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2&rec=151&run=13

【概况】 全市气象系统有在职职工108人,其中工程师58人、高级工程师19人。实施“业务质量提升年”,全市共取得地面测报250班3个、农气250班1个,地面测报、农气测报和酸雨百班共31个。肥城地面测报集体优质,通过山东省气象局初审。全市地面测报年报和月报表连续12个月达到合格标准。东平气象局迁站获中国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批准(2012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东平县政府完成东平气象局新址2.33公顷土地征地和办公楼、观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市气象局获全省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优秀达标单位、全省地面测报业务管理先进单位(第一名)、全省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全省气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气象局和肥城市气象局、宁阳县气象局、泰山气象站获气象系统“全省廉政文化先进单位”。新泰市气象局、东平县气象局、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泰山气象站获气象系统“全省局务公开先进单位”。泰安气象学会获“全省气象学会先进集体”。泰山气象站获“全省气象科普先进集体”。市气象局、新泰市气象局保持“省级文明单位”。7人获全省气象系统工作表彰。

【公共服务】 ①抗御60年来最严重气象干旱。2010年9月11日至2011年2月25日,全市平均降水量5.8毫米,发生特旱等级气象干旱。市气象局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干旱)二级应急响应,加强与省气象台、省气候中心及周边市气象局、泰安涉农部门会商,采取墒情加密观测、高密度制作抗旱服务材料、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措施,为全市的抗旱防汛提供气象服务,发布《抗旱气象服务专报》10期。2月26日夜间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全市平均降水12.1毫米,最大16.7毫米。②扑救泰山“4·18”森林大火气象服务。市气象局移动气象台第一时间开赴现场,省长姜大明亲临泰安移动气象台听取气象情况汇报。4月20日夜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为扑灭大火发挥了作用。③应对日本福岛核泄漏气象服务。自3月22日开始制作《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气象服务专报》报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共制作27期。④重大社会活动服务。为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山MAO音乐节、泰山国际兰花节、肥城桃花节等重大活动提供专题服务56期。⑤周报气象服务。自6月份开始市气象局每周制作1期《气象信息》上报市委、市政府领导,气象信息周报服务常态化。

【灾害防御应急联动】 9月14日,市政府印发《泰安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5月6日,与市政府应急办联合召开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联席会议。7月18日,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达成汛期降水实况由气象、防指联合发布协议,结束多年来雨情数据不统一的问题。与市农业局、市农机局达成气象信息与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信息共享和交换协议。

【为农服务】 ①乡村专项试点工作。岱岳区成为中国气象局批准的中央财政2011年乡村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县。岱岳区政府建立健全了政府规范性考核体系,先后印发《岱岳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岱岳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岱岳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文件,建立起多部门业务合作机制,构建基层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建立17个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气象预警屏60余块,气象预警大喇叭40个,为乡镇气象协理员配发G3信息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通式”特色气象服务。开展桑蚕生产全过程气象服务,建成全省第一家桑蚕气象站。11月1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到岱岳区检查“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对岱岳区乡村气象服务试点工作给予肯定。②县(市、区)特色气象服务。新泰市气象局创造性的组建“新泰气象农业专家顾问团”,形成气象与农口其他部门优势互补。泰山区气象局主动与女儿茶厂、区农业局、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特色气象服务;宁阳局开展了太空蔬菜等特色气象服务;肥城局开展肥城桃等特色气象服务。

【现代化建设与科研科普工作】 建成市、县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成泰山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会商平台和泰安农业气象试验中心会商平台。市气象台申报的“鲁中山区秋季连阴雨环流分布特征”课题获批“2012年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市气象局组织“泰山旅游气象服务”和“大汶河东平湖防灾预警”2个项目论证会议。与中国气象科学院合作“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研发”项目、与省气候中心合作“淮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旱涝损失精细化评估技术”项目、与中国气象局农气中心合作“冬小麦农业气象指标研究”项目等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进展顺利。《泰安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研究》等2项课题获泰安市科技局经费支持。新泰市气象局朱霞研发的“小范围人工降雨器”、“雨量监测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市气象学会、泰山区气象局与泰安七里埠小学联合打造的“校园气象站”特色学校引起省教育厅重视,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唱24节气歌、制作气象手抄报。11月,《气象奥秘》校本课程获得泰安市泰山区第四届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8月18日,位于泰安市雷达中心一楼、投资108万元、占地面积221平方米的“泰安气象科普馆”通过验收投入运行。

【气候评价】 2011年,全市气候特点是:气温与常年基本持平;降水偏多,时空分布差异大;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
  气候概况与天气气候特点 ①降水量。全市平均降水量818.7毫米,较常年(661.0毫米)偏多23.9%,属降水正常偏多年份。各县、市年降水量分布差异大,新泰、泰安降水量明显偏多,其他县、市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各县、市年降水量分布:东平年降水量633.3毫米,较常年偏多22.9毫米,偏多3.8%;肥城695.4毫米,较常年偏多36.6毫米,偏多5.6%;宁阳699.5毫米,较常年偏多67.0毫米,偏多10.6%;泰安年降水量902.7毫米,较常年偏多214.4毫米,偏多31.1%;新泰1162.5毫米,较常年偏多447.3毫米,偏多62.5%。全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2、5、8、9、11、12月降水偏多,其他月份降水量均较常年偏少。36旬中有22个旬降水偏少,其中9个旬出现空旬或基本无降水。降水偏多30%的有8个旬,其中雨量偏多3倍以上的有7个旬。11月中旬和9月中旬降水量分别偏多469.1%和772.6%。
  年平均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13.4℃,比上年(13.7℃)偏低0.3℃,与常年(13.3℃)基本持平偏高0.1℃,属正常年份。各县、市站年平均气温在13.1℃~13.8℃之间,区域变幅小。2、3、4、6、7、10、11月较常年偏高或明显偏高,偏高幅度在0.1℃~2.2℃之间,其他月份比常年偏低或明显偏低,偏低幅度在-0.5℃~-2.5℃之间。年平均气温距平百分率评定结果为年均气温正常与常年值持平。从年气温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年内气温处在均线点位,与趋势线变化基本一致,未显现气温异常大幅波动,为近14年间由最高位趋向偏低走势。年极端最高气温36.9℃,7月9日出现在肥城;年极端最低气温-17.0℃,1月16日出现在肥城。
  年日照时数 全市年日照时数2140.4小时,比上年(2239.6小时)偏少99.2小时,比常年(2425.7小时)偏少285.3小时,偏少11.8%。各县、市站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57.7~2231.3小时之间。1、3、4月和12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或略偏多,其他月份日照时数均为偏少或略偏少。8月日照时数145.8小时,比常年偏少32.7%;9月日照时数136小时,比常年偏少35.1%;11月日照时数108.3小时,比常年少63.7小时,偏少37.0%。夏、秋季光照也明显偏少。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图显示,年日照总时数处在均线偏下方附近,属接近常年偏少年份。自1998年后日照时数处在均线下方,除1997年日照时数罕见高出均线,2005年以后呈向上趋势,但仍在逐渐靠近均线偏少位置徘徊。

【极端天气气候】 秋冬连旱创历史纪录 2010年9月11日至2011年2月25日,全市平均降水量5.8毫米,比常年偏少94.4%,是1951年以后同期最少值。全市平均无降水日数为158天,为1951年以后最多值。全市平均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60天,为1951年以后的次多值,仅次于1973/1974年同期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全市干旱农田172.8万亩,重旱25.2万亩。2月26日到3月1日,全市出现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前期降雨,后期降雪,全市平均降雪量为中到大雪,局地暴雪,过程平均降水量19.2毫米,解除了旱情。
  低温天气 全市1月份平均气温-4.2℃,较常年偏低2.5℃,为近31年间月低温排序第一位。9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18.1℃,较常年偏低2.6℃,为近14年间同期(1997年17.3℃)次低值,为旬平均气温极端事件。
  大风降温、冰冻天气 4月1日14时至2日8时全市东北风13.1米/秒,2日平均最低气温为0.8℃~1.3℃,比1日平均气温下降8.9℃,3日达到过程气温最低值,最低气温分布在0.6℃~-2.5℃,出现冰冻,最大降温幅度11.2℃,超过强寒潮天气标准。
强降水 6月23日,新泰市市中区降水105.1毫米。6月28日,肥城市边院、岱岳区满庄2小时降雨量分别为83.5毫米和81.1毫米。7月3日,新泰市日降水量162.8毫米,24日再次降雨105.6毫米,2次单日大暴雨超出月降水总量50.6毫米,达1971年以后次高值,为历史极端天气事件。
  大风 7月3日,宁阳东疏大风最大风力21.8米/秒,达9级,东疏、磁窑、华丰、泗店、八仙桥因风灾致使玉米倒伏5432余公顷。7月26~27日,岱岳区范镇、道朗、角峪、徂徕等乡镇和宁阳县部分乡镇遭受风暴袭击,26日23时、27日00时2个时次宁阳东疏最大风力26.0米/秒,达10级;27日1时肥城刘庄最大风力26.0米/秒,达10级。作物受灾面积1.12万公顷,损坏民房4间,受灾人口14.13万人,经济损失5596万元。
  秋季连阴雨、秋季暴雨,旬月降水异常 9月10~19日,全市连续降水8~10天,连阴雨日数突破1951年后历史极值。阴雨过程平均雨量146.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7.71倍,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后排序第二。全市84个区域气象站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最大降水量239.6毫米,出现在新泰果都镇。5个县、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最大降水量164.5毫米,出现在泰安城区。9月14日,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东平县和泰山景区部分乡镇因暴雨造成洪涝灾害,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降水量大于50毫米,达到暴雨,其中泰安72毫米,新泰74.6毫米,宁阳51.4毫米,东平50.5毫米。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19.89万人,损坏房屋间579间,其中倒塌房屋45间,紧急转移安置11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6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10亿元。11月28~30日出现连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40.5毫米。其中泰安降雪量11.8毫米,达暴雪量级。连阴雨致使11月下旬降水量异常偏多,较常年同期旬降水量偏多2073.7%,为自1951年后历史排序第一。9月和11月份降水量分别偏多221.7%和445.9%。
(邢纪元 徐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