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5&rec=23&run=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1994年末,全区行政工 面积1798.9平方公里,
辖19个乡镇,764个行政村,总人口102.51万人,比1993年减少8937人,其中非农
业人口4.56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70人。全年降雨量915毫米,平均气温1
4.8℃。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7.3亿元,比1993年增长18%。完成财政收入5731万元,增
长55.8%;财政支出8481万元,增长1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4亿元,其中全
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3481万元,分别增长128.1%和20.6倍。
一、第一产业
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90.27亿元,比1993年增长38.5%;农村经济总收入73
.72亿元,增长49.9%;农业总产值达到20.58亿元,增长16.9%;实现农业增加值
11.83亿元,增长10.5%。
1.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8.09万公顷。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总面积发
展至3.42万公顷,基保冬暖式大棚3.2万个;粮、经作物面积比例达到5.3:4.7。粮
食总产5.1亿千克;耕亩单产869.54千克,人均占有粮食479.5千克。
2.全区林地面积5.47万公顷,其中用材林2.37万公顷,经济林3.1万公顷,森
林覆盖率35.3%,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绿化郊区”的目标,并达至“省八五绿化
标准”和“部颁灭荒标准”;果品总产量10176.5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3.8%,荣
获“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棉花、蚕茧产量分别为59.1万千克和170.8万
千克,增长7.8%和23.1%;花生产量2472.1万千克,增长62%。
3.畜牧业生产。牛饲养量达到15.68万头,增长26.7%,奶牛饲养量与上年持
平;生猪出栏51.29万头,存栏39.25万头,分别增长6.7%和7.9%;羊饲养量94.
54万只,增长21%;肉类总产量连续3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蛋类总产量3962.4
万千克,水产品产量136万千克,分别增长32.1%和11.5%。
4.农业基本建设。全区共投资4412万元,投工2334万个,完成土石方2259万立
方米,完成各类工程项目4730项;第二期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位居全省先进行
列。农业机械总动力34.91万千瓦,增长0.9%;土地管理工作荣获“全国建设用地
管理先进县”称号。
二、第二产业
1.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81亿元,比1993年增长30.2%,其中区直工业增加值
6537万元,下降1.55;乡镇工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35.8%。乡及乡以上独立
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65亿元,增长88.1%;实现利润1056万元,经济效
益综合指数94.92%,比上年增加16.69个百分点。
2.乡镇企业。年内,有5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技改、扩建项目135个;乡镇
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全区8家“三资”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合同利用外资1064
万美元,外资到位金额845.7万美元,到位率79.5%;泰安市衡器厂年内完成规范
化股份制改造,被命名为全国衡器行业先进企业。

郊区良庄镇党委、政府积极为菜农提供信息、良种服务的同时,又投资600万
元建成面积1.4万平方米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完善了通信、金融、旅游等服务设
施,吸引了东北三省、新疆等十几个省市的客户。(曲建春 摄)

3.城乡建设。继续重点抓了小城镇改造和建筑市场的拓宽工作。调整了19个乡
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山口、省庄、汶口、满庄等乡镇继续加快改造建设速度,小
城镇建设已具雏形;北集坡、道朗、化马湾等乡镇小城镇建设开始起步,共完成乡
镇驻地道路拓宽35公里;100个小康村规划建设逐步展开;建设各类公共设施32万
平方米;建筑队伍发展到8万人,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面积251.6平方米,实现建筑业
增加值1.66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58.9%和12.1%;竣工优良率35%;二级资质
建筑企业达到7家,三级22家,四级31家;跨入了“全省建筑十强县”行列;房地
产完成开发面积2.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1100万元。
三、第三产业
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9亿元,比1993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8.3%,比1993年减少0.5个百分点。
1.交通事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公里,基本完成了44.3公里的第一期老油
路改造任务(包括省级公路18.2公里),铺开了88.9公里的第二期工程;全区共新建
拓宽乡村道路132.6公里,其中新铺乡村沥青路33.6公里,公路养护综合好路率达
到86.4%;年内新增各种运输车辆1030辆;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922.18万吨,货运
周转量2.44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4.1%;完成客运量137.02万人。
2.邮电通讯。全区有5个乡镇开通了国内外程控电话和图文传真,15个乡镇实
现了电话程控化,农村电话达到4903部,增加1475部;电话普及率每千人5部,行
政村通话率达到93.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21.8万元,增长66%。
3.城乡市场。全区投资1864万元,新建、扩建各类商业网点13处,新增营业面
积1.87万平方米;投资1599万元,新建改造各类市场16处,新增交易面积26.87万
平方米;城郊三大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开工建设;泰城天庭园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成开
业,神州宾馆建设速度加快;泰山商场三期工程等一大批商贸设施开工兴建;全区
农村集贸市场达到119处,其中新建5处;商业个体户发展到14392户,比上年增长
16.1%;完成商品纯购进额5.25亿元,纯销售额7.31亿元,分别增长157.2%和134
.3%;集市贸易成交额9.99亿元,增长122%;完成出口商品交货值2.84亿元,与
上年持平,其中工业品交货值2.21万元,增长5.2%。
4.金融事业。各类存款余额12.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19亿元,分别增长3
1.9%和15.9%,存贷款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保险业承保资金12.32亿元,比上年
下降43.5%;保险业务总收入2667.9万元,增长18.9%;全年理赔8380起,增加5
22起,赔款总支出721.9万元,增长49%。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1.3亿元,累计投放
资金4.5亿元。
5.旅游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进一步完美了民俗旅游服务设
施,增设了服务项目,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年内,共接待国外游客266人。
6.科技工作。坚持科技引进推广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开发利
用,年内共实施科技攻关26项,“星火”计划6项,“火炬”计划2项,共取得科技
成果24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1项,共有8项达到国内领先
水平,5项填补国内空白,8项填补省内空白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年开发应用工
业新产品、新技术14项,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0项,实施专利技术项目8
项,建立培植国家专利、山东明星企业2处,建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处,培植高新
技术生长点1处;民营科技型企业17处,农民专业研究会发展到89个。
7.教育工作。以“双基”为目标,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全区共有小学393所
,初中60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中学4所,在校生总数131587人,专任教师7584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8
%;本年度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1731人,比1993年增加537人,增长45%;
其中大学本326科人,列全市第2位,郊区学生夺得了全市高考文、理科状元;大学
专科科569人,列全市第3位;成人教育,全年有1091人接受了中等成人教育,11万
人接受了长期培训,有2542人脱盲,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超过国家扫盲要求
;年内又有7处成教中心达到省级标准,下港乡成教中心被授予“全国农村教育综
合改革先进单位”。职业教育,招生1200人,为全市之首。教育投入,用于校改建
设的资金达到4645.3万元,完成47项校改工程,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全面完成
了教育“四制”改革,为2993名民师办理了转招手续。
8.文化事业。春节期间,13个乡镇举办了民间故事队比赛,9个乡镇举办了元
宵灯展;广播事业稳定发展,通播村310个,通播率96%;体育工作,竞技体育与
群众体育并重,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比赛共获金牌11枚,银牌10枚,铜牌6枚;登山
节期间,郊区夺得登山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和老年组男女第一名;在全市中长跑比
赛和中学生运动会上,郊区获7枚金牌,5枚银牌,并有2人打破全市纪录;在远南
运动会上,聋哑学生崔宝佶、于庆国分获摔跤金、银牌。
9.卫生事业。14处乡镇卫生院完成了改造建设,6处乡镇卫生院达到了一级甲
等标准,全区共有一级甲等卫生院13处;年内,6个乡镇办起了合作医疗;行政村
甲级卫生室达到78.1%;区第一人民医院经市评审委员会验收,达到二级甲等
医院标准;母婴室通过了省专家组验收达标。
四、人民生活与计划生育
1.全区职工人数36268人,比1993年增长8%。职工工资总额10522.3万元,年
平均工资3156.8元,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总额8154.9万元,增长33.7%;城镇
职工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平方米;农民
人均纯收1474元,增加371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24平方米,增加1.6平方
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84亿元,增长29.9%;其中城镇居民存款5
.94亿元,增长29.7%;农村居民存款4.9亿元,增长30.2%,城乡居民人均储蓄
1053元,比1993年增加251元。
2.社会福利事业。全区有5处乡镇敬老院达到省级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
龄农民投保率达到80%,比1993年增加25个百分点,收取保险费1981万元,占全市
第1位。双拥工作登上新台阶,城镇退伍军人和转业志愿兵安置率达100%,军地两
用人才开发使用走在全市前列,被市委、市政府和泰安军分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区”
,区民政局补评为全市双拥模范单位。夏张、道朗、祝阳、马庄、房村等5乡撤乡
设镇;满庄、山口、范镇、良庄等4镇建立了居委会。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职工
1267人。山口造纸厂、郊区福利化工厂被评为全国500强福利企业。
3.计划生育。全区晚婚、晚育率分别达到100%和99.89%,计划生育率99.88
%,节育率1005,年末总人口比1993年减少8937人:其中男性人口51.86万人,女
性人50.65哭喊恨人。本年出生7259人,出生率7.05‰;死亡人口7761人,死亡率
7.54‰;人口自然增长率-0.49‰。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获全省优秀服务站称号,1
9个乡镇服务站全部达到市级标准。(禹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