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7&rec=172&run=13

省庄镇发展畜牧养殖
党委书记王景茂 镇长孙兰俊

1996年,省庄镇发挥地处泰莱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产粮多的优势,把发展畜牧
养殖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实施了“纵抓产业、横抓基地,关键抓龙头,核心抓效益”
的畜牧业饲养战略。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畜禽业的决定》、《关于畜禽
专业村、户标准及奖励办法》等文件,规定提供用地方便,三年不收费;资金、建房、用料
等给予扶持。镇里先后协调资金2000余万元,提供水泥500余吨,建成饲养1万套AA祖代肉鸡
良种场1处, 与市、区粮食局种鸡场配套成龙,建成了全市最大的肉鸡良种基地。大力推广
秸杆青贮、氨化,积极引进畜牧良种,施行科学饲养,促进了全镇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年底,全镇牛、猪、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6万头、5万头和4.5万只,规模养殖场达到180余个。
年畜牧产值1.25亿元,人均增收850元,在发展畜禽养殖的同时,镇政府投资120万元,建成
2.66公顷的畜牧交易市场。牲畜及畜产品远销河北、北京等省、市。 (组稿人 刘恒明 赵
永军)

山口镇成为全省发展乡镇企业明星镇
党委书记刘科学 镇长周振起

年内,全镇新开、技改、扩建项目16项,总投资8197万元。其中鲁怡制衣有限公司染整
配套设施、棉纺厂剑杆织机、钢管厂四连轧机组的设备属国内先进水平。全镇所有镇办企业
全部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或租赁经营制改造,管理效益明显提高,其中镇造纸厂开展“成本控
制工程” ,吨纸节约成本495元,获山东省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泰山衡器厂被省科委命
名为高新技术企业;锅炉厂、电机厂被省科委命名为高新技术生长点企业;鲁怡制衣有限公
司开发的保健针织内衣获“国际服饰博览会”金奖。全镇获市级以上各种荣誉称号的产品达
108种。 在巩固原有6家合资合作企业的基础上,筹建了台商投资区。全镇年出口创汇额800
万美元,乡镇企业产值达14.46亿元,实现利税1.18亿元。全镇有4家镇办企业评为省科技先
进企业,有1家企业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国家大二型企业,有2家企业评为国家中一型企业,有
5家企业评为国家中二型企业。在1996年全国100家企业集团综合经济指标中名列第26位,该
镇被省政府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明星镇”。(组稿人 刘玉河)

下港乡被评为全市乡(镇)林业生产冠军
党委书记张斌 乡长王林青

年内, 下港乡共有林地面积1.2万公顷, 其中经济林面积7333.3公顷, 用材防护林
4666.6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76%。有各类果树772万株,人均187株。为实现林业生产的持续、
高效发展,近年来,乡里制定了激励政策,乡、管区、村层层健全科技培训、技术服务和成
果推广应用等各类服务组织,其中,投资300万元,建立高标准成人教育中心1处,常年坚持
对18~45岁的青年农民进行培训; 成立了苹果研究会、 泰山板栗研究会等民办科研组织,
4860户果农加入了农研会, 有930人取得了“绿色证书”;该乡与山东林校、省果科所、山
东农业大学、市(区)林业局等单位攀亲联姻,签定了常年办学和技术扶持协议,还多次聘请
日本林果专家左腾俊三教授前来讲学。至1996年,全乡建立集中连片,布局科学,品种优良
的泰山板栗生产基地31个, 面积达2666.7公顷;苹果生产基地27个,面积1766.66公顷。果
品良种率达到68.5%。其中11个基地列为省级样板林和市级优质园。果品总产3.3万吨,林果
总收入7000万元,人均1695元,占全年人均收入72%。该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乡 (镇)
林业生产冠军。(组稿人 李功友)

祝阳镇突出发展菜果桑
党委书记丁永峰 镇长朱宗珂

年内,祝阳镇调整种植结构,突出发展蔬菜、林果和桑蚕生产,全镇蔬菜、林果、桑园
面积达到2017公顷,完成产值6500万元,人均收入1120元。①蔬菜生产按照集中连片的要求,
建成了以生姜、 大蒜为主的蔬菜基地;投资100万元,建成容纳2000个摊位的姚庄蔬菜批发
市场;成立了祝阳姜蒜专业合作社, 年购销生姜、大蒜2万吨。全镇年产各类蔬菜8.1万吨,
产品销售全国10多个省市和地区。②林果生产坚持开发与管理并重,发展优质板栗2000公顷,
同时对老果树进行了嫁接改造。③蚕茧生产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制定完善了优惠政
策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了科技管理网络,注重提高蚕农素质,实行即统一提供优质桑苗、
统一连片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打药、统一桑园管理、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消毒、统一蚕茧
收购“八统一” 服务。 全镇蚕茧平均张产38.8千克。 公顷平均单产157.7千克,公顷产值
3.78万元。祝阳蚕茧站连年评为全省蚕茧生产先进单位。(组稿人 王增军 贾汉林)

范镇建成大蒜生姜基地
党委书记朱顺村 镇长吴修峰

近年,范镇立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有利条件,注重发展大蒜、生姜生产。一是镇党
委、政府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完善了科技推广体系,
成立了大蒜、 生姜科技研究协会, 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农民。二是制定了扶持政策,投入
150万元,扶持村、户发展大蒜、生姜基地,其中,对种植20公顷以上的村扶持5万元,种植
0.33公顷以上的户扶持1000元,拿出10万元额外补贴、奖励种植示范户。三是在建成基地的
基础上, 以镇农贸公司为龙头,集市为依托,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体系,60%以上的产
品通过农贸公司销往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等省、市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组稿人 唐炳军)

角峪镇成为全市生姜生产基地
党委书记李毓文 镇长亓利群

近年,角峪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实行优惠政策,强化服务,至1996年全镇发展生姜
专业村10个,扶持生姜专业户2000个,生姜种植面积333.33公顷,产量达到6000万千克,实
现经济收入36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000元。成为全市生姜生产基地之一。为解决群
众卖姜难问题,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泰山姜制品厂,并与日本合资建立了中日美和食
品有限公司。 年消化生姜2000吨以上。 产品主要出口日本、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
(组稿人 丁兆君)

化马湾乡樱桃基地初具规模
党委书记刘学刚 乡长张莹宗

近年,化马湾乡立足山区优势,发展樱桃种植,乡政府积极增加科技投入,引进新品种,
聘请专家常年指导樱桃生产, 将五年生133.3公顷小樱桃,改接成大樱桃。同时利用冬暖式
塑料大棚,栽培试验樱桃早熟技术,至1996年,全乡栽种樱桃666.7公顷,其中330公顷年产
量达到100万千克, 樱桃生产年收入6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67元,该乡成为全市樱桃重点
产地之一。(组稿人张成江于在武)徂徕镇加强果园科技服务党委书记张国栋镇长严茂珩年内,
徂徕镇林果面积达2400公顷,其中苹果园666.66公顷、板栗园666.66公顷、桃园66.66公顷、
李子园66.66公顷、银杏园33.33公顷和樱桃园33.33公顷,果品产量1万吨,产值3100万元,
人均增收500元。 为发展林果生产,镇里制定了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了各类服务组织,形成
了以林业站为龙头,村级服务组织为骨干,果农为基础的科技服务推广网络;在果园管理上,
广泛应用防渗渠、微滴灌技术,解决了山地、丘岭果园的浇水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
会、印发科技明白纸等形式,推广普及地膜覆盖、穴贮肥水、蔬花蔬果、果实套袋、四季修
剪、药物涂环、激素微肥等技术。(组稿人 翟清铎)

邱家店镇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党委书记陈秀凤 镇长刘明

年内, 邱家店镇先后投资725.8万元,投工50.6万个,完成了以胜利扬水站为龙头的万
亩灌溉工程和黄淮海开发片节水灌溉配套工程, 累计完成建设项目464项,其中建成配套支
渠1.41万米, 维修主渠道7000米、扬水站7处,建节制闸6处,埋设地下输水管3万米,建桥
涵26座、护林(机) 房50间,新建维修生产路29条,计108万米。黄淮海开发片实现田成方、
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全镇良田浇水周期由7~10天缩短为5~
7天, 夏粮公顷单产达到6945千克, 总产2万吨;秋粮公顷单产9930千克,总产2.85万吨。
(组稿人 吴红彬)

北集坡镇发展畜牧养殖业
党委书记杨玉荣 镇长宋洪润

年内,北集坡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在土地征用、资
金筹措等方面给予阶段性减免或贴息;在良种提供、喂养技术、疾病防治、畜产品销售等方
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年末,全镇大牲畜存栏达到1.2万头,其中,牛存栏9420头;生猪饲养
量6.81万头;鸡饲养量85万只,肉鸡出栏32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6000吨,蛋类总产1900吨,
实现总收入8500万元。 其中裴立静万头猪场,年出栏生猪1.05万头,纯收入150余万元。该
镇被评为郊区1996年度畜牧生产先进乡镇。(组稿人 张家栋 季海波)

满庄镇被评为全市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冠军
党委书记赵玉新 镇长刘运伦

年内,满庄镇按照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受益负担、
劳动积累、 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投资429万元,投工23.8万个,动用土石24.6万立米。完
成胜利水库北分干渠工程7800米,架设桥涵闸81座,为全镇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搭
起了框架,形成了路渠配套、排灌结合、田成方、林成网的新格局。该镇被评为1996年度全
市乡镇农田利基本建设冠军。(组稿人 李士谦)

夏张镇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苏有森 镇长魏勃

年内,夏张镇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一是强化组
织领导,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各管
区、村成立和确定了专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班子和人员。二是狠抓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重
点开展“办事高标准,事事不出错,工作创一流,人人都是夏张形象”的活动,广大党员干
部呈现出敢为人先、拼搏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三是从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入手,加强公民
道德教育。其中以爱国主义、科技、法制、移风易俗四个教育为重点。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
“创建”活动,其中有“文明户评选”,“十杯创建”活动,以整治脏、乱、愚、贫为主要
内容的“四治”活动、“手拉手”活动、“尊老敬老”活动。该镇分别被评为1996年度市、
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组稿人 韩正文 张玉峰)

道朗镇组建乡镇企业集团
党委书记孙志刚 镇长张京洲

年内,道朗镇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注重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走集约化
经营路子,组建了三个企业集团。一是以泰山水泥厂为龙头和以塑料编织、石材加工、运输
为依托的建材集团, 该集团年产水泥20万吨,石子200万立方米,产值9000万元,运输车辆
发展到900台, 其中汽车50辆;二是以振华机械厂为龙头,锅炉附件厂和锻压机床厂为依托
的机械制造集团,该集团实现年产值1亿元,利税1500万元。三是以镇建筑安装公司为龙头,
各建筑施工队为依托的建筑安装集团,从业人数6500人,完成建安产值1亿元。(组稿人 张
志成)

黄前镇组建大洋食品冷藏厂
党委书记张树仲 镇长张庆镇

年内,黄前镇发挥山区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和干鲜果品等优势,以现有两个食品企业为
依托,组建了泰安大洋食品冷藏厂。该厂系由肉鸡良种培育孵化饲养、饲料加工、肉鸡宰杀、
蔬菜速冻、果品保鲜加工、包装出口为一体的大型配套企业。总投资5110万元,第一期工程
投资2000万元, 建起500吨冷库、500吨恒温库各1座,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
方米; 新上蔬菜脱水、板栗脱壳生产线各1条,第一期工程年加工冻蔬菜4400吨,加工板栗
1000吨,实现产值1亿元。(组稿人 户平科)

大汶口镇列为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党委书记赵明华 镇长张彬

近年,大汶口镇一是投资320万元,兴建了4处专业批发市场,总面积2.76万平方米,二
是投资1078万元,完成了大边路、汶宅路、盐化路、汶送路、一中路、昌盛路等长36公里的
公路建设。三是投资800万元,铺开了占地2.67公顷、13栋6层楼的居民小区建设。四是完善
配套设施。 先后完成驻地道路建设12公里,垒砌排水沟6.8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12万米,
改造电力线3.5公里,维修安装路灯300余盏。年内,该镇被列为泰安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组稿人 王自挺 高传勇)

马庄镇加大农业生产力度
党委书记王安平 镇长王福禄

年内,马庄镇继续加大农业生产力度。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资1000万元,建成南
水北调工程11项,埋设地下防渗管道5万米,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800公顷;投工240万个,动
用土石25万立方米,完成了大漕河疏竣防洪工程。二是加速科技推广。镇政府建立了科技服
务楼,每年编印出刊《马庄农业科技》24期,按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安
农校等10多家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结成友好对子,聘请专家教授向农民传授农业种植技术达
36次, 发放各类科技明白纸10多万份, 培训人数达1.4万人, 全镇农业立体种植面积达到
2000公顷,推广立体农业种植新技术50余项,全镇20%的土地达到了五作五收,30%的土地达
到四作四收,50%的土地达到了三作三收,复种指数286%,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8%,实现
农业总产值1.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5元。(组稿人 李延恩)

房村镇加快畜牧养殖步伐
党委书记刘太荣 镇长刘钦海

年内,房村镇立足饲草资源优势,把畜牧养殖作为强镇、富民、富财政的主导产业,坚
持“抓大户,上规模,高起点,高效益”,走“规模生产,科技带动”的路子,推动了全镇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全镇新建畜牧小区12个,发展畜牧专业村13个,兴建百头规模养牛场9
处,新建千头以上养猪场2处,万只养鸡场62处。全年牛出栏2.8万头、生猪出栏14万头,肉
鸡出栏300万只,羊出栏8万只,实现畜牧产值1.2亿元。一是落实领导责任。镇里由1名副书
记专职分管畜牧生产,镇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村。二是制定优惠政策。
为畜牧养殖大户提供资金、物资、土地使用等服务,镇财政拿出12万元统一为养殖户办理了
保险。三是强化技术服务。重点抓好品种改良和技术服务。引进瘦肉型猪和牛、鸡等新品种
12个; 聘请4名省农科院、山农大教授作为生产技术顾问,以综合养殖为主体,建立起畜牧
生产技术协会,为畜牧专业户提供新型实用技术,全镇形成了镇、管区、村三级科技服务网
络。 四是强化销售服务。该镇成立畜牧生产办公室,建成3处畜牧专业批发市场,为解决产
品销售问题,与全省建立了信息联网。(组稿人 郑金铭)

良庄镇再次被评为全市乡(镇)蔬菜生产冠军
党委书记李秋高 镇长黄正玉

为加快全镇瓜菜生产再上新台阶,年内,良庄镇党委、政府坚持走规模化发展、区域化
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蔬菜生产基地,实行产前、
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拿出40万元作为瓜菜奖励基金,各村普遍制定了扶持优惠政策,鼓励
农民种菜。镇组建了蔬菜技术研究所和专家教授顾问团,先后帮助引进以色列西红柿、菜椒
和日本稀有蔬菜山葵,建起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可参考性强的高科技样板园和外向型
蔬菜示范园。对生产所需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实行全镇统一供应。为进一步扩大
蔬菜销售量,投资380万元,新建占地5.33公顷的良庄果菜综合批发市场。全镇瓜菜面积达到
3666.66公顷,其中无籽西瓜大棚面积66.66公顷,建成冬暖式大棚7600个,大、中、小拱棚6.5
万个。蔬菜种类达到30多个系列、150多个品种。蔬菜总产量达到5.43亿千克,产值3.1亿元,
人均增收1700多元,1996年该镇再次被市政府评为全市蔬菜生产冠军。(组稿人李延兑)

天平店乡成为郊区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徐淑然 乡长汪德荣

年内,天平店乡村企业达到396家, 其中乡办企业10家,从业人员5000人。完成工业总产
值6200万元, 利税485万元,已初步形成耐火材料、水泥制品、建筑建材、煤矿机械、医疗器
械及化工、机电、橡胶8大行业40多个品种的工业生产格局。其中,耐火砖出口俄罗斯。年内,
该乡被评为郊区乡镇企业先进单位。(组稿人 庄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