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9&rec=199&run=13

【概况】 该区因位于泰山脚下,泰山古时亦称岱岳而得名。
政区 人口 全区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办事处)、710个村(居)委会。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7.49万人,人口出生率7.67‰,死亡率6.03‰,自然增长率为1.63‰。有少数民族25个,2.2万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亿元(在地统计),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27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76.0亿元,增长15.1%,其中工业增加值68.3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54.53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5%,三次产业比重从2007年的22.6:44.5:32.9调整为2008年的19.8:46.7:33.5。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9亿元,增长20.0%。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9.28亿元,增长24.8%,占GDP的60.98%。实现税收6.36亿元,增长24.8%。全社会投资109.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7亿元,增长32.7%。
农 业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粮食产量53.63万吨,增长8.3%;肉类总产量4.61万吨,增长6.0%;棉花总产727吨,增长16%;水果总产23.44万吨,下降2.8%;蔬菜总产229.61万吨,下降8.3%。禽蛋总产3.66万吨,奶类总产8.66万吨,水产品总产3300吨。全区林地面积6.43万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2.82万公顷,用材林面积0.66万公顷,防护林面积2.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8.2%。
工 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66亿元,同比增长21.4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8亿元,同比增长37.7%;实现利税20.2亿元,同比增长40.6%;实现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9.5%。
建设 环保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72.04%。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区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51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二氧化硫达标率99.15%,工业烟尘达标率100%,粉尘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53%,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烟尘、工业粉尘等排放量同期分别下降9%、31%、27.42%。
交通 邮电 全年完成货运量1257万吨,增长19.5%;货运周转量76081万吨公里,增长20.7%。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768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76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3万户,互联网用户2.5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60.66亿元,同比增长23.3%。全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24605万美元,同比增长20.6%;实际利用外资18880万美元,增长20.5%。完成进出口总值1.1亿美元,同比下降25.4%。其中,出口9811万美元,下降22.6%;进口完成1247万美元,下降41.7%。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1125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完成营业额9500万美元,增长23.6%;完成境外投资额36万美元。旅游业共接待游客299万人次,增长72%;旅游收入16861万元,增长110%。
教科文卫 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6608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2万人。普通初中25所,在校生1.67万人。小学121所,在校生6.2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0人。年内,全区累计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3项,申请专利174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全区建成70处农家书屋、35处文体大院。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架通有线电视村115个,“村村通”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70%。有卫生机构21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9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67张,卫生技术人员158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633人,注册护士499人。设立区卫生服务站11个,建成中心卫生所390处。参加省级体育比赛获金牌1枚。在第二十二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社会生活 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万元,增长37.6%。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增长13.8%;全区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3.15亿元,增长30%。其中,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12155万元,增长25.21%;收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36亿元,增长26.51%;收缴医疗保险费4224万元,增长61.96%;收缴工伤保险费311万元,增长100.65%;收缴农村养老保险费737万元,下降46.7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9.09万人,占应参加人数的98%。全区17处敬老院有房间1326间,床位2059个,达到了70%集中供养目标。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34万户、2.6万人,其中城镇低保934户、1913人,农村低保1.25万户、2.43万人。全区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53%的村均成立慈善组织,共募集资金67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8801人,其中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3775人。社会福利企业13个,安置残疾人员688人。全区收缴各项社会保险费31991万元,增长26.27%。

【岱岳区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该区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这一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7年,省长指挥田实现玉米单产1127.5公斤,创全国北方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农业部召开全国玉米高产示范现场会进行了重点推广。2008年,省长指挥田实现小麦平均单产762.96公斤,创全省小麦单产之最;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实现平均单产679.4公斤,创全国小麦万亩单产最高记录。全区粮食单产、总产连续5年稳定增长,51.1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50.4公斤,总产23.03万吨,单产、总产分别增长4.2%和9.7%。农民实现由“科技种田要我学”向“粮食增产我要学”的转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由“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的转变。该区在两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的基础上,年内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大力推进社区卫生综合改革】 ①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使用药品采购软件系统,实行批次和单一品种竞价相结合的采购方式,网上竞价采购,消除采购中心人为操作,使竞标程序和结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②优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中心)11个。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服务站用房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每2000-3000服务人口配备1-2名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均已具备开展全科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等工作的专门场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顺利完成。③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管理,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严格审核,及时拨付报销资金;严格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完善实施方案,强化机构建设等手段,建立起符合岱岳区实际的新农合管理体制、筹资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④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实行监督力度下沉,区卫生监督局聘任了17名乡镇(街道)卫生监督科科长、44名乡镇(街道)卫生监督员、552名村(社区)卫生监督助理员。统一了规章制度、监督服装,加强了基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岱岳区以富民强区为目标,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①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0.64亿元,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增长13.9%。第三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连续8年保持全省蚕茧生产第一名;完成出口创汇额2400万美元。②农村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全区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55亿元,八纵七横360公里的交通大框架基本形成,完成3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村村通有线电视”新增行政村115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200个,农村养老保险累计投保续保23.5万人,受益人口达到1.58万人;新农合农民参合率达到98%。③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认真落实粮食、良种、农资、农机购置补贴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困难职工群众救助等政策。全区发放各类农业补贴5475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312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3753.7万元,“两免一补”政策受益学生达到7.59万人次,完成校舍危改投入228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行校车“一返一补两奖励”政策。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梯级创建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全区共创建文明信用户7300户、文明信用村175个、文明生态村44个、文明小康村169个,新建农村文化大院35处、农家书屋70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点66个。⑤农村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扎实开展平安建设“规范创新年”以及和谐民族村、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创建等活动;开展“百日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信访问题集中整治、区委书记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大接访等活动;建成启用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完善落实领导包案、集中会审、现场研办、公开听证、三级终结等制度,一大批重点疑难案件得到迅速及时处理,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张洪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