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和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3&rec=71&run=13

【概况】 2012年,全市水利和渔业总投资24.63亿元,争取省级以上无偿资金8.845亿元,征收各项水利规费2.52亿元。建成维修各类水利工程8540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03万公顷(30.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3万公顷(20万亩),解决20.98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水产增养殖面积2.81万公顷(42.2万亩),繁育苗种7.12亿尾,水产品产量8.65万吨,渔业产值11.9亿元,渔民人均收入1.49万元,产量、产值和渔民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4.3%、10%和11%。在全省17市水利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二。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市科学发展先进单位、争创“五型”机关先进单位。

【水利投资】 争取省以上资金8.85亿元,其中小水库除险加固资金4202万元,中小河流治理项目6061万元,水土保持资金1320万元,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1.1亿元,小农水专项资金3440万元,饮水安全资金6535万元,灌区改造资金2200万元,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2800万元,移民直补资金2亿元,移民项目资金9850万元,南水北调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9239.36万元,渔业资金9038万元,水文监测设施1050万元,东周水闸528万元,防汛抗旱1070万元。其他胜利水库和引水渠及赢汶河、石汶河引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国家投资计划,渠首引水枢纽即唐庄坝工程列入市级投资计划,胜利水库引水、输水、蓄水工程具备全面除险加固条件,总投资3.48亿元。

【大汶河综合开发和中小河流治理】 天泽湖二期工程铺筑路面18.9公里,建桥涵34处;完成库区清淤100万立方米,整治岸坡10万平方米,建成湖心岛12处,泉林坝、颜谢坝坝头及滨湖路沿线景观进行绿化;汶口二号拦蓄枢纽工程正式蓄水,“一水连六桥”的大水面景观展现在泰城南大门,发电站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90%,景观平台、上下游护坡、游船码头等附属工程完工。10月8日,总投资3亿元的颜张拦蓄枢纽工程和泮河湿地工程同时开工。列入2009~2012年治理规划的1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验收任务,名列全省第二,列入2013~2015年国家治理规划的18个项目总投资4.83亿元,9个项目通过省水利厅初步设计评审。新泰市成为全省7个国家首批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之一,总投资2.9亿元。

【防汛抗旱】 加强汛期调度管理,汛期14座大中型水库调洪10次,80座小型水库溢洪,实现水库与河道联合调度,完成应急度汛工程168处,维修桥涵300座。12月6日,在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面对4月下旬和6月中旬的两次干旱,投资8600万元,维修、新建应急工程2700处,抗旱浇灌面积180万亩次,实现有旱情无灾情,为粮食“十连增”提供保障。

【水利工程管理】 12月4日,以市政府161号令颁布《泰安市小水库管理实施办法》。14座小(二)型水库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印发考核办法,对县(市、区)进行专项督查,年底完成20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全部落实,建立起符合工程运行管理要求的管理体制。市大河水库管理处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光明、金斗、彩山3个水库单位被评为全省规范化管理单位,占全省总数的31%。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10月5~7日,市水利和渔业局组织有关部门及6个县(市、区)水利局长赴湖北省潜江市和德州市宁津县、滨州市惠民县,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当地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研究全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推进措施。10月30日,市水利、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11月7日,市政府在肥城市召开全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6个县(市、区)均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82个乡镇(街道)单独设立水利站,作为县水利局派出机构,以县水利局管理为主,人员工资和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5个乡镇(街道)加挂牌子,选配村级水管员3594名。6个县(市、区)全部组建专业服务组织,有水利建设管理任务的乡镇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级用水合作组织的比例达到73%。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 2011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在省绩效考评和验收中取得优异成绩,市级被评为优秀等次,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被评为优秀等次,岱岳区、新泰市被评为良好等次,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三年总体验收肥城市被评为优秀等次,全市获小农水重点县省级奖励资金2040万元。肥城市成功申报全省10个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之一,三年总投资1.15亿元,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80公顷(8.07万亩)。编制完成全市“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11月22日,市政府召开以“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组织有关部门参加会议、提供现场、交流经验,整合涉农涉水资金和技术力量;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公顷(18万亩)。

【水资源管理】 年内,对全市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将角峪、彩山水库和埠阳庄地下水源作为泰城应急(后备)水源地的规划,以建立泰城饮用水“双水源”,保证泰城居民长期饮水安全。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环保局等部门组成泰安市用水总量控制联动工作组,研究制订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措施,印发《关于认真贯彻〈泰安市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联动机制,形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对1600家用水单位下达年度用水计划,规模以上非农业取用水单位用水计划下达率达95%以上。抓好计划用水“季考核”,按季度对各取用水户实际取用水情况、水资源费应缴数额以及累进加价数额进行详细计算,严格考核,确保用水计划落到实处。细化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审查程序,坚持论证前置,在论证审查过程中,坚持取水科学、用水节约、退水合理的原则,重点对项目用水合理性、取水水源保障程度、节水设施及取退水影响等内容进行审查。优化配置水资源,积极调整用水结构,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在瑞星化工新上功能糖项目和山东泰安60万吨/年LNG装备国产化项目水资源论证中,通过调整用水指标和水源,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实现水资源配置优化。全年开展水资源论证157项,其中编制报告书22个、资质单位编制报告表16个、业主单位编制报告表119个。编制完成黄前水库水源地保护行动方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黄前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通告》,对黄前水库保护区划分、保护区尤其是一级保护区内的生产活动作出明确界定,严禁一切危害水源保护的行为。在原有15个水功能一级区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泰安市水功能区划》,划分一级区30个,在开发利用区中划分二级区32个,基本覆盖全市河流湖库和重要水域。

【水行政执法】 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专职水政执法队伍,专职执法人员177人,统一执法服装,配备专用执法车辆24辆,专用执法装备及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市、县、乡三级水政执法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建立水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与建设部门联动执法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制订水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执法巡查日志、周志、月报等工作制度和措施。将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护方案审批、防洪影响评价三项行政许可事项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在重点建设项目中落实水行政许可。年内,市大河水库管理处警务室挂牌成立,新泰、宁阳、岱岳区等县(市、区)在重点水管单位建立水利警务室,全市共建水利警务室10个。开展城区水资源专项执法、水土保护执法、全市河道及大中型水库执法巡查等活动,检查取用水单位81家,查处各类违法行为32起,下达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6份,封停自备井45眼。

【水土保持】 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6个、县级项目1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千米。总投资3000万元的新泰市莲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是全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该项目严格组织实施,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定期检查,严格考评,完成地面整理、配套水利水保工程、涵管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800万元,占总投资95%。3个2010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3个省财政补助项目通过省水利厅验收,被评为优秀工程,全市平均考核得分95分,居全省第一,肥城市前寨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获全省最高分97分。天泽湖景区、泰山彩石溪水利风景区通过省水利厅评审,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泰安市列为山东省水利旅游资源监督管理试点市,岱岳区天颐湖水利风景区列为水利旅游远程动态监管项目,安装远程监控摄像装置2个,实现省水利厅对天颐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利旅游情况和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工程影响的实时动态监控。

【移民后期扶持】 开展移民项目建设“四自”(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管理试点工作,该试点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8个省开展的新的建管模式试点,泰安市是山东省唯一试点单位。为确保试点效果,在全面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新泰2个乡镇2个整体搬迁村,制订详细实施方案,选出村级理事会,成立工程、财务、监督小组,开展试点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移民项目“四自”管理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发挥东平移民扶持资金数额大的优势,做大做强有机蔬菜、麻鸭等产业;在利用移民资金重点建设水利项目方面,继续培植岱岳区小型水库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典型,实施9座小型水库灌区配套工程,配套渠道1.1万米,改善库区村灌溉条件。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泰安市水利移民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全省首例。该办法对项目规划、项目申报、方案编制、建设实施、资金管理、稽查、验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提高移民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落实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99亿元,培训移民1.03万人次。

【南水北调】 做好八里湾泵站工程、柳长河工程、穿黄河工程施工环境保障和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编制等工作,搞好协调,化解矛盾,解决在工程实施中涉及国家、集体、群众等利益关系问题,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其中临时用地退还率提前完成,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向泰安市政府发来贺电。总投资4.4亿元的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开始实施,工程涉及东平县的州城、新湖、商老庄、戴庙、银山、斑鸠店、老湖、旧县等8个乡镇。第一批1期项目中的东平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和湖东排渗河项目已经完成,商老庄乡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戴庙乡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正在施工,共完成投资9000万元。第一批2期沿湖涝洼地改造项目及老湖镇特种动物养殖基地项目全面开工。

【渔业生产】 围绕黄河鲤鱼、泰山赤鳞鱼、乌鳢、大青虾等品种,加强原良种体系建设,加强对渔民群众的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以微孔增氧、池塘标准化养殖、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等技术为主推技术,组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省级示范县东平县选择重点养殖基地的示范户,通过示范户带动示范村、示范村带动示范区、示范区带动渔业标准化生产,共选择示范户320户,示范面积200公顷(3000亩),带动养殖户3200户,辐射带动面积1700公顷(2.6万亩)。4月13日,市水利渔业局与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省渔业技术推广站签订渔业科技合作协议,这是全省地市级与省海洋渔业厅签订的第一个渔业科技合作协议,东平县、岱岳区、肥城市成为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示范县。强化基地建设,发展养殖大户,培植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新发展渔业龙头企业5家,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社2家,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4100公顷(6.2万亩),辐射带动养殖户5400户。9个现代渔业园区列入省级总体规划,其中天颐湖、天平湖、大安山3个休闲渔业园区,面积1000公顷(1.5万亩),设施逐步完善,休闲功能逐步增强。肥城国庄、东平华信渔业专业合作社被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省级示范社,肥城湖屯标准鱼塘养殖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获奖金90万元;赤鳞鱼养殖场所发展到100处,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养殖规模达400万尾。2种水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6种水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共认证无公害基地20个、产品26个,认证面积达到3300公顷(4.96万亩),认证产量达到2.6万吨。向东平湖放流优质苗种1667.98万尾(只),比上年增加716.74万尾,增幅75.3%,完成投资300万元;8月6日,泰山赤鳞鱼博物馆建成开馆,放流赤鳞鱼20万尾。
(牛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