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5&rec=145&run=13

【概况】 1994年,全市财会人员达26347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务3179人;
市财政系统职工1404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40人。泰安市财政局下辖山东省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培训中心、泰安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泰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泰安市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泰安市财政干部学校5个县级单位。全局共有
在职职工188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114人。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年内,确定市对县(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统一全市内
资企业所得税率;制定并出台《泰安市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试行办法》;改进完
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改革泰城粮食管理体制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将泰
山区粮食管理上划市级统一管理,在全市建立起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将泰山区、郊
区工商行政管理上划市级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泰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加强财政管理。年内制定出台一系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政策措施;对全市国有
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对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进行清查、评估、界定工作,评估
企业115户,评估总值18.3亿元,评估增值2.6亿元;对全市会计人员资格进行重新
审核,换发《会计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市直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度审
查,检查168个收费单位,清查收费项目477项。年内新增代管户12家,追缴代管资
金600多万元;组织财税大检查,全市共检查5032个单位、企业,检查面达70%,
查出违纪金额4545万元,入库2956万元;进一步强化住房资金及社会保障资金监管
工作;配合市纪委对违控违纪小汽车进行清理查处,全市共查处违控小汽车109辆;
对个人占用公款问题进行清理纠正,收回个人占用公款2576.28万元。
全市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2134万元,占预算114.8%,比上年增长35%(按老
口径98507万元,增长30.7%)。市级及新泰、肥城两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分别完成11713万元、11797万元和11362万元。“两税”完成省下达增长22.31%的
任务;完成财政总支出98250万元,占预算95.6%,保证工资发放和支出重点;全
市连续第8年做到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实现粮食企业财务当年不增新挂帐,
并消灭历年挂帐446万元,超额完成省下达消灭历年挂帐10%的任务。
【新旧财政体制实现平稳过渡】 10月10日,市政府印发《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
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决定》,正式确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财政包干体制,
对各县(市、区)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新财政体制对市与县(市、区)财政收支
划分、税收返还确定办法、新老体制过渡问题及实行分税制后的预算编制等都作出
明确规定。同时,还规定自1994年起到1996年止,连续三年从泰安市、肥城市和新
泰市财力中每年集中700万元(泰安市300万元,肥城市、新泰市各200万元)资金,
通过转移支付,帮助贫困县发展生产,促进全市经济均衡发展。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35%;上交中央“两税”45904万元,超额完成
省下达目标任务;全市7个预算单位均做到当年财政

1994年泰安市地方财政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项 目 年初 调整 实际 占调整 上年 比同期
预算 预算 收入 预算% 同期数 ±%
─────────────────────────────────
总收入 43227 45423 52134 114.77 38618 35.00
一、工商税收 32974 35170 35527 101.02 29328 21.14
其中:增值税 10401 12489 10590 17.93
营业税 9483 9124 9008 1.29
资源税 1821 2017 1515 33.14
城建税 3982 4825 3227 49.52
二、企业所得税 3562 3562 4375 122.82 4299 1.77
其中:国有工业 2185 2185 2725 124.71 2285 19.26
国有商业 129 129 96 74.42 257-62.65
国有物资 69 318-78.30
国有建工 30 239-87.45
集体企业 800 800 1084 135.50 875 23.89
三、国有企业亏损补
贴及经费退库 -2240-2240-1994 89.02 -2849-30.01
其中:工业 -745 -745 -678 91.01 -819-17.22
商业 -110 -58 89.66
粮食 -1314-1314-1011 76.94 -1718-41.15
四、农业四税 5962 5962 6355 106.59 3989 59.31
其中:农业税 4061 4061 4107 101.13 2517 63.17
农业特产税 616 616 1128 183.12 483 133.54
耕地占用税 1109 1109 937 84.49 841 11.41
契税 176 176 183 103.98 148 23.65
五、其它收入 897 897 4734 527.76 1714 176.20
六、专项收入 2072 2072 3137 151.40 2137 46.79
其中:排污水资源费收入 1282 1282 1532 11.95 1100 38.02
教育费附加收入 790 790 1117 141.39 932 19.85
煤炭城市附加收入 488 95 413.68
━━━━━━━━━━━━━━━━━━━━━━━━━━━━━━━━━

1994年泰安市财政支出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项 目 年度预算 实际支出 占预算% 上年同期 比同期±%
──────────────────────────────────
合计 102753 98250 95.62 83171 18.13
一、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2712 2075 76.51 2109 -1.61
二、简易建筑费 130 130 100.00 292 -55.48
三、科技三费及科学事业费 964 964 100.00 754 27.85
四、支农及农林水事业费 9723 9283 95.47 8033 15.56
五、工交商事业费 708 708 100.00 860 -17.67
六、城市维护费 4297 3514 81.78 3201 9.78
七、文教卫生事业费 33590 33590 100.00 23397 43.57
其中:教育 23071 23071 100.00 15907 45.04
八、其他部门事业费 5781 5781 100.00 4347 32.99
九、抚恤与救济 3648 3170 86.90 2942 7.75
十、行政管理费 14333 14333 100.00 11531 24.30
十一、公检法支出 4528 4528 100.00 3447 31.36
十二、价格补贴支出 4347 3076 70.76 5111 -39.82
十三、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108 60 55.56 48 25.00
十四、其他支出 13877 13877 100.00 14661 -5.35
十五、环保支出 2240 1536 68.57 1409 9.01
十六、教育费附加支出 1222 1130 92.47 894 26.40
十七、煤城附加支出 545 495 90.83
━━━━━━━━━━━━━━━━━━━━━━━━━━━━━━━━━━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实现新旧财政体制平稳过渡。
【培植新财源体系】 为适应分税制新财政体制,年内提出强化基础财源,培植
主导财源,发展新型财源新思路。以发展“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为
重点,集中资金着力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养牛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世行贷
款灌溉农业等项目建设,全年财政直接投入农业的各项资金达1.3亿元;实行优化
资金投向与提高经济效益并重原则,集中近亿元资金重点对泰安造纸厂、泰山电子
集团、汶口石膏板厂、光明机器厂等企业的8个技改项目给予支持。年内8个技改项
目全部投产运行,成为市利税大户;广辟新财源,将行政性收费、国有土地出让金
等新财源纳入地方财政收入范畴;实行政策上优惠、资金上重点扶持办法,加快把
第三产业培植成为地方主体财源步伐,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0.1亿元,比上年
增长25.5%。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134万元,比上年增长35%。
【全市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束】 4月1日至年底,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市财
政部门对全市506户国有企业(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50户)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核
资数据截止1994年3月底)。经清核,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852929万元,其中流
动资产484 460万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56.80%;固定资产334742万元,占全部资
产总额的39.25%;长期投资14291万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1.68%;无形递延及其
它资产19436万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2.27%。负债总额为733392万元,其中流动
负债539811万元,长期负债193581万元,分别占全部负债总额的73.6%、26.4%。
所有者权益119537万元,其中国有权益103708万元,占全部所有者权益的86.78%。
全部资产损失总额51 628万元,资金挂帐总额99863万元。
全市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11119万元,价值重估原值为423000万元,升值
111 881万元,增幅35.96%;重估前净值242019万元,重估后净值315985万元,升
值739 66万元,增幅30.56%。固定资产价值重估后,企业年增计提折旧6791万元。
通过清产核资,全市共审核批准处理各项资产损失和潜亏30081万元,其中冲
减资本公积金23885万元,冲减实收资本6196万元。
【《泰安市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试行办法》出台施行】 经市政府批准,《泰
安市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管理试行办法》于3月22日正式出台施行。办法规定:①行
政性事业性收费实行许可证制度。收费单位实施收费须按有关规定向物价管理部门
申领《收费许可证》。②行政性事业性收费的实施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
票据,并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③行政性收费收入,除国家另
有规定外,作为本级财政的预算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上交同级国库。④事业性收
费收入,除国家特殊规定外,均属预算外资金,按《泰安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规定,实行“财政专户储存,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⑤财政、物价、监察、审
计部门对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实施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
位,可按照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
非法所得、迫还被侵占挪用资金、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年内通过对168个有收费
收入单位的477个收费项目进行跟踪检查,查出有问题单位32个,乱收费额63万元,
占检查收费总额的0.5%,乱收费问题基本得到抑制。
【对全市校改资金进行专项检查】 1990~1993年,全市共征集校改资金14683
万元,占整个筹资计划的65%,校改投入17258万元,尾欠工程款2575万元。改造
81处县(市、区)属以上中小学校舍,新建教学楼117座,师生宿舍楼78座,校改总
面积632195平方米,基本做到专款专用。
【财政系统档案管理全部跨入省级先进行列】 市财政局年内在全市财政系统组
织开展“争创泰安市机关档案工作先进系统”活动。通过制定、完善档案管理规章
制度,狠抓业务基础建设,开展培训辅导,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按国家标准立卷归
档,财政系统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11月底,经省级验收,系统
档案工作全部跨入先进行列,荣获“泰安市档案工作先进系统”称号。
【市直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新财务管理办法制订工作】 市财政部门年内在市
直国有工业企业中开展新财务管理办法的制订工作。①择优选点,稳妥试点。首先
选择以往制度建设工作搞得较好的山东光明机器厂、泰安棉纺针织厂进行试点,帮
助两厂制定各自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管
理、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管理、财务报告及财务评价制度等。经过
半年试运行,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②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市直国有
工业企业主管部门财务负责人、企业财务负责人等近百人到试点厂观摩、学习和交
流,推进面上的工作。至年底,市直国有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健全了内部新财务管理
办法。
【宣传新财税政策法规】 ①加强培训工作。对基层财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财
会人员进行集中轮训,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辅导班14期,发放教材、分税制改革
文件汇编及宣传材料万余册,受训人员1400多人,基层财政所(股)长及市直企事业
单位财会人员全部参加了培训。②组织新财政法规知识竞赛。印发试卷3000余份,
收回试卷近2 000份;组织举办“新财政法规知识电视大奖赛”,全市有8人分获财
政部、省财政厅奖励,市财政局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新财政法规知识竞赛优秀组
织奖”。③与泰安广播电台、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社合作,开办财政工作专题或
专栏节目,在各种报刊、电台刊发财政工作新闻稿件200余篇,在电视台播出《财
政工作》专题节目12期。
【东平县财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东平县年内认真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使
全县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2.4%,第三产业增加
值增长3 9.8%,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32%,出口商品交货值增长94.3%;财政收
入3193万元,增长19.50%(按老口径5168万元,增长18.3%),实现收支平衡。
该县年内财政经济工作主要抓了五个方面:①在工业投入上,抓骨干项目建设,
使4万吨尿素、30万吨水泥、高档麻纺系列配套改造等8个骨干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新增产值3.5亿元,利税9028万元。②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
粮食与经济作物的面积比例达到5∶5。粮食产量达到32万吨,比上年增加1334吨;
种植业产值达6亿元,比上年增加22.4%;畜牧业产值达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
水产养殖面积达2000公顷,实现水产品产量1万吨,比上年增长39%。农民人均纯
收入1100元,人均增加300元。③在个体私营经济上,涌现出一批个体和私营经济
专业村,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3.7万家。尤其是个体石材加工业发展迅速,年产值
达3000多万元。④在发展乡镇企业上,总投资5亿元,新上技改项目240个,完成4
.5亿元,有225个项目投产见效。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6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28亿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2%、100%。⑤在小城镇建设上,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
6700万元,改造和新建各类建筑设施4.5万平方米,修建城镇道路45公里,栽植绿
化树5.9万株,基本形成多样化的农村城镇群体。(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