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锐意进取 拼搏实干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5&rec=2&run=13

刚才,希信同志传达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云鹏同志还要就全市的经济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具体安排,大家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和要求上来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鲜明特征、内在要求和应对举措,强调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带来九个趋势性变化,为我们分析研判形势,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重要遵循和科学方法,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做好新常态下我省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确立了“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上来,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和规律,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在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工作方式等方面积极适应,加快转变、主动作为,深入谋划做好我市的经济工作。
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标准,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出现了一些带有根本性和趋势性的变化。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工作也是扎实和富有成效的。一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市 122个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助推投资突破 2000亿元,预计达到 2200亿元,生产总值突破 3000亿元,预计达到 3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接近 200亿元,达到 187.4亿元,百亿工业企业有望达到 6~ 7家,实现了量的重大突破。二是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旅游文化休闲项目的建设,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服务业持续保持上升发展势头。其中,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的增幅,都大大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全年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又提高 1个百分点左右。1~ 11月份实现服务业税收 95.4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 46.6%,增幅高出全部税收 12.1个百分点。三是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提升。税收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 72%,主体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 53.2%。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25.2%,提高 1个百分点。万元 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四是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 40项,下放 20项。全市新登记企业 6073户、注册资本 26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0.9%、235.7%。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实际到账外资 4.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 29.7亿美元,分别增长 34.6%、19.8%。五是民生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去年全市民生事业支出达到 168.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 5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开工保障性住房 10514套,基本建成 7700套,分配 2875套。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供养水平都有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幅都高于生产总值增幅,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全市经济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顽强拼搏、实干苦干的结果。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常态下推动我市经济稳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转方式调结构的矛盾还很突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都要深入研究,统筹谋划,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明确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做好2015年全市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评价标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着力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民生保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根据上述要求,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了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8.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9%左右和 10%左右等。这是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国家和省计划盘子相衔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我市实际提出的,也是预期性的、指导性的,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层层加码。
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注重依靠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先做大总量,增加积累,才能为民生社会事业奠定物质基础,为调整结构留出空间和余地。这一点,对于泰安来讲尤其重要。要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投资对发展仍然发挥关键作用,项目建设仍然是当前解决发展问题的金钥匙。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培育发展新优势。
一要优化投资方向。为了稳增长,国家和省里将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我们要紧跟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和省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在农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比如,济南至泰安城际轨道、聊城至泰安铁路、企业铁路专用线、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泰安机场等项目,都要积极做好规划论证争取等前期工作。泰安高新区、徂徕山汶河景区、旅游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以及各县(市、区)的园区片区,是我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都要精心规划、精准招商、科学发展。同时,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提供了大量商机,只要积极发现、有效引导、积极培育,就能形成新的增长点。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减排、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策划储备一批高端项目。借新一轮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的机遇,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搭建政府融资平台、借力资本市场等方式,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使我市的经济始终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二要坚持效益导向。从今年开始,将全面清理地方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靠拼资源、拼价格、拼土地、拼政策的传统招商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更多地依靠产业、环境、人才和服务开展招商活动,必须推进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的转变,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的转变。凡是不符合技术质量和环保要求、效益不好的项目,坚决不上。比如在农业方面,要通过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引导资本投向有利于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财政受益的项目,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工业方面,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优势化和优势产业集群化上项目。在服务业方面,重点引进像万达、天房、五矿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连片开发,打造精品,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整体功能、拉动经济发展。三要完善运作机制。继续坚持完善领导小组领导、领导干部包保、指挥部推进、项目观摩评比,以及项目策划、储备、实施等方面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对今年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抓住早开工这个关键,一事一议,跟踪督办,全力扫清项目建设的障碍,快开工快建设。对前期推进项目,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尽快完善手续,落实要素保障,争取及早动工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筹办好泰山国际登山节,举办京津唐、长三角等招商活动,突出产业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努力实现招商工作新突破,助推经济实现新跨越。
扩大对外开放是培植经济增长点的潜力所在。近年来,我市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活力显现。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我市几项主要指标的增幅,在全省都居于前列,成绩来之不易。同时要看到,我市的开放型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开放型经济仍然是短板,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下一步,要继续发挥优势,强力推进,争取有更大的作为。加大对世界 500强和跨国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引智的力度,扩大我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支持优势企业在全球布局产业链条,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既要推动产品、技术、劳务出口,又要强化品牌意识,带动国内重大装备和零部件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注重依靠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新常态孕育新机遇,谁见势早、谋事快,谁就能抢得先机。这个新机遇就是转方式调结构。一要着力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继续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和办法,用好政策支持、资金引导、载体培植、项目带动等工作抓手,在“转调创”中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继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其他业态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1个百分点左右。落实好工业转型实施方案,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研究落实转型方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百亿企业培植取得新的突破。着力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泰山茶、食用菌等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竞争力。二要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群众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市的万元 GDP能耗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要高,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要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抓好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对没有能耗增量的高耗能项目、产品能耗水平达不到先进值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确保顺利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二五”节能减排总量控制任务。扎实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企业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加快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生态泰安。
(三)注重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一要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康平纳集团去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华鲁锻压公司研发的一个专利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势增长。要认真总结推广这些企业的经验做法,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扶持,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投入、科技研发、成果应用的主导者和受益者。二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畅通转化渠道,推动科研投入成果化。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跟踪问效机制,切实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支持输变电设备、先进装备制造、非金属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承担重大专项和重大计划,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三要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实现了较快发展,人才总量、队伍素质有了新提升,特别是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和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实现较大突破。要继续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创新的关键,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优化整合人才工作政策,大力推进重点人才工程,全面提高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要依托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科技园区和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以人才引领和支撑泰安创新发展。四要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探索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资本支持机制,推动初创型项目和成长性强的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工作载体。推进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营造支持创业、保护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注重依靠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及时跟上改革的步伐。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文件,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其含金量很高,要求也很严。今年,中央、省里的改革举措会更加密集,改革的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到经济发展上。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及时跟进,抓好落实。要密切关注改革动向,对即将出台的政策要超前研判、捕捉信息,积极争取改革试点。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各级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改革办,以及重要改革事项牵头单位、参加单位等,都要担当起应尽的职责,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发挥好协调服务推动作用。要制定好改革中长期规划,明确 2015年改革重点任务,制定年度改革总台账、专项领域分台账和部门明细账。中央改革办专门成立了督察局,将加大督查落实的力度。对中央和省里正在推进的改革决策,我们要尽快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特别是要抓好经济领域改革的落实,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三是及时总结推广改革先进经验。我市承担的各类国家级改革试点有 15项,省级改革试点有 13项,目前这些试点工作都在顺利推进,有的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在相关领域形成了新鲜经验。要继续精心组织,大胆探索,注重实效,做到边改革、边总结、边推广,切实发挥好各类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
(五)更加注重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同时,改善民生又能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继续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对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抓好社会保险、大病保险、社会救助等基础性工作,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高度关注实体经济中产能过剩行业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可能出现的风险,高度关注政府债务风险和企业融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不出问题。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维稳第一责任,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努力提高新常态下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领导经济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第一,要加强学习研究,在素质本领上适应新常态。2015年起,诸如新环保法、新预算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将正式实施,涉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一系列新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和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学习与研究。一是提高理论素养。抓好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对新常态的九大特征、未来经济走势的战略性判断,要深入学习研究、准确理解把握。要多学一些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方面的基础知识,多学一些管理、战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不当外行人。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省里最近举办了“新常态新作为”系列专题研讨培训班,分期分批对机关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我们也要及时跟进,聘请有关专家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缺什么补什么,加深对新常态的认识。三是加强调查研究。要特别关注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创造性。要定期分析把握我市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超前拿出应对措施。今年,中央、省里都要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各级各部门要在产业布局、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拿出一批符合泰安发展实际的中长期规划,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要把握正确导向,在工作指导上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中央和省里都明确要求,今后的经济工作,不能再单纯以 GDP论英雄,主要任务是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发展速度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系。增长速度可以缓一缓,但质量效益必须提上去;发展速度可以有弹性,但转方式、调结构不能有任何弹性,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向前推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要重视在发展实践中历练培养干部。现在的经济工作专业化要求很高,要求我们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阅历。根据省委要求,要注重选拔政治上强、懂经济、守规矩、会管理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健全完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法,运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要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化法纪、规矩意识,更多地依靠法治的思维和方法,更多地通过严格执法、建立制度、健全机制来解决矛盾、推进发展、维护公平、促进和谐。要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
第三,要持续改进作风,在干事创业上适应新常态。去年我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扎实效果,但抓作风建设的力度时刻不能放松。抓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坚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从严约束下干事创业,从严治党、正风肃纪,是正本清源、回归正常,不能作为“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借口。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始终保持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担当,该争取的还要积极争取,该创新的还要敢于创新,千万百计把工作干上去,同时,又要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拼搏实干,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征程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