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5&rec=52&run=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4年末,全县行政区划面积为1270平方公里,
辖17个乡镇(其中乡8个,镇9个),682个行政村。总人口740482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中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3人。全年降雨量872.6毫米,比常年多244毫
米,平均气温14.5℃,比常年高1.1℃。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55亿元,比1993年增长14.62%;工农业总产值37.3亿元,
增长31.2%。完成财政收入5168万元,增长18.3%;财政支出6794万元,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33307万元,增长26.5%。
一、第一产业
年内,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37.49亿元,增长48.1%;农村经济总收入22.37亿
元,增长44.9%;农业总产值12.7亿元,增长15.2%。农业商品产值8.72亿元,增
长48.8%。
1.种植业。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2285公顷,复种指数达173%。其中粮食作
物播种面积670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65.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发展到35285公顷,
占总播种面积34.3%;粮经作物面积比例6.3:3.7。粮食总产33.3万吨,人均占有
粮食448千克。棉花产量2650吨,增长-48.4%,花生产量41900吨,增长83.4%。
2.林业。产值4185万元,增长2%。完成造林面积12181化顷,农村采代木材
21106立方米。果品面积发展到13333.3公顷,其中核桃种植面积6000公顷。果品总
产量6502吨。
3.畜牧业。产值4.29亿元,增长23.3%。牛饲养量11.68万头,生猪存栏22.32
万头,羊存栏42.47万只,分别增长45.4%、3.81%和61.7%。肉类总产量3.85万
吨,蛋类总产量2.2万吨,分别增长19.6%、57.1%。
4.渔业。产值7692万元,增长55.6%。渔业养殖面积1818.53公顷,比1993增
加600公顷。水产品产量12794吨,增长52%。
5.农业基本建设。全县共投资1337万元,投工2192个。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
.02万千瓦,增长1.6%,其中农用汽车214辆,农用拖拉机4346台,农用三轮车
1757台,柴油机3561台,电动机10490强。
二、第二产业
1.工业企业。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4.57亿元,增长33.58%。其中县属工业产
值达到4.44亿元,乡村工业产值8.5亿元,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76万元。
县乡独立核算企业中,盈利企业109个,比1993年增加28个,实现利润1047万元。
亏损企业12户,减少28户,亏损额278万元,减亏1271万元。
2.外资企业。全县累计签订外商投资合同项目20个,总投资额4624.6万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1941.12万美元。全县在建和建成“三资”企业17家.已领取营业执照
和批准证书17家。全县累计到位外资1166.47万美元,其中1994年外资到位1004.5
万美元。
3.建筑。县属建筑集团公司,为国家二级企业,职工1250人,年计划施工面积
66178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面积37496平方米。产值2568万元。
三、第三产业
年内,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17.8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2.9%。
1.交通。全县交通职工队伍1075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2公里,1994年硬化
乡村路面391公里,改造泰东公路16.8公里,维修完善国、省级公路132.5公里,公
路养护综合好路率达到87.6%;新增各种运输车辆810辆。全年完成社会货运量99
.88万吨,货运周转量6207万吨公里。完成客运理41.64万人,客运周转量1465万人
公里。
2.通讯。全县邮电职工队伍310人,电话总容量9587门,已安装电话5365门,
其中1994年新增电话1840门。有13个乡镇使用程控电话,全县行政村通话率达到5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7万元,增长77.45。
3.供电。全县供电职工队伍380人。1994年完成供电量2.29亿千瓦时,增长18
%。其中工业用电量完成12651万千瓦时,增长35.8%,占总用电量57.2%;农业
用电完成6664万千瓦时,增长0.5%,占总电量30.2%;市政照明用电2776万千瓦
时,增长19.7%,占总用电量12.6%。
4.城乡市场。年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增长34.6%,集市贸易
成交额4.49亿元,增长89%。财贸经济指标综合考核居全市第一位,商业、粮食、
供销、物资四大流通部门的商品销售额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投资7370万元,扩建、
改建市场25万平方米,完成网点建设项目15个,人民商场扩建设施已投入使用。四
海商业城商户和成交额比1993年有较大增加,其中成交额完成8000万元,比上年翻
了两番。个体工商户达到2.25万户,其中1994年新增7785户。完成外贸出口收购总
值1.2亿元。
5.金融事业。全县金融职工队伍845人。各类存款余额6.6亿元,比1993年底增
加2.2亿元;各类贷款余额7.4亿元,增加1.3亿元。保险业承保资金达3.1亿元,完
成保费收入382万元,分别增长4.4%和24.4%。农村合作基金会已融资2800万元。
累计投放资金7000万元。
6.旅游业。腊山森林公园1994年4月建成对外开放,县招招待所客房楼建成使用,
继续完善了湖上酒家等一批旅游设施。共接待国外游客300人,国内游客15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20万元。
7.科技工作。全县科技工作人员16451人。年内,共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项,引
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32项,实施星火计划7项,科技培训5000人次,发展民营科技
企业3处,取得科技成果8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项,省内先进水平3项,获国
家专利3项,获各种奖牌3个。全年共开发新产品35项,其中15项填补国内或省内空
白。建立科技示范乡镇3处,其中市级示范乡镇2处,科技示范村100个,科技示范
户8000个。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科技进步含量达42%,工业科技进步含量达33
%。
8.教育工作。全县有各类学校573处,年内投资795万元,新建校舍2万平方米。
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18%和925,小学、初中、高中在校人数
分别为89547人、32662人、4332人,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3995人、7942人、1109人,
本年度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370名,其中高考录取769人,本科录取121人,
创最高水平。1994年接受分配大中专毕业生583名。职业学校在校生1328人。全县
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教职工队伍7200人。2186名民办都是全部转为公办教师。
9.文体事业。全县电影、录像、放映(点)31个,乡镇文化中心12处,村文化大
院566处,其中达到市级22处。县广播电台每天播音时间为7.5小时,其中转播上级
强节目1小时20分钟,自办节目3小时40分钟,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共有615组(件)
节目被中央、省、市台采用,其中中央台采用3件。在采用的节目中,获省奖1件,
获市奖3件。有3089户居民安装了有线电视。体育工作,在全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体育活动如中学生运动会、职工环城跑、拔河、篮球比赛、老年门球比赛等。县武
术队代表泰安市参加省“希望杯”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6名。全县有集体、个体
办武术学校5所。
10.卫生事业。全县共完成门诊量49.97万人次,入次,入院病人16622人,治愈
率85.5%,病床周转20.8次,使用率48%。15个乡镇实行了乡镇级全作医疗,农村
有22.4人用上了自来水。县人民医院申报二级甲等医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全县有
村卫生室682个,其中210个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全县卫生工作人员3130人(含乡
村卫生工作人员)。
四、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
1.人民生活。全县职工人数达到3.23万人,比1993年增加0.06万人,职工工资
总额8724万元,年人均工资2676元,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6836万元,增长
17.2%。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4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093元,增加293元,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20.6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800万元,增长
57.2%,其中城镇居民存款36186万元,增长68.3%;农村居民存款22614万元,增
长42.2%。城乡居民年人均储蓄790.9元,增加289.7元。
2.社会福利事业。全县有敬老院22处,其中乡镇办18处,村办4处,有6处达到
省级标准。保险业务总收入累计完成546.1万元,自理各类赔案2089件,支付赔款
207.4万元。综合赔付率51.36%。全县福利企业30处,在职职工1244人,全县扶贫
户3298户,1994年脱贫户2242户。结婚登记2585对。
3.计划生育。全县晚婚率、晚育率、计划生育率分别达到100%、99.54%、99.
29%,全年出生婴儿2519人,其中男婴1294人,女婴1225人,出生率3.39%;年内,
死亡5120人,死亡率6.88%;年末总人口比1993年减少63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3.48%。(注:以上各项产值指标均为现价数,发展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李子武
夏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