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6&rec=171&run=13

中共区委员会
书 记 孙淑申(女,12月离职)
李金明(12月任职)
副书记 李金明(12月离职)
张甲太
陈舒民
武嘉宏
闫远东(挂职,10月离职)

中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边清训

区人大常务委员会
主 任 (空缺)
副主任 施永祥
王士英(女)
闫海德
韩子江(不驻会)
季茂森
张继耀

区人民政府
区 长 李金明(12月离职)
张甲太(12月代职)
副区长 张甲太(12月离职)
边丰文
刘相玉(12月任职)
刘兆金
胡献兴
孙岱峰
杨福苓
吴 晨
张培岳(挂职,10月任职)
刘际法(上挂)
杨心泉(上挂)
科技副区长 孙熙谟(10月任职)
区长助理 白九伦

政协区委员会
主 席 高德成
副主席 韩维沧
裴敦富
陈君(女,不驻会)
刘海凌(女,不驻会)
燕化泉(不驻会)

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路少先

区人民法院
院 长 岳春森

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闫立江
政 委 郭佃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5年,全区行政区划面积287.88平方公里,辖4
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102个行政村、26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43.67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28.9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17人。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
.48亿元,增长5.88%;第二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8.52%;第三产业增加值4.
93亿元,增长21.01%。实现财政总收入800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68万元,
分别增长29%和44.6%。财政支出7641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8亿元,增长3
.0%。

1.第一产业
全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7.9亿元,增长35%;实现农业总产值2.8亿元,增
长22.0%。
种植业。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117公顷,粮食总产3.63万吨,单产6990千克,
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1241公顷,增长9.1%,总产量5.06万吨,增长14.8%。
果品产量1.64万吨,增长10.8%。
养殖业。肉类总产量1.07万吨,禽蛋产量0.72万吨,渔类总产量0.15万吨,分
别比上年增长47.9%、10.4%和25.0%。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年投入资金165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70处。农业
机械总动力5.11万千瓦,增长1.1%。

2.第二产业
工业。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5.81亿元,其中,区直工业完成3.59亿元。乡及
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35亿元,增长51.2
%;产品存货下降34.0%,销售率93.5%;实现利税2745万元。全区共安排新上、
技改项目269个,投入资金4.76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新上、技改项目236个,投入资
金3.15亿元。年底,新华机器厂化工分厂、大地精工制造公司、野马毛纺织公司、
第二棉纺织厂技改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
对外经贸。年内,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3项,合同利用外资731万美元,实际利
用外资889万美元,增长8.9%,其中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境外融资655.6万美元。
全年出口商品总值2.2亿元,增长45.0%。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利税
1795万元,出口总额1541万美元,分别增长85.0%、140.0%和38.0%。
城乡建设。投入资金1.02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业完成
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0.7%。全区有建筑企业77家,成立装饰、安装公司的占50
%,19家企业的3000多名职工分布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承担建筑施工任务。向阳
小区实施了二期工程建设,利民、五马、青山等居民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
不断完善。到年底,全区有83个村完成了“小康屋”规划编制工作,有38个村建设
了“小康屋”,总建设面积达49万平方米。城市街巷综合治理全面落实了门前“五
包”(包卫生、绿化、车辆排放有序、无摊点经营、治安)责任制,全日卫生保洁率
达到90%以上。

3.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完成了泰山区段104国道样板路创建工程及泰明路改造工程,泰楼
路、泰东路路面由三级路升为二级路工程,已完成路基。年内又有沙岭村、栗杭村
等10个村实现了路面硬化。全区综合好路率达94%。区运输公司完成客运量54.61
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3975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16.6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
16843万吨公里,完成营业收入1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9%。
城乡市场。年内,新建、改建了泰安四海商城、百货大厦二期工程、新世纪国
贸商厦、劝业场、亚细亚商厦二期工程等商业网点,建成40个精、特、专、全商店。
新建、改造南门农贸市场、轻纺市场第二交易区、鲁中商城第三交易区等5个市场,
新增市场交易面积7.01万平方米。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1亿元,扣除
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1%;集市贸易成交额28.68亿元,增长34.1%。
市场物价。涨幅控制在15%以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14.8%,涨幅比上年回
落7.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为117.9%,涨幅回落11.3个百分点;生活费用价格指
数117.3%,涨幅回落6.6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7.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7亿元,增长22.5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17.53亿元,增加2.46亿元,增长22.0%。各项贷款余额10
.66亿元,增长3.7%。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8处,融资总额9700多万元,累计投放
资金1.6亿元。承保总额13.48亿元,增长90.1%,保费收入1567万元,增长23.2%,
理赔支出479.5万元。农村养老保险收取保险金188万元。
科技工作。全年科技经费支出75万元,占财政预算的1.5%。有21个项目列入
国家、省、市计划,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9项。TX-18型筒式洗煤成套设备、全自
动钢筋电焊机等5个产品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二甲基锡、砖坯运输车等13个
产品分别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国家专利。
教育工作。全区有中学23所,小学9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6060人,比上年
增长2.8%;小学在校学生29345人,增长5.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
生升学率均为100%。年内完成了冯玉祥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凤台、三里、岱道
庵3处村级幼儿园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幼儿园验收。区直属职业、职工、成人教育学
校年末达到4所,在校学生1844人。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企业参加省、市文艺调演,获3个省级奖、35个市级奖。
全区村街文化大院121处,40%以上达到市级标准。参加市第十届体育运动会,获
金牌19枚。卫生事业,区人民医院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区、乡两级医疗机构新
增床位76张,新增大中型医疗设备120台件。92%的农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儿
童计划免疫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规定范围的医疗保险入保率达到100%。

4.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
社会福利事业。1995年全区共有福利企业49处,安置“四残”人员730人,实
现产值5500万元,利税3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11%。下拨救灾款11万元,
救助了625户、2313人的生产生活,扶持75户脱贫致富。共有敬老院7处,农村五保
老人160人,年人均供养金1200元,城市孤老19人,年人均供养金1500元。
人民生活。全区职工人数26887人,比上年增长11.1%,职工工资总额9759万
元,增长32.5%。职工年平均工资3773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
1.1%。全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837元,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049元,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
计划生育。全区晚婚率、晚育率、计划生育率均达到100%。年末总人口
436766人,比上年增长4.49%,男女性比例为1.073:1。人口出生率6.82‰,死亡
率3.27‰,人口自然增长率3.55‰。年内净迁入人口15604人。(田萌 孙民)

【区直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1995年,泰山区区直工业全年完成重点
技改项目10个,完成投资5540万元。一是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第二棉纺织厂
投入1260万元,完成4项技术改造项目,新增400头(两台)气流纺、80台斜纹织机、
2台自动落筒机及1台315千伏安变压器。二是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铝制品总厂实
施不锈钢制品项目,研制成功“全福”牌不锈钢压力锅,获全国第二届优质名牌博
览会银奖。电声集团公司利用与大连华录集团的长期合作关系,完成了黑白电视机
项目,生产出14英寸、17英寸黑白电视机。三是扩大了规模。自行车零件厂投资80
万元完成了轧机改造项目,形成年产1万吨冷轧带钢生产能力。阳光新能源公司扩
大真空集热管生产规模项目,完成资金投入700万元,新建车间1200平方米。四是
搬迁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新华机器厂迁建项目完成投资额2900万元,占年计划的
100%,其中化工生产区粉状铵梯炸药生产线迁建工程全部完成,并已投产。五是
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在全面质量考核24种产品的32项指标中,有23种产品的31项
指标达到计划要求,完成率97%;区直工业企业综合耗能比上年降低13%。
(贾丰元)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1995年,全区各类市场达到45处,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在市场建设上,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积极鼓励部门、企业、
处乡、村街等多层次建设市场,同时把市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融为一体,以房地产
开发带动市场建设,加快了建设步伐。年内先后有四海商城、劝业场、轻纺市场第
二交易区、南门市场、财源商城、鲁中商城、新民商城续建工程、建材市场第六交
易区、石材交易中心、向阳市场二期工程、常家庄旧车交易中心、粥店农贸市场等
22处市场建成投入运营,完成投资额901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7.01万平方米。
(周长刚 罗光文)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迅速】 1995年末,全区有农村合作基金会8处,代办点35
个,工作人员110多名。至年底,全区农村合作基金融资近1亿元,在全市由第五位
上升到第二位,发展速度列全市第一。全年累计投放资金1.6亿元,支持乡村企业
500多家、农户及农村个体工商户1000多户。(孙龙杰)

【泰山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区”】 近年,泰山区在双拥工作中,做到“四个
结合”,即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坚持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
持传统教育与形势教育相结合,坚持舆论引导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先后举办了“泰
山杯”、“双拥杯”国防知识竞赛。全区先后3次为驻军解决菜地4.67公顷,并解
决了部队吃水、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为解放军做好事、
实事1600余件。重点抓了五种类型的军民共建典型,全区军民共建对子发展到96个。
从完善优抚配套法规和解“三难”出发,把扶持优抚对象勤劳致富奔小康做为优抚
工作的主攻方向,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农村义务兵家属户均发放优待
金达900元,城镇由原来的200元增至400元,烈属人均1016元,复员军人的定补面
和优待面均达100%,户均300元;为优抚对象减免集资3.5万元;发放生活救济款4
万余元;投资5.6万余元,为优抚对象新建维修住房346间;提供医疗补助6.2万余
元,使86名身患重病的优抚对象康复出院。同时,在基层普遍成立了以团员、妇女、
青少年学生为主的义务服务队,全方位地为优抚对象提供义务服务。驻区部队视驻
地为故乡,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积极担当主力军和突击队,近年来,共投入
兵力68600多人次,出动各种机械车辆3800多台次,抢险救灾1260多次。中国人民
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无偿支援大津口乡卫生院的医疗器械价值达1万余元。1995年
10月,泰山区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区”。(赵正德)

【泰山区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年内,全区继续加大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①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手抓信访,一手抓调解,
及时化解矛盾。②加大“严打”力度。年内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5起,打击处理
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117名,受理各类经济案件线索68件,立案侦查52件、52人。并
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扫黄”、“打非”、除“六害”等专项斗争。③强化基层基础
建设。多方筹集资金1200万元,用于政法基层组织办公楼建设,建筑面积1.5万平
方米。④强化领导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坚持季考核、半年总结、年终考核验
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和重大案件防范责任查究通报制度。⑤逐级签订了“一严
两无”(严肃执法、无违法、无违纪)责任书,实行了保证金制度,强化监督激励机
制。深入开展了“争两模、树形象”和评选“十佳卫士”、“十件好事”活动,对
不适合做政法工作的6名干警予以调离,进一步纯洁了队伍。1995年,泰山区被省
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孙民 王文成)

【泰山区列入“全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县区”】 1995年,泰山区被确定为“
全省医疗保障制度试点县(区)”,按照“试点县(区)”的要求,于1月份推出《区
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实施细则》。
《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基金由财政、单位、个人三方缴纳,按季度筹集;医疗保
险基金总提缴额占年工资总额13%。基金分为个人医疗帐户资金和统筹金两部分。
职工医疗费按季度报销,先由个人医疗帐户支付,不足支付时,个人自负年工资额
的3%,超出部分由统筹金支付,并采取分段累加办法,个人负担10%至4%。,退
休人员个人负担额为在职人员的一半,离休人员医药费全部由统筹金支付。职工个
人医疗帐户余额可结转下年使用和继承,并计息。在医疗管理方面,采取定点医疗
办法,确定区内两个医院为医疗点,参保单位可自选其中一个医院。医疗保险处与
定点医院签订确保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开支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服务协议”。
《办法》出台后,全区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参保率达100%。新的医疗保险办法经过
试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财政对医疗费的开支变被动应付为提前预算,减轻了
财力负担;二是增强了参保人员、定点医院的费用节支意识,减少了浪费(张宏)

【泰山区教委被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称号】 泰山区在获得“全国首
批实现‘两基’教育先进县(市、区)”称号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三高”工程,取
得显著成果,并于9月被山东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称号。①办学条件向高标准发展。1995年,全区多渠道投资983.7万元,新建、扩
建校舍项目25个,16所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使用工作被评为市优秀单位,11所中小学
达到省一类标准。②提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质量。实施“办有特色、
全面育人”工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
务的领域广、质量高,初中教育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和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
学全面推行,并与企业挂钩,举行各类短期培训,提高了上岗人员素质。③提高普
及水平、投入水平、师资水平。学前一年入园(班)率达到96%以上。全区小学、中
学适龄人口中正常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15
~45周岁青壮年中无盲率达到99.99%,复盲率在1%以下。教育投入实现了区财政
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开通五条渠道筹集教育发展基金263.2万元,全区303
名民师转公办后工资全部兑现。狠抓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促进了规范化学校建设。年末,全区有21所中小学分别接受了省、市、区三级
规范化学校验收,基本达到了标准,4所学校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14所成为市级
规范化学校。(高京杰 宋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