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1&rec=182&run=13

【概况】 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控制病人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①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制订《全市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启动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4月,市卫生局对全市29家二级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和内镜诊疗单元进行联合检查。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要求,对全市所有开展血液透析的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开展血液透析机构的执业登记工作。制订《泰安市2010年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民营)开展巡查;制订《全市2010年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②加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和校验工作。对经校验检查不合格的医疗机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经限期整改后仍未通过校验检查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理。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做好二类医疗技术准入的申报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护士条例》和卫生部《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受理医师执业注册、变更,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继续实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加强医师执业行为管理。③加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抓好病历质量,在全市范围进行2010年医疗机构病历质量检查评比活动。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公开不合格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重点检查评估,对存在问题限期完成整改,推进合理用药工作。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④加强“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训练。围绕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器械设备、医用材料和药品试剂、制度规范及环境条件等影响医疗质量的六个主要方面,制定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临床检验、影像、药事、传染病知识、急诊急救等重点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培训医师2200人次。⑤提高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方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全面掌握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情况,对重点医院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贯彻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内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
  药事管理 继续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药品使用动态进行监测,不断调整和完善药品动态监控及超常预警机制,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及时处置各种药物不良事件,处置阿伐斯汀(Avastin)注射剂等药物不良事件。严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准入关,对医疗机构申请、换发、变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进行严格的审核、验收,保证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使用。
  护理管理 制订《泰安市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全市表彰护理工作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100名;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表彰优秀护士10名、优秀执业医师10名;开展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经专家组集中评议,市卫生局审核,确定泰安市泰山区人民医院内科病房等22个病房为第三批市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举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科或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新进展、新技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9月,举行全市卫生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理论考试和技能竞赛,全市抽取758名医务人员参加考试,有29个医疗卫生单位的87名队员参加比赛,评出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针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加强发热门诊管理,组织人员对辖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督导3次。
  惠民医疗服务 坚持社会公益性质,调整收费项目,开设“惠民”病房、“惠民”门诊和开设绿色通道,执行急救“先抢救、后缴费”规定,减免下岗、低保、残疾等贫困人群挂号费、床位费、检查费,做好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工作。累计开展惠民服务10万人次,减免各种费用600余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众的就医难、看病贵问题。
  卫生强基工程 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行动”和“规范服务行动”,全市有26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与117家基层医疗单位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下派技术人员443人,免费进修429人,帮助基层单位培训业务骨干3580人。开展重点学科对口帮扶工作,5家市以上医院的34个重点学科,对口帮扶16家基层医院的28个专业,提高了基层医疗技术水平。
  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年内,分批分期对全市26家120院前急救网络单位的急诊科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和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印发《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的意见》,推动全市急诊急救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升全市急诊急救水平,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统一、协调、权威、灵敏、高效的医疗急救系统,打造了一条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

【医学科技教育】 年内,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和实施科技兴医行动。①医疗培训。根据省卫生厅《山东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行动方案》,在全市实施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行动,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建立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教学点88个,培训在岗乡村医生8932人。组织乡镇(街道)卫生院人员在岗培训3242人次,对乡镇(街道)卫生院防保人员轮训1~2次;组织乡镇(街道)卫生院、县级人员到上级医院免费进修。开展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培训全科医师110名、社区护士107名。按照省卫生厅的部署,组织适宜技术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公共课程培训考试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市有6320人次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促进了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②科技成果。通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拓宽医院技术发展空间,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人员业务素质。全市卫生系统完成科研课题成果鉴定82项,其中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21项。③资格考试。完成2010年度护士执业资格报名及考试工作,6156名护士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完成护士首次注册2000余人;完成2010年度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和实践技能工作,3114人参加实践技能考试,2523人参加实践技能工作,其中2119人参加西医医师资格考试。
(米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