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2&rec=159&run=13

【概况】 2011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以下简称文广新)系统实施公共文化基础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下乡“渗透工程”和“酵母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文学艺术及新闻精品工程,营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浓厚氛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得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市文广新局获得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市直文广新系统有100多名同志分别获得“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和市级“优秀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创城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公共文化基础工程】 泰安文化艺术中心被列入市委、市政府2011年为人民群众要办的12件实事之一,于2011年2月正式开工,年末已完成主体工程60%。泰山区泰山文化大厦集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于一体,已投入使用。肥城市文广大厦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已基本装修完毕,2012年投入使用,市文化艺术中心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组成,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东平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秀大剧院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年末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此外,配合国家大运河申遗建成山东省唯一的水工博物馆——戴村坝博物馆,在罗贯中故里修建罗贯中纪念馆,修缮万里故居纪念馆、建成东平县工委纪念馆。新泰市文化中心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象棋馆、科技展览馆组成,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已完成设计,即将开工。宁阳县、岱岳区文化中心也正在规划设计中。年末,全市有全国文化先进市1个,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市3个,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5个,山东省十佳文化广场2个,山东省优秀文化广场2个;有7个艺术(文化)馆,其中国家一级馆2个,国家二级馆1个;有6个公共图书馆,其中国家一级馆2个,国家二级馆2个,国家三级馆2个。

【文化惠民工程】 全市提前一年实现有线电视行政村通村率100%的工作目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5%;8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泰山区财源街道综合文化站、岱岳区粥店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已建成农村文化大院2897家;建成农家书屋2484家,泰安市、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评为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实现全市范围内每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40%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达到规范化标准,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建设已在全市推开。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和市美术馆及8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于7月1日前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使免费服务成为政府的重要民生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文化下乡“渗透工程”】 年内,市县两级文化部门和单位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施“文化下乡渗透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和群众参与率。为解决专业文化人才少的矛盾,市文广新局采取化整为零办法,由过去一院一团为一村服务改为三五人一组为多村服务,使文化服务由一镇一村向多村多点渗透。年内市山东梆子剧院先后在满庄镇、黄前镇等地下乡演出126场(次),遍及全市30个乡(镇)、200个行政村,惠及群众20余万人,超额完成送百场戏下乡任务。市歌舞剧院在基层演出60多场。
【文化服务“酵母工程”】在文化服务上实施“酵母工程”,市县联动实行专业艺术人员深入基层搞培训、乡土文化能人和志愿者组织带领搞活动、各种大舞台建平台搞演出的形式,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水平。这些基层人才和平台好发面的酵母逐步膨胀壮大,使基层文化活动力量壮大形成燎原之势。岱岳区夕阳红艺术团团长是一位退休的老文化工作者,发挥个人文艺特长,带动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走街串巷,把欢乐送给百姓,每年下乡演出百多场,深受群众欢迎。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通过政策引导、层层选拔调动文化志愿者积极性,在基层、社区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已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县级项目。新泰市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以《独杆跷》《逛荡灯》《百兽图》等项目为代表的民间舞蹈艺术团体活跃在民间,并被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托非遗项目,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优势,成立山东梆子、豫剧、旱船等不同艺术门类100余个民间艺术团队,影响力延伸到周边蒙阴、莱芜及省内外部分地市。新泰市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舞蹈艺术之乡。在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自觉上,宁阳县创办县、片区、乡(镇)、村(企)“四级惠民大舞台”,采取自上而下“送”、自下而上“选”、打破区划“演”的活动样式,组织开展文化“大选秀、大比武”活动,“以十带百、以百带千、以千带万”的链式带动,分级负责,配套联动,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形成新型的区域性文化工作体制和协作机制,冲破文化资源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和专业分割的固有模式,实现文化资源的集约利用,形成人人有舞台、人人登舞台,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满意度。年内全市已培训基层文化带头人8000多人,经常性开展活动的民间文艺队伍1500多支、庄户剧团120多个。2011年,岱岳区老年映山红文艺团、新泰市和圣艺术团、宁阳县业余木偶剧团等68支队伍被评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团队。在2011年省委、省政府对各市科学发展考核中,全市文化工作满意度在八项指标中名列第四。《中国文化报》对泰安市实施“酵母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法进行专题报道。

【文化活动品牌工程】 2011年市县区文广新局以节日文化活动为主线,打造节日文化活动品牌,从元旦开始,组织举办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是全市跨时最长、活动内容最丰富、群众参与率最高的一项活动,年内共组织开展十大类100多项活动,全市器乐(歌手)大赛、挂红灯过大年、元宵节焰火晚会等活动已成为春节期间泰城市民不可或缺的节日期待和品牌活动;“庆六一儿童书法绘画摄影展览”连续举办十一届,已成为全市少年儿童的节日盛典;迎党建、庆八一、贺国庆举办各种文艺演出,特别是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唱红歌展风采机关干部大合唱”活动,弘扬主旋律,丰富机关文化,加强机关建设;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东平县、泰山区举办“国际龙舟大赛”、“金秋艺术节”、“幸福欢乐夕阳红”等系列活动。以专题庆典活动为舞台,重点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桃花节”、“莲花山文化旅游节”、“梨花节”、“蟋蟀节”等专题庆典活动已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2011年,中华蟋蟀友谊大赛(宁阳蟋蟀节)、中国肥城桃花节、中国·山东东平国际龙舟赛、宁阳神童山梨花会、泰山金秋艺术节、青龙山三皇庙庙会等被评为山东省农村特色文化品牌。

【文学艺术及新闻精品工程】 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简称“十艺节”)筹备工作有序开展。成立“十艺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拨付专项资金,成立创作班子,精心创作各类参评作品,在山东省“十艺节”作品首轮选拔中有8件入围“群星奖”,占入围作品的十分之一。新编历史剧《英雄无敌》剧本已完成第三稿,该剧以强烈的爱国热情、悲剧氛围和人性关怀而得到省内外专家的好评。②文学、艺术、新闻精品创作成绩斐然。市文学戏剧创作研究室在各种媒体发表、刊登、展出各种文艺作品300余件,中篇小说《普通话》获省政府第二届泰山文艺奖,这是泰安市首部文学作品入选泰山文艺奖。泰山画院有200余件作品在国内外(地区)发表、展览、出版,有40余件获得不同类型的奖项,举办艺术展览10余次。市艺术馆有20余件作品在各级摄影、器乐、声乐大赛中取得可喜成绩,多人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市山东梆子剧院1名演员获全国梆子戏精英邀请赛金奖,2名演员获银奖。市歌舞剧院创作的舞蹈《泰山女儿茶》荣获第四届泰山文艺奖三等奖、省舞蹈大赛专业组编导奖、青年组一等奖,舞蹈《梦回断桥》荣获青年组三等奖。在参加第六届全省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市文广新局与市残联联合编排的声乐《儿行千里》、舞蹈《远航》等节目,分别取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优秀奖3名。市杂技团创作的《排椅》在参加全省第五届杂技魔术比赛中获一等奖,杂技《柔术》荣获第四届泰山文艺奖三等奖。广播电视有50多件作品获奖,《晓溪为您办事》获得山东省十佳栏目奖,《汶水汤汤鼓韵长》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文委会专家奖一等奖,《零距离夜线》、《故事人生》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十佳栏目”称号。

【文化走出去战略】 ①助推泰山民族乐团走出泰安。4月28日,泰山民族乐团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在国家大剧院举办“泰山华韵”民族音乐会。②助推泰安市杂技团走出泰安,走向世界。市杂技团多年来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及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年内在丹麦、英国、加拿大、上海等地进行多场演出。③助推非遗项目走出泰安。2011年泰山皮影传承人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香港“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7月份随市委书记李洪峰赴台湾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泰山皮影”已经成为泰安、泰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文艺院团内部机制改革】 ①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和山东省关于艺术院团改革指导意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要求,引导市山东梆子剧院、市歌舞剧院强化经营意识和市场观念,配备流动演出车、LED大屏及灯光设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功能,探索文企联姻合作新路子。②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引导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在人事和分配上进行内部机制改革,解决目前事业单位存在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的弊端和问题。③推进非时政类报纸改企转制改革。根据全国、全省要求,制定泰安市非时政类报纸转企改制工作推进方案,第一批《泰山晚报》已转制为企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传统技艺大师推荐评选工作,推进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基地、传习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端鼓腔”和“泰山传说”两个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人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肥城市、新泰市分别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桃木雕刻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舞蹈艺术之乡”。年末,全市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的项目共279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24个、市级86个、县级193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2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2人。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推进文化遗产旅游经济价值的挖掘利用,促使一批文化遗产尽快转化为经济项目。非遗项目“泰山封禅与祭祀习俗”华丽转身成为大型室外演出项目《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已成知名旅游品牌。国家级非遗项目泰山皮影传承人创办皮影剧场,成为游客观摩项目。对有群众基础、经济效益可观项目进行生产性开发利用,并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遗产富民模式。省级项目“桃木雕刻习俗”开发桃木雕刻工艺品,仅肥城市加工销售企业就达15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全国连锁加盟企业突破600家,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依托省级项目“宁阳斗蟋”,建设蟋蟀园,打造中华蟋蟀节,有的蟋蟀一只可卖几十万元;“范镇驴油火烧制作技艺”被评为市级项目后,身价倍增,一个能卖到10元,范镇火烧生产点遍布全省,且辐射到周边省市。草柳编、剪纸、漆画、女儿茶等一批非遗项目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全市279个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已有87个得到较好的生产性开发利用。

【“泰山华韵”民族音乐会和研讨会】 “泰山华韵”民族音乐会4月29日,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由中央民族乐团、泰山民族乐团联袂演出,为首都观众奉献上一场精彩文化盛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各级领导以及参加2011(北京)泰安经济合作洽谈会的客商代表,同首都观众一起欣赏这场高水平的音乐会。整场音乐会以泰安风情、泰山文化为主题,首次向观众呈现由中国著名作曲家、泰山文化艺术顾问程大兆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泰山组曲》,并演奏《龙腾虎跃》《我们是黄河泰山》等经典曲目。整场演出作品厚重,阵容庞大,演奏精彩。4月30日,由中央民族乐团、泰安市委宣传部、泰山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泰山主题民族音乐文化研讨会”在中央民族乐团举行。与会专家就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新形势下如何在广大群众中普及民族音乐文化、如何用民族音乐来诠释泰山文化、泰山民族乐团如何在发展中壮大、新时期如何保持泰山民族乐团的生命力等主题展开研讨。本次文化活动,是泰山民族乐团赴台湾交流演出,与中央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国乐团合作演出后的又一次重要演出。

【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 5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座谈会议在青岛召开。会上公布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评审结果,肥城市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名列其中,山东省共有2个项目入选,肥城市是全省唯一入选县级市项目。肥城市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就是把优秀的文化爱好者培养成文化骨干,把优秀的文化骨干培养成公共文化辅导员,把优秀的公共文化辅导员发展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服务志愿者。至年末,肥城市已培训文化辅导员4000名,帮助基层建立各类文艺团队300支。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法宣传展演活动】 6月11日第六个“国家文化遗产日”,由泰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艺术馆承办的“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为主题的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法宣传、展演活动在市艺术馆举行。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外,山东梆子、东平渔鼓、百兽图等7个非遗项目热烈登场;陈列厅内,泰山泥塑、桃木雕刻等6个项目也是献艺争秀,来自全市150余名非遗项目演员进行展演。市级以上86个项目、32位传承人、6个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获得铜牌、证书和非遗项目保护补助经费。(刘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