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1&rec=117&run=13

【概况】 年末,全市土地总面积77.62万公顷,人均土地0.14公顷。耕地面积36.49万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47%,全市人均耕地0.06公顷,农民人均耕地0.09公顷。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共有6个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87个国土资源所,市局下设1个正县级事业单位、4个副县级事业单位,20个内设科(室、站、馆),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077人,其中科级以上干部205人。年内,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严格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各项方针政策,积极主动作为,奋力创先争优,为强市名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科学发展先进单位”、“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争创五型机关先进单位”、“全市创先争优示范单位”、“全市十大文明行业”、“全市县级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组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局机关连续六年保持“省级文明机关”荣誉称号。
  基础业务能力建设 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6个县(市、区)及驻地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部通过省政府审批,74个乡级规划全部通过市政府批准。②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显著。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斑36万余个,调查面积7762平方公里。城镇变更地籍调查调查城区4个、建制镇61个,调查土地12万宗、面积333.7平方公里。③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建立信息中心和视频会商系统,完成办公自动化、项目管理和在线分析系统的研发,开通新的门户网站和业务网,重新进行了网络组建,初步实现了三级联网和网上审批,市局网站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综合排名第二位;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完成档案管理软件的研发和2000卷档案的整理扫描。④土地产权管理进一步强化。扎实推进土地登记体系建设试点,调整完善土地登记办理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登记代理制度。年内,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2437宗、集体土地使用证108宗、居民房发证1.27万宗,土地抵押登记1680宗、抵押金额60.62亿元。⑤地价管理取得新突破。精心组织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形成了更加符合各地实际、科学合理的各用途、各级别基准地价成果;开展标定地价体系建设,选定标准宗地130个,实现每半年对城区标定地价更新一次;加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在国土资源部对全国105个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综合评比中列第7位。
  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 科学编制土地储备出让计划,加大土地储备出让力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了市场化配置水平。全市实现土地出让总收入93.46亿元,其中市本级经营性土地收入实现52.35亿元。加大地租征缴力度,完成地租收入1545万元。进一步规范矿权出让,对新设矿权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征收采矿权价款1.45亿元。加强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监管,全市组织土地二级市场交易3243宗、面积270.47公顷,交易额9.4亿元。全市实现土地交易税收3.1亿元。
  依法行政 先后制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定价程序》《泰城城中村改造用地办理程序》《出让土地容积率调整及用途变更手续的办理规定》《国有土地出让规划条件和补缴土地出让金管理规定》《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办法》等程序规定,各项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以国土资源政务大厅为平台,梳理整合审批程序,完善绿色通道制度,细化各项便民措施,审批时限普遍缩短了30%。年内,政务大厅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0674件,接受咨询1万余人次。顺利通过市政府组织的“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行政检查验收,被市政府考核为优秀等次,并代表市直部门接受了省政府组织的检查验收。
  干部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举办国土资源大讲堂,组织开展“三走进三增强”主题实践活动、“国土杯”青年演讲比赛和“好科长、好科员”经验交流会。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强化,认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全面实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工作试点,查找风险点65个,制定防控措施88项。加强巡视工作,延伸巡视范围,对18个基层所进行了暗访。干部选拔任用更加规范,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通过竞争上岗方式选配副科级干部18名。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创建文明机关为主线,深入开展“五型机关”创建和“两争一评”“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等活动,提升了文明素质,展示了文明服务形象。市国土资源局在2010年政风行风评议中位列市直部门行政执法类第三名,泰山区分局、岱岳区分局在当地的政风行风评议中位列行政执法类第一名。

【土地资源管理】 ①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坚持“计划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充分利用点供、单独选址、挂钩置换、盘活存量等方式积极破解用地供需矛盾,全市共报批建设用地1780.33公顷,较好地保障全市创城项目、工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市政府把耕地保护列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的考核内容,将耕地保护面积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乡(镇)、村,全市签订目标责任书11.7万份。市政府设立600万元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资金,设立大型宣传牌和保护标志牌1000余个,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开展了基本农田发证试点。至年底,全市耕地总面积为36.49万公顷,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62万公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③精心组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全市共申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项目1466.67公顷,完成拆旧复耕613.33公顷,利用挂钩置换指标371.13公顷。完成申报三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规划整治总面积1.2万公顷,总投资4.7亿元。市政府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工作的通知》,成立由市长李洪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④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在全省率先制定《建设项目竣工土地检查核验规定》,全市纳入监管土地657宗、面积2333.33公顷,设立监管公示牌273个,土地检查核验项目8个,征收土地闲置费199万元,征缴建设项目提高容积率补交出让金3893万元。批后监管工作得到省国土资源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推广。⑤有效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市安排项目215个,总投资1.57亿元,整治土地规模0.98万公顷;验收完成项目278个,整理土地面积2.51万公顷,新增耕地6133.33公顷。着力抓好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投资1.4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333.33公顷。肥城市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000公顷。⑥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部基层联系点工作,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巡查体系,全市所有村(居)配齐了国土资源管理员。在基层所开展了“十大执法模范国土所”创建活动。精心组织卫片执法检查,全市2009年度卫片执法检查违法用地333宗,违法占用耕地面积39.76公顷,占新增建设用地耕地总面积5.9%,比例位居全省后位,对违法用地全部依法查处到位,维护了良好土地市场秩序。及时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83件,比上年下降35.6%,按期结案79件、结案率95%,接听“12336”群众举报电话394件,对反映属实的117件全部处理到位。

【矿产资源管理】 ①全面完成资源整合。关闭了一批效益低下、粗放开发的矿山,采矿权由394个压减为347个,压减12%,探矿权由100个压减为63个,压减37%,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②加强矿山监督管理。矿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制定《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办法》,深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试点,扎实开展矿权年检,强化矿山督察。认真组织开展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完成矿区核查60个。完成矿产资源补偿费收缴入库1.04亿元。新泰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会议上作典型发言。③扎实推进矿产资源储备工作。市政府批准成立副县级的泰安市矿产资源储备开发中心,负责矿产资源的勘查、储备和出让工作。加大地质找矿力度,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628万元;组织实施岱岳区祝阳镇大官庄金矿普查等13个勘查项目,完成东平县大牛地区铁矿详查等5个项目,新探明铁矿6808万吨、煤1912万吨;组织实施泰山玉详查,探明泰山玉矿石资源储量504万吨、玉石量204万吨。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编制《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和“五到位”活动,健全完善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上报等制度。全市投入323万元用于地质灾害调查、治理和受威胁群众的搬迁。泰山区被评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加大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收缴力度,收缴入库6700万元。认真实施地质环境保护项目,10个项目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有效保护了地质环境。

【测绘管理】 年内,积极推进“数字泰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平台建设一期工程,制作政务电子地图,完成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实现全市政务电子地图、影像图在市局局域网上的发布应用。完成宁阳县乡饮乡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试点工作,促进测绘信息技术在村镇政务管理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扎实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理信息市场监管的通知》,加强测绘产品质量检查,泰安市被评为全省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先进单位。加强测量标志管护,全市279个测量标志点得到有效维护,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的验收。 (王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