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0&rec=106&run=13

【概况】 市交通局是主管全市公路和水路交通行业的市政府职能部门,设职能科室10个。年内,泰安市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管理处、泰安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处、泰安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公室、泰安交通通信信息处、泰安市机动车辆技术检测中心5个事业单位整建制并入泰安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泰安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泰安市航务管理处(挂山东省泰安市地方海事局、山东省泰安市船舶检验处两块牌子)、泰安市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分别更名为泰安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泰安市交通局港航管理处、泰安市交通局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年底,辖县级单位2个(市公路局、京沪高速公路泰安管理处)、副县级单位5个(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市交通局交通稽查支队、市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处、市公路局工程一处、市公路局工程二处)、正科级事业单位3个(市交通局港航管理处、市交通局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市交通培训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1个(泰安火车站广场交通管理所)、行业监管企业1个(泰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全系统在职职工1.19万人,其中市交通局机关行政编制26人,实有26人。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36万公里,行政村通油路达到97.6%,营运车辆保有量8.7万辆;公路水路货运量9335万吨,货运周转量119.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4%和51.4%;客运量4681万人,客运周转量37.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14.8%和8.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到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6万公里,公路密度达175.3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土地面积计算),居全省第2位。其中,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7条、265公里,省道15条、926.6公里,县道86条、1487.9公里,乡道2012.8公里,村道8884.1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232.7公里,一级公路196.7公里,二级公路1536.8公里,三级公路1646.9公里,四级公路9664.1公里。①加快泰山至徂徕山旅游快速通道、济菏高速至东平港连接线、环山路至方特欢乐世界连接线等连接重要旅游景点和经济项目的公路建设。泰山至徂徕山旅游快速通道起点位于岱岳区西南望村,终点与市高新区龙潭南路相接,全长8.3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12米,设计时速80公里,年内除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外,其余工程全部建成,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济(南)菏(泽)高速至东平港连接线起点位于济菏高速东平下道口,终点位于东平县老湖镇王台村,全长9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1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年内路基、小桥涵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8090万元。环山路至方特欢乐世界连接线起点位于环山路与泰明路相交处,终点位于碧霞大街与明堂路交叉点,全长1.4公里,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路基宽21米,路面宽15米,年内完成投资750万元。②组织实施干线公路养护改造。干线路网改造项目7个,完成投资1.85亿元。干线公路养护完成投资2.01亿元,优良路率达到91.1%。③抓好行政村通油路建设。全年累计改造农村公路809.1公里、县乡老油路110.1公里、桥梁6座,完成投资3.5亿元,新增通油路行政村48个,全市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7.6%。全市所有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100%,重点工程优良品率达95%以上。
交通依法行政 制定《交通行政执法规范》,对交通执法用语、执法着装、执法动作、执法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进行规范。加强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主体、政策、证件、文书和标志“五统一”。强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理念,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推行执法警示告知书和执法监督卡,畅通货物运输“绿色通道”,全市交通执法实现省级以上“零投诉”。完善信访举报快速反应机制,加大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投诉案件查处力度,全系统没有发生行政复议被变更、撤销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市交通局被市政府评为“泰安市行政复议‘七个为民’活动先进单位”。依法加强路政、运政、航政管理,查处路政事案5203起。开展危险品运输、客运出租、班线客运、旅游客运、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水运等市场专项治理,运输业户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提高。
交通运输经济 年底,全市拥有道路运输企业1178户,旅客营运车辆保有量3796辆(包括载客汽车、其他载客机动车),客运营运线路590条,年平均日发班次3605班;货物营运车辆保有量6.1万辆(包括载货汽车、轮胎式拖拉机、其他载货机动车)。推进运输企业集团化、客运线路集约化、运输装备高档化步伐。泰安交运集团与一运公司完成改制重组,泰城交通运输企业资源整合目标基本实现。泰安至新汶等6条客运线路完成集约化改造,全市二类以上客运线路集约化率达到31%。80辆到期客车退出营运市场,新增客车159辆、货车3820辆,全市中高级客车比例达到66%,重型、厢式货车和特种专用车比例达到40%。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4681万人、旅客周转量37.9亿人公里、货运量9335万吨、货物周转量119.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4.8%、8.4%、54%和51.4%。

【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管理】 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青(岛)兰(州)高速公路泰安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评审。泰莱高速公路冯家庄互通立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济(南)徐(州)高速公路东平段完成投资1392万元。建立集收费、路政、养护、服务区于一体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巡查、路况信息监控和通行服务,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经常性演练,高速公路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确保重要节假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期间道路安全畅通。
干线公路改造 全年续建项目完成投资4200万元。蒙(阴)馆(陶)路济(南)微(山)路口至汶上界段、莱(芜)肥(城)路燕庄至小井段和范镇至莱芜界段竣工。其中,济(南)微(山)路口至汶上界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改建里程16.7公里;莱(芜)肥(城)路燕庄至小井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范镇至莱芜界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改建里程12.8公里。蒙馆路磁窑至宁阳段拓宽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104国道绕城西线改线工程纳入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项目计划。
干线公路养护 加强精细化养护管理,实施“养护365工程”,全年完成养护投资2.01亿元,干线公路综合优良路率达91.1%。强化日常养护管理,积极推行预防性养护,细化日常养护标准,落实分段责任制,确保道路畅通。实施安全隐患处置工程,对蒙馆路颜庄桥等10座桥梁进行加固改造。对境内28公里京沪高速公路进行大修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投资1620万元购置45台(套)养护机械设备,干线公路养护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好战备钢桥演练和公路防汛工作,及时修复水毁公路、桥梁。
路政管理 加强路政巡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依法治理非公路标志、乱搭乱建、占路集市贸易和打场晒粮等行为,完成公路巡查里程163.8万公里,查处路政事案5203起,收取路赔费1264.6万元。加大公路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开展“山东公路路政日”宣传活动。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全年累计培训352人次。
科技兴路 实施科技兴路战略,市公路局工程二处“提高班组安全生产优秀率”课题荣获全国交通行业优秀QC成果奖。

【农村交通建设与管理】 农村交通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年内为民要办的12件实事之一。市交通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改善民生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推进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以下简称交管所)规范化建设和城乡客运网络化进程。
重要县乡公路改造 改造泰城周边及县(市)乡老油路110.1公里,完成投资8265万元。年底,全市县、乡公路优良路率分别达到73.8%、58.1%。岱岳区大汶口至边院、平家村至西张村、良庄至宣洛,新泰市楼德至放城,肥城市北迎至大柱子,宁阳县蒙馆路至郑龙村,东平县后屯至驻驾村、土山至腊山、唐楼至新湖等一批重要县乡公路全部竣工。
农村公路改造 全年累计改造农村公路809.1公里,完成投资3.5亿元。针对部分贫困村庄经济基础薄弱、通油路难度大的实际,市交通局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指导上给予重点倾斜,各县(市、区)均加大对贫困村庄道路建设的帮扶力度,年内全市新增通油路行政村48个。自2003年启动“村村通油路”工程后,累计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9436.3公里、大中桥梁79座,完成投资26.6亿元,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341个,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全市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7.6%。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全市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3000万元。市政府颁布《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泰政发〔2009〕20号),建立“各级政府主导、交通主管部门具体履行管理养护职责”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建立以政府公共投入为主、社会资金筹集为辅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原则,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分级考核、定额补助。市交通局重点考核700多公里重要县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确定重点养护路线,组建养护队伍或专业公司,全市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达到1561人。开展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段”和“养护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累计建成文明样板路886.3公里,评选出养护示范乡镇26个。推进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完成50条500余公里重要县道的预防性养护,3928.9公里乡村公路纳入重点养护范围。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在部分重要县、乡、村道的重要节点或出入口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发挥乡镇交管所驻地管理优势。加强农村公路巡查,对违章占道等侵犯路产路权行为进行积极整治。
乡镇交管所规范化建设 市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泰政发〔2009〕19号),理顺基层交通管理体制,健全完善新的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后的乡镇交管所是县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也是乡镇政府交通工作主管部门,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重点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农村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和超限超载源头管理等主要职能。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乡道、村道的建设养护资金、管理养护人员工资补贴及办公经费由乡镇政府负责,市、县两级交通主管部门给予适当补助。全市按照乡镇交管所、农村客运站、农村公路管理站和货运源头管理办公室“四位一体”模式,累计改造乡镇交管所76个,完成投资8762万元,乡镇交管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全年调整、延伸、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1条,改造农村客货运输枢纽中心12个,新增农村客运站亭牌33个。自2004年启动“村村通客车”工程后,全市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客运站84个,安装行政村站亭站牌1300多个,基本实现“乡镇有站、大村建亭、小村设牌”目标。累计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线路157条、2000多公里,基本形成以交通干线为骨架、以乡村道路环绕运行为补充的客运网络,乡镇通客车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9.5%。

【运输场站建设】 全市客货场站建设完成投资1.47亿元。《泰安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及客、货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泰安老汽车站改扩建工程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泰城东、西两个汽车站试运营正常,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泰山保税物流、泰安运通、金峪物流中心等5个货运场站建设完成土建投资6912万元,硬化场地26万平方米,建成配套用房3万平方米,仓储库房近1.4万平方米,吸纳200余配载业户进场经营,泰城物流园区雏形初步显现。启动县市驻地和重要乡镇客货场站升级改造,建成区域性客货运输枢纽中心12个。

【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资源整合,将机动车维修、检测、驾驶员培训等职能并入道路运输管理处,“大运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开展道路运输市场规范化管理,落实质量信誉考核制度,深入开展危险品运输、旅游客运等治理整顿。
客运行业管理 实行进驻汽车客运站管理,前移安全监管关口,制定《客运班车驾驶员即时驾驶证明管理办法》,细化驾驶员责任。完善营运客车“客运证”和客运车辆加班、包车牌发放管理制度,全年累计发放客运车辆加班、包车牌9000余张。开展客运站站容站貌、客运线路经营秩序和汽车客运站周边运输环境的治理活动,严厉打击站外揽客、不按站点停靠等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0多人次,检查车辆3000多辆次,现场纠正违章违规现象700多辆次,依法查处违规经营车辆200多辆次。
货运行业管理 开展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资质审验工作,取消3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格。制定《道路货物运输应急处置预案》,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包括三个梯次300辆车的货运应急保障体系,并组织应急运输演练。落实省交通运输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培训危险品货运从业人员1200名。规范货运车辆内业资料,实现一户一档、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加强农村物流试点工作,岱岳区、肥城市成为全省第三批农村物流试点。安排专人进驻全市52家货源单位实施现场管理。
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 全市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中有一类企业1家、二类企业13家、三类企业69家,年内许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企业1家。全市拥有各类汽车维修业户798家(一类16家、二类187家、三类590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业户5家)。建立维修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查处超范围经营业户76家,无证经营及非法占道经营业户92家。对161家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6家检测企业质量信誉进行考核,评出质量信誉AAA级维修企业17家、AA级维修企业80家、A级维修企业15家、B级维修企业(质量信誉不合格)企业15家,AAA级检测企业3家、AA级检测2家、A级检测1家。继续对全市客车级型、营运车辆二级维护上线检测和技术等级进行评定,其中客车级型评定1785辆、二级维护上线检测8.05万辆、技术等级评定3.27万辆,车辆大修和二级维护上线检测率达到95%以上。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
开展机动车驾驶员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查处违规设立的培训点34处,查扣违规教练车90余辆。建立培训记录审核签章制度,完善交通、公安部门培训与考试的衔接机制。举办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考核人员培训班,147名人员取得结业考核员资格。全面使用交通运输部统编的培训教材,推行多媒体理论教学和计时培训,签发学员考核合格培训记录3.44万人。严把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报名、培训、考核“三关”,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全市有9260人考取从业资格证书。年底,全市有驾校39所,其中一级驾校4所、二级驾校34所、三级驾校1所。

【泰城客运出租行业综合整治】
自3月下旬开始,对泰城客运出租行业全面实施综合整治,主要内容是实施改色换型,安装税控计价器,适当调整运价,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行业管理。①实施改色换型。泰城客运出租汽车保有量1292辆,原有车型为普通桑塔纳、捷达、富康等,车身颜色为“上红下黄”。根据出租汽车营运期满8年到期报废的规定,年内有170多辆陆续达到报废期限。市交通局借此之机,调整车型档次,更换车身颜色。在充分吸收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5月6日,市文明办、市交通局、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对泰城客运出租汽车更新颜色车型的公告》。更新后的出租汽车颜色,以银灰色为基色,采用双色搭配,搭配颜色分别为翡翠绿色和亚洲黄色。车型推荐东风悦达起亚、桑塔纳畅达、现代伊兰特、捷达前卫、深圳比亚迪F3五种,整体技术性能比上述车型高者亦可。经营业户自主选择出租汽车颜色和车型。实施客运出租车“报废一辆、更新一辆”制度,更换颜色与更新车辆同步进行。5月10日,市政府举行泰城客运出租汽车改色换型首批车辆投入运营启动仪式,26辆改色换型车辆投入运营。至年末,泰城客运出租汽车完成改色换型501辆。②调整客运出租运价。市政府批准执行新的客运出租汽车运价,调整后的出租车起步价由2公里(含2公里)5元调整为6元,基本租价由1元/公里调整为1.5元/公里;8公里以上单程车公里租价增加50%的空驶费,即2.25元/公里;超过2公里起租里程,车公里计费方式调整为每200米跳表1次;免费等候时间由10分钟调整为5分钟,超过5分钟的,按每5分钟收取该车基本租价的等候费。租价以元为结算单位,尾数按照“3”舍“8”入、保“5”取整的方法计费。新计费标准自8月1日起实行。③客运出租行业管理。年内命名客运出租汽车“泰山文明号”、“党员先锋车”345辆。组织集中执法检查38次,检查出租车9000辆次,查处违章车辆500辆次。印制《泰城客运出租汽车车容车貌管理办法》和《泰城客运出租汽车标志灯和座套使用管理规定》,为每辆出租汽车安装新式标志灯和2副座套,查纠车容车貌不洁、仪容仪表不整车辆300辆次。开展从业人员服务资格培训,组织培训班3期,培训623人。4月30日,落实燃油改革财政补贴政策,对泰城1292辆客运出租汽车发放燃油补贴147万元,每车补贴1138元。

【道路运输结构调整】 泰安交运集团与第一运输公司改制重组完成,泰城交通运输企业资源整合目标基本实现。继续执行客运车辆8年退出市场制度,80辆老旧客车退出营运市场,新增中高档客运车辆159辆。年底,全市拥有班线客运客车1640辆,其中中高级客车1077辆,占班线客运客车总量的66%;旅游客车165辆。客运营运线路590条,年平均日发班次3605班。全市拥有营业性货运车辆6.1万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2.58万辆、专用载货汽车1347辆、拖拉机7692辆。集约化客运线路达29条、283辆车,占营运客车总数的15.7%,其中新增集约化车辆51辆、集约化客运线路6条。升级交通运政专网数据库,清理数据库不合格数据信息1.2万条,实现省、市、县三级运政系统网络资源共享。

【车辆超限超载治理】 巩固交通、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健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检查网络,推行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追踪处理和“一超三罚”(罚车主、罚驾驶员、罚货物装载企业)制度,抓好运砂车辆管理,严厉打击车辆绕行、偷逃规费、集结闯关、换牌换卡等违法行为。加快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建设,泰安磁窑站全国Ⅰ类治超检测站、肥城市边院站全省Ⅱ类治超检测站建成使用,岱岳区化马湾站、宁阳县城北站全省Ⅱ类治超检测站开工建设,调整设置Ⅲ类治超检测站点39个,全市以Ⅰ类站为中心、Ⅱ类站为依托、Ⅲ类站为补充的车辆超限超载检查检测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出动交通执法人员7.7万人次,检查车辆93万辆次,查处违法违规车辆1.2万辆次。自2004年到2009年末,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5.4万人次,检查车辆674万辆次,干线公路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2%以内。

【水上运输行业管理】 航政和海事管理 实施东平湖航道畅通工程,清理航道障碍物6.7万立方米,设置环湖游航标268个,东平湖及大清河150公里旅游航道全线贯通。治理东平湖渔船非法载客现象,出动海巡艇31次,巡航1500公里,纠正违规现象50起。实施新版船舶签证簿和船舶管理“一卡通”工程,换发新版船舶签证簿685本,发放船舶IC卡135张,办理船舶签证262艘次。加强船员资质管理,完成船员换发新版适任证书工作,建立电子版船员档案,新发展船员275名,办理船员任解职627人次。全市取缔达不到资质要求水运企业3家,新上水运公司3家,新发展豪华型旅游船舶65艘。年底,全市有船舶公司20个,各类船舶520艘、10万多载重吨,客位2100个,船员1400多名。全年完成水路旅客运输量8.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0%、7.53%;完成货物运输量85万吨、货物周转量3.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63.5%、23.5%;浮桥通行量40万辆次,增长10.2%。京杭运河八里湾船闸工程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八里湾船闸初步设计》通过行业审查。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成立大安山、银山、老湖、州城、东平、黄河浮桥6个整建制海事所,落实现场监管责任。整合应急救助设备和资源,成立2个黄河浮桥应急救助互助组和东平湖旅游船舶应急救助互助组,投资210万元购置海事巡逻艇2艘、搜救艇1艘。7月4日,市地方海事局在东平湖成功举行首次多部门联合水上应急救援演练,沿湖乡镇、电力、通信、地方海事处、公安等单位参加演练200余人,出动巡逻艇6艘,模拟事故艇3艘,民用艇1艘,执法车12辆次,海事执法人员12人。举办水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200多人次。

【平安交通建设】 以提高全市交通系统本质安全能力为重点,开展“安全责任落实年”活动,健全完善分级管理、职责明晰、全面覆盖的安全监管体系。开展“迎国庆、保全运”交通综合整治活动,突出抓好公路安保畅通、道路水路运输、交通工程施工等重点领域,严把从业人员、场站源头、车船运行、路检路查等关键环节,排查整改事故隐患201处、不安全问题360项。建立公路应急保畅、水上人命救助、应急物资运输、车辆维修救援等应急体系。全系统责任事故率、责任死亡率、责任受伤率、直接经济损失率分别下降24%、18.6%、15.3%和17%,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市交通局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安全优秀杯”。

【交通文明行业创建】 推进交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建立机关工作标准体系、行业管理标准体系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创优夺杯”竞赛活动。实施“泰山先锋”工程,组织开展“泰山先锋岗”、“泰山先锋车”挂牌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筹建“泰安交通文化展示中心”,举办以“交通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成就展览、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在全国交通文化建设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开展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交通惩防体系建设,全系统保持公路、水路基本无“三乱”问题。规范行政事务管理,强化资金预算审核,交通行政办公费用下降20.6%。加强交通新闻宣传,交通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年内,市交通局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推行执法责任制工作示范单位”,被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科学发展先进单位”,交通系统继续保持“省级文明交通行业”和“全市十大文明行业”荣誉。到年底,新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青年文明号”1个。泰安汽车站红叶服务班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交通税费改革】 1月1日,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要求,全市停止征收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输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输附加费等6项交通规费。2月28日,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停止山东境内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通知》要求,全市境内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有偿集资建设的公路称为政府还贷公路)收费站泰(安)商(老庄)路夏张收费站,济(南)临(沂)路黄前、范镇收费站,省道薛(家岛)馆(陶)线肥城收费站,新(泰)枣(庄)路新泰收费站,肥(城)梁(山)路王台桥收费站6个收费站停止收费。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交通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关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人员安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改革涉及人员安置工作基本原则、安置渠道、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年内,全市完成分流安置交通税费改革涉及人员3376名,其中市交通局直属单位304人、县(市、区)交通局2291人、汽车养路费征收人员240人、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人员444人,引导全市专业运输企业调整经营合同和运输组织方式实现平稳过渡。(周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