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4&rec=10&run=13

201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市的各项部署,重视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的调整,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努力作为,科学务实,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中有进态势,“转、调、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综合①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7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6%,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增速呈现逐季提高态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0.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1367.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1162.8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1∶50.7∶40.2调整为9.3∶49.0∶41.7,人均生产总值50296元,增长9.0%。②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比重差距首次缩小至10个百分点以内。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40.7%。③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1.8%,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衣着类涨幅较大,分别为3.0%和3.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小幅上涨,涨幅分别为1.2%、1.5%、1.4%和1.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0%。④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6.7万人,其中安置就业特困人员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73%,低于3.5%的控制目标。新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园区17个,扶持创业项目356个,为2799名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亿元,带动就业7.6万人。⑤民营经济发展平稳。民营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17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GDP的61.0%。实现税收167.2亿元,增长2.0%。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16.3万户,从业人员35.0万人,注册资金59.2亿元,分别增长11.1%、13.6%和26.3%;实有私营企业2.7万户,从业人员29.4万人,注册资金820.8亿元,分别增长9.0%、下降1.5%和增长36.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上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科技创新水平还需继续提高,经济外向程度还比较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压力还比较大,就业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民生压力仍较大。
农业①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增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0.1亿元,增长3.7%。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602亿元,增长2.9%;林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4.2%;牧业增加值75.7亿元,增长4.4%;渔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5.6%。②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年内有机食品基地新增173333公顷(2.6万亩),有机蔬菜面积稳定在233万公顷(35万亩),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奶牛存栏、苗木花卉面积分别新增0.72万头、1800公顷(2.7万亩),达到25.1万头和236万公顷(35.4万亩),继续位居全省首位。新建市级设施蔬菜标准园10个,培植省级蔬菜标准园5个,设施农业用地面积达到187万公顷(28万亩)以上。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积913333公顷(137万亩)。新注册农产品商标283个,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2514件;新增泰山赤鳞鱼、大羊薄皮核桃、徂徕黄金梨、泰山板栗、肥城桃木雕刻、许家庄大白菜、宁阳蟋蟀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达到13件;农产品中国驰
2013年泰安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表2
品名 产量单位增长(%)粮食281.3万吨棉花0.9万吨3.1油料23.3万吨0.5蔬菜(含菜用瓜及食用菌)790.3万吨1.9园林水果52.9万吨4.4生猪年末存栏210.4万头2.6牛年末存栏38.9万头4.1其中:奶牛25.1万头3.0羊年末存栏175.2万只0.5家禽年末存养3570.4万只-3.1肉类总产量45.4万吨1.6奶类产量56.3万吨2.1禽蛋产量19.9万吨0.3名商标达到4件,农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17件。③主要农牧产品产量提高。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431万公顷(964.6万亩),比上年增长0.3%。粮食总产281.3万吨,大多数农产品产量有所提高。(见表2)④林业、渔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9万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7262公顷、防护林面积5063公顷。全市森林面积25.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9%。活立木蓄积量1377.7万立方米,增长2.6%。拥有省级及以上湿地公园2处、市级湿地公园1处。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7万公顷(17.6万亩),增长2.3%,水产品产量9.1万吨,增长5.4%。⑤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2013年,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增速高于财政支出4.4个百分点。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85家,增长62.5%;规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面积达608万公顷(91.2万亩),增加175万公顷(26.2万亩);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资金6.5亿元。行政村通电话、自来水、柏油路和汽车均达到100%。⑥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农机化投入资金2.9亿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1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拖拉机保有量达到7.9万台,增长4.2%;联合收获机达到1.5万台,增长7.3%。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0%,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25.7亿元。投资1.8亿元的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改善恢复灌溉面积2万公顷(3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46667公顷(14.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农村饮水安全“百村帮扶”解决212个村、2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和建筑业①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呈现增幅逐月稳步提高态势。其中,国有工业增长17.9%;集体工业增长18.6%;股份制工业增长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长7.5%。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2.6%和12.4%。②多数工业产品产量提高。在全市统计的120余种工业产品中,75种实现同比增长,增长超过20%的有27种。(见表3)③工业企业效益平稳提高。全市18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利润448.5亿元,利税719.9亿元,分别增长6.3%和6.5%。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340.0%,提高9.0个百分点。④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利润172.2亿元,增长20.9%;实现利税262.4亿元,增长19.5%,增幅分别高出全部工业平均水平0.9、14.6、13.0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13.0亿元,增长12.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4.2%,比年初提高1.1个百分点。⑤建筑业发展平稳。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实现增加值194.0亿元,增长8.0%。实现利税60.7亿元,增长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71.62013年泰安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表3
品名产量单位增长(%)原煤1937.8万吨9.2发电量130.8亿千瓦时3.5钢材442.2万吨2.6焦炭221.6万吨0.7原盐74.9万吨-2.1化学肥料110.2万吨11.3化学农药23258.0吨-3.7塑料制品47.1万吨20.8水泥788.7万吨5.7纸面石膏板20323.0万平方米10.7起重机87.4万吨-8.0电力电缆13.9万公里-5.6工业锅炉8338.0蒸吨17.6变压器7132.7万千伏安-8.8玻璃纤维纱40.3万吨-2.7小麦粉173.6万吨21.9白酒10884.4万升-0.6液体乳34.8万吨8.4机制纸46.4万吨-24.9布54120.0万米3.3高压开关板15086.0面9.9液压元件104.0万件15.0亿元,实现利税4.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722.4亿元,增长25.1%。从投资项目建设性质看,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完成503.7亿元,增长34.5%,新建、扩建项目投资分别为579.5亿元和682.5亿元,增长11.4%和11.7%。②投资结构更趋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4.2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完成887.1亿元,增长14.9%。其中,工业投资886.1亿元,增长15.3%;制造业投资实现819.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925%,增长17.3%,是工业投资的主要投向。第三产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完成投资1050.5亿元,增长26.9%。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教育业等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220%、113.0%、69.6%和430%。高耗能行业投资规模继续缩小,全年完成投资176.7亿元,下降11.6%,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1.3%降至8.9%。③民间投资稳步发展。民间投资完成174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全部投资的87.9%。其中,个体私营经济投资800.7亿元,增长20.0%;股份制经济投资477.4亿元,增长32.9%;集体经济投资429.8亿元,增长144%。④房地产业开发销售两旺。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467.9万平方米,增长20.5%;竣工面积2200万平方米,增长6.0%。商品房销售面积405.7万平方米,增长25.9%;商品房销售额179.1亿元,增长28.6%。
国内贸易①消费品市场平稳有序。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城镇930.3亿元,增长12.9%,市场份额为88.3%;乡村123.5亿元,增长18.8%。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291.0亿元、635.7亿元、19.4亿元、107.7亿元,分别增长15.0%、12.5%、17.6%、15.2%。②热点商品持续旺销。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基本生活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分别为19.3%、36.0%、30.8%、25.9%。
交通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4328.9公里,比上年增加12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8.8公里。全年公路、水路货运量12068万吨,货运周转量172.1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4.5%和9.1%;客运量6416万人,客运周转量48.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5.4%和2.9%。年内更新环保型公交车100辆,城市公交网络覆盖率、出行分担率分别达到71.0%、22.6%。
邮电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5.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0%;电信业务总量31.1亿元,增长9.9%。全市邮政函件1549.3万件,增长38.1%;汇兑31.9万笔,下降7.0%;快递811.3万件,增长30.0%。年末固定电话户数96.8万户,增长0.1%;移动电话609.2万户,增长14.7%;上网用户212.7万户,增长32.5%。
对外及对港澳台经济①进出口贸易继续好转。2013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继续保持稳步回升增势。其中,出口13.7亿美元,增长11.8%;进口11.2亿美元,增长19.7%。一般贸易出口11.1亿美元,增长18.8%;加工贸易出口2.5亿美元,下降11.2%。②利用外资成果显著。全年共批准外商及港澳台商直接投资项目57个,比上年增加15个。合同利用外商及港澳台商直接投资526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4.9%。实际利用外商及港澳台商直接投资35122万美元,增长106.8%。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全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额235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4%,完成营业额25525万美元,增长64.3%;外派各类劳务和研修生2375人,增长13.8%;期末在外4424人,增长5.8%。
旅游年内接待境内外游客483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1.7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4.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791.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27.3亿元,分别增长11.0%和15.1%。全市重点景区运营情况良好。其中,泰山景区接待进山进景点游客497.6万人次,实现门票总收入3.8亿元; 方特欢乐世界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4亿元; 太阳部落景区接待游客6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600万元。年末全市A级旅游景区31家,其中AAAAA级1家、AAAA级8家;旅行社167家,比上年增加11家。
财政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各项税收118.4亿元,增长4.4%,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各项税收中,增值税15.9亿元,营业税34.2亿元,企业所得税10.7亿元,分别增长3.6%、17.8%和下降8.4%。全市地方财政支出259.1亿元,增长6.8%;与民生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大,分别为19.9%、11.6%和9.4%。国、地两税实现收入(不含契税、耕地占用税和水利基金)187.2亿元,增长5.0%,其中国税94.5亿元、地税92.6亿元,分别增长1.4%和8.9%。
金融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2261.3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16.9%,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400.0亿元,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为1416.4亿元,增长15.4%。金融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质量改善支持力度明显,农、林、牧、渔业贷款增长125.7%,住宿和餐饮业贷款增长3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84.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长63.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增长5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增长63.5%。
保险全市保险公司增至41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7.5亿元,增长11.4%。其中,财险收入14.4亿元,增长18.9%;人身险收入43.1亿元,增长9.2%。
科技全市获奖科技成果15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3项、省级科学进步奖48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0项。年末,全市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863”科技成果产业基地2家。全年申请发明专利1921件,授权发明专利258件,增加62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55项,比上年增加553项;合同金额9.72亿元,增长139%。
教育全市8所普通高校招生3.0万人,在校生10.2万人,专任教师5349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5.8万人,专任教师2255人。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17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8.6万人,专任教师2.1万人,达标率超过99%;560所小学在校学生336万人,专任教师2.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均达到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超上年,分别达到96.9%和975%。
文化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兴旺。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14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业余文艺表演团体1860个,艺术表演场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6处,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651家;年内新建和提升公共电子阅览室2622个,升级农家书屋400家;全市博物馆、纪念馆5个,文物保护管理所4个,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355个,列入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名录共139处。文化产业稳步突破,全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比上年增加1家),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10个(增加4个)。②档案、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全市8个档案馆馆藏总量97.5万卷(件、册),影像、电子档案5.4万张(盘),全年利用档案、资料3.5万卷(件、册)次。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3万场;有线电视用户88.1万户,增加6.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1.5%,提高5.9个百分点;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1.0万户,增加26.9万户。
卫生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118所,其中医院98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所、妇幼保健机构7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所、卫生院7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4所、门诊部(所)791所、村卫生室2835所;全年新增医院6所、门诊部(所)99家、村卫生室29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6万张,新增3791张。卫生技术人员(不含村卫生室)3.46万人,增加56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4万人,增加1914人;注册护士1.42万人,增加3125人。
体育年内,泰安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24个大项,累计夺得省级锦标赛金牌66枚、银牌35.5枚、铜牌41枚,全国及以上比赛获得15金5银7铜成绩。年内新成立体育协会3个、俱乐部13个;市县两级成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中心,设立了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新建乡镇健身中心17处,公园、社区、居民小区健身设施21处,农村健身工程555处;地下游泳馆顺利完工,全民健身中心室外广场、体育中心网球馆投入使用。组队参加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24项,获得一等奖20余个、二等奖60余个;累计举办承办规模赛事活动90余项次,全市体育人口保持在40%以上。体育彩票销售量5.4亿元,增加1.2亿元。
城市建设①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8%,提高1.2个百分点。②农村住房及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完成村镇建设投资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房建设按照常态化管理方式有序推进,集中建设农房4.3万户,改造危房1.3万户。各级示范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建有省级示范镇10个,市级重点发展镇15个,14个镇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镇。66个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305个村社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③城市基础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建设投资完成45亿元,增长9.8%。年末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38.0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2%,其中泰城达95.3%;无害化垃圾日处理能力170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日供水能力67.8万吨;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新增道路面积133.0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300公顷。泰城路灯完好率和亮灯率均达99%。④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有力。全市保障房建设开工41个项目1.01万套,开工率(占计划任务)125.8%;年底基本建成9703套,基本建成率(占计划任务)138.6%。年内2791户家庭分配到保障房。高铁A片区住房保障项目荣获“鲁班奖”。
节能降耗①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3年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8%,万元GDP电耗下降3.5%。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上年增长2.3%,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8.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3.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在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调查的31种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24种下降,下降面达77.4%。②建筑领域节能扎实推进。继续实施建筑节能闭合式管理,新型墙材在城镇规划“禁实”(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达到100%,新开工项目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全年应用新型墙材12亿标块,节地12667公顷(1900亩),节标煤6.3万吨。全年完成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83万平方米,推广利用地源热泵面积40万平方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13年,全市上报国务院、省政府审批建设用地1800公顷(2.7万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13333公顷(1.7万亩),使用存量土地46667公顷(0.7万亩),使用挖潜指标200公顷(0.3万亩),保证了全市建设用地需要。全面完成总规模102万公顷(15.3万亩)的农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9200公顷(13.8万亩),新增耕地66667公顷(1万亩)。农业用地保护和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建设①环境保护工作富有成效。2013年,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为优良的天数221天;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项目157个,削减化学需氧量、氨2013年泰安市每百户市区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表4品名数量彩电116台助力车78辆摩托车47辆家用电脑99台微波炉62台洗衣机95台品名数量电冰箱103台家用汽车27辆空调器109台淋浴热水器96台移动电话210部照相机65架
2013年泰安市每百户农村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表5
品名数量彩电119台电冰箱82台洗衣机88台电话机69部空调器39台微波炉29台热水器71台品名数量移动电话202部家用电脑45台摩托车70辆电动自行车99辆影碟机46台照相机19架汽车(生活用)7辆氮排放量8594吨、781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项目20个,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105万吨、1538吨。泰城主要区域实行黄标车禁止通行措施,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工作全面展开。②生态市建设成就斐然。全市有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8.9%,提高0.3个百分点。全市已有59个乡镇获得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命名,其中全国生态乡镇16个;已建成省级生态村18个、市级生态村1128个。建成绿色社区7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2个;建成绿色学校198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55所。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51起,死亡80人,分别比上年下降5.6%和4.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28人,下降68.2%。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6.83万人,增长1.0%。其中,城镇人口299.4万人,增长3.0%。
居民生活201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1元,比上年增长9.9%;人均消费性支出18201元,增长8.8%;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1.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547元,增长13.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19元,增长13.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9%。
社会保障①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达到107个,拥有床位1.76万张,年末收养人数1.42万人,新增社区服务站10个,新增其他社区服务机构214个。全市最低保障救助10.4万户、17.6万人,发放低保金37486.5万元。其中,城镇1.1万户、2.2万人,发放低保金9026.4万元,月人均保障标准420元,比上年提高40元;农村9.3万户、15.4万人,发放低保金28460.1万元,月人均保障标准194元,比上年提高19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2717万元,增长11.4%,筹集社会福彩公益金4433.7万元,增长7.9%,直接接受社会捐赠4233.1万元。②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0.1万人、203.8万人、55.2万人、847万人和74.8万人,收缴保险费分别为56.0亿元、30.4亿元、2.6亿元、3.5亿元和1.9亿元,5个险种9个类别的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均达95%以上。全市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84.7亿元,增长200%。其中,为18.4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7.2亿元;支付职工医疗保险费23.3亿元;支付居民医疗保险费3.2亿元;为1.9万名失业职工支付失业保险金1.4亿元;支付工伤保险费2.0亿元;支付生育保险费1.2亿元;为76.8万名居民发放养老金6.4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为2488名参保居民减轻个人负担991.4万元。
(注:该部分摘自统计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