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6&rec=181&run=13

新城办事处大力发展城郊经济
党委书记:刘宗友 主任:李明义

新城办事处,地处肥城市驻地,该处围绕城市作文章,大力发展城乡经济。一
是突出工业发展。新上、技改为重点,加大投入,新上了一批好项目,形成了新工
业企业的框架,促进了处村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总产值达52797万元,比上年增
长31%,村办企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64%,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先进
单位。二是狠抓第三产业,建成了伊家沟、巧山、东付村三个较大的市场,从业人
数达12759人,经济总收入22327万元。三是突出大棚瓜菜发展。1995年,新发展瓜
菜面积200公顷,总面积达800公顷,新建大棚260个,总数达1000个,农业总产值
9050万元,被肥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组稿人:闫永明)

老城镇养牛为主发展畜牧业
党委书记:张长远 镇长:王瑞玲

1995年,老城镇有山林面积733.3公顷,该镇充分利用山林面积大的自然优势,
发展畜牧业。到年未,全镇牛、猪、羊存栏量分别达到7648头、2.2万头和2.7万只,
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51%。一是优惠政策、优良服务。镇规定:对饲养
30~50头以上的养牛户优先供应场地,每户发放低息周转金4万元,连续3年养牛10
头以上的专业户,免费防疫配种,液氨、薄膜、水电等优惠价供应。在养牛集中点
建设青贮池19个,年青贮玉米秸2万吨,氨化麦秸700万千克,兽医站与各行政村签
定防疫合同。每村配备防疫技术员1~2名,实行防疫目标责任制。二是大户带动规
模饲养,全镇有50头以上的养牛场5处,百头以上的养猪场6处,千只以上的良种鸡
场2处。在罗窑、大石关等具有传统饲养优势的5个村建立起畜牧生产基地,重点扶
持了60户专业饲养户。三是市场促动,全镇设立2处畜禽集散流通为主的农贸市场,
培养了近百名专业经济人,促进了全镇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组稿人:武洪涛)

潮泉镇山区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党委书记:刘学山 镇长:孙其昌

潮泉镇地处肥城东北部山区。自199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综合治理、综
合开发建设路子,取得了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①综合治理。该镇按照村村之间
协作会战,轮换开发逐年找平的原则,实行山水林田路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从
1990~1995年,先后治理了擒马岭、缚龙沟、龙王泉、两山河、莲花山、草山岭等
6大重点工程,投工400多万个,搬动土石150万方,总治理面积1200公顷。扩大水
浇面积1266.7公顷,新修改造道路186公里,实现了水上山、路环山、大石堰、全
绿化的目标。该镇连年被评为泰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并跨入全省水土
保持先进行列。②综合开发。一是治山整地与果园建设相结合,发展果园1000公顷,
户均0.17公顷。1995年,干鲜果品总产达700万千克,人均增收750多元。二是按照
“稳猪、增鸡、大力发展食草畜牧”的指导思想,一手抓规模饲养,一手抓千家万
户,建成2处综合养殖和7个养殖专业村,全镇牛存栏5800头,猪2.1万头,羊2.8万
只,鸡60万只,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5600万元,跨入“全省畜牧强镇”。三是建材
和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先后建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镇村企业68家,1995年,完
成产值8683万元,实现利税800万元。(组稿人:李庆群 刘文东)

东陆房乡大力发展生姜、果品、花椒生产
党委书记:孔祥湖 乡长:李来刚

1995年,乡党委、政府改革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南部生
姜、北部林果,堰边花椒开发”的发展规划。走统一规划,连片规模开发的路子。
生姜种植面积达666.66公顷,果园面积800公顷,形成板栗、肥桃、苹果、玉杏四
大基地。堰边花椒树发展300万株。全乡粮经比例达到5∶5。生姜产量1.5万吨,实
现收入6000万元;果品产量750万千克,收入750万元;花椒总产(干皮)实现50万千
克,收入700万元。生姜、果品、花椒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形成以下庄集市为中心的泰西最大的生姜、果品、花椒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
6000万元,繁荣扩大了集市贸易。(组稿人:赵传柱)

边院镇农业综合治理效益显著
党委书记:张传盈 镇长:赵燕军

1995年,该镇以治水整土为重点,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累计整
平土地160公顷,修环山路40华里,建立引水“天池”4个,北部山区林果基地达到
666.7公顷,年产干鲜果65万千克,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
173.3公顷,埋设地下暗管80万米,修生产路,长52华里,建桥涵492座。打机井
285眼,建调水工程48处,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3466.7公顷。建成商品粮基地233.3
公顷,良种繁育基地566.7公顷,桑园333.3公顷,瓜菜333.3公顷,形成了北果、
南粮、路边桑、村边菜的种植业格局。全镇累计投资320万元,投工160万个,每年
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粮500万千克,良种75万千克,1995年粮食总产值达3.53万吨,
单产1.49万千克。人均占有粮食716.8千克,总收入达8795万元,人均收入1784元。
(组稿人:赵淑震)

马家埠镇建成农业生产四个基地
党委书记:康俊学 镇长:赵兴柱

1995年,马家埠镇充分发挥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优势,围绕发展市场农业、
抓投入、抓科技、抓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治水为重点,发展山区林果基地,
投资150万元,实施了五龙调水工程,在布金山大小7个山头,建起容量2000立方米
以上的“天池”7个,布金山前200公顷的果园实现微滴灌,苹果产量达400万千克,
收入450万元。二是建立桑麻基地。发展桑园333.3公顷,大麻200公顷,年收鲜茧
12.5万千克,大麻3万千克,精麻出口日本、香港成为创汇产品。三是建立畜牧养
殖基地,发展牛、鸡为重点的“一大一小”畜牧业,先后建成了养牛小区、养羊小
区、养鸡小区、全镇百头以上的养牛场2个、50头以上大户10个,10头以上户80个,
四是建成永久式塑料养鸡大棚20个,养鸡专业村16个。年饲养牛1.6万头,出栏
3860头,肉食鸡出栏200万只,畜牧业收入达6000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46.1%。
建成万亩粮食高产基地。全镇1666.7公顷粮田,总产2.93万吨,创历年最高水平。
(组稿:史志办)

孙伯镇立足山区资源,发展林牧经济
党委书记:宿传芹 镇长:李建刚

1995年,全镇山区经济总收入63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65%。一是充分发挥山
多堰广的优势,大力发展以花椒、核桃为重点的堰边经济。其中花椒总数210万株,
总产量75万千克,收入2500万元,人均占有700元,占农业总收入25%,堰边花椒
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二是抓了新老果园的更新与改造。先后进行
了“花椒剪枝丰产实验”、“核桃改接换头实验”、“苹果树更新复壮试验”,全
镇镓接改造老果园200公顷,新发展红富士、乔纳金等优质果园166.7公顷。山楂、
石榴、板栗233.3公顷,全镇果园面积达1000公顷。三是大力发展以养牛为重点的
食草畜牧业,全镇牛存栏量5500头,羊4.5万只,畜牧业总收入达3850万元,人均
增收450元。(组稿:史志办)

过村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党委书记:王新民 镇长:魏绪金

1995年,该镇列入肥城市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制定了《关于小城镇建设规定》
,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以镇驻地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各1.6公里的区域内,沿
路建成35座楼房和1个大型农贸市场,城区内泰东公路拓宽至36米。开辟了900平方
米的街心公园,完善了水、电、通讯、路灯等配套设施。开通了500门程控电话,
新植花草树木5000多株。工业、商业、文化、住宅4个小区已初具规模,商业一条
街和农贸市场日趋繁荣,小城镇内常住人口2246人,个体工商户115家,年经营纯
收入287.5万元。工业小区内镇办企业发展到8个;商业小区内营业楼面积7000平方
米,农贸市场面积发展到8000平方米,日成交额3万元,年上交工商行政管理费18
万元。该镇小城镇建设先后被泰安、肥城两市评为先进单位。(组稿人:冯伟)

石横镇加大乡镇企业发展措施
党委书记:陶绪田 镇长:许文学

1995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产值6.3亿元,技改扩建项目23个,开发新产品8种,
乡(村)企业总数达418家,从业人员1.5万人,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该镇发展乡镇
企业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年内实现乡镇企业投资3545万元,其中硫酸铝厂投资1200
万元,新上氯碱工程,其产品填补肥城市空白。二是对老企业挖潜改造,开发高质
量产品。该镇水泥厂1995年产量达12万吨,总产值4206万元,实现利税249万元,
销售收入4026万元,产品继续保持“省优”、“部优”标准。三是抓管理、增强企
业活力,其中镇硫酸铝厂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滴油、一根焊条、一两原料等“十个
一”节约活动,并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完成一条6000伏线路的架设,节约费用10万
余元。(组稿人:王庆吉 韩吉庚)

王庄镇突出粮棉生产
党委书记:刘庆华 镇长:郭泗洪

1995年,全镇农业总收入达到1.42亿元,人均纯收入1757元,比1994年增加
316元;粮食总产4805万千克,人均占有800千克,增长11%;棉花产量、任务居肥
城市之首。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镇党委、政府首先制定了《王庄镇农业发展总体
规划》,采取一次规划到位,逐年分步实施的办法,加快连片开发,提高规模效益。
其次,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近几年,引进、推广各类科技成果21项,购进作物
良种75万千克,采取统一供种,区划成方,统一技术管理等措施,并先后与省内外
十几处院校,科研部门结成对子,充实和调整农村科技管理网络,科技队伍发展到
2500人。三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近几年来,先后投资1152万
元,投工750万个,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800公顷,扩大和改善水浇面积1200公顷,
年增加经济效益105万元。(组稿人:韩立荣 姜元寨 阴法水)

王瓜店镇突出发展村办企业
党委书记:马兴庆 镇长:杨涛

1995年,镇党委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强发展村办企业的意见》把村办企业的经
济指标作为考核农村干部的首位指标,明确要求,一把手主要抓村办企业。鼓励村
办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城市大中企业发展横向联合,大搞经济技术协作,
先后引进新技术28项,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24名,开发新产品29种。全镇村办企业
达到1978处,从业人员2.19万人;集体企业234处,村以下企业1744处,已形成建
筑、建材、铸造、化工、纺织、玩具、矿泉水、食品加工等20多个行业,生产40多
类800多种产品。近几年,先后有30多种产品获省、市以上优质产品称号。6种产品
填补泰安市空白。全镇年产砖1.3亿块,占肥城市砖总产量三分之一。铸造、化工
成为村办企业的主导骨干产业,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村办企业实现产值2
.2亿元,利税2336万元。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饮食、运输、农副产品加工
和各类服务为主的个体第三产业,运输专业户发展到980户,运输车辆2200辆,各
类商业、食宿、服务网点1100个,农副产品加工310户。(组稿人:宋玉革 张阴明)

安临站镇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
党委书记:王振平 镇长:聂占军
1995年,该镇投资1200万元,对油毡厂、水泥厂、环保厂3个骨干企业进行了
技改扩建。在全镇乡镇企业中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油毡厂从全军科技成果展览
会引进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化工项目,聘请化工部高级工程师6名,形成以三氯
一烷为“拳头”的系列产品,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水泥厂经技改扩建,生产规模扩
大一倍,泰山环保设备总厂投资扩建开发新产品,跨入全国环保百强企业,位居第
16名。年末3处骨干企业固定资产达3259万元,占镇办企业固定资产78.6%,产值、
利税分别占镇办企业总产值、利税74%、81%。通过培植骨干企业带动了全镇企业
的发展。铆焊厂与泰山环保设备总厂联姻,摆脱了困境,印刷厂的塑料编织袋项目,
年为水泥厂提供包装袋2000万条;工艺品厂成为草编行业中享有一级包装、直接出
口的声誉。苇屏风、蒲帘等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内完成镇办工
业产值8951万元,实现利税5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7%、39.9%。(组稿人:
王立忠)

湖屯镇淀粉工业形成规模
党委书记:于宪柱 镇长:姬生亮

1995年,该镇有淀粉厂100多处,年加工地瓜、玉米5万吨,生产淀粉2万吨,
年产值3500万元,创利税4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黑龙江、上海、北京、江苏等地,
并出口韩国等国际市场。自1987年以来,该镇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淀粉技术开发协
会”,现已发展到拥有10名高级工程师,400多名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队伍,自行
组织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镇党委、政府围绕淀粉生产经营先后投资2500万元,改善
了供电、供水条件,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淀粉生产及其加工工业的发展。
以加工粉皮、粉条、粉丝为主体的家庭工副业迅速崛起,个体加工户遍布大街小巷。
全镇年加工粉皮、粉条、粉丝1万多吨,并因此形成全省闻名的淀粉制品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每年为国家创税100万元以上。围绕综合利用粉渣废料,该镇先后建立了4
处酒厂,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发展到100多户。(组稿人:桑逢智)

汶阳镇乡镇企业向外向型发展
党委书记:傅士华 镇长:刘正奇

近年来,该镇构筑高、大、外联工业发展格局,促进乡镇企业向适度规模和外
向型发展。1995年,全镇有镇村企业74处,其中镇办企业11处。拥有固定资产3.15
亿元,干部职工8214人。拥有年产值过千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8个,有16种产品打
入国际市场,8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铸造,橡胶配件、地
毯加工、汽车配件,建筑安装6大行业、109个种类的企业格局。立项合资企业6家,
建成3家,其中,镇油脂化工厂与香港瑞达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肥城瑞泰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远销日本、伊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995年被
泰安市评为经济效益十佳乡镇企业。砖西村水泵厂与日本、韩国合资成立山东吉明
美工业有限公司,出口创汇额占泰安海关的50%,被评为泰安市出口创汇最高的生
产企业。该镇先后被泰安市评为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外向型经济示范乡镇。(组稿
人:牛宝杰)

仪阳乡突出肥城桃开发使农民致富
党委书记:袁杰 乡长:武仁安

该乡系肥城桃集中产地之一。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山区优势,狠抓肥桃
生产,走出了一条大规模、大开发、大效益的肥桃发展路子,到1995年全乡肥桃面
积发展到600公顷,年产量1750万千克,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640元,占农民人均
总收入40%。①该乡针对山区多、沟多、地堰偏坡多的实际,利用小区域气候优势,
确定把肥桃生产作为全乡农民致富的一项主要经济任务来抓,通过努力,全乡形成
济兖路、柱子路、石坞路3条线和刘台、柱子、擒马岭3大片的规模栽培,全乡户均
果园达到0.07公顷。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引进品种、统一栽植标准、
统一技术培训的规定和苗木免费、接穗免费、技术服务免费、培训免费以及延长承
包期等优惠政策,激励集体开发、联户开发和个人开发。③科技示范带动,从山农
大、市农科所等单位聘请专家、教授为该乡肥桃顾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适时
举办各种类型培训学习班,发放技术资料,推出肥桃生产示范村10个,示范户420
个,优秀技术人员1200人。④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乡政府成立了肥桃开发领导小
组,村村成立了肥桃协会,并建立了以乡林果站为龙头,带动管区和村的各级服务
组织,全乡实行了“产前六统一,产中四服务,产后两包”的责任制,乡政府在省
内外许多大中城市建有肥桃销售点,配备了上百人的信息员,及时传递市场信息,
拓宽了销售渠道。目前,该乡肥桃已远销到省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组稿人:王
维臣 陈光辉)

桃园镇实施“工业立镇”战略
党委书记:李永升 镇长:倪文明

该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产品优势,增加投入搞技改,内引外联促发展。桃园
果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产,主导产品“肥桃浓缩汁”,设计能力年产200吨,
产值600万元,可创汇100万元。桃园裕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氨脂干式覆膜胶”
被列为泰安市科学技术攻关“星火计划”项目,产品单组分胶耐高温、耐寒性指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泥厂生产的“建利”牌R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国家
水泥认证委员会ISO-9000系列标准审检,被评为认证产品。1995年,全镇实现工业
总产值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8.3%。(组稿人:白树申)

安驾庄镇加大乡镇企业发展措施
党委书记:吕传怀 镇长:侯培峰

1995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产值2.96亿元,其中镇办工业产值5246万元,利税
368万元。一是加大投入抓技改,累计投入1000万元,完成技改项目12个,其中农
牧机械、水泥、建材等项目扩大生产能力近一倍,新增塑料无滴膜、泡沫、玉米淀
粉、保温材料等市场适销对路产品7个系列16个品种。二是膨胀骨干增实力,其中
泰山农牧机械厂投入300多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车间,新上10台大型设备,固定
资金、年产值、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100万元、2000万元、1800万元,被评为泰安
市“十佳”企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职工队伍发展到5000人,新扩施工点近百处,
完成土建、安装、装饰、装璜工程200余项,实现产值1.6亿元,被国家建设部批准
为国家一级集体安装企业。三是加强企业资产管理。七月份对镇村企业全面清产核
资,研究制定企业资产管理系列规定五章六十八款,组织专门班子限期回收暂借资
金和应收贷款170多万元;调整选拨企业管理干部21人,严格制止跑、冒、滴、漏
现象,原有3处镇办企业扭亏为盈。外贸出口交货值达760万元,同比增长60%。
(组稿人:姜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