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3&rec=175&run=13

【概况】 年末,全市总人口558.87万人。全年出生6.7万人,出生率为11.98‰;死亡5万人,死亡率为8.94‰;自然增长1.7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04‰。年内,女性初婚4.15万人,减少4146人。全市已婚育龄妇女为116.98万人,占年末总人口的20.82%。其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60.23万人,领证率为51.49%,增长1.81个百分点;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6.6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4∶100。全市连续22年保持低生育水平,连续13次获得全省人口责任目标考核一等奖或先进单位称号。年内,泰安市继续保持“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称号,被省人口计生委确定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试点城市”,10月份,在全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市人口计生委被市委表彰为“争创‘五型’机关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泰安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连续4年保持“省级文明机关”称号,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在全市2012年度创新项目评审中,《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双向约定制度》被评为“良好”等次。泰山区人口计生局被表彰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新泰市小协镇、肥城市老城街道被表彰为首批“全国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泰山区邱家店镇、岱岳区天平街道被推荐为第二批“全国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宁阳县东疏镇创新性地将卫生与计生相结合,实施健康关爱工程的做法受到副省长王随莲和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敏的批示,省人口计生委专门印发《关于借鉴宁阳县东疏镇实施健康关爱工程经验做法促进计划生育工作落实的意见》,在全省推广。

【宣传教育】 落实“党政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计生部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宣传教育运行机制。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转变群众传统婚育观念的重要措施,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思路,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双进双建”、“关爱女孩”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实行社会舆论环境宣传与国情国策教育相结合。宣传胡锦涛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纪念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立30周年社会宣传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在全市形成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开展的浓厚氛围。将计划生育普法宣传纳入全市普法规划,通过设立普法宣传月、在主要媒体开设专题栏目、组织教育培训、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以主流媒体为依托,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报道工作,在《泰安日报》创办以“和谐人口·幸福计生”为主题的整版专刊,每月刊发一期。规范宣传教育工作,村级达到“八有、八个一”(“八有”,即环境宣传、村务公开、群众文化活动、图书室、阅报栏、科普知识培训、文化大院、广播电视节目等8个方面都有人口计生内容。“八个一”,即有一个新型生育文化大院或生育文化广场、一条婚育知识长廊、一个人口学校、一个计划生育服务活动室、一个计划生育知识宣传袋、一块计划生育公开栏、一支计划生育志愿宣传队、一个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平台)的工作要求。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十个一”(即发放一封慰问信、开展一次婚育新风赶大集活动、赠送一张年画、赠送一副春联、组织一次知识竞赛活动、举办一期流动人口计生知识培训班、刊登一期婚育文化黑板报、走访慰问一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举办一场计划生育文艺演出、举办一期外出返乡人员培训班)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月活动,全市举办“赶大集”活动316场次,设立宣传咨询台178处,发放年画和春联40.97万份(幅),发放宣传明白纸等宣传材料110.2万份,举办文艺宣传演出2260场次。全市计生干部和育龄群众的人口计生知识应知应会率分别达95%和90%。计生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95%。

【依法管理】 ①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进一步强化领导措施,做到领导、责任、人员、投入四落实。坚持每年召开高规格工作会议,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领导靠上抓,人大、政协不定期进行专题视察。严格落实一票否决、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和重点管理制度。市、县、乡三级计划生育协会都做到机构、编制、人员、投入“四到位”。年内,全市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入达2.92亿元,增长11%,人均综合投入达54元以上,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建立。②全面实行合同化管理。针对不同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签订相应的合同,使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更加规范有效。全市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到位率达100%。③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过错追究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服务、依法维权,有效杜绝乱收费、乱罚款。④强化执法监督。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在市、县综合评议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均取得较好名次。完善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和服务公开承诺制度,把计划生育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实行有奖举报制度,采取集中调查与随时调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全市6个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全部通过国家人口计生委诚信计生评估验收。⑤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实行属地化管理、全员化覆盖、信息化带动、合同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的“五化”和依托社区、划小责任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配齐计生协管员,织密管理网络,把管理措施落实到单位、到楼(院)、到户、到人。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妥善处理流动人口咨询、诉求和举报,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行为。全市流动人口合法生育率、发证率、登记建档率、证明查验率、信息联系落实率均达99%,合同签订率达100%。⑥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坚持抓好宣传教育,在全市营造关爱女孩、有利于女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坚持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纳入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一项否决指标纳入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全完善孕情随访服务、持证流引产信息交流、住院分娩实名登记、有奖举报、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B超及终止妊娠类药物监管、强化孕情监测、严格流引产审批、搞好出生性别上报及信息通报“五个关口”,从源头控制“两非”行为(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发生。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活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县市区,进行重点监控和专项治理,对完不成考核指标的予以“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依法严惩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年内,全市查处“两非”案件34例,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在正常范围。

【技术服务】 ①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将计生服务机构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培植优质服务资源,提高基层服务阵地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全市6个县级服务站、1个县级服务站分站和77个乡镇一类服务站、8个乡镇二类服务站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村级服务室能够基本满足孕情查访、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等工作需要。②健康查体服务。加强对已婚育龄群众分类管理,定期组织环情、孕情检查,严格落实访查制度,抓好查体扫尾,防止非意愿妊娠现象发生。结合查体,开展妇科疾病查治活动,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各级计生服务机构累计接待咨询者超过10万人次,查环查孕超过300万人次,诊治妇科病近11.5万人次。5月,集中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市、县、乡三级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以及艾滋病预防等科学知识宣传培训活动,累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47万份,开展咨询服务8万人次,接受义诊1400人,举办培训班59次,科技报告会27场,科普影视28场。③长效节育措施落实。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强化奖励措施,引导已婚育龄群众落实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年内,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6%。④优生优育服务。开展优生咨询和孕期跟踪监测服务,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全面建立对病残儿再生育家庭的优生监护制度,协调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出生缺陷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工作,加强高危人群跟踪服务,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孕期重点监控,有效减少新生缺陷儿的出生。6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

【队伍建设】 ①加强网底建设。实施“强基工程”,继续推行乡聘、村用、县备案制度,村专职主任工资实行县乡统筹,定期发放,其标准达到所在村支部书记工资的80%以上,实行绩效工资制,逐一落实职责任务,确保村级经常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市、县、乡层层举办人口计生综合培训班,抓好新任计生专职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服务能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年内,全市计生干部及专职人员受训率达100%。②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任务分解到村、工作指导到村、措施落实到村、业务培训到村、目标考核到村、奖惩兑现到村的“六到村”工作机制,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规划统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协会工作等各个方面的规范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较为配套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双向约定,将经常性工作落实在村级层面,靠村民自治的深化和提升,有效解决基层计划生育执法难题,促进各项工作到位落实。③加强分类指导。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搞好督促指导。一方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三自”模式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先进村、合格村达3752个,占总村数的99%。另一方面,加大计划生育薄弱村(居)帮促力度。针对薄弱村(居)的不同状况,实行上下联动,综合施治,落实“六定”(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定奖惩)责任制。年内,市人口计生委先后3次集中时间和人力,对1486个村(居)进行调研督导,入户走访2.97万户。

【信息化建设】 抓好WIS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完善育龄妇女基础信息、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奖励扶助信息、社会抚养费征收、病残儿医学鉴定和计划生育电子政务系统,规范人口信息管理服务工作,提高计算机信息的覆盖率、及时率和准确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善部门之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加强与公安、民政、卫生、统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实现信息相互印证,达到提高信息质量的目的。全市计生网络“村村通”达95%。已婚育龄妇女信息覆盖率达98%,信息网络畅通率和信息上报及时率均达98%。

【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按照“全面落实法定政策、用足用好社会公共政策、积极制定出台新政策”的思路,实行政府为主、单位负责、社会捐助相结合,完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全面落实“双向约定”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村级层面的利益导向体系,初步建立起民生普惠与计生优惠相衔接、政府层面与集体经济内部层面相配套、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相结合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采取纳入考核、列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等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年内,全市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2879万元,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人数达31.99万人,落实到位率达100%;落实企业退休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加发30%养老补助金1040.97万元;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的分别为2.22万人和1535人,发放奖扶金1812万元。严格执行政策,认真查处违法生育等行为。组织引导各级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时,注意防止重奖励轻制约、重制定轻落实的倾向,切实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年内,全市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84%。

【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年内,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为家庭健康把好第一道关口。一是高度重视。市政府成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领导小组,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并全力抓好落实。二是加大投入。各县(市、区)先后投入2764万元,引进购置检测设备27台套,招聘充实技术人员43名,改造相关工作场所3510平方米。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优生优育咨询服务,采取举办讲座、印发“明白纸”、出动宣传车、开办专题栏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实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意义、免费范围和相关工作要求。年内,出动宣传车122台次,印发明白纸38万份,举办相关讲座89次,受训人员达14万人次。项目开展后,全市检查人数3.72万人,平均覆盖率为77%;肥城市检查人数1.63万人,覆盖率为89.5%。结合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的开展,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质控力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全市计生系统“三项措施”探索“两实”管理创新新机制】 全市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要求,积极参与城市社区“两实”(实有人口、实有住房)管理创新,在总结“六融入”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两实”管理新机制。一是健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政府专网为依托,以社区为终端,以公安人口信息库为基础,以计生、民政、人社、住建、流动人口等有关部门人员信息资源为补充,与公安警务平台联网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通”的人口信息系统,系统涵盖人口、房屋、单位等基本信息,包含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管理服务内容,各级各部门都可以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进行查询应用,具备联网查询、动态更新、检索比对、分类统计、远程管理等功能,达到“查房知人、查业知人、准确定位、形象直观、全面覆盖”的效果,实现信息即时采集、动态更新、网上查询、统一管理、联通共享的目标。二是采集完善基础信息。发挥社区网格覆盖面广、关口低和网格员、信息员、楼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建立完善日常化信息采集、上报和更新制度,对社区实有人口信息做到“一人一档、即时录入、人走注明、长期保存”,解决信息多头采集、反复采集、信息陈旧和信息变化掌控难的问题。三是实现工作联动。政府职能部门、街道(镇)、村(社区)依托人口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对人口信息的研判力度,通过分析日常信息的更新变化,有效掌控人口动态轨迹,把握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肥城市全面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 按照“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总体要求,肥城市开展以“从摇篮曲到夕阳红”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创建”活动。①开展文明倡导活动。采取媒体宣传、文艺演出、制作宣传品等形式,广泛宣传婚育文明、关爱女孩、优生优育等先进人口文化;发挥村级广播、宣传一条街、人口文化大院、文艺宣传队作用,以及通过“计生幸福使者”、“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幸福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模范的评选表彰,带动和促进群众自觉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家庭观、文明观。②实施爱心摇篮项目。依托市人口早期发展促进会,开展三优早教进家庭活动。面向新婚夫妇、怀孕夫妇和0~3岁婴幼儿抚养人群,定期免费举办人口早期教育讲座,普及早教知识。③实施青春护航项目。开展计生孤儿帮扶救助项目,将全市所有计生家庭孤儿纳入助学救助;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讲座“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依托计生服务站设立青春健康项目基地和青春阳光室,组织知心导师开展面对面或热线电话咨询、网上交流,建立绿色通道提供紧急援助。④实施生育无忧项目。加大婚前检查宣传和推进力度,努力提高婚检率。完善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殖健康促进模式,为每对新婚夫妇提供从新婚至生育、节育的全程家庭婚育保健咨询指导服务。免费开展孕前查体,强化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开展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评估和优生指导,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危险。实施“乳腺·宫颈健康双丝带”项目和生殖道感染干预等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关怀活动。⑤实施致富发展项目。建立致富帮扶机制,利用市、镇、村生育关怀帮扶金,对计生家庭致富项目进行资金帮扶;通过科技兴业、就业培训,为弱势群体搭建一个务工、技能培训教育平台;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扶持,为群众打造少生快富幸福平台。⑥实施爱心救助项目。市、镇、村三级不断壮大生育关怀基金规模,市财政在每年列支3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5%充实关怀基金,镇街每年按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相应增加生育关怀基金。及时对伤病残、死亡计生家庭和困难计生干部进行2000~5000元的救助,对困难计生家庭、留守儿童、贫困学生、贫困母亲等纳入救助、低保范围。成立生育关怀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开展计划生育手术保险工作,为绝育对象每人保险100元,由市镇财政各负担一半。⑦实施幸福夕阳项目。开展关爱老人系列活动,每年组织2~3次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让老年人掌握常见病的预防常识及健康饮食方法。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系列活动,以人口文化大院为载体,建立计生协老年活动室,以生育关怀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开展助老敬老志愿服务。开展为独生子女夭亡伤病残和独居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等亲情服务活动。
(郭志刚 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