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0&rec=122&run=13

【概况】 全市气象系统有干部职工109人,其中工程师55人、高级工程师16人。年内,全市各乡镇均设立兼职气象协管员,行政村(社区)气象信息员覆盖率达到85%。在第六届全省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中,全市有8个项目获奖。
公共气象服务 年内,全市共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34次、《重要天气预报》等31期、决策服务材料129期。与应急、安监、交通、交警等部门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联动机制。11月中旬,完成降雪和冷空气过程的预报服务工作,得到市政府领导表扬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地方财政增拨300多万元,用于人工影响天气和移动气象台等现代化建设。修订《泰安市气象管理办法》,调整充实市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与驻地部队联合解决人工影响天气弹药存储问题,高炮作业点规范化建设达85%以上。在泰山、徂徕山增加燃烧式人工影响天气装置,对炮手进行专门培训。针对春季持续干旱的实际,及时启动一级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安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5次,为夺取抗旱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齐鲁电视台对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实况转播。
基本气象业务与科研 年内,加强业务质量控制监督,基础业务质量保持稳定。Micaps3.0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实施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业务和常态化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制度,对本年度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进行全面技术总结。承担中国局大气探测中心《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系统研发》项目,获科研经费20万元。完成中国气象局土壤水分自动站补充考核项目外场对比观测工作,首次开展土壤水分观测仪实验室静态标定试验;完成省气象局重点课题3项,省气象局基金课题1项,参加完成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项。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山管委合作共建泰山森林生态站。投入经费10万元,成立创新团队,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自立课题12项,其中获省气象科技工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气象科技服务 开发网络电子显示屏气象服务。全市雷电灾害防护工作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依托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联合教育局开展全市中小学防雷设施改造。手机气象短信用户稳固发展。
业务现代化建设 新建区域自动站2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3个。与市国土局联合建设肥城市、宁阳县GPS站,形成覆盖全市的大气水分观测网。实现了省、市、县(市、区)三级电视会商系统级联。配备大容量矩阵存储系统和防病毒墙,移动气象台业务保障能力更加规范。自主研制的“区域自动站灾害性天气短信自动监控报警”软件在业务中推广应用。市代县(市、区)9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全由市局制作,影视资料实现数字化逐日存储。所属6个局站全部完成地面气象观测场、值班室标准化改建。泰山气象站、宁阳县、东平县局完成台站综合改造,全市各台站基本达到“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十一届全运会泰安赛区气象服务】 省、市气象服务团队进驻泰山顶,为圣火采集提供现场服务,保障圣火火种采集圆满成功。派出专人驻泰安赛区组委会服务和移动气象台比赛现场服务。对比赛场馆、代表团驻地等进行全面细致的防雷安全检查,整改隐患。争取资金在市体育中心新建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比赛场馆、运动员驻地等安装网络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组建针对组委会成员的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群。为泰安赛区组委会各部门及运动队制作《十一运气象服务专报》74期、《十一运圣火火种采集天气趋势预报》16期、《气象服务简报》5期。

【气象服务品牌】 ①农业气象服务品牌。研发小麦、玉米稳产高产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监测气象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和玉米病虫害气象条件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制作发布墒情预报122期;与丝绸公司联合研发高产养殖桑蚕气候条件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②果品、蔬菜生产气象服务品牌。开展有机蔬菜生长发育、病虫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建立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开展肥桃花期、果实产量、果实品质气象条件预报,对樱桃、苹果生进行长期气象观测,为蔬菜大棚农户提供通信气象服务。③高危行业气象服务品牌。在全市实施“安全预警信息直通”工作,开辟气象预警信息和安全预警信息相结合的新领域,市委办公室印发有关文件,督促安全预警信息直通系统建设,市安委会开展安全预警信息直通系统建设专项检查,推进了全市安全预警信息直通系统的建设进度。全市共安装电子显示屏152块。新泰市所有煤矿均建成信息直通系统。④东平湖气象服务品牌。建立东平湖气象预警预报服务系统,为湖上旅游、渔业生产安全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气候影响评价】 2009年泰安市天气气候主要特点为:气温正常,降水接近常年,日照偏少。
降 水 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79.6毫米,较常年(661.0毫米)偏多2.8%,属降水正常年份。2月、3月、4月、7月、9月和11月份降水偏多,其中2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多88.4%,为降水异常偏多月份。其余月份降水量均比常年偏少,其中10月份降水量比常年偏少66.9%,为降水量显著偏少月份。2009年7月6日进入雨季,8月30日雨季结束。
气 温 年平均气温为13.9℃,较常年(13.3℃)偏高0.6℃,属于气温正常年份。2月较常年偏高3.9℃,为异常偏高月份;10月偏高2.1℃,其他月份偏高0.9℃~1.8℃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41.3℃,6月25日出现在肥城;极端最低气温-18.1℃,1月24日出现在肥城。2009年终霜日出现在4月17日,初霜冻出现在10月14日,较常年(10月18日)偏早4天。初雷日出现在3月21日,终雷结束于10月19日。土壤表面冻结开始于11月13日。
日 照 2009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2240.1小时,比常年(2425.7小时)偏少185.6小时。

【气候与农作物生产】 气候与冬小麦 年内,冬小麦生育期≥0℃总积温2350.7℃,比上年多248.5℃,比常年多267.8℃;降水量159.2毫米,比上年少7.5毫米,比常年少20.1毫米;日照时数1636.5小时,比上年多223.2小时,比常年少44.6小时。播种前,9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63.6毫米,较常年(57.6毫米)偏多10.4%。两次较大的降水主要集中在10日和19日,下旬为阴雨天气,降水比较均匀。9月份平均气温20.9℃,较常年(20.7℃)偏高0.2℃,属气温正常年份。土壤墒情一直处于适宜范围。温度正常、墒情好,小麦播种基础很好。由于上年秋种大力推广小麦适期晚播技术,播种日期在10月5~15日,平均播期比常年推迟7天左右,适期播种面积扩大,播种质量高,一播全苗面积大于往年。播种—越冬开始,小麦播种以后,气温持续偏高,10~11月份全市平均气温11.6℃,较常年(10.7℃)偏高0.9℃。平均降水量22.3毫米,较常年(55.5毫米)偏少59.8%,但因底墒较好,大部地区墒情适宜,对小麦出苗生长有利。冬前苗情总体好于上年。小麦于12月上旬停止生长。冬前积温偏多,降水偏少,但由于底墒较好,土壤湿度一直处于适宜范围内日照充足,小麦长势良好。越冬开始—返青,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全市平均气温-0.6℃,与常年(-0.6℃)持平。由于温度偏高,期间未遭遇长时间的严寒天气,温度条件有利于小麦越冬;光照充足,有助于物质的积累。2008年12月~2009年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1毫米,较常年(13.9毫米)偏少92.1%。由于降水异常偏少,一直无有效降水,部分山丘地块出现旱情。小麦在2月中旬返青。全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16.2毫米,较常年(8.6毫米)偏多7.6毫米,偏多88.4%。3月份平均降水量20.6毫米,较常年(17.9毫米)偏多2.7毫米,偏多15.1%。降水明显增多,缓解了前期的旱情。小麦长势良好,苗情明显转化升级。4月上旬开始拔节,4月18~20日,普降中到大雨,相当于给小麦普浇了一次拔节孕穗水,大部地区旱情基本解除。由于气象条件较好,苗情明显好于前期。小麦返青后,气温持续偏高,3月中、下旬降水明显偏多,气象条件利于小麦赤霉病、蚜虫及白粉病等病虫的发生发展,对小麦产量有一定不利影响。3月份后,泰安冷空气活动频繁,3月3日、3月14日最低气温降至-4.5℃,4月16日日平均气温10.5℃,日最低气温2.2℃,地面最低0.4℃,岱岳区部分旱地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当时未表现出受害症状,但对小麦抽穗造成一定影响。4月下旬,小麦进入抽穗开花期,发育期较常年偏早5天左右,光、温条件良好。5月9~10日,出现一次降水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6.0毫米,这次降水过程,对旱情有所缓解,对小麦灌浆期生长有利。此期日照充足,利于小麦生长,但5月上中旬降水量比常年偏少41%,温度高,蒸发强,土壤失墒快,土壤含水量下降,正值小麦水分敏感期,对其抽穗、开花不利;5月下旬至成熟,降水偏多,墒情适宜,利于灌浆成熟。5月下旬和6月上旬出现3天干热风天气,不利于小麦灌浆。
气候与夏玉米 播种—拔节(6月上旬~6月下旬)此期是夏玉米进行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分化、生长及雄穗开始分化的时期,怕低温怕涝,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此期平均气温界于26.1℃-27.8℃,比常年偏高1.3℃-2.6℃;平均降水量界于41.3~110.5毫米,新泰比常年偏多10.2毫米,其他县(市、区)市比常年偏少3.2~38.2毫米;平均日照时数界于258.2~287.0小时,比常年偏多12.3~35.0小时。温度高,光照充足,6月下旬墒情略差,总体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拔节—开花(7月上旬~7月下旬)此期植株进入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阶段,对水分要求较多也较敏感。此期平均气温界于25.5℃~26.8℃,比常年偏低0.1℃~0.8℃;平均降水量界于215.9~431.5毫米,比常年偏多13.4~217.4毫米;平均日照时数界于193.0-220.5小时,接近常年。此期气象条件很好地满足了玉米生长的需要,玉米的小花、小穗发育较为正常,长势较好。开花—成熟(8月上旬~9月中旬)此期是夏玉米的子粒形成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要求较高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水分。此期平均气温界于23.0℃~23.5℃,比常年偏低0.6℃~1.2℃;降水量界于161.6~210.6毫米,东平比常年偏多21.1毫米,其他县(县、区)市比常年偏少0.8~67.2毫米;平均日照时数界于236.6~281小时,比常年偏少55.9~117.1小时。此期降水基本能满足玉米生长需求,但低温寡照导致玉米贪青晚熟,玉米收获期比常年偏晚一周左右。底墒较好,对播种出苗十分有利;2、8月上旬是夏玉米的大喇叭口时期,大部分地区农田墒情尚好,未出现“卡脖旱”。但玉米生长前期降水偏少,对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8月中旬雷雨大风天气造成部分地块玉米减产甚至绝产。
气候与花生 年内,观测地段春花生4月29日播种,9月8日收获,全生育期132天。期间≥0℃积温3212.3℃,比上年多36.6℃,比常年多35.2℃;降水量487.7毫米,比上年多45.5毫米,比常年少28.3毫米;日照时数884.5小时,比上年多48.9小时,比常年少99.1小时。生长前期从4月29日播种、5月8日出苗到5月14日三真叶,计15天。≥0℃积温305.6℃,比上年多14.8℃,比常年多30.1℃;降水量19.9毫米,比上年少11.4毫米,比常年少14.9毫米;日照时数114.8小时,比上年多5.2小时,比常年少6.4小时。此期光热充足,降水少但土壤墒情适宜,春花生苗期长势良好。生长中期从5月14日三真叶、5月18日分枝、6月10日开花到6月28日下针共45天。≥0℃积温1096.5℃,比上年多37.4℃,比常年多34.5℃;降水量75.2毫米,比上年多18.0毫米,比常年少15.1毫米;日照时数369.0小时,比上年多56.2小时,比常年少11.1小时。此期光热充足,降水偏少但土壤墒情尚可,春花生中期长势较好。生长后期从6月28日下针到9月8日成熟计72天,≥0℃积温1810.2℃,比上年少15.6℃,比常年少29.4℃;降水量392.6毫米。比上年多38.9毫米,比常年多1.7毫米;日照时数400.7小时,比上年少12.5小时,比常年少81.6小时。此期光照偏少,降水正常,土壤墒情适宜,利于花生荚果膨大。2009年春花生全年生育期间热量充足、光照偏少、降水偏少但墒情较为适宜,整个生长期花生长势良好。取样分析:单株荚果数18.9个,比上年多1.8个,百粒重比上年少0.8克,为丰产年。

【主要气候事件及影响】 大 雾 2月10日、12月2日、11月24~25日出现大雾天气,最小能见度小于等于50米,市气象台及时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连阴雨天气 12月8~11日,受北方弱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出现4天阴雨天气。
干热风 5月下旬,日照强、气温高、降水少,出现轻度干热风,对小麦灌浆生长不利,影响小麦子粒增重。
暴雨、大风、冰雹 8月17日下午到18日,全市出现一次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的降水过程,东平县、宁阳县、肥城市、新泰市遭受暴雨、大风、冰雹袭击,夏季农作物和房屋受损出现灾情,直接经济损失1.74亿元。新泰市天宝镇冰雹最大直径10毫米左右。
高 温 6月23~27日、29、30日;7月3日、4日;8月12日,出现日最高气温≥36℃的时段;其中6月24~26日和29日,4天日最高气温均大于37℃。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为41.3℃,出现在肥城站。
初霜冻较常年偏早 最低气温低于5℃的初始日出现在10月14日,未见白霜,按初霜冻日计算,较常年(10月18日)偏早4天。
扬沙、沙尘暴、飑线和雷电天气 10月16日14时55分,泰安出现扬沙、沙尘暴、飑线和雷电天气现象。极大风速21.0米/秒,范围小,未见灾情。
持续低温灾害 11月中旬出现持续低温天气,全市旬平均气温-0.3℃,较常年(6.3℃)偏低6.6℃,为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气温最低值。11月11日肥城市出现冷冻灾害,经济损失296.8万多元。12月18~20日,受北方冷涡影响,全市连续3天最低气温大部在-9℃~-12℃。
暴雪到大暴雪天气过程 11月12日,全市出现暴雪到大暴雪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16.9毫米,宁阳、泰安降水量分别为21.3毫米、21.0毫米,其他站降水量在12.6毫米~15.5毫米之间,为近15年来同期最大降水量。因地面气温高,市区未出现积雪,除蔬菜外,对其他农作物没有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气象灾害】 肥城市8月17日14时至18日凌晨,普降暴雨,其中本站降水75.9毫米,孙伯镇最大128.9毫米。汶阳降水102.3毫米、边院镇降水99.6毫米、安临 站镇118.1毫米、安驾庄乡降水99.3毫米,以上四乡镇出现大风天气,最大风力6-7级,造成玉米、谷子、棉花等农作物共计倒伏2.25万亩,造成大面积减产,直接经济损失1480多万元,受灾人口2.67万人。
宁阳县 8月17日12时开始到18日06时,出现一次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的降水过程,伴有雷电,雷雨时阵风达到7级。有5个乡镇(东庄、葛石、堽城、伏山、乡饮)遭受大风暴雨袭击,据初步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12.2万亩,绝产2.1万亩,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840万元。
新泰市 8月17日至18日普降暴雨,过程降雨量最大石莱镇123.7毫米,新泰市区70.3毫米,由于降水集中,致使部分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龙廷镇、天宝镇、石莱镇、青云街道办事处、刘杜镇,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受灾人口4.55万人,农作物受损1.8万亩,重灾1万亩,绝收2500亩,冲坏树木4900棵,道路15公里,河岸2万米,大棚50个,大桥2座,小桥5座,蔬菜大棚560个,总的经济损失1686万元。其中天宝镇遭受冰雹天气,冰雹最大直径10毫米左右。受灾面积直径1公里,主要损坏作物为树叶、玉米叶、樱桃叶、花生损害不大。
东平县 8月17日17时到8月18日6时,普降大雨,平均降雨量122.3毫米,13个乡镇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老湖镇降雨量167.5毫米,商老庄乡降雨量153.5毫米,同时伴有阵风。大面积夏玉米受灾,出现不同程度积水、倒伏,受灾面积10.7万亩,成灾面积7.1万亩,绝产面积5.1万亩,损坏房屋30间,倒塌房屋12间,直接经济损失5945万元,受灾人口12.285万人。(徐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