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5&rec=38&run=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4年末,全市行政区划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16个乡镇、1个办事处,595个行政村。总人口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万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50人。
全市国内生产部值47.2亿元,比1993年增长20.3%;工农业总产值110.7亿元,
增长31.2%;实现财政收入11362万元,按楞比口径增长31.2%。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11.4亿元,增长62.9%。跨入全国粮食大县、科技工作先进市、农村电气化县和
全省经济强县行列。
一、第一产业
全市以提高产出率、商品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全市完成家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14.3%;
农村社会总产值113.8亿元,增长61.4%;农村经济总收入73.9亿元,增长32.4%;
粮食总产达到5.3亿千克。
1.种植结构调整了取得明显成效。新增经济作物6666.6公顷,初步形成了肥城
境内泰临、泰东、济兖、肥梁“四线”高效经济作物开发带。果品总产达到8000万
千克,蚕茧总产达到115万千克。林业生产迈出了较大步伐,完成治山整地1333.3
公顷,林木覆盖率28.3%,提前一年实现了“八五”造林绿化规划。
2.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规模效益有了新的提高。年末,大牲畜
存栏16.68万头,其中牛饲养理15.41万头,增加3.7万头;生猪存栏37.89砂,出栏
50.83万头,分别增加1.6万头、4.12万头。畜牧业产值6.43亿元,增长21.3%。
3.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投资7380万元,修建各类水利工程6305项,拉
大改善灌溉面积7666.7公顷,是水土流失面积31.2平方公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
开发通过了国家验收,并被列为第三期开发单位。农业机械管理被列为全省“621”
农机强县。
二、第二产业
1.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集中实施了名牌开发、科技兴工、集团发展、
外向带动四大战略。狠抓了市属工业“八一”工程(焦化厂、酒厂、化肥厂、车桥
厂、轻工机械厂、毛巾厂、水泥厂、肉联厂8个企业产值过1万元,利税过1000万元)
和乡镇企业的“三强”(汶阳油脂化工厂、吉明美工业有限公司、社会福利石油化
工总公司3个乡镇企业产值过1亿元,利税过1000万元),培植主导产业和名优产品,
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2.40亿元,增长22.84%,其中市颖
工业完成12.8亿元,增长20.6%;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增长49.7%。有3个企
业跨入全国1000家经济效益最佳乡镇企业行列。全市完成工业投入78532万元,铺
开255个技改、基建项目,有166个已竣工投产,增强了发展后劲。
2.全市新发展三资企业16家,实际使用外资956.7万美元,全市三资企业达到
58家,完成销售收入3.7亿元,利税-4997万元,出口创汇1597.8万美元。完成出口
供货值5.9亿元。市外贸公司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
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城区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煤气气化率95
%以上,一期供热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加快了龙山河公园配套建设、城区道路硬
化改造、沿街商业开发、居民住宅开发和老城搬迁,基本建成了泰西商贸大世界,
龙山大酒店已完成主体工程。城市建设获得“齐鲁杯”里程奖。通过了省级卫生城
复核验收。全市提前一年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自来水、程控电话和自然村全部通
电的“四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筑安装业进一步发展,
完成产值18.8亿元,实现收入6.5亿元。
三、第三产业
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80亿元,比1993年增长24.6%。
1.供电、邮电、交通事业发展迅速。1994年,全市完成供电量48479万千瓦时,
建成5处输变电工程,非得通过全国农村电气化县验收。邮电业务量达到2383万元,
增长48.7%。完成货运周转量23140万吨公里,增长7.8%。
2.财贸金融成绩显著。全市完成工商税收26892万元,增长30.5%。财政连续8
年实现了收支平衡。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4亿元,增长
53.8%。一批重点商业网点抽入运营,新增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金融存贷业务增
加,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8亿元,比去年增加4.8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9亿元,增加3.4亿元。保险费收入完成3457.4万元,增长13
.1%。
3.科技教育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年内,全市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4
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7项,泰安市3项,争取科技贷款5497万元。取得各类科
技成果220项,其中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星火奖,获专利28项。市高新技
术开发区被列为省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义务教育,“两在”工作通过了省政府
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路子不断拓宽,与
省民盟联合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县级高校──山东职业学院,建立了电大肥城分校,
2896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医疗隆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市医院、中医院达到二级甲
等医院标准,10处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一级甲等医院。
4.精神文明建设又创新局面。青少年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妇女“双学双
比”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和泰安市“红旗单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纠正
行业不正之风,对住房、配车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总是进行了清理整顿。加强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立了城区巡警大队。纪检监察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都被评
为全省先进单位。
四、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5元,比1993年增加370元;职工年均工资4521元,经
1993年增长29.8%。全市晚婚、晚育率分别达到99.97%和99.97%,符合政策生育
率99.92%;年末总人口957814人,其中男性人口498063人。本年出生3975人,出
生率占4.13%,死亡人口6544人,死亡率6.81%。
五、改革开放取得较大突破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荒”使用权拍卖步代加快。完成了491处
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和部分市属企业的改制试点,265处边小微亏门店实行了
改转租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实现税收1230万元,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坚持外资、外贸、外经、外事“四外齐抓”,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吉林省通
榆县、日照市东港区结成了友好县区,与日本国山梨县一宫町缔结了友好市町关系。
(薛鹏明 陈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