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6&rec=183&run=13

东平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党委书记:姜景芝 镇长:尹承海

1995年,全镇个体私营户达到3000家,从业人员8600人,注册资金4560万元,
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165户。个体私营经济为全镇增加财政收入160万元,
占财政总收入65%。一是强化舆论宣传,为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清除思想障碍。
镇党委、政府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克服人们长期以
来“谈私色变”的心理障碍,树立和宣传个体、私营先进典型,在社会上逐步形成
勤劳致富光荣、率先致富光荣的气氛,使个体、私营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是政策吸引。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五允许”政策,即:允许农民、城镇待业青
年、停薪留职或辞职退职人员、退离人员依法申请从事个体、私营企业;允许私营
承包、租赁、购买镇办、村办小型企业和门店;允许承揽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
件装配项目;允许私营依法进行山石资源开发,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允许符合条件
的个体私营业主申请入党。同时积极吸收有作为个体业主进入村级和镇办企业领导
班子。三是搞好服务。工商、税务、土管3个部门联合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管理服
务办公室,为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户在场地、执照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工商、
税务、土管、司法、广播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尽其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并正确处理发展与规范、“予”与“取”的关系。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
在巩固完善汶河街综合批发市场、佛山服装商场、汇河街农贸市场的同时,重点建
设刘范村商业街、赤脸店商业街和后屯煤炭专营市场。其中刘范村商业街投资250
万元。完成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融建材批发、零售与商饮、娱乐为一体,容纳个
体商户65家;赤脸店商业街投资195万元,建成营业面积7500平方米,形成批发、
零售、营业、仓储、停车、食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街,安置个体商户38家。
后屯煤炭专营市场,容纳商户18家。并完善了路、水、电、通讯等设施,使经营者
进得来,留得下。五是强化领导。镇党委、政府把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深化
农村改革、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来抓,列入日程,摆上位置,并与各有关部
门、各村、各包村干部逐级签订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
形成自上而下的领导网络和责任体系;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定期到所包个体企业开
展调查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抓大户、牵动全局。1995年,从个体私营业主中选
了100个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大户,实施重点培育。(组稿人:张德明
孙国栋)

宿城镇发展蔬菜,强镇富民
党委书记:于文龙 镇长:贾继升

近年来,宿城镇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为县城服务。一是统
一规划。以罗庄村、宿城村、营子村为主体,在公路沿线发展10公里长的万亩蔬菜
经济带,扩建冬暖式大棚400个,大小弓棚2500个。二是强化措施。镇成立了蔬菜
生产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干部包管区,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地块责任制,
并把落实情况,列入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采取典型引路,大力推广罗庄、营
子等村种菜致富的典型经验;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土地,变过去零星菜地为集中连片,
形成规模种植。制定蔬菜生产扶持政策,调动了群众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三是
科学种植。镇成立了蔬菜生产研究会,对全镇蔬菜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从大专院校
聘请专家对蔬菜专业户进行技术培训,印发科学种植小册子,大力发展立体种植,
保护地栽培,推广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等种植模式,复种指数提高到200%,亩产
值达到3000多元。四是围绕发展搞服务。围绕蔬菜产、供、销成立了蔬菜技术指导
小组,落实技术人员包村责任制,培训各类农村技术人员240名,根据不同季节,
推广新经验新做法,加大系列化服务力度。在物质上镇、村两级突出抓了种子、农
药、化肥、农膜的供应,镇农技站和供销社共购进种子500千克,化肥30千克,农
膜6万千克,及时供应到村户。并建立了销售基地,先后与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建立
了固定的销售关系。1995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66.7公顷,总收入400万元,
人均蔬菜收入80元。(组稿人:陈峰)

州城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党委书记:伊同三 镇长:侯召之

1995年,州城镇党委、政府以开展“工业年”活动为重点,以转换经营机制为
突破口,镇办企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镇实现镇办企业增加值6264万元。比
上年增长11.5%。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主要采取破产重组、股份制、租赁、承包、
兼并等形式。镇第二造纸厂建于1988年4月,至1994年底,负债总额达2275万元,
负债率404%。经上级批准,依法实施破产,剩余设备与县造纸厂组建东平县金伦
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5000~6000吨纸的能力。②镇磷肥厂因产品档次低,
无销路,难脱困境,便以厂房和部分设备作股本,与私营企业父母代种鸡场共同组
成东平湖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镇禽类养殖龙头企业,并带动起一大批禽类养
殖专业户。对经营管理不善、企业效益较差的镇办农机厂、砖瓦厂和几个村办企业
完善承包制,改革内部管理,明确承包者责任,实行交纳风险金制度;镇建安公司
兼并了木器厂、机械制修厂、涂料厂、地板砖厂,增强了建安公司实力。对缺技术、
缺资金、产品无销路的第一造纸厂、织布厂,分别租赁给供电局和冯楼帆布厂,利
用承租单位的资金、技术、销路把企业救活。(组稿人:梁永久)

新湖乡成为全市渔业生产冠军
党委书记:王成东 镇长:王再山

近几年,新湖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东平湖水体和滨湖涝洼地的资源优势,坚
持挖塘造田,规模发展,高产精养上水平,至1995年,全乡水产养殖实现了五个转
变:一是实现由坑塘养殖向大湖养殖的转变。在抓好全乡440公顷坑塘养殖的同时,
新开发了东起解河口,西至刘黄庄,全长5公里的大湖网箱带,投放网箱780架,网
围养鱼133.3公顷。二是由单一放养向主体放养的转变。全乡440公顷坑塘水面全部
实现鲤、草、鲢等多鱼种混养,提高水体利用率。三是由粗养向高产精养的转变,
彻底改变传统广养薄收,自然放养的方式。全乡有166.7公顷坑塘水面实现高产精
养,并做到生产程度化、放养合理化,投喂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有16.7公顷鱼塘
实现单产15吨,产值15万元的好收成。四是由低层次开发向规模开发的转变。按照
合理布局,区域化养殖,规范化经营的发展思路,1995年全乡新开发治理连片涝洼
地666.7公顷,新增高标准鱼池水面200公顷,建成6.66公顷水面,产值30万元以上
的村级渔场15个。具有0.31公顷以上水面,年纯收入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272户。
五是由“大路化”产品向名、优、特、稀产品的转变。乡党委、政府运用政策鼓励
扶持专业场户发展甲鱼、河蟹、黄鳝、胡子鲶、大青虾等名、优、特水产品养殖,
面积达6.1公顷,增加收入110万元,1995年,全乡水产品总产量达3520吨,产值
2464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15.3%,人均收入501元,成为全市渔业生产冠军乡。
(组稿人:孟宪岚 朱成印)

沙河站镇评为科教兴泰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尹燕西 镇长:程允俊

1995年,沙河站镇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主要农作物实现了良种化。小麦精
播2333.3公顷,占总面积98%;玉米实行模式化栽培;花生、棉花实行了保护性栽
培。间作套种、立体种植面积达4133.3公顷,复种指数达到280%,土地产出率平
均每公顷4.2万元。一是建立科技培训体系。镇农技学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816人。
全镇65个行政村办起了科普夜校,培训农民1.7万人次。二是建立科技示范推广体
系。镇建立了综合农技推广服务中心,65个行政村都成立科技服务队,全镇发展科
技示范村23个,科技示范户2149个。三是推广实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在合理调
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实行瓜棉、粮油、粮菜、果菜、果粮和菜菜间作套种,
推广了秸杆还田,饲料青贮,配方施肥、小麦精播,保护性栽培和ABT生根粉浸种
等科技实用技术。自1992年至1995年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教兴泰”先进集
体和“科技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组稿人:关中运)

彭集镇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镇办企业
党委书记:巩树本 镇长:张庆民

1995年,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发展镇办企业。实现总收入7500万元,
利税3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34%。一是全力支持镇办骨干企业。镇办企
业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新产品开发总投资210多万元。其中,粮油食品开发公司投
资120多万元,新建花生精选厂,年精选花生3600吨,创利税80多万元。木螺钉厂
筹资50多万元,新上两条生产线,下半年,产品出口量增加30%。塑料编织厂投资
40多万元,新上拉丝机和打包机,年底完成产值700万元,实现税收30万元。二是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展出口创汇产品。镇办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00多万元。其
中,木螺钉厂与省五矿进出口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该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帮
助下,按德制、英制标准,新开发了镀锌、镀铜和铜制木螺钉,产品出口发展到4
大类70多个品种。1995年完成出口交货值270万元,利税30万元。塑料编织厂与外
商联合,承揽来料加工业务,下半年,产品全部销往国际市场。全年出口交货值
230多万元,利税38万元。三是实施科技推动战略,内引外联,先后与山东工业大
学,山东医科院营养研究所,山东粮油工业公司,山东五矿进出口公司等10多个大
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
全元肥料厂引进花生、蔬菜专用肥成套生产技术设备,塑料编织厂开发了聚丙烯编
织袋、聚乙烯袋。木器厂研制开发了聚脂漆仿古家具。农机厂研制开发了精量播种
机。迅达修理厂开发了新型暖汽片;轿车修理厂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名,先后研制
成“冷磨热试机”、“水箱焊接翻转架”等4种专用工具,提高装配水平和工作效
率,降低了费用,仅“冷磨热试机”一项,年节约汽油可达2万升。四是深入开展
了“管理效益年活动”。镇办企业压缩行管人员53名,年节约工资10万多元;狠抓
了成本目标管理和工艺管理。其中塑料编织厂每月即可降低成本4.5万元。狠抓财
务管理。下半年,镇办企业共封存小汽车6辆,节约费用10万余元。(组稿人:王发
身)

接山乡实施第三期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
党委书记:李茂发 乡长:梁绪路

1995年,接山乡继续搞好以打井治水、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期黄淮
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设。扩大灌溉面积433.3公顷,新修道路15条,整
修道路12条,总长49.5公里,硬化道路21公里,建生产桥55座,形成方田86方;新
打机井29眼,维修旧井10眼,埋设地下暗管51.3公里,开挖排水沟26条,总长46公
里,建排气孔、出水池等渠系建筑物1250个;新建机房25间,购机电设备30台,机
械整平土地466.7公顷,桔杆还田800公顷,配方施肥706.7公顷;瓜、棉间作示范
区400公顷;栽植杂交杨3.5万株,控制面积1260.7公顷。为强化开发区的管理、技
术服务和生产能力,新建林业、水利服务楼2座,面积1000平方米,并举办各种形
式的技术培训班27场次,受训人员达1070人次;建“三护房”3处,成立扩林专业
队10支,共137人;购置上海50型拖拉机3台,精播、半精播机23台,其它配套机具
7台(件)。项目区总投资347.8万元,其中拨款139.3万元,乡自筹83.5万元,群众
自筹125万元。投工63.2万个,动用土石120万立方米。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1690吨,
棉花290担,增加农业总产值367万元,纯收入215万元,农民增收140万元。(组稿
人:杨桂华)

大羊乡因地制宜发展企业经济
党委书记:张道民 乡长:岳元臣

1995年,乡党委、政府围绕山区综合开发作文章,一是立足本地地瓜资源丰富
出粉率高的实际,扩大种植面积1333.3公顷,投资120万元,兴建了地瓜淀粉加工
企业,年产干淀粉2000吨,并以此带动了全乡29家村户淀粉厂的发展。二是因势利
导,发展苹果科技保鲜贮存业,总贮量300余吨。三是积极培植农机厂拳头产品泰
山--12制动毂,其产品覆盖全省9个地市、60余个县及江苏、安微等地市场。完成
了农机配件4项技改项目。新型建材厂主导产品内燃空心砖已走出县门,进入泰安。
(组稿人:郭长连)

梯门乡加强果园管理办好绿色产业
党委书记:赵新芳 乡长:刘庆海

1995年,乡党委、乡政府把林果生产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全
乡开展了“林果管理效益年”活动,使全乡1666.7公顷经济林整体上水平,单项搞
突破。林业产值达到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干鲜果品产量600万千克,直
接经济收入9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元。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首先建立了乡、管区、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以林业站为龙头,管区为纽
带,村为重点,以示范户为补充的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其次,加强了科技培训工作,
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省果科所的林业专家多次授课,指导果农进行拉枝、覆草、疏
果、穴储肥水、打药、果实套袋等。二是抓重点,带全面。乡党委、政府采取主要
成员建立“指挥园”,林业站每个技术员包示范园的办法,以此带动全乡经济林管
理上水平、上档次。乡里拿出资金2万元。购进果实套袋15万个,集中对石河王、
西李庄等村1333公顷红富士进行果实套袋,使果实无污染、无病虫害,光泽度好,
耐贮藏,经济价值显著提高,仅此一项为全乡增加收入10万余元。(组稿人:傅茂
玉 孙振华)

水河镇评为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宋宏超 镇长:赵锦国

1995年,水河镇党委、政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点治本”的方针,
强化措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①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一是抓好
基础性教育。在内容上重点抓了宪法、婚姻法、刑法、民法的宣传学习。在方法上,
聘请政法干部,采取以案讲法的形式,到管区、村、企事业单位办班学习。二是针
对计划生育、粮油征购、承包合同、统筹经费等敏感性问题,从预防入手。抓好超
前性教育。②落实防范措施。一是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三个管区建立了联防分
队,25个行政村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做到村村有治安巡逻队,户户有党
员干部负责。二是狠抓防范机制建设。按照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投资
11万元,加强综合办、派出所、法庭、法律服务所的基本建设,增设了微机无线电
通讯塔、电视监控设备,22个部门安装了红外线报警器,“三防”覆盖率达到100
%。③开展治安安全村活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以创建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
无民事转刑案件、无社会丑恶现象、无群体性闹事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治安安全村活
动。全镇治安案件比上年下降43.4%,刑事案件下降38%,重大案件下降100%,
全镇22个村达到治安安全村标准。④落实领导责任制。年初,镇与各管区、村、企
事业单位签订1995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年终考评,各
管区、企事业单位、行政村中完成责任目标的分别达到100%、90%和95%。
1995年,水河镇党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县委、县人大、
县政府评为“二五”普法先进集体,水河镇法庭被评为“省十佳模范法庭”称号。
(组稿人:潘晓东 张立国)

老湖镇把发展乡镇企业放在突出位置
党委书记:白召银 镇长:牛树柏

一是加大投资,扩大规模。全镇筹措资金400万元(含设备),完成技术开发项
目8项。其中工程塑料开发公司是老湖镇的新企业,主要设备万克注塑机为目前国
内最先进的电脑数控全自动螺杆直射注塑机。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保险杠填补了省内
空白,被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选为定点配套厂家。一是推进科技进步,加强技术
改造。引导镇办企业,先后与省内外20多个大中专院校和先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
作协作关系,引进人才45名。新上技改项目9项,完成技改投入508万元,水泥厂是
该镇的骨干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4.4万吨,由于建厂时间长、设备陈旧,受资金
制约,技改项目迟迟不能落实,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筹集资金100万元,对原立窑实施了回转支撑新技术,将原来的液压传动改为机械
传动,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并因产品质量稳定,在全省世界银行农业项目中连
续6次中标。三是广泛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镇党委、政府研究制订了《加强
企业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意见》;重点推广了水泥厂、工程塑料开发公司的
企业管理经验,实行企业全员工效挂钩,并建立了降低消耗三级成本核算制度、企
业网络检查体系、压缩费用开支责任制、物资消耗考核办法、销售制度和建立动态
劳动优化组合制度。
1995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2650万元,实现利税164万元。(组稿人:赵
方友)

斑鸠店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党委书记:李宗乾 镇长:刘祥涛

1995年底,斑鸠店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拓宽镇区220国道宽至45米,总长度
为2100米,拆除房屋1730余间,其中楼房4幢。国道两侧征地12公顷,建起新楼房
120多幢,修排水管道4200米,桥梁涵洞2座,架设路灯140盏,建起镇徽--程咬金
雕像一处。商贸经济区、政治文化区、工业开发区和拆车市场四大区域基本形成:
黄河大堤以北为商贸经济区,征地2公顷,建成1处大蒜批发市场,与原集贸批发市
场相连接;220国道西侧,豆山石化干渠以北为政治文化区,镇政府办公楼、计划
生育服务站楼、邮电大楼完成主体工程,粮油贸易楼、公安楼完成基础建设,交通
管理大楼投入使用;220国道东侧,石化干渠以东为拆车市场,由10多家拆车专业
户组成,占地2公顷,形成鲁西南最大的拆车市场之一;220国道西侧,石化干渠以
南为工业开发区,已进区20个工业企业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淄泰陶瓷股
份公司、明月陶瓷公司、东平玛钢厂、东平湖轧钢厂、华岳汽车维修中心,投资均
在百万元以上;包裹型复合肥厂、低压电器元件厂、东方玻璃钢厂、鲁西南农机销
售中心均在50万元以上。到年底,全镇新上项目130个,总投资2050万元。(组稿人:
孙纲友)

银山镇加快城镇建设
党委书记:李子文 镇长:谢林典

银山镇城镇建设从1993年3月开始。整个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划分为工业、商
贸、行政、文教4个小区。计划建设楼房270座,硬化路面长2万米,建设东西14条
街,南北12条街,安装路灯300盏。到1995年底,一期工程已竣工。建成各种经营
楼房121座,拓宽新修街道长6500米,其中拓宽硬化45米宽的主街道3000米,安装
路灯120盏,修建下水道1万米,构成绿化带1400米。开通建成南北街8条,东西街9
条。新开辟市场2600平方米,建成建材、布匹、水产、蔬菜、粮食、百货等6个批
发市场。
工业小区分南北两个,其中,南区长1.5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新上银天水
泥厂、化工厂、银河大修厂、马山头陶瓷厂、黄河陶瓷厂等5个企业;北区长1公里,
总投资600万元,新上湖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宝珠实业公司、前银山砖厂、东茂
王陶瓷厂后银山陶瓷二厂等企业。至1995年底,新上工业项目28个,城镇个体工商
户发展到316户,个体私营经济2243家,有100多户外地工商户到银山经商办厂。
(组稿人:张传晶)

戴庙乡列为小尾寒羊良种选育基地
党委书记:游凤山 乡长:陈庆华

1995年底,全乡小尾寒羊养殖户达到5000多户,饲养量2万多只,出栏6000余
只。为发展养羊业,乡党委政府实施了“三动”工程。①政策启动,年初,乡党委、
政府制订了《小尾寒羊发展规划》和《大力发展小尾寒羊的决定》,对完成或超额
完成任务的村干部及包村干部在经济上给予奖励,政治上进行提拔;对20只以上的
养羊专业户除表彰奖励外,再扶持2000至4000元的周转金,共扶持资金70多万元;
对养羊大户在资金、防疫、饲料、销售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并每年分别减免5~
10个义务工和基建工。②典型带动一个管区抓一个村,一个村抓两个大户,形成一
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促全乡的小尾寒羊生产新格局。戴庙村
回民郭广才,年均存栏25只以上,被评为县、乡“畜牧养殖状元”。在他的带动下
全村兴起了养羊热。③服务推动。首先是科技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
派畜牧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培训指导,其中中央民革委
员、鲁羊专家、北京农学院陈济生教授多次到该乡指导小尾寒羊生产。乡畜牧兽医
站和部分养羊老户组成便民服务队,不定期深入村户传授养羊技术。其次是配种服
务。建立了乡小尾寒羊配种站和多冷准配点,形成以配种站为主、冷配点为辅的良
种繁育体系。三是销售服务。年初,建立了鲁西南小尾寒羊调拨中心,年内完成
4000余只的外调任务,市场覆盖北京、甘肃、新疆、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市
和省内十几个县、市区。(组稿人:刘斌)

商老庄乡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畜牧业
党委书记:殷广勇 乡长:周长智

该乡横跨东平湖退水地带,青草茂盛,茅苇丛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
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1995年,鲁西黄牛饲养量达1
.4万余头,年未存栏8806头;户均3头,小尾寒羊饲养量2.8万余只,年末存栏1.7
万余只,户均6只,被东平县委、县政府评为畜牧状元乡。在发展畜牧生产中,采
取的主要措施是:①建立健全两大体系。一是在沿湖鲁西黄牛和小尾寒羊饲养比较
集中的五个村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二是由乡兽医站、工商所及村干部、专业户等单
位和人员组成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养殖协会,两大体系重点抓了良种选育、提纯复
壮、幼畜育肥、青贮饲料、疾病防止、牛羊舍建造等各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②制
定四项政策。一是资金扶持政策。乡农村合作基金会每年拿出不低于当年资金投放
量的10%用于“两养”;移民开发办在开发资金权力范围内尽量向“两养”倾斜;
乡农行所、信用社保证“两养”扩大规模所需贷款。二是减免义务工、基建工政策。
对鲁西黄牛常年分别保持3~10头以上的户,小尾寒羊常年存栏分别保持5~50只以
上的户,每年分别减免10~50个义务工或基建工,三是奖惩制度,把“两养”作为
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半年初评,年终总评,按评比结果,奖优罚劣。对养牛
10头以上,养羊50只以上的专业户,乡政府为其庆功挂匾。四是畜牧兽医站定期防
疫,防止各种疾病发生。以销促养,扩大生产。以畜牧兽医站为主体成立了鲁西黄
牛、小尾寒羊调拨中心,负责与外地客户联系。1995年该中心已与全国19个省、市、
自治区建立了业务关系。同时扩大集市贸易,以销促养。(组稿人:赵德法)

大安山乡涝洼地改造成效显著
党委书记:王允山 乡长:侯典信

该乡靠湖傍水,地势低洼,易涝成灾,加之湖水渗漏,常常是麦收有望秋无望,
玉米大豆难上场。1995年初,新的一届乡党委、政府决心挖沟合块,挖池筑田,把
266.66公顷涝洼地改造成上粮下鱼的百年放心田,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即集体改造,
招标承包;股份合作,分地分红;荒滩拍卖,独资开发;户户参股,倒租还包;统
一收回,统一改造等5项政策措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价格,统一筹资,统一结
算,统一承包;思想认识到位,规划设计图版资金到位,机械设备到位,质量验收
标准到位,台面鱼池承包到位。从天津等地引进4台大型挖掘机和22台东方红推土
机,日夜施工,组织千名劳动力上阵,挖渠修路建桥闸。共修筑台面166.66公顷,
挖鱼池80公顷,修路6980米,挖渠9140米,建桥、闸、涵洞42座,建管理房68处。
栽植白杨、红柳、冬麦7800棵,葡萄、佛手瓜860棵,沟渠内植藕8公顷。整个工程
完成土石方185万方,总投资400万元,年增粮食1200吨,水产品360吨。昔日涝洼
地,现成为台面粮丰、池塘鱼跃,道路林木葡萄成荫,沟渠荷花飘香的高效渔农经
济区。(组稿人:侯家伦)

张河桥乡依法治乡成效显著
党委书记:张兆福 乡长:张永振

该乡党委、政府狠抓依法治乡规划落实,全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大
好局面。1995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农业总产
值8558万元,同比增长4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5元。被评为泰安市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二五”普法先进单位。在工作中,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强
化工作措施。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法制教育、依法治乡工作
领导小组,狠抓了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到了以制度保普法、以措施
促普法;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规划落实。首先,突出了宪法、专业法和法律常
识的教育,彻底扫除法盲,强化了全民的法律意识。其次是抓住了重点对象,突出
抓了各级干部、执法队伍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教育。并围绕稳定这一大局,采取领
导干部、脱产干部包村整顿,进行法制教育。通过上法制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
形式,促进了全乡工作的平衡发展;三是确定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普法教育
新经验,全方位推进依法治乡,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
发展,研究制定了全年普法规划和依法治乡实施方案,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树立了
良好社会风气。(组稿人:陈振柱 张德舜)

本栏编辑·校对 高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