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1&rec=160&run=13

【概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584人,本专科生2.85万人。现有教职工259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5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1个。
  学校设有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农民学院等19个学院。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硕士点59个,本科专业7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开放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1个、国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5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9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占地面积361公顷,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图书馆藏书223万册、数字资源量54954GB。办有《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山东畜牧兽医》等学术刊物。先后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7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60多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15万余人。学校与国外27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
  研究生教育 年内招收研究生1074人。其中,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154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74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109人。2009年12月授予博士学位6人,授予硕士学位24人;授予硕士专业学位95人。2010年6月授予博士学位86人,授予硕士学位526人;授予硕士专业学位54人。年内,博士生发表论文中SCI收录61篇(较上年生均提高1倍),一级学报77篇,加上其他刊物共发表184篇;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中,SCI收录44篇,一级学报180篇,加上其他刊物共发表663篇。
  本专科教育 新增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财务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本科专业和4个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新增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遗传学》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获准省级教研项目立项15项,其中重点研究项目1项,获准2009~2010年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立项1项。组织申报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1项。加强实验中心和校内外基地建设,争取到中央财政和山东省财政实验室建设工程项目专项资金3480万元,实验室工程项目建设成效得到省绩效考评专家组的充分肯定。新增校外挂牌实践教学基地8个。强化实验室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月”活动,认真落实“三级三查”制度。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验收15项,新立项40项;学校SRT计划项目结题244项,新立项323项;各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竞赛活动近20项。
  重点学科建设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通过2年的建设,实验室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组织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编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方案》,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特色重点学科专项经费2100万。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取得成功,其中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通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初审,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终审;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通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和审核,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成功申报“农业信息化”和“食品加工与安全”2个农业推广硕士授权领域;成功申报工程硕士、林业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包括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等6个授权领域。
  招生与就业 年内学校计划招生7510人,实际录取新生7582人,生源质量又有新提高:一是省内一批一志愿投档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637人,一批最高分文科647分,理科641分。二是省内二批文科、理科一志愿投档线分别超出山东省二批最低控制分数线33分和21分。三是浙江、江苏等20余个省市一志愿超过当地分数线20~30分完成计划。四是中外合作办学超计划完成招生任务。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完成6338名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派遣工作,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大幅提高。年内到校招聘用人单位2500余家,提供需求岗位5.1万个,供需比1∶8,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32%,签约率76.7%,同比提高16.1%,就业率93.2%。3个专业签约率100%,18个专业签约率在90%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 年内到岗泰山学者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3人、海外留学人员5人。3位海外引进人才入选山东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同时被授予海外特聘专家称号;2位教授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完成国家“千人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申报,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成政府特贴等专家的遴选推荐和第二期泰山学者岗位推荐申报工作,完成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考核和5个泰山学者岗位期满考核,完成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山东省首批优秀创新团队——作物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团队建设实施情况专题调研、“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材料的上报等。完成学校届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1512工程”遴选工作。办理18名博士后进站、1名博士后出站,签订3个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组织博士后代表参加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省人社厅举办的海内外博士后沂蒙行活动和省人社厅举办的“海洽会”,完成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工作。
  科研与科技开发 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学校参与共建的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再加上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工程化、产业化等层面都建有相应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参加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个,省级联盟20个。立项经费1.43亿元,到位经费1.68亿元。新上各级各类课题39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2项,立项经费1.07亿元,占总立项经费的75.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项,经费1044.3万元,国家社科基金1项,经费12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经费339万元,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费150万元,转基因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3021万元,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经费1300万元;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课题经费1375万元;国家部委其他项目经费合计3450万元。省级项目63项,经费1870万元。其他厅局纵向项目、横向及其他合作项目160项,经费1630万元。鉴定成果29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8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获优秀评价。获权专利33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5个,审定作物新品种7个。发表高水平论文921篇,其中SCI收录235篇、EI收录75篇。年内获得各类政府科技奖励3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第五完成单位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泰安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省林业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聘请中长期外专外教46人次,其中英、德、日、俄语长期语言教师5人,专业课教师41人次。学校接待外国短期访问交流专家51批121人次,利用各类平台支持教师出(境)国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短期学术交流42人次。学校根据“择优、按需”派出的原则,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省自筹基金、人才培训等渠道,有44批76人次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科研和出国短期考察。学校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拟在科研、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与韩国国立全北大学签订友好校际关系。 (刘洪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