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1&rec=12&run=13

2010年,泰安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按照全市“打造强市名城、文明创建同行”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思想道德教育 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浓厚的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社会氛围。从7月开始,组织部分道德模范成立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四进”巡讲活动。组织巡讲26场,现场听众2万余人,收到良好效果。继续组织“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悉心关爱道德模范,对部分生活困难群体给予帮扶,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凝聚力,开展“泰安城市精神”、“泰安城市形象”表述语征集评选活动和《市民文明公约》《市民行为规范》的修订工作。7月下旬,市文明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泰安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公约、市民行为规范。通过专家解读、市民访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方式,利用市民学校、公益广告、新闻栏目等阵地,对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公约和行为规范进行大规模、立体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形成强大声势。开展“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大中小学校参与率达100%。8月中旬,市活动组委会举行诵读节目汇演,从16个诵读节目优选出2个节目参加全省复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组织发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开展“迎世博迎全运”文明公益短信传递活动、“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绿色手机短信传播活动等,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文明意识,提高了文明素养。
  文明城市创建 围绕强市名城建设,着眼于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制定印发《创建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工作责任分解表》,将创建文明城市各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创建文明城市督查办公室,以城市环境面貌、公共秩序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督查简报的形式进行通报,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为配合“创城”活动,宣传先进,推广典型,营造氛围,从6月开始,组织市级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对2009年度评选表彰的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在各媒体开设“打造强市名城、文明创建同行”活动专栏,定期登载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社区、城市公共场所、公交车车载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张贴、播放“创城”口号,形成立体化宣传格局。
  文明社区创建 着眼于构建温馨和谐的新型社区,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根本,引入“星级”管理理念,在全市开展文明社区“星级创建”活动。根据社区软硬件水平,社区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指标,把社区的文明程度用不同的“星级”来定位。①抓好三大品牌建设。按照“统一标识、统一职责、统一活动方式”的标准,依托“泰山先锋”服务队伍,开展“万人牵手行动”、“十带头”等特色服务活动,打造社区党建“泰山先锋”品牌;按照“一月一主题,一年一过节”的目标,依托社区文体队伍,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社区文化“欢乐使者”品牌;以“亲情服务卡、温暖千万家”活动、开办社区“银龄之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未成年人成长乐园、开通“泰山1890”社区服务热线为重点,打造社区服务“温馨家园”品牌。②实施社区共享共建和文明行业“十进社区”工程。由社区文化联谊会等机构牵头,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将近在咫尺、不相往来的辖区内单位和居民聚拢起来,积极融入社区共建的“大舞台”。开展党建、社保、劳动、文体、卫生、教育、计生、公安、司法、科技10个部门进社区活动,各部门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窗口,服务职能下移,方便群众办事,实现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提高部门服务社区的水平。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新建与改建相结合,逐步实现“三室四站五统一”(三室:服务室、警务室、文体活动室;四站:为民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站、法律援助站;五统一:标识、服务内容、服务用语、台帐、服装胸牌统一)的规范化建设标准。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强化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①加强小记者团建设。全市建成小记者分团7个、小记者站56个,发展小记者7600名。全年开展各类活动300次,小记者在各类媒体发表优秀文章近2000篇,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②开展“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