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9&rec=74&run=13

【概况】 年内,全市乡镇以上农机管理服务机构94个,从业人员601人,其中农机科技人员332人。泰安市农业机械管理局65人。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山东省2008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评为全省农机推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先进单位和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先进单位。
全市农机系统以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主线,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①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到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原值22.8亿元,农机总动力410.91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9.3%。有拖拉机5.56万台,联合收割机8850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730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549台。拖拉机配套机具11.01万台(套),机具配套比例达到1:1.97;经济作物、林牧渔业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均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②农机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完成机耕地面积40.88万公顷;机播面积30.01万公顷;机收面积30.16万公顷;小麦机耕面积20.98万公顷,小麦机播面积20.39万公顷,小麦机收面积19.90万公顷;玉米机收面积6.71万公顷,机收率达到35.7%,增长8.4%;花生机播面积2.54万公顷,花生机械化收获1.08万公顷,马铃薯机械化收获5670公顷。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以上。③农机经济和社会效益稳步增长。年内,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9亿元,增长15.1%。农机为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483元,贡献率达到8%。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年内,全市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3233个,其中,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33个,中介服务组织57个;全市农机专业户发展到14.72万个,农机从业人员45.72万人,形成了以协会为纽带,以合作组织为龙头,市级宏观调控、县级组织协调、乡镇管理服务、农机大户带头实施的新型农机社会化现代管理服务新模式。
农机科技推广 ①实施创新示范工程。实施以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为重点的创新示范工程,全市新增玉米收获机560台,保有量达到1549台,玉米机收面积6.71万公顷,机收率达到35.7%,同比增长8.4%;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421台,保有量达到550台;新建保护性耕作示范点189个,达到242个,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340公顷,增长300%。②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全市新增花生覆膜播种机316台,保有量达到1981台,机播面积4.66万公顷;新增花生收获机186台,保有量达到1181台,机械收获花生面积1.08万公顷;新增马铃薯覆膜播种机120台,保有量达到230台,马铃薯机播面积1.79万公顷;马铃薯收获机达到686台,机收面积5920公顷。③推广农机节本增效技术。新增化肥深施机184台,保有量达到1966台,完成化肥深施作业面积4.05万公顷;新增精少量播种机1000台,保有量达到1.36万台,精少量播种作业面积14.18万公顷。
农机跨区作业 组织春、夏、秋、冬农机跨区作业“四大战役”,实现跨区作业收入3.2亿元,增长16.7%。其中,三夏期间,全市共有80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6万台拖拉机等共8万余台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作业,机收小麦308.5万亩,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96.8%,实现收入1.62亿元;组织32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青岛等地参加跨区作业,跨区作业收入9600万元,达到了群众、机手、领导“三满意”。“三秋”期间,市农机局组成考察组,到德州、河北衡水等地考察了解三秋农机跨区作业事宜,签订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作业合同100份,组织6428台(套)机械赴河南、河北省和德州、胶东等地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121千公顷,实现作业总收入7351万元,单机收入平均1.14万元,市内农机作业收入2.94亿元。
农机科教培训 年内,全市举办各类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班126期,培训各类人员2.8万人次,培训农机管理人员319人,新训农机驾驶员1364人,农机远程教育2万余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80人。认真做好农业部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的试点工作,完成农机高级修理工、联合收割机手培训考核鉴定202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376人。
农机执法 成立全市农机事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制定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完善农机安全应急反应体系,建立农机安全长效机制,“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死亡、重伤人数为零,实现农机安全生产年,被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评为山东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层层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了行政问责制度,组织建立了村级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台帐。开展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全市新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级1个(肥城)、省级1个(新泰),示范乡镇30个,示范村200个,示范户2000户。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百日督查活动和农机无牌无证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年检农业机械1.01万台,挂牌证3141副,办理拖拉机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5346份。四是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全市六个县(市、区)全部配齐拖拉机制动检测设备。

【“农机服务五百强”建设活动】 年内,全市继续开展“农机服务五百强”建设活动。加大对农机新型服务组织的引导、培育和扶持力度,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发挥农业机械作用开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做好重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组织调度、信息引导、规范市场、困难帮扶等工作,促进了关键农时机械化作业的有序进行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健康发展。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年内,培养土地流转承包农机大户10个,新发展农机服务组织25个,新创建农机现代化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45个,培育农机服务代理制示范户46个,帮助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提升了农机服务水平。

【农机购机补贴】 年内,全市共安排中央、省、市、县农机政策性补贴资金1870万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50万元(中央资金1100万元,省级资金200万元,市级资金50万元),国家优质粮工程现代农机推进项目资金500万元。市农机局会同市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坚持阳光操作,实行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管理制、补贴机具竞争择优筛选制、受益公示制、资金集中支付制、管理监督制、成效考核制,通过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做到公开、公正、科学规范、高效便民,对享受补贴的机具逐一入档,实行微机管理,保证经得起各方面监督。全市累计补贴农机具2306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89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0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421台,其他配套机械496台(套),带动农民投资4386万元,购机补贴成为一项拉动泰安机械化发展的“惠民政策”。

【农机四大市场建设】 ①依法规范农机修配市场。年内,全市修配网点发展到518个,从业人员1725名,农机修配收入达1.71亿元;换发新的维修技术合格证473个,创建星级文明维修网点35个、农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十佳”单位10个。②培育开拓农机销售市场。全年农机经销企业、农机经销点发展到838个,从业人员3880名,实现收入1.12亿元。③扶持发展农机运销市场。全市从事农机运输机械达12.4万辆,完成农机运输量7.56亿吨公里,实现农机运输收入6.93亿元。④加快推进农机作业市场。推行农机跨区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和套餐式服务,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年内,农机田间作业收入6.69亿元,农机跨区作业收入3.2亿元。

【农机信息宣传】 6月份在全市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日”和“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出动宣传车30台(次),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30余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悬挂过街条幅20余幅,展出宣传图板100余块,印发各类宣传材料8000余份。11月20日,举办改革开放30年泰安农机化发展论坛,回顾改革开放30年泰安市农机化发展历程,展示取得的重大成就。以泰安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对“泰安农机信息网”进行全面改版,累计发布更新农机信息700余条,被山东农机化信息网采用工作信息420条;编发“全市农机服务‘五百强’建设”等系列专题报道36篇;泰安电视台、泰安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小麦机械化收获开机仪式、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农机跨区作业等重大活动30余次,年内获得全省农机信息网宣传工作第二名。(王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