%和24.6%;移动电话用户8266户,增长103.2%。
城乡市场全市新建、 改建各类商业设施11处,批发和农贸市场发展到100处,
商业服务网点达到1.6万处。 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
额21.6亿元,分别增长9%和10.8%。
税收金融全市完成工商税收2.27亿元,降低40.4%。年末各项储蓄余额48.8亿
元,增长8.7%。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41.3亿元,增长9.8%;各项贷款余额42.5
亿元,增长10.9%;保险业务总收入6098万元,增长28%。
科技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6万人, 增长1.7%。取得科技成果44项,其
中国际领先1项,国内领先4项,省内领先20项。
教育全市共有小学660处, 在校学生22万人;普通中学80处,在校学生9.96万
人;农业职工中专在校生4546人;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895处,在校幼儿3.5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05人。
文化全市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7个,放映故事片240部;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6个,
公共图书馆藏书13万册。
卫生体育全市有各类医院及卫生院40所,拥有病床270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4 147人, 其中医生1640人。竞技体育,全市共举办运动会27次,参加人数4000人
次。在泰安市以上体育比赛中,有13项获团体第一,金牌98枚。向泰安市以上输送
优秀运动员47人。
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①人民生活。 全市在岗职工年末人数16.71万人,工资总
额11.04亿元, 在岗职工人均工资6534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625元,比上年增
加17 5元, 增长7.1%。②社会福利事业。全市有敬老院28处,安置五保老人1131
人。 ③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510人。④计划生育。全市晚婚率、晚育率、计
划生育率分别为100%、99.9%和99.9%;人口出生率11.5‰,死亡率5.1‰,人口
自然增长率6.4‰。

【民主法制建设】年内,全市广泛开展了“三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市活
动,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实行了“财务、政务、廉
洁自律”三公开制度,村委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农民负担合同化管理一定
三年不变的制度,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较好地处理了
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下岗工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全
市有63个下岗职工企业全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再就业率65%。集中开展了严
打斗争。并对生猪、盐业等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了欺行霸市、欺生排外等
不法行为,优化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孙立柱)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年内,全市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因企制宜,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市直企业完成改制98家,改制面达86.7%;乡镇企业完
成改制1 52家,改制面达73.4%。新泰市染化厂等56户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或股份合
作制改造;赛特电磁线厂与陕西咸阳偏转集团、赛特药厂与山东鲁抗集团等16家企
业实施了联合兼并;有861个门店(柜组)实行了抽本经营;新组建了山东新信集团、
楼德煎饼集团和青云集团,全市通过改革,共吸纳社会资金2亿元,盘活资产1.8亿
元。

【连续12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年内,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
15.01%。 其中,市级收入完成1.27亿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2.53%;乡
镇级收入完成1.67亿元, 占预算的100.62%,同比增长16.98%。收入总量继续保
持了泰安第一位次, 6个财政收入不足百万元的乡镇顺利完成了过百万元的目标,
乡镇增收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全市完成财政支出3.65亿元,占预算的95.23%,增
长17.39%。其中,灶内支出完成3.46亿元,增长17.29%。连续12年实现了财政收
支平衡。(市财)

【文化事业】年内,全市文化事业以社区文化、节庆文化、乡镇文化大院为基
础的群众文化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在音乐方面,夏青在省民族器乐比赛中,获二胡
独奏一等奖。 美术、书法收获颇丰,有5人在省级以上书画展中获奖,其中仇东书
法作品入选全国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填补新泰空白。(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