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1&rec=152&run=13

【概况】 全市气象系统有在职职工108人,其中工程师57人、高级工程师20人。市气象局、新泰市气象局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市气象局保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创建“先进行业”、“五四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修订完善《泰安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泰安市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意见》《泰安市气象管理办法》《泰安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等制度,与农业、民政、水利、林业、应急、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广播电视、通讯等部门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规范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多部门联动机制得到强化。市政府召开贯彻《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全市气象事业发展、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优化依法行政环境。
气象公共服务 ①实行地面气象观测报表月会审制度。各县气象局(站)每周组织业务人员集体学习,每月召开基础业务质量分析会,杜绝重大差错。进一步完善市——县天气预报会商制度与业务流程,建立气象预报质量考核制度、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加强重大天气过程技术总结和预报理论知识学习。②业务情况。呈送决策服务材料29期,发布暴雨、大风、高温等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36次,制作专项预报42期,召开天气新闻通报会6次。为山东省“逛世博、游山东”启动大会、泰山国际旅游文化登山节、第五届中国肥城国际蔬菜节、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建立泰山索道站电子屏气象信息发布点,为广大游客提供天气预报服务,向泰安旅游假日指挥部提供节日期间逐日滚动预报。配合省气象局完成东平湖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调研。③雷电防护。对全市各单位、企业、学校和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雷安全检测。在全市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调研工作,各县市建设农村防雷示范工程。同市教育局联合在市直中小学校开展雷电防护工程。肥城、新泰、宁阳在全市煤矿和非煤各矿区安装气象预警接收设备,开展防雷专项整治工作。
  气象为农服务 ①服务站点建设。在各县(市、区)建立蔬菜、果树、桑蚕气象监测服务点,设立小气候站,开展物候观测、灾害调查、花期预报、产量评估分析等业务,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投资改善泰安农试站基础设施和实验设施,增强科研基础能力和服务能力,发挥为农服务龙头作用。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6个县(市、区)在7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示范站,配备电脑、传真机、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培训农村气象信息员3610名、协管员85名,全市乡镇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95%。③人工影响天气。开展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专项检查,举办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班,安全实施增雨防雹作业4次,累计影响面积2470平方公里。
气象现代化建设与科研科普
①现代化建设。农田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网和GPS—MET大气水分观测网投入业务试运行。气象信息传输网络优化升级为10兆,完成省——市电视会商系统由标清到高清改造。6个县(市、区)全部建设气象资料信息卫星接收站(cmacast)。建成7个灾害性天气预警平台,省气象局布设的全省首个交通气象观测站在京沪高速泰安东建成使用。建设市、县二级自动气象站维修维护平台。购置专用服务器,建设市级气象业务平台,升级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建设电业专业气象服务网站、开发3G手机移动服务网页、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流动作业视频监控等。②科研工作。在泰山气象站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泰山地区云及气溶胶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观测研究》项目。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入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网络。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系统研发”项目,安装全国首套农气自动化观测系统,并召开现场项目会。参加国家农气中心牵头的行业专项申报(农业气象指标研究)和由安徽省气象科研所牵头的行业专项申报(淮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旱涝损失精细化评估技术研究)。与省气候中心联合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建设监测点18处,探讨农业大棚扣棚、揭棚温度指标,为菜农提供实用的气象服务。③编写科普教材。在泰山区七里埠小学建设校园气象站,开展气象知识进学校、进课堂。气象行业标准《短消息LED屏气象信息显示规范》经专家审查会审查通过。“气象节目优盘上载到电视台播出系统”方案在全省气象专业服务会上得到肯定。肥城局按照“30万农民大培训工程”要求,成立农民讲师团,编写《农民手册》。年内承担市科技局项目3项,科研经费15万元。自主确立科研项目11项,新申报省地项目4项。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6篇。

【气候评价】 2010年,全市气候特点: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日照时数接近常年略偏少。主要表现为极端天气事件较多,时空分布复杂。春季持续低温,大雪、湖面冰灾严重;春夏之交大风、强对流天气多发;夏秋前期阴雨寡照突出;夏季气温偏高,汛期降水异常;秋冬季少雨、雪,旱情持续。
气候概况与气候特点 ①降水量。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89.6毫米,比上一年少87.8毫米,较常年偏少71.4毫米,偏少10.8%,属降水正常偏少年份。各县、市年降水量分布:宁阳县全年降水528.1毫米,较常年偏少104.4毫米,偏少16.5%,为全市降水量偏少幅度最大;其次是东平县518.5毫米,较常年偏少91.9毫米,偏少15.1%;泰城年降水591.3毫米,较常年偏少97.0毫米,偏少14.1%;新泰市降水679.1毫米,较常年偏少36.1毫米,偏少5.0%;全市比较,肥城市年降水量与常年比偏离幅度最小为631.0毫米,较常年偏少27.8毫米,偏少4.2%。全年除2月份、8月份和9月份降水偏多外,其他月份降水量均较常年偏少。8月份降水211.5毫米,较常年多60.1毫米,偏多39.7%,8月份下旬89.4毫米,较常年多50.4毫米,偏多129.2%;9月上旬降水量:83.5毫米,较常年多51.5毫米,偏多160.6%。11月份滴雨未下。1月份上、下旬,7月份下旬和12月份上旬降水量均为0,降水量偏少100%,异常偏少。评价降水算法标准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的标准,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ΔR%来划分。2010年降水距平百分率评定为正常略偏少年份。从年降水的气候异常诊断结果得知,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时空分布差异大。
年平均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7℃,比上一年(13.9℃)偏低0.2℃,较常年(13.3℃)偏高0.4℃,属气温正常略偏高年份。各县(市)站年平均气温在13.0℃~14.6℃之间;除3、4月份较常年略偏低或明显偏低外,10月份气温与常年持平,11月份偏高1.5℃。其他月份偏高幅度在0.2℃~1.1℃之间。年平均气温距平百分率评定结果为年均气温正常略偏高。全年气温处在均线略偏上点位,与趋势线变化基本一致,未显现异常大幅波动,为近8年来由最高位趋向偏低走势。年极端日最高气温为39.6℃,6月22日出现在肥城市;极端日最低气温为-14.2℃,1月13日出现在泰安,与历史日极端最低气温值(-14.3℃)相比仅差0.1℃。
  日照时数 2010年日照时数为2239.6小时,比上一年(2194.1小时)多45.5小时,比常年(2425.7小时)偏少186.1小时,偏少7.7%。各县(市)站平均日照时数在2074.1~2355.8小时之间;除1月、10月、11月、12月份4个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外,其他月份日照时数均为偏少。8月份日照时数126.3小时,比常年少90.4小时,偏少41.7%,9月份日照时数136.1小时,比常年少73.6小时,偏少35.1%。春、夏、秋季前期光照显现偏少尤为突出。2010年日照时数属接近常年略偏少年份。自1982年来日照处在均线下方,除1997年突出,日照时数高出均线,但2005年以后至今呈向上趋势,逐渐靠近均线。
  气候、物候现象 初雷日出现在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五日雷电、大风、冰雹),天气异常;终霜结束于4月7日,较常年(4月18日)偏早11天;麦收起始时间:6月2~22日麦收完毕,比上一年迟14天;汛期始于7月1日(正常),9月10日结束,比常年晚10天;入秋时间出现在9月19日,比常年(9月14日)偏晚5天;终雷结束于10月19日,正常;初霜日始于10月28日,较常年(10月18日)偏晚10天;初雪始于12月13日,比常年晚,雪结束于3月18日,正常;严寒始于11月9日,偏早;土壤表面冻结始于11月17日,正常偏早。

【极端气候影响】 全市天气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较多,时空分布复杂,主要表现为春季持续低温,春夏之交大风、强对流天气多发,秋冬季持续少雨(雪),旱情发展,冬季强冷空气活动频繁。
  低温天气 1月份低温时段长,1月5~8日和12~14日分别出现低温时段,极端最低气温-14.2℃,1月13日出现在泰安站。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9℃,为近13年来旬平均气温最低值。秋冬季强冷空气影响频繁,气温起伏大。
  雪灾和强对流性天气 2月10~11日,全市普降大雪,泰山顶为全市降雪量最大为7.3毫米,其他站降雪量在4.7毫米~6.5毫米之间。此次降雪造成新泰市出现雪灾,全市受灾人口1.02万人、成灾人口4500人、损失各类设施大棚1520个。大棚及农作物受灾面积87公顷,成灾面积47公顷,绝收面积2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10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36万元;2月28日,受中支低槽和地面中小尺度切变线共同影响, 出现雷暴和局地冰雹天气。历史资料显示,农历正月中旬出现较大范围雷暴、冰雹天气现象实属罕见。较常年雷暴出现平均日期(4月17日)提前1个多月。
  大风、冰雹天气 6月17日20~24时,全市自西向东先后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冰雹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41.8毫米,其中肥城市、东平县、新泰市出现50毫米以上降水,极大风速8级(17.5m/s),局部出现冰雹。
  强降雨、短时雷雨大风 主汛期,全市共出现6次较强降水过程,出现13站次暴雨。分别出现在6月30日至7月2日、7月17~20日、8月4~5日、8月13~14日、8月19~20日、8月24~26日。
  持续高温闷热天气 6~8月共出现32站次≥36.0℃高温日,其中6月份17站次,7月份15站次。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7月及8月上旬出现持续高温闷热天气。
  阴雨、低温天气 8月19~27日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8月18日20时至27日14时全市连续9天出现历史罕见持续性阴雨过程。23~25日出现低温时段,受大陆冷气团影响,最高、最低气温维持在25℃和20℃以下,泰安站25日最高气温22.4℃,最低17.3℃。新泰市最高20.9℃,最低气温17.3℃,为1951年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
  秋冬持续少雨干旱 9月11日以后降水稀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6.3%,持续少雨造成大部分地区农田表墒较差,出现不同程度干旱。 (徐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