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1&rec=190&run=13

【概况】 年末,全市总人口563.48万人。全年出生5.8万人,出生率为10.46‰;死亡4.5万人,死亡率为8.1‰;自然增长1.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35‰。在出生人口中,合法生育率为99.19%,比上年(以下同)增长1.42个百分点,晚育率为68.37%;违法生育484人,减少652人。年内,女性初婚6.02万人,增加1.85万人;女性初婚晚婚率为55.16%,降低22.08个百分点。全市已婚育龄妇女为116.81万人,占年末总人口的20.73%。其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56.73万人,领证率为48.57%,增长0.47个百分点;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6.5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4∶100。全市连续20年保持低生育水平,连续12次获得全省人口责任目标考核一等奖和先进单位称号。泰安市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市人口计生委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先进单位,被省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先进单位,被大众日报、百姓口碑网评为2010年度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继续保持“省级文明机关”荣誉称号。
  宣传教育 年内,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转变群众传统婚育观念的重要措施,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思路,积极组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双进双建”、“关爱女孩”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实行社会舆论环境宣传与国情国策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纪念中央计划生育《公开信》发表3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市委宣传部等12个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快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意见》,全力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在全市形成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开展的浓厚氛围。将计划生育普法宣传纳入全市普法规划,通过设立普法宣传月、在主要媒体开设专题栏目、组织教育培训、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至年底,全市已建立县级人口文化促进会3个、乡镇和社区人口文化促进会58个、县级宣教中心5个、人口文化大院1780处、文艺宣传队136支。6个县(市、区)服务站都在服务大厅配备触摸屏,开通“生育文化网站”,全市计生干部和育龄群众的人口计生知识应知应会率分别为95%和90%,计生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95%。
  依法管理 ①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进一步强化领导措施,做到领导、责任、人员、投入“四落实”。坚持每年召开高规格工作会议,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领导靠上抓,人大、政协不定期进行专题视察。严格落实一票否决、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和重点管理制度。对2个乡镇给予“黄牌警告”,对8个乡镇实行重点帮促。市、县、乡三级计划生育协会做到机构、编制、人员、投入“四到位”。全市计生人均综合投入达到41.3元,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基本建立。②全面实行合同化管理。针对不同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签订相应的合同,使计划生育日常管理服务更加规范有效。全市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到位率达100%。③规范执法行为。大力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过错追究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服务、依法维权,有效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强行提供有偿服务及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④强化执法监督。坚持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在市、县综合评议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均取得较好名次。完善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和服务公开承诺制度,把计划生育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坚持实行有奖举报制度,采取集中调查与随时调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年内,对2000年以来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和监督检查,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人数征收到位率达90%,金额征收到位率达86.7%。⑤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全面实行属地化管理、全员化覆盖、信息化带动、合同化服务、市民化待遇的“五化”和依托社区、划小责任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配齐计生协管员,织密管理网络,把管理措施落实到单位、到楼(院)、到户、到人。全市流动人口计生建档率、发证率、查验率、信息联系率均达98%以上。⑥开展性别比综合治理。坚持抓好宣传教育,在全市营造关爱女孩、有利于女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坚持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纳入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一项否决指标纳入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孕情随访服务、持证流引产信息交流、住院分娩实名登记、有奖举报、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严把B超及终止妊娠类药物监管、强化孕情监测、严格流引产审批、搞好出生性别上报及信息通报等5个关口,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
  技术服务 ①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将计生服务机构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之中,着力培植优质服务资源,努力提高基层服务阵地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年内,全市6个县级服务站、1个县级服务站分站和77个乡镇一类服务站、8个乡镇二类服务站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村级服务室能够基本满足孕情查访、药具发放、随访服务等工作的需要。②健康查体服务。加强对已婚育龄群众避孕期分类管理,定期组织环清、孕情检查,严格落实访查制度,狠抓查体扫尾,努力防止非意愿妊娠现象发生。结合查体,开展妇科疾病查治活动,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年内,各级计生服务机构累计接待咨询者超过10万人次,查环查孕超过300万人次,查治妇科疾病近67万例。肥城市率先开展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③长效节育措施落实。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奖励措施,引导已婚育龄群众落实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年内,落实长效节育措施57614例,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6.55%。④优生优育服务。开展优生咨询和孕期跟踪监测服务,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全面建立对病残儿再生育家庭的优生监护制度,协调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出生缺陷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工作,加强高危人群跟踪服务,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孕期重点监控,有效减少新生缺陷儿的出生。⑤优质服务“三级联创”活动。年内,宁阳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泰山区、岱岳区和肥城市等3个县级服务站及省庄镇、小协镇等23个乡级服务站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表彰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
  队伍建设 ①加强网底建设。继续实施“强基工程”,推行乡聘、村用、县备案制度,村专职主任工资实行县级统筹,定期发放,其标准达到所在村支部书记工资的80%以上,实行绩效工资制,逐一落实职责任务,确保村级经常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市、县、乡层层举办人口计生综合培训班,对全市育龄妇女小组长以上计生人员全部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计生干部的业务能力。②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任务分解到村、工作指导到村、措施落实到村、业务培训到村、目标考核到村、奖惩兑现到村的“六到村”工作机制,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规划统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协会工作等各个方面的规范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较为配套的制度体系。组织指导村级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公约》,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双向约定》,将移风易俗、男女平等、激励优惠、评先树优等项措施进行细化,明确村委会和群众双方的计划生育权利与义务,不断提升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层次。③加强分类指导。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搞好督促指导。一方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三自”模式示范村创建活动。把连续10年无违法生育作为必要条件,引导各级抓好经常性工作。全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先进村、合格村达到3578个,占总村数的95%。另一方面,加大计划生育薄弱村(居)帮促力度。针对薄弱村(居)的不同状况,实行上下联动,综合施治,落实“六定”(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定奖惩)责任制。年内,市人口计生委先后4次集中时间和人力,对1538个薄弱村(居)进行调研督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
  信息化建设 抓好WIS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完善育龄妇女基础信息、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奖励扶助信息、社会抚养费征收、病残儿医学鉴定和计划生育电子政务系统,进一步规范人口信息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的覆盖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完善部门之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加强公安、民政、卫生、统计、人口计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实现信息相互印证,达到提高信息质量的目的。全市计生网络提速改造,省市专线带宽提升至4M,县市区专线带宽提升至2M。加大“村村通”建设推广力度,扩大人口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使用范围,全市计生网络“村村通”达95%。已婚育龄妇女信息覆盖率达98%,信息网络畅通率和信息上报及时率均达98%。
  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按照“全面落实法定政策、用足用好社会公共政策、积极制定出台新政策”的思路,实行政府为主、单位负责、社会捐助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年内,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共包含10项优待、2项制约,涉及57项具体规定。同时,以全面落实“双向约定”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村级层面的利益导向体系,初步建立起民生普惠与计生优惠相衔接、政府层面与集体经济内部层面相配套、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相结合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采取纳入考核、列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等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年末,全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到位率为100%;市财政共发放企业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金1222万元,受益职工达到2318人;全市享受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的分别为5.54万人次和2835人次,扶助资金总额3664.3万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1967.5万元。同时,严格执行政策,认真查处违法生育等行为。组织引导各级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时,注意防止重奖励轻制约、重制定轻落实的倾向,切实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全市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80%。

【全市人口计生奖惩兑现大会召开】 1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2009年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管理奖惩兑现大会,市委书记杨鲁豫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洪峰与部分责任单位签订201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经考核评估,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及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2009年度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先进单位”称号,奖励6个县(市、区)现金各2万元,奖励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现金各1万元,以上奖金中30%奖励“五职责任人”;授予市纪委(监察局)等18个部门(单位)“2009年度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职责先进单位”称号;授予考核成绩前10名的肥城市湖屯镇等10个乡镇“2009年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佳先进单位”称号。对新泰市羊流镇和东平县商老庄乡等两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问题较为严重、返推累计数据误差率超过2%的乡镇给予“黄牌警告”。对岱岳区良庄镇,新泰市青云街道、果都镇、谷里镇,肥城市安临站镇,宁阳县鹤山乡,东平县戴庙乡、新湖乡等8个工作比较被动、返推累计数据误差率超过1%的乡镇实行“重点帮促”。

【泰安市荣获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称号】 年内,泰安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自2000年泰安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市”以来,全市计生系统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以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为突破口,转变政府职能,配套联动,整体推进的综合改革思路,组织全市各级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面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加快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 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明显进展。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对人口老龄问题更加关注;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先后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十佳红旗单位和示范市、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综合改革和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泰安市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双向约定】 一是突出宣传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在制定《计划生育双向约定》(以下简称《约定》)过程中,针对群众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陈规陋习,尤其是要针对老的《村规民约》中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的规定,大力倡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二是突出对生育行为的约定。在制定该《约定》过程中,明确本村对计划生育家庭户在奖励、扶持、救助、就业和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同时,对违法生育、非法收抱养等行为,明确在竞选村干部、评先树优、就业和享受村民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的制约。三是突出对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约定。在该《约定》中,对按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按时参加查体的群众,给予更多的利益补偿和村民福利。否则,在享受村民福利方面给予必要的制约。四是突出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情况的约定。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情况纳入该《约定》之中,对流出育龄妇女,遵守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按时交回联系函和有效查体证明的,给予物质奖励。否则,在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就要受到制约。五是突出对违约究责情况的约定。在制定该《约定》的过程中,明确对村委会、村计生委及计划生育干部违约究责的相关规定,对村委会成员、计生委主任以及其他专职干部违反约定、工作出现失误、造成较大影响的,给予质询、批评、做出检讨、直至依法罢免。通过增加违约究责的约定,增强村委会、村计生委及计划生育干部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执行《约定》的自觉性。

【肥城市开展“三提高 三争当”活动】 市、镇、村三级开展以“提高服务水平、争当服务标兵,提高业务水平、争当业务标兵,提高实干水平、争当实干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三提高三争当”活动,着力解决影响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机制性问题,推进了计生队伍职业化进程。尤其是通过启动“人”这个关键因素,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的内在质量,全市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9.5%以上。

【岱岳区推行“八个围绕”工作法】 一是围绕问题抓整改。针对上级检查、考核和督导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三项制度,即时限制度、责任制度、返点制度。二是围绕考核抓责任。按照省、市考核方案,设定“人口目标责任书”,区与乡、乡与管区、管区与村三级分别签订责任书,严格奖惩。三是围绕宣传抓双基。在指导思想上,狠抓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在工作要求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争先进位;在工作指导上,坚持抓常年、常年抓;在工作推动上,坚持常检查、常督导、常开会、常调度;在工作保障上,坚持稳定计生队伍,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四是围绕重点抓管理。为解决影响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的管理瓶颈,协调相关部门对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综合整治。五是围绕机制抓创新。搞好现有经验的整合、提升、推广,着重在总结经验、工作创新、制定规范、完善制度,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上下功夫。六是围绕场所抓投入。区、乡服务站需要重建改造、内部调整和设备更新的,各级拿出专项资金,按需投入。加大乡、村计生宣传阵地建设的投入,村村达到“三栏一街一通”的要求。七是围绕政策抓落实。把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情况纳入全区人口目标责任考核,督促各单位抓好政策落实,提高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八是围绕执法抓制度。实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九项制度,规范基层文明执法行为,提高群众满意率。
(郭志刚 王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