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富民强市 建设幸福泰安 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2&rec=2&run=13

推进富民强市 建设幸福泰安※
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2年2月2日)

中共泰安市委书记 李洪峰

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国共产党泰安市第九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
  一、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开启“十二五”规划,在泰安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1年实现230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倍,达到138.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11.4∶56.6∶32,调整到2011年的9.3∶52.2∶38.5。粮食连年增产,有机蔬菜、奶牛养殖、苗木花卉、桑蚕生产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工业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培植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60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6.9%、28.8%和32.4%。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6.5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9.5%,泰山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00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4.2%。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泰山环山路、京沪高铁泰安站新片区、泰山火车站广场综合改造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城镇化率提高5.4个百分点,达到51.4%。县级城市加快发展,中心城镇、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率分别达到99.9%、99.5%、98.6%。泰安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新泰市、肥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宁阳县、东平县已通过验收。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约节约用地取得新成效。我市被表彰为省“十一五”节能突出贡献单位、污染物总量减排突出贡献单位,连续两年获省空气质量改善奖。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发展活力得到增强。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一轮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顺利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得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顺利完成。财税、金融、国资国企、行政审批、粮棉流通等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力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对外交流工作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取得较大成绩。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分别达到73.4亿美元和5.7亿美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创业蓬勃兴起。援川任务顺利完成,援疆工作取得进展。
  民本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6%、14.1%。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着力解决了一批涉及就业、教育、体育、医疗、住房和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全市城镇年均新增就业再就业6万余人,农村年均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保障性住房3万余套。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安泰安建设不断加强,“平安协会”经验在全国推广。
  民主法治扎实推进,文化建设逐步加快。积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各级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开展工作,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切实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取得新进步。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得到较好体现。党管武装和双拥共建取得实效,泰安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泰山消防中队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泰山卫士”称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我市被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市。泰山被评为首座中国书法名山和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泰山方特欢乐世界、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水浒天风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影响日益扩大。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争做“泰山先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争创“五型”机关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热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县乡村换届顺利完成,领导班子结构更趋优化,干部队伍素质有新提高。老干部工作取得新成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有新进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日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日益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五年来的成就,是在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在历届市委辛勤工作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泰部队、省以上驻泰单位、海内外朋友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泰安市委,向所有为泰安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科学发展意识有待增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综合实力还不强,质量效益还不够高,对外开放水平还较低;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保障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社会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党的建设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五年来的实践,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启示。一是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发展是第一要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转方式调结构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必须在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升高端增量增效、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统筹城乡一体推进上求突破,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用好解放思想这个法宝。解放思想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金钥匙。必须始终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在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拓展思路与时俱进上下工夫,以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必须依靠改革创新这个动力。改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善于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来化解发展中的矛盾,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以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以民心凝聚民力、以民力推动发展。五是必须强化党的建设这个保障。党的建设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形成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
  当前,泰安正处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发展变化大势,遵循规律,统筹全局,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放眼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使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纵观全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区域间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发展竞争与合作更趋活跃。环顾全省,“蓝黄”两大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速形成,对我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日趋明显。审视泰安,作为一个底蕴厚重、禀赋独特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具备了跨越赶超的坚实基础,但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今后五年,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立足新起点,开拓新境界,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这个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转型升级,着力优化环境,着力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富民”和“强市”密切联系,有机统一,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幸福泰安”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展现泰安的美好未来。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
  今后五年,全市总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更具实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主要指标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主体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巩固提升,工业做强做大,服务业跨越发展,形成具有泰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人民更加幸福。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富足感、安全感、成就感不断增强,生活更有尊严。
  ——城乡更为协调。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泰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构建起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
  ——文化更显繁荣。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得到充分彰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环境更趋优化。生态环境清洁优美,服务环境快捷高效,经营环境公平公正,政策环境宽松稳定,生活环境安全舒适;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达到或好于全省要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党建更富活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依法保障;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富民优先。把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促进共同富裕,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体现在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实现富民与强市的统一。二是坚持效益导向。把效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突出财源培植,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创税能力,壮大财政实力,扩大物质基础;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使之协调一致、互促共进。三是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四是坚持项目带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严格考核奖惩,带动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实力。五是坚持统筹协调。把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作为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推动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协调,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相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发展速度、改革力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相一致,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各项事业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经济文化强市的必由之路。要牢牢把握转型升级这个主攻方向和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项目建设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招商引资、横向联合、技术改造、对上争取等多种途径,狠抓项目建设特别是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化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培强做大优势产业。对汽车、输变电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着力扶持发展,促其更具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输变电设备产业基地、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地和煤矿机械生产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生物育种等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四是繁荣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职业教育与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商贸、餐饮、房地产、家庭与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培育节能环保、工业设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会展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村服务业。推动金融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上市资源。五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不懈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以文化旅游融合为途径,打造绿色产业高地。积极对接全省“蓝黄”两大战略为引擎、“红黑”两大政策为助推器的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发挥泰安文化旅游独特优势,做大做强“绿”色产业。一是壮大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和用好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努力构建特色文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节庆会展、文化演艺、现代传媒、影视动漫、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等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培植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加快培育资本、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文化要素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多形式参与发展,逐步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二是做强旅游产业。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素质,开拓旅游市场,健全产品体系。发挥泰山龙头作用,实施泰山景区提升工程,把泰山打造成四重世界遗产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搞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保护,整合大汶口文化遗址、徂徕山、莲花山、大汶河、东平湖等旅游资源,构建泰安旅游产业圈。完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星级酒店群功能,提升旅游要素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培育创意旅游项目,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推进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打响“中华泰山、天下泰安”品牌,做好“吸引人、留住人”的文章。
  以集约集聚发展为方向,培植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是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要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植壮大工程,加快培育具有规模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集群。鼓励支持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联合协作,促进各类要素向我市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骨干企业,膨胀产业规模,培植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集聚发展水平。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发展集群经济、集约经济、高效经济的重要载体,制定支持园区转型升级和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吸引创新成果在园区转化,使各类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区和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示范区。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和科教兴泰战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完善政府、企业、高校间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驻泰高校的作用,扩大校地、校企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和效益。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培育一批核心专利技术、技术标准和知名品牌。以科研基地和创新项目为依托,重点引进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一支会管理、善经营、懂科技、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队伍。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思路拓展发展空间。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和责任政府。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力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和质量。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植壮大小微企业。深化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就业和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大教育、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改革力度,推进金融、财税、投融资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突出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一批核心技术强、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入驻我市。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突出抓好产业招商,注重园区招商、企业招商和环境招商,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跨越。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培育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
  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共筑生态宜居家园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是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营造更加生态、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打造人文生态泰城。中心城市是实现以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要强化泰城中心地位,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把泰城建设成为人文生态之城。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精神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坚持东西两翼拓展、南部新城开发、旧城改造提升,实现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发展。突出抓好区域规划、组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强化城市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公共服务等功能,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城市形态和功能设计,精心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主次干道、重点片区和特色街区,力求单体建筑与组团整体风格相得益彰。注重地上地下空间开发、综合交通、智能电网和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和档次。围绕市政设施、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公共交通、住宅小区等方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开展以增绿治水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山水相间、舒适宜人的城市特色。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努力把泰城建设成为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带动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富有魅力的旅游城市,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天蓝、水碧、山青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构筑现代城镇体系。县级城市和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县级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区规模,提高建设水平,增强承载能力。对国家级重点镇和省级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使其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试验先行、典型引路,由点到面、全面推开的原则稳妥推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加快生态泰安建设。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社会。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和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鼓励创建绿色环保企业、生态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有效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加快汶河高效生态产业带建设。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广泛开展生态县镇村创建活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持续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宜居环境体系。
  五、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百姓幸福感受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进步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和人文精神塑造。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始终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来抓。完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调节,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推动全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依靠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养造就现代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发展中持续受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增加困难群体和优抚对象的转移性收入。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障和增加市场供给能力。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居民消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和社会养老服务。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发挥党史、史志、档案工作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牢牢把握“三个最大限度”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牢固树立“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建立完善大维稳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平安泰安建设。健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预警、动员和稳定保障机制。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推动“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做好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水平。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保障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履行职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优化发展环境,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和环节,加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和人防工作,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发展双拥共建的良好局面。
  推进文明泰安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大力塑造和弘扬“平安之都、和谐泰安”的城市形象。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倡导志愿服务行动。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培育法治诚信、开放包容、平和理性的社会心态。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普及新科技、发展新文化,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关键在人,核心在党。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倡导新的思想解放,用世界眼光谋划工作,用创新思维推进发展,促进思想理论建设与科学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坚持分类施教,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不断提高领导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经受住“四个考验”,化解“四个危险”。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坚持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注重选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绝不让埋头苦干、不事张扬、重长远、打基础的人吃亏,绝不让努力干事、不跑不要的人吃亏,绝不让长期在艰苦岗位上工作的人吃亏。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凝聚团结高效、心齐劲足的整体合力。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老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效益。
  坚持强化基层、筑牢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泰山先锋”活动,夯实基层基础,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准、育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城市、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其他各领域基层党的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健全落实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坚持勤政为民、务实创业。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时时刻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倡少开会开短会,脚踏实地干工作,聚精会神促发展,使各项工作经得起群众评判和历史检验。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厉行勤俭节约、拼搏奉献,反对铺张浪费、不思进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主动想事、善于谋事、勇于干事,遇事不回避、谋事不绕圈、干事不折腾,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创先争优、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坚持制度为本、执行为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做到办事有遵循、行为有规范、执行有尺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党委常委会集体领导制度,认真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全委会作用,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提高制度执行力,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严格行政问责。积极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增进团结,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坚持从严治党、清正廉洁。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时代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人民期待着我们再创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不争论,勇于创新不停步,埋头苦干不懈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振奋精神、务实拼搏,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