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简称新矿集团,是一家以国有资产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大型企业集团。1956年建企,为“世界500强”企业山东能源集团的最大子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境内,发展地域涉及山东省境内的泰安、莱芜、菏泽、济南、德州、青岛、聊城等7个地市,新疆、内蒙古等8个省区,拥有煤炭资源储量250.1亿吨,设计产能1.12亿吨。2013年,集团完成原煤产量466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
近年间,新矿集团围绕国家“转方式、调结构”政策导向,按照产业、资源、地域“三个集中”及产业向突出核心业务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向流程再造指导下的“大生产”配置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向全面协调可持续转变“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打造和完善以煤炭为核心,以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贯穿煤炭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竞争”的商业模式,形成以“千亿新矿、亿吨集团”为战略目标,以打造国际化新型能源企业为战略定位,以四大产业板块为着力点,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安全、绿色、转型、和谐发展为根本方式的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之路。
企业先后荣获首届“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奖”“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管理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全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示范企业”“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等称号,是全国唯一矿山设备再制造基地,被山东省政府认定为重点扶持技术中心企业,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被国土部、财政部评为“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被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建设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学者岗位和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
【煤炭生产】①生产管理。优化生产系统、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破解老区矿井用人多、成本高、效率低,新区矿井提质、提效及灾害治理、产量提高等一系列难题,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在生产人员大幅减少且没有新井投产的前提下,集团公司原煤产量同比增加424万吨。②绿色开采。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推进绿色开采,全年以矸换煤326万吨,承担国家13项充填开采标准制定工作,成功获批建设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借助成熟工艺技术,实施煤矿充填开采成套技术产业化运作,创收6000万元,实现由“技术”到“产业”的跨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通过财政部专项检查评估,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补助1亿元。继协庄、翟镇、华丰、新巨龙之后,华泰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新巨龙“绿色煤矿建设成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项目,获得补助资金2800万元,走出一条煤炭生产安全、绿色、高效的发展模式。
【经营管理】①企业瘦身。调剂盘活统管设备4479台件、矿管设备48台套,节约设备购置资金34亿元。组建亏损企业与在建项目排查诊断、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筹划、项目资金筹划、探矿权采矿权排查4个专项工作组,完成内蒙古、新疆、山西等省区亏损企业及在建项目诊断,争取国家优惠政策26亿元,同比增加08亿元。②对标管理。突出管理、技术、工艺等降本关键点,先后赴龙口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新泰地方煤矿现场对标,并通过网络信息与先进央企、省企对标,通过分析制约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和短板,严格专项资金、设备管理,严控非生产性支出,21对生产矿井中20对原煤成本同比下降,12对矿井降低100元以上。③资金管理。创新拓展融资租赁、信托理财、中期票据等融资渠道,非贷款融资占到融资总额的24%;应用电子承兑、汇拆等业务合理控制最佳现金余额,节约资金成本3.8亿元;开展税务筹划,合理纳税;实施内部单位资金货币化结算方式改革,在增强权属单位理财意识、规范资金统借统还程序的同时,减少局矿往来占用4.6亿元,提高资金效率。④风险管控。与国内一流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梳理优化业务流程20个。突出投资、资源、政策、合同等风险防控点,规范董事会投资决策程序,建立合同签订、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合同管理全过程监控。完成工矿企业各类风险的排查诊断、督促落实,有效规避潜在风险。⑤全面市场化管理。编制全面市场化管理指导手册,确立以“8种管理要素、6级市场主体、6大支撑体系”为内涵的全面市场化管理体系,并逐步向非煤单位延伸,初步建立以山能机械、泰兴物业为试点的市场化管理模板。将全面市场化管理纳入权属单位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增强市场意识。⑥项目管理。围绕提升项目建设速度、质量、效益,突出建设单位管理主体责任落实,重新修订工程造价、设计、建设、质监等管理办法,规范基建管理流程。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理念,按照“建控缓退”原则,将有限资金用于加快优势项目建设,优先保证上海庙、伊犁矿区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80.06亿元。⑦经营考核。构建硬性指标约束机制,下半年采取量化、差异等考核方式,与29个权属企业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⑧机关效能。着眼打造集团上下联动优势,在公司机关组织开展“服务基层、助力增效”活动,制订139项增效措施,提升基层工作质量,促进经营指标完成。
【非煤产业】①物流贸易。立足“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坚持引导客户消费、创造客户需求的理念,实施精煤增收战略、电子商务网上竞价销售及跨煤种横向价值挖潜,精煤销量同比增加67万吨,增收4.98亿元。构建“大贸易”体系,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推进“战略联盟”、贸易与金融一体化发展、电子商务、货找源头等贸易模式,销售收入创出历史新高。②生产服务业。立足打造没有资源的资源型开采企业,以矿管集团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瞄准“矿山生产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定位,逐步构建起管理咨询、基建技改、技术服务、整体托管等多元化服务方式。③煤化工产业。立足“项目召集人”角色定位,以合作共赢理念谋划伊犁20亿m3/a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与浙江能源达成全面合作协议,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④装备制造业。立足制造、再制造一体化发展,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构建完善设计、制造、租赁、再制造、再设计闭环价值链,山能机械成功再制造全国首套千万吨综放工作面成套设备,实现由关键零部件再制造向成套设备再制造升级。⑤房地产业。华新地产抢抓政策调控机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盈利2.67亿元。⑥其他现代服务业。医疗集团、新汶矿业职业大学、新矿信息等服务产业加快优化整合,实现协调发展。全年现代服务业板块实现收入同比增加162亿元。同时,把握创新驱动要素,依托“四大产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拥有连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发改委全部三大创新平台。全年完成研究和推广项目207项,2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55件专利获得授权,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果转化率达到92%。
【安全管理】①安全责任。重新梳理确认地面单位的安全主体、主管及监管责任,做到边界清晰、责任到位。②安全投入。坚持“越是困难越要抓安全”的理念,投入专项资金16.22亿元,用于系统优化、灾害治理、设备升级,机械化水平达到98.8%,综采率96%,综掘率89.6%。③灾害治理。突出冲击地压、瓦斯、高温等重大灾害防治,加大发生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加强“三位一体”隐患排查,完善“超前评价、方案量化、严格考核、安全确认”的灾害评价防治闭环流程。④安全经济评价。突出重大事故防范、生产系统优化、科学经济开采,深化开拓布局、生产接续、经济开采评价范畴,拓展基建矿井、三级权属矿井评价范围,提高矿井安全经济效益。⑤双基建设。开展安全诚信、金牌班组等创建活动,深化专业技术比武,提升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素质能力。⑥安全质量标准化。坚持“朴素、本质安全、以人为本”的质量标准化理念,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融入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生产环境由安全向健康转变。全年8对矿井被评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3个矿井安全生产超过10周年。
【和谐创建】①党建工作。创新形成“群众工作室”等服务群众的有效做法,构建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深化创先争优全员、长效、常态机制,总结形成孙村“智能党建”、华丰“一体化双评价”等7个党建创新品牌。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开辟专栏28个,拍摄播放《逆势扬帆》等专题片5部,反馈民生留言289条,增强上下应对危机、创新发展的信心。组织开展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10人获集团公司道德模范,2人获省管企业道德模范。新巨龙“八全管理模式”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翟镇、新阳被国家安监总局命名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③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十百千万”人才队伍建设,对矿处级管理人员进行年度考核,组织开展46个工种、55个项目、4万职工参与的学练提争、技术比武活动。成功承办省管企业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取得4个单项3个第一的好成绩。④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教育、制度、监督创新力度,集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主题教育活动,制订印发“三重一大”决策补充规定,协同推进人员招聘、物资供应、专项资金使用、设备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监督。⑤和谐平安新矿建设。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关爱职工、帮扶救助等群众工作,发放各类救助款1257万元,走访慰问省外创业家庭769户,集团公司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煤矿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特别贡献奖”“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文明创建保持11个省级、8个省管企业文明单位。规范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被评为“山东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做好信访稳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后勤物业等工作,积极参与新泰市创建卫生城市,集中力量办成一批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实现矿区和谐稳定。 (史涛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