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0&rec=164&run=13

【概况】 2009年,泰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保证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和消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870元,增长8.3%。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万元,增长9.8%;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3万元,增长5.0%,增幅回落12.7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居民收入从收入构成看,居民收入空间不断拓宽,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仍占据主导地位,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市区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明显放缓,从居民消费总体看,2009年全市未出台新的增资政策,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增幅放缓,抑制了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出台的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惠及面主要是农村居民,城市居民近几年消费的热点项目,如家庭设备用品和文化娱乐用品等,城市居民家庭拥有量已经饱和,升级换代也已初步完成,居民购买欲望不强,支出相应减少;蔬菜价格大幅上涨,部分蔬菜价格创历史新高,其他副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居民食品支出相应增加,其他项目支出相对减少。从居民家庭消费八大类支出看,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均为增长;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出现下降。

【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农民纯收入呈现四增态势 ①工资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384.6元,增加305.8元,增长9.93%,占人均纯收入的51.3%,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5.2%,是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第一动力。在2009年工资性收入中,农民从非企业组织得到的劳动收入人均为378.6元,增长10.16%;在当地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823.9元,增长9.53%;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82.0元,增长10.49%。②家庭经营纯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891.1元,增加186.77元,增长6.91%,占人均纯收入的43.8%,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3.7%。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1775.7元,增长4.81%;人均林业纯收入71.59元,降低13.69%;人均牧业纯收入345.9元,增长1.81%;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人均为675.2元,增长18.79%。③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24.5元,增加24.4元,增长24.34%。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15.2元,增长48.50%。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7.5元,增长134.98%。④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200.2元,增加37.2元,增长22.82%。转移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对农民政策性的补贴、亲友赠送及离退休人员工资和赡养费等。其中,人均离退休金、养老金27.0元,增长22.74%;人均报销医疗费10.7元,增长32.42%;人均粮食补贴36.8元,增长21.59%。
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①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是支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3个因素:一是加大对农村劳务经济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劳动素质不断提高;二是随着经济企稳回升,企业效益趋于好转,用工数量回升,外出农民工就业形势逐步回稳;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当本地就业机会。近几年,全市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吸纳返乡农民工和兑现工人工资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在当地从业得到的收入稳步增加。②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和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增收渠道的进一步拓展,有力推动了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稳步增加。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纯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9.3%。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城乡统筹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稳步发展,拓展了增收渠道,带动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增长。

【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①食品消费支出增长4.3%。农民食品消费增长较快,人均支出1473元,增长4.3%,占生活消费总支出比重为38%。食品消费支出呈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含营养成份的食品消费有大幅增长(具体见右表)。②衣着类消费支出增长13.0%。农民人均衣着支出255元,增长13.0%。其中,购买服装支出160元,增长14.0%;购买服装材料支出13元,增长16.0%;购买鞋类支出67元,增长7.8%。③居住支出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650元,增加83元,增长14.5%。其中,购买居住消费品支出440元,增加60元,增长15.7%。居住消费服务性支出(包括建筑维修生活用房雇工工资、生活用电支出等)为211元,增加23元,增长12.1%。④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94元,增加36元,增长14.1%。日用品、床上用品和机电设备是主要增长点。受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拉动,农村居民购买日用品支出79元,增长16.6%;购买机电设备支出127元,增长32.6%。⑤交通通讯支出增长5.7%。农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的现金支出436元,增加24元,增长5.7%。其中,购买交通工具的支出人均178元,增长9.0%;购买交通燃料的支出为32元,增长20.1%;交通和通讯服务消费支出人均分别为61元和117元,分别增长7.0%和6.9%。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85元,增加34元,增长7.5%。其中,购买文教娱乐用品支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农村居民购买文化教育用品及娱乐用品支出161元,增长17.6%;教育服务消费支出265元,增长3.1%;文化体育娱乐服务人均支出34元,增长15.3%。⑦医疗保健支出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4元,增加17元,增长9.8%,其中购买药品支出61元,下降17.4%、医疗费支出114元、增长17.6%。⑧其他消费支出增长18.4%。农村居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83元,增加13元,增长18.4%。其中,购买首饰支出38元,增长2.5%。

【城市居民收入平稳增加】 ①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1万元,增长10.9%。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8.2%,在居民家庭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②个体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就业、鼓励创业、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国家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成效显著,城乡市场逐步繁荣,个体经营者收入明显增加。市区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830元,增长10.0%。③居民家庭投资收入大幅增长。股票投资、出租房屋和银行存款是全市居民家庭理财的主要方式,也是居民家庭投资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居民投资收入快速增加。市区居民人均股票投资收入91元,增长30.6%;人均出租房屋收入199元,增长24.6%;人均利息收入280元,增长105.0%。④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市区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4435元,增长17.7%。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人均3178元,增长18.2%;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39元,增长21.2%。主要因素:一是国家不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标准,离退休人员收入快速增加;二是全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在做到应保尽保的同进,对低保户的补助标准有所提高。

【城镇居民消费小幅增长】 ①食品支出继续增加。自上年始,鲜菜、粮、油、肉、蛋等副食品价格高位运行,居民食品支出明显增加。市区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4260元,增长9.4%,其中人均蔬菜类支出326元,增长11.6%。2009年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同期高1.4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仍处于富裕阶段。②衣着类消费持续增长。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的穿着打扮发生较大变化,购买高档、时尚穿着的居民越来越多,品牌化、时尚化、个性化趋势十分明显,衣着支出稳步增长。2009年,市区居民衣着支出人均为1221元,增长5.7%。③居住支出快速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用电器拥有量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家庭用电量大幅增长,煤炭、液化石油气价格高位运行,共同带动居住支出快速增长。市区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184元,增长19.5%,其中人均用电量417度,增长23.5%。④交通和通信支出稳步增长,家用汽车拥有量再创新高。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和汽车税费改革措施的实行,刺激了居民购买汽车的欲望,家用汽车快速进入居民家庭,成为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市区居民家庭交通和通信支出1822元,增长7.3%,其中人均购买家用汽车支出816元,增长6.3%。12月末,市区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6辆,同期增长33.3%。(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