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0&rec=159&run=13

【概况】 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坚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的宗旨,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认真履行保障和改善民生职能,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业务工作和政风行风建设的双丰收。在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中,市劳动保障局名列B类第一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9年度“全市科学发展先进单位”称号。在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市劳动保障局名列经济社会管理类第3名,再次进入先进行列。连续3年保持“省级文明机关”荣誉称号。
就业再就业 年内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6%。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列优秀等次,名列全省第三名。①就业政策完善落实。印发《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全方位扩大就业的通知》(泰政发〔2009〕32号)、《关于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泰劳社发〔2009〕56号)、《关于转发〈关于建立重点建设项目就业影响评估跟踪制度的通知〉的通知》(泰劳社发〔2009〕78号)、《泰安市失业应急预案》《泰安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要点》《2009年维护农民工权益行动计划》《关于开展“百日万名”农民工培训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稳定和促进就业。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拨出4300万元援企稳岗,稳定就业岗位4万余个,补贴数额位居全省第4位。②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开展“再就业援助月”和全员对接服务等就业困难援助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岗位、社保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09万元,8547名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市直通过公益性岗位帮扶安置257人,通过灵活社保补贴帮扶3375人就业。③就业形势教育和指导。在人力资源市场大屏幕播放就业指导宣传片352次,6000余人接受就业指导,发放就业宣传材料6500份。深入6个县(市、区)、高新区及部分市直企业,对就业形势进行3次调研,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汇报。在全市选取6个乡镇(街道)、12个社区(村)建立就业联系点;建立153个企业监测点,密切关注企业的用工情况变化。④人力资源市场。做好免费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共举办用工洽谈会201场,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达成就业协议6.8万人次。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短平快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就近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全市县外劳务输出66万余人,就近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69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亮点,“回归工程”被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评为2009年就业工作创新事件,省长姜大明对泰安市引导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做法作出批示。
社会保险 坚持“保发、促缴、扩面、严管”八字方针,继续组织社会保险缴费申报稽核稽查活动,加大扩面征缴清欠工作力度。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国家级新型农保试点,社会保险体系更加健全。全市收缴各项保险费48.4亿元,增长22.1%,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合计扩面52.9万人。全市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2.3万人(含离退休人员)、失业保险48.2万人、医疗保险155万人、工伤保险60.9万人、生育保险53.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有效参保人数101.5万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36.3亿元,增长24.6%,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连续12年保持100%。①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全年扩面5.2万人,接续社会保险关系3.1万人;收缴养老保险费18.3亿元,增长22.8%;确保全市7.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养老金11.1亿元。印发《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泰劳社发〔2009〕90号),明确各类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办法,规范滞纳金征收办法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相关手续和程序。从1月起,为7.5万名退休人员调整待遇,月人均增加152.7元。将8147名企业退休人员遗属补助纳入统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2.3万人,征收养老保险费11亿元,增长21.6%;为4万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1亿元,市直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6%。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年投保续保20.4万人,其中新增9.5万人;完成保费收入1.7亿元,增长169.5%。②失业保险。全市收缴企业失业保险费1.3亿元,收缴新矿集团失业保险费1750万元;为3.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2亿元。调整失业保险金和门诊医疗补助标准,市直、泰山区等由320元调整至355元,增长10.9%;岱岳区、宁阳县等由285元调整至315元,增长10.5%。机关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9.2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5781万元,增长12.4%。③医疗保险。全市收缴各项医疗保险费13.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面6.5万人,总参保人数达到72.5万人;收缴医疗保险费12.3亿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10.7亿元,增长18.2%;支付职工医疗保险费10亿元,涉及职工8.4万人。出台职工医保报销上不封顶等6项惠民政策,市直每年减轻用人单位和职工负担3000多万元。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基本解决,全市应参保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07万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22.7万人,总参保人数达到82.5万人,参保率98%;为3.5万人报销医疗保险费9260万元。将8.3万名驻泰高校大学生纳入居民医保,参保率99%,列全省首位。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居民普通门诊统筹制度,提高了低保、重残人员住院医疗待遇和中小学生意外伤害补助标准。④工伤保险。全市工伤保险扩面12.5万人,收缴工伤保险费1.4亿元,增长5.2%;为1.4万人报销工伤保险待遇1.2亿元。实施第二期农民工“平安计划”,调整提高工伤全残人员伤残津贴,出台“老工伤”纳入统筹意见。全年受理工伤认定案件601起,认定586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11次、鉴定1204人。⑤生育保险。全市生育保险扩面6万人,收缴生育保险费5931万元,增长14%;为5642人报销生育保险金2853万元,人均5057元。提高住院待遇标准,调整生育保险支出范围,将参保男职工配偶的生育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全面实行定点医疗制度,所有定点医院实现网络连通。⑥社保基金监管。与市财政局、监察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泰劳社发〔2009〕51号),年内全市自查自纠单位38个、银行账户101个,清理在非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违规账户5个,整改金额2.2亿元,补缴优惠利息42万元,依法加收滞纳金410.5万元,保证了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职业培训 全市培训各类人员18.1万人,开展技能鉴定3.6万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35名拔尖技能人才分别被授予省(市)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全市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7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67万人,2009年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数达到2791人,在全省名列前茅,被中组部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直接联系点。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意见》(泰劳社发〔2009〕82号),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工作。组织1200余名优秀选手参加“泰航特车”杯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参赛人数创历届之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招生和就业工作的通知》(泰政办发〔2009〕50号),为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创造条件,全市公办技工学校实现招生8639人,其中市高级技工学校招生2617人;安置学生就业8636人,占应安置毕业生人数的98.6%。职业技能鉴定领域不断扩大,鉴定质量全面提高。
劳动关系调整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备案手续,规范企业裁减人员程序,办理审核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手续4231人;以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以政府名义发布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市总工会联合召开工资集体协商现场观摩会;与市建设局联合出台文件,建立外市建筑企业进泰施工缴纳工资保证金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执法办案规则机制、监察执法效能机制,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利剑”和“杠杆”作用,为劳动者解决拖欠工资2502.8万元。全市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争议案件1681件,结案率95%以上,维护了职工群众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基础建设 健全完善考核体系,通过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初评、全年考核机制调动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宣传工作效果明显,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稿件20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岱岳区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现场会,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基层平台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功能不断充实,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卡发行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制作发放社会保障卡30.2万张,方便了职工群众办理业务和享受待遇。
创业型城市创建 印发《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泰政发〔2009〕23号),成立泰安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4月24日,在泰山区召开全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动员暨现场会议,启动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施“百千万”工程,两年创建期内,培养100名创业带头人,扶持1000个创业项目,帮助1万名自主创业人员实现创业,带动10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建设泰安创业网和创业指导专家库、创业项目库“一网两库”,建成“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业指导暨成果展大厅”,落实创业扶持资金400万元,全市培养创业带头人70名,扶持创业项目576个,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街34个,帮助7018人成功创业,带动5.3万人实现就业。市政府在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市长培训班和省政府召开的创业型城市动员会上介绍了经验。
劳动争议全程调解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会同市委政法委、中级人民法院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劳动争议“全程调解”机制的意见》,对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实施多层次、全过程调解,积极预防劳动争议,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共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全市建立各类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2337个,聘请专(兼)职调解员7174名,形成调解为主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机制。泰安市被确定为全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试点市。劳动争议“全程调解”工作机制被称为“泰安模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新泰市召开全省劳动争议调解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泰安市的经验做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肥城市被列为全国330个、全省19个首批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之一。12月25日,市政府在肥城市召开首批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动员大会暨首发仪式,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9.87万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按时领取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
(刘仰军 陶会林 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