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6&rec=148&run=13

【科技事业概况】 1.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一是市、县、乡三级普遍健全
了科技管理机构;二是健全了科技服务网络,市、县两级完善了科技开发、科技咨
询、科技情报信息、技术市场、拔尖人才服务中心以及农、林、水、畜牧技术推广
职能部门,乡镇恢复或建立了农业、林业、畜牧、农机、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站。多
数企业设立了总工程师、技术厂长,并设立了独立的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
三是健全了科技培训网络。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到1995年底,全市科技人员达
123491人,其中高级职称5564人,中级28074人,初级89853人。
2.科技先进创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果。继新泰、肥城两市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
县之后,泰山区、郊区、宁阳、东平4县(区)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同作战,
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分层次、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创建活动,在全
社会形成了浓厚的科技氛围。
3.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全市落实科技三项经费8935万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市直150万元,增长15%;肥城、新泰、宁阳、郊区、泰山区、东平分别达到
200万元、160万元、145万元、86万元、75万元、77.5万元,占当地财政预算总支
出的1.22%、1.06%、1.29%、1%、1.5%、1.36%。全市科技发展基金495万元,
其中市直135万元,肥城、东平各80万元,泰山区、郊区、新泰、宁阳各50万元。
4.科技工作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取得新成就。全市把成果推广、技术创新、高
新技术作为科技工作的三条主线,集中实施新产品试制、成果推广、星火、攻关、
火炬等五大科技计划。农业方面,选择9项成果实施大面积综合配套推广,重点扶
持10个科技示范乡镇,10个高产、高效农业商品基地,20家乡镇企业。工业方面,
围绕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领
域组织科技攻关、成果推广、技术创新。重点扶持35个技术含量高的大中型企业,
开发科技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最佳模式。全市市级以
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4家、高新技术生长点及嫁接改造传统试点87家。1995年共
安排市级以上计划171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76项,市级80项。总投资39562
万元。取得科技成果260项,有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获得省、市科技奖励126项,专利申请125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
到45%。(陈士昌 李宏洲)

【实施“科技兴工”战略】 1.通过技术引进,在“消化吸收、跟踪移植、开发创
新”的基础上,从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中优选了100项新技术、新产
品,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泰山区泰安精细化工总厂、赛威有限公司引进
的二甲酯锡、传真机等产品,经过技术创新,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高压电缆、195柴油机、DDJS酒精塔、挖掘机、SF6高压开关等高科技计划项目,已
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2.从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
业三个方面加大措施,围绕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重点领域,
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以此带动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动产品的
更新换代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到年底,全市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28家,高新技术生长点2家,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企业1家。6家企业被批准为市级高
新技术企业,77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用高新技术改造嫁接试点企业。全市已重点扶
持35个技术含量高、管理基础好、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辐射作用的大中型企业,开
发了50个获市以上科技进步、星火成果奖以及在国际、国内展览会获荣誉奖的科技
名牌产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过对35个企业的连续性引导与扶持,逐步
培养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层次的精细化工、西药载体等试验、生产基地。
3.在企业中推行工业现代化科学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国内外先进的
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泰安酒厂、山东电缆厂等大中型企业应用微机、计算机辅助
设计及工艺流程自动控制等技术,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手段,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同
步提高。(侯东生 单传海 李宏洲)

【成立3个新技术推广中心】 1995年,市科委在市农科所成立“泰安市除草剂新
技术推广中心”,在泰山机电设备厂成立“泰安市钢筋焊接新技术推广中心”,在
肥城市铡机厂成立“泰安市铡草新技术推广中心”。其中,除草剂推广中心已通过
省科委验收,并被确定为省除草剂新技术推广中心。
多年来,市农科所从国内外引进多种除草剂,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示范、推广,
先后完成了“花生田杂草化学防治研究”、“菜田杂草化学防治研究”、“山东省
主要旱作物田杂草及化学防治研究”、“立体种植作物除草剂组配技术应用模式研
究”等多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经专家评议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获得了4项省
科技进步奖。钢筋焊接新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市建筑行业推广全自动钢筋横向、竖向、
手弧三用焊接机,该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专利。铡草
新技术推广中心向全市推广新型铡草机,使生产效率提高到干草2吨/小时,鲜草8
吨/小时。(张秀峰)

【民营科技】 到年底,全市民营科技已发展到387家,从业人员18000多人,注册
资金7000余万元,技术经济活动已遍布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环保、新材料、
卫生、医药、种植、养殖等行业,取得新技术、新成果84项,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
目6项,获专利12项,引进、转让、实施专利及新技术120余项,技术贸易额达1.2
亿元。全市有4家民营科技机构产值过千万元,22家过百万元,4家被认定为高新技
术企业。其中,郊区农作物研究所被评为全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该所研究的小麦
良种“泰港113”单产创全省最高记录,被命名为“鲁麦22号”。泰安市巨潮环保
节能新技术研究所开发的节水煤气无压热水热管多用锅炉获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
银奖、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和山东省第三届发明特等奖。宁阳县蔬菜研究所
与5所大专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培育、引进、繁育新品种20多个。山东省电气
传动设计研究所开发出16个系列1266种规格的新产品,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并有
两种产品获山东省优秀产品一等奖。新泰市铜材研究所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
获专利11项,成果已转让到10个省市的30多个单位,获社会效益7亿元。
几年来,全市投放资金80余万元,争取贷款1200万元,推荐各类专业人才150
余名,并制定了《泰安市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民营科技机构的权
利、义务以及职称评定、科技成果报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唐玉敏)

【命名10个科技示范乡镇】 10月25日,市政府在山口镇举行“泰安市科技示范乡
镇”授牌命名仪式。被命名的10个乡镇是山口镇、徐家楼乡、马庄镇、羊流镇、沙
河站镇、彭集镇、汶阳镇、潮泉镇、新汶办事处、伏山镇。
据统计,这10个乡镇科技三项经费支出达6279万元,占当地财政支出的1.9
%,乡镇企业技术开发基金4298万元,占乡镇企业销售收入的1.5%。进行技术开
发8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456项,获成果专利186项,总增效益4.35亿元。10
个乡镇的370个行政村中有365个设立了科技村主任,有乡镇科技组织87个,从业人
员3322名,村级科技组织782个,参加人员12622名,开办培训13462期次,培训人
员29.7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508期1579万份,有17575位农民获得了技术证书。

【高新技术开发】 近年来,全市先后创建了肥城高新技术密集区,建立了新泰、
肥城两个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了山东泰山火炬培训中心,初步形成了以泰
安高新区为主体,新泰、肥城高新区为两翼的一区两园的总体布局。实现总规划面
积23.9平方公里,其中泰安16平方公里,新泰3平方公里,肥城4.9平方公里。各区
内基本实现“六通一平”,累计开工建设面积7.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6万平方米,
进区企业已达46家,省确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家,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
产业的省、市试点企业已达77家。全市共研制开发高新技术成果56项,其中达到国
内先进水平的44项,填补国内空白的12项;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36
项,落实火炬贷款3200万元,自筹1400万元,财政拨贷款119万元;实现年销售收
入2.8亿元,利税7500万元,出口创汇240万美元。获得国家级火炬金、银牌奖16块。
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已形成产业,其中,“
高档肉牛冷冻胚胎移植”、“果树苗木脱毒快繁”、“激光全息”、“计算机软盘”
、“动态核子秤”、“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已经展示出广阔
的市场前景。(李宏洲)

【泰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纳入省级管理】(情况见《全市概况·泰安旅游经济开发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