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6&rec=172&run=13

中共区委员会
书 记 张显义
副书记 辛培俊
王兴富
孙运飞(12月任职)
胡灼源(12月离职)
郑洪昌(3月撤职)
肖力勇(挂职)
湛东升(挂职)

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辛培明(12月离职)
刘玉才(12月任职)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 任 王百华
副主任 张建荣
徐鉴澄
张广瑞
刘玉亮
彭同泰

区人民政府
区 长 辛培俊
副区长 张洪宇(12月离职)
李来芳(12月任职)
辛显明
侯存乾
刘灿军
玄绪才
蔺兴民
王绪昌
王谦(挂职)
刁诗木(挂职)
科技副区长 李铁坚

区长助理 李金华
谷正一
李东潭(1月离职)

政协区委员会
主 席 谷杰民
副主席 辛培明(12月任职)
曲玉泉
刘振海
徐富云
刘继孝
马道君

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董绍德

区人民法院
院 长 姚玉胜

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李广滨
政 委 姜衍山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5年,全区行政区划面积1798.9平方公里,辖19
个乡镇,764个行政村,总人口101.97万人,比1994年减少5400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4.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66.8人。全年降水915毫米,平均气温14.8℃。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比1994年增长15.17%。完成财政收入8006万元,
增长39.7%;财政支出1.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9亿元。
1.第一产业
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88.72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5.53亿元,增长19.57
%,农业总产值28.25亿元,增长23.4%。
种植业。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2.07
万公顷。粮食总产达60.16万吨,增长17.9%;棉花总产601吨,增长26.9%;花生
总产2.65万吨,增长7.1%;瓜菜总产120万吨,增长16.5%。被评为“全国菜蓝子
产品生产先进县”;“双千区”建设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双千
区”。
林业。完成造林0.32万公顷,新建经济林基地0.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35.3%。果品总产14万吨,增长37.5%。桑园面积1800公顷,蚕茧总产量214.4万
千克,增长25.75%,总产、单产、茧质、经济效益和增长幅度均列全市第一,其
中总产量在全省占第三位。
畜牧业。牛饲养量20万头,增长27.6%;猪饲养量
102.8万头,增长13.6%;鸡饲养量2200万只,增长2.4倍;羊存栏量75.97万只,
家兔存栏53.16万只。蛋类总产4.68万吨,增长38.76%;奶类总产8828吨,增长18.
18%。肉类总产达到9.63万吨,增长49.07%;水产品2550吨,增长88.8%。畜牧
业继续保持了全国百强县称号。
农田基本建设。投工1032个,完成土石方2259
万立方米,完成各类工程3384项,治山整地3600公顷,新建500立方米以上蓄水池
182个,新发展微滴灌1000公顷,改善恢复灌溉面积3600公顷。4000公顷黄淮海平
原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标准高、规模大,被省政府授予农业开发先进单位称号。农业
机械总动力36.4万千瓦,增长2%;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7.63万公顷,占全区耕地
面积的95.4%。
2.第二产业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5.57亿元,其中区直工业完成5.20亿元,乡镇办工业10
.13亿元,村及村以下16.1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51亿元,比上年增长6.64%。
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2.23亿元,实现利税4980万元。
乡镇企业。年内,全区共开工各类项目330个,完成投资8.6亿元,304个项目
建成投产。完成工业产值30.58亿元,实现工业出口交货值2.8亿元,同比增长2.6
倍。“三资”企业发展到57家,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山口镇办企业全部完成
股份合作制改造。金山口集团实业总公司获“全国千家最大经营规模和千家最大利
税总额乡镇企业”称号。泰安衡器有限公司在全省乡镇企业中第一个通过Iso-9000
系列国际质量认证评审。
城乡建设。全年完成建安产值24亿元,实现利税1.9亿元,分别增长34%和32
%,产值、利税总额增长幅度均居全市首位。建筑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资质建筑企
业达到77家,比上年增加17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达到9家。建筑从业人员10万人。
工程合格率达100%,创优率30%,居全市首位。继续保持了全省建筑十强县称号。
小城镇建设。19个乡镇小城镇总体规划调整完毕,小城镇框架已基本形成。拓
宽、新辟道路325公里,硬化路面227.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52盏,新建自来水厂、
站160个,受益人口达13.9万人,有9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山口镇被省政府评为
“新型乡镇”。房地产开发总面积4.3万平方米,完成总产值2400万元,分别增长
49%和33%。
3.第三产业
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23亿元,比1994年增长15.14%。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18.24%。
交通运输业。全区新建、改建、完善各类公路315公里,50个行政村开通了沥
青路;完成88.9公里老油路拓宽基础工程,其中铺筑沥青路面16.5公里;投资820
万元,对泰肥路、泰化路部分路段进行中修,升为标准二级油路。104国道境内段
创建为全国文明样板路。全区1500公里乡村公路达到晴雨通车标准综合好路率74.4
%,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全年征收汽车养路费1285万元,拖拉机养路费250
万元,分别增长12%和21%。全区19个乡镇全部开通了国内外程控电话,新增电话
2386部,普及率达到每千人7部;行政村通话率达97%。
城乡市场。全区新建、改造集贸市场38处,新建商业网点70个,新增营业面积
14.5万平方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增长40%;集市贸易成交额14.1
亿元,增长41.1%;五大流通部门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45亿元,增长29.8%;实现
利税1759.8万元,其中利润719.3万元,同比增长155.8%。全区收购粮食4660.1万
千克,花生250万千克,棉花1.08万担,蚕茧214.4万千克,国合商业农副产品收购
实现2亿元,增长25.4%。
税收金融。全年实现工商税收6478万元,增长26.8%;各项存款余额16.42亿
元,增长31.8%;保费收入完成1155.1万元,增长16.9%;理赔支出430万元,赔
付率37.2%。
科技事业。财政划拨科技三项经费86万元,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1%以上,达
到历年最高水平。山口、马庄等4个乡镇科技三项经费超过2%。全区实施科技攻关
项目46项,开发应用工业新产品、新技术14项;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7项,
优良品种面积97.6%。下港小麦种子研究所培育成功的“泰港113”小麦良种被省
种子公司列为省重点推广品种,并命名为“鲁麦22号”。山口镇被评为全省星火示
范乡镇。全区农民科技研究会已达98个,会员3万多人,区蔬菜育种研究会下港分
会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农研会。
教育。全区用于校舍改造、配套建设资金1325万元,完成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
米。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3%。19处乡镇成教
中心学校已有18所达到省级标准,其中范镇成教中心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农村成
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6%以上。1995年高考中,全区本
科上线人数401人,居全市第一;考入大中专院校139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2%。
文化事业。农村放映电影场次比上年增长50%。有线广播行政村通播率达到84
%,入户率51%。区广播电台日播出时间11.5小时。有3个乡镇建成有线电视前端,
6个乡镇建成电视差转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55%和100%。
卫生体育。全区有551个行政村卫生室达到部颁基本标准,11处乡镇卫生院达
到一级甲等标准;又有10个乡镇49万人参加了合作医疗,196个村、23万人用上了
自来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建成爱婴医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重,
全年参加市以上各类比赛共获金牌25枚、银牌14枚、铜牌10枚,其中在全国体育比
赛中获银牌1枚、铜牌1枚。
4.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
全区职工人数37991人,比1994年增长5%,职工工资总额13611.9万元,年人
均工资36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6元,增加382元。
社会福利事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新一轮投保任务,累计收取保费4415万
元;全区有21万农民参加保险。提高了义务兵、在乡老复员军人的定补标准,安置
城镇义务兵、转业志愿兵144名,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区”;满庄敬老院荣获“
全国百佳模范敬老院”称号。民政事业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被省民政
厅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计划生育。年内共出生8440人,出生率8.25‰,人口自然增长率0.88‰,晚婚
率100%,晚育率99.93%,计划生育率99.94%,节育措施落实率100%,连续4年
在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中夺得一等奖,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
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仇安源 禹敦臣)

【郊区评为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 1995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29万
公顷,总产123万吨,收入9.6亿元,被评为全省蔬菜生产先进县、全国菜篮子产品
生产先进县。一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狠抓蔬菜种植区域规划。建成良庄、房村片
和泰莱平原、沿汶河两岸三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冬暖式大棚发展到2000公顷,
中小拱棚8000公顷,其他保护地蔬菜生产6700公顷,利用模式化栽培发展常规蔬菜
面积近1.67万公顷。二是采取专题技术讲座、举办培训班、印发明白纸、田间地头
咨询等方法,搞好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三是扩大规模。全区上万亩连片种植蔬菜的
乡镇发展到10个,蔬菜生产专业村200个,专业户3.5万个。四是加强农资服务。
1995年供应各类蔬菜种子50吨,地膜、无滴膜600吨,蔬菜用肥5万吨。五是深加工,
抓销售。全区发展速冻保鲜、冷藏、加工等龙头企业8个,年加工能力25万吨。建
立大型蔬菜批发市场10个,贮运公司、蔬菜运输队500家,产品覆盖东北三省及北
京、天津、江苏、上海等地,出口10个国家和地区。(贝绍连 仇安源)

【郊区被授予“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 郊区区委、区政府把创建省级“双拥模
范区”列入1995年15件实事之一,一是加大双拥工作宣传力度。广播电台开辟了双
拥专题节目,全区设立各类双拥标志28处,宣传标语3150条(块)。二是大力兴建双
拥共建工程。军民共建点发展到30多处,驻郊区部队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公益
事业,在抢险救灾、扶贫济困、为民医病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郊区政府为部队
解决战备训练、生产生活用地16.3公顷,帮助部队建起冬暖式蔬菜塑料大棚。投资
1.8万元、投工近千个,开通六路公共汽车,主要为部队官兵服务。三是做好优抚
安置工作,制定并认真落实《泰安市郊区优待烈属军属和伤残军人实施细则》、《
关于提高城镇非农业户口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抚安置工作文件。
1995年全区发放优待款430多万元,优待1.02万户,户均优待款421元。区财政拿出
12万元,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全区共接收安置城镇退伍、转业志愿兵
144人。农村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开发使用率100%,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
“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李克峰 禹敦臣)

【公路建设创历年最好成绩】 1995年,郊区交通局,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行公路管
理体制改革。对全区区乡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交通办
公室,成立镇村两级养护队,做到机构、任务、责任三落实和人员、资金两到位。
二是坚持“建养并重,强化管理”的原则,高质量、标准化建设,经常性、规范化
养护,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加快区乡公路路网建设步伐。全区确定与国道、
省道连接迂回的250公里路网框架,已改造和大修110公里,技术状况达到二级公路
标准。1995年,在重点完成老油路改造133.2公里的基础上,投资4930万元,新建、
改建各类公路315公里,大、中修路面37.4公里、44.4万平方米,挖补坑槽12.3万
平方米,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508.1公里,其中,区乡公路1305.5公里,区乡公路
综合好路率74.4%,形成以高速路和国道为依托,干线公路为骨架,区乡公路相连
接,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周国强)

【利用外资发展外向经济】 1995年,郊区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7个,实际利用外资
960万美元,比1994年增长126%;出口创汇1099.7万美元,增长138%;外贸出口
交货值5.01亿元,增长76.13%。①合同利用外资802万美元,对泰安罐头食品总厂、
饮料食品厂等老企业进行了嫁接改造。②利用资源和产品优势招商引资。泰山石膏
矿与比利时共同投资2000万美元,其中外方投资1400万美元,生产石膏系列产品,
已达成协议。山口棉纺厂、范镇毛纺厂利用外国政府及世行贷款473.1万美元。③
对近90家“三资”企业逐一进行检查审计,吊销6家“三无”企业批准证书和营业
执照。“三资”企业实现利税4159.3万元,增长86%。④破产重组郊区外贸公司,
消化挂亏2204万元。(王煜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