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9&rec=17&run=13

【概况】 2008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落实,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年内,全市152个基层党组织、194名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分别受到省委、市委表彰,市委组织部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机关”“全省党内统计、干部统计全优报表先进单位”“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优秀奖”“全省组工通讯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泰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基层组织建设】 ①组织实施“泰山先锋”工程。中共泰安市委下发《关于实施泰山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推进科学发展中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命名表彰“泰山先锋”的实施方案》,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争当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推进改革、带头促进发展、带头维护稳定、带头服务奉献、带头廉洁自律的“泰山先锋”,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②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开展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综合试点,形成《关于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意见》,建立起以“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重大决策票决、重大事项提议、质询监督落实、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推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健全完善党代会代表列席市委全体会议,党代会代表视察,党代会代表参与民主测评、评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向党代会代表征求意见等制度。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的通知》,探索建立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对市委常委、市政府党员副市长的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做好村“两委”换届后续工作,巩固扩大换届成果。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十七大、建设新农村”集中学习活动,在市委党校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选聘373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推进落实农村干部管理和村级工作运行“双规范”制度,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阳光村务入户”工程和以“决策公决制、解惑质询制、村务公开制、领导谈话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工作法。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普遍达到“场所适用、设施完备、功能健全、制度规范、环境优化”的要求。完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通过组建城乡联合党组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等方式,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开展“城乡手拉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全市611家企业与696个村结成帮扶对子。⑤城市社区、企业、新社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党的建设。以增强服务功能为重点,深化社区党建“双示范工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完善覆盖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的城市党员服务网络。制定下发通知,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专题调研。在全市机关推行机关党建双重目标责任制。深化“服务旅游、党性闪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旅游窗口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优化泰山旅游环境、创建和谐旅游景区。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落实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排查流动党员持《活动证》情况,建立泰安市流动党员北京服务中心,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开展“支援灾区、党性闪光”主题实践活动,召开在抗震救灾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座谈会,做好部分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收缴和收据发放工作。全市共有22万余名党员累计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3622万余元。开展对口援建四川省北川县墩上乡基层党组织工作,做好在抗震救灾一线发展党员工作。探索建立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创建“示范点”“示范岗”等争先创优活动,较好地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做好关心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向1817名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168万余元。开展纪念建党87周年系列活动,做好有关考核表彰工作,全市152个基层党组织、194名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分别受到省委、市委表彰。贯彻中央组织部新党费收缴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加强入党志愿书管理,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2008年共发展党员9692名。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改革创新。改进干部推荐提名方式。试行非定向等额提名推荐和非定向差额提名推荐,在一定范围内民主推荐可提拔或重用的县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改进完善干部推荐和考察方法,进一步扩大参加民主推荐会议人员范围。在全市推行党的常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干部任免制度和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干部制度。制定市委常委会、全委会《关于干部拟任免人选、推荐人选实行票决制的办法(试行)》,对市委常委会、全委会票决干部作出规范。市委常委会对199名干部进行了票决,市委全委会对团市委、市司法局2名正职人选进行了票决。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2名县级领导干部,其中35岁以下的5名,女干部1名;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39岁;均为大学以上文化,全日制大学学历的6名,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8名;5名同志有相关专业学历,6名同志有从事相关专业的经历,进一步优化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结构,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推行企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规范竞聘程序,指导市基金担保公司、市疾控中心、泰安一中等单位开展中层干部全员竞聘上岗,100多名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稳妥做好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明确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任免等问题的建议》。②加强规范干部管理与监督。制定下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任职回避和交流工作暂行办法》,对领导干部职务任期、交流、任职回避工作作出规范。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干部队伍管理监督的通知》,对加强干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和重要情况报送制度、严肃组织人事纪律提出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抓班子、带队伍的责任和相关方面的具体职责。③加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扎实做好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援川、援疆干部的选拔配备,共调整干部127名,其中提拔65名,重用12名。④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日常管理。认真做好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年初,对市直111个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821名领导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建立部门、单位负责人定期了解情况制度。重点对33个市直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考察了解,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认真做好试用期满干部考核工作和干部到龄转任工作,对43名试用期满干部进行考核,全部按期正式任职。对51名到龄的县级干部及时办理改任非领导职务或免职手续。规范部门、单位科级干部调整备案管理,对不符合任用条件、程序的7名拟提拔人选予以否决。

【干部调配工作】  ①公务员管理工作。争取全市39个市直事业单位和115个县市区直事业单位列入参照管理。对上报的1025名事业单位拟登记人员进行认真审核,组织624名符合登记资格考试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对考试合格的和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1018人进行集中登记。因干部交流、公务员考录、军转干部安置等原因,为254人办理日常公务员登记手续。会同人事部门,招考录用公务员258人。贯彻落实《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圆满完成2007年年度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干部退休制度,及时为到达退休年龄的13名省管干部和69名市管干部办理退休手续。②选调生工作。选调31名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不断加大选调生培养锻炼力度,在市委党校举办应届选调生培训班和往届选调生轮训班;选调41名选调生到市纪委、团市委等单位挂职锻炼。③挂职包村工作。对第十八批挂职包村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选出17个先进单位、17个先进工作组和43名先进个人。选择确定30个部门包村点、10个创建新农村示范村、8个创建专业示范乡镇,共选派108名市直机关干部进行挂职包村,其中选派6名副县级干部挂任县市区委常委、副县市区长,选派6名科级干部挂任乡镇、街道党政副职。对第十八批挂职包村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安排部署第十九批挂职包村工作任务。先后选派35名县乡机关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选派10名市直机关干部到市信访局挂职,选派3名市委党校教研人员到基层挂职调研,选派46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教活动、泰城综合整治、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公开选拔挂职干部工作,泰安市6名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考到省直有关部门挂职,2名市直单位干部考到县市区挂职;做好河南省来泰安市挂职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④干部综合工作。对因公出国(境)审批程序进行简化和规范;会同市纪委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因私出国(境)标准条件、审批程序、证件管理、年度报告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年内,审查办理因公出国(境)72起168人次,因私出国(境)28起30人次。对第五批援疆干部进行期满考察,做好第五批援疆干部返回后的工作安排等各项工作,完成泰安市22名第六批援疆干部选派任务。建立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和工作通报制度。做好干部调配和师团职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人才工作】 制定下发《2008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继续健全完善各项人才工作机制,实行人才工作季通报、工作例会、重大工作报告、信息反馈等制度。开展“泰安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评选,评选出首批8个“泰安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对全市第七批、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进行年度考核,及时为第七批、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放年度津贴,组织部分市级拔尖人才代表开展“服务发展 奉献社会”活动。认真做好省高层次人才库人选的推荐工作,提交市委审核确定29人推荐省委组织部。编制《泰安市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泰安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评选出首批30名“泰安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并命名表彰。选派15名干部赴深圳市对口部门进行两个月的挂职锻炼。做好校地互派挂职干部及科技副职考核、续聘工作。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年内组织企业职工参加各类培训5.1万人。深入实施“金蓝领”培训项目,年内集中培训新技师375名,高级工660名。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认真做好省人才工作好新闻奖作品申报推荐工作,《山东宁阳:5000多名“职称农民”活跃在乡村》荣获2007年度“山东省人才工作好新闻奖”一等奖。

【干部教育工作】 严格执行计划调训、点名调训、请假、通报批评和补训等管理制度,严肃培训纪律,确保应训必训,提高干部的参训率;坚持需求调研制度,实施按需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制度创新,注重管理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施意见》《干部学习质量考核评价的意见》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建立起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干部所在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由组织调训、中心组学习和在职自学组成的“三位一体”教育培训格局,教育培训工作驶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在市委党校、市公务员培训中心集中举办24期县科级领导干部十七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其中6期县级班、2期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班、16期科级班,直接轮训在职县科级领导干部2335人。实施科级及科以下干部十七大精神的培训学习;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在市委党校举办3期县级干部进修班,3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培训县科级干部420名;举办了第十九期中青班,培训中青年干部47人;举办赴美国企业总裁管理创新培训班,组织10位市、县属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在美国进行为期20多天的集中培训。在下半年召开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泰安市以“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培训活力”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干部监督工作】 ①开展《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和监督检查工作。对6个县市区和62个市直部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以及干部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较多的9个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复核。②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对拟提拔重用的干部和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社联、工商联、残联等班子换届初步人选以及市人大、政协常委提名人选,征求纪检、检察等机关意见,全年共征求干部意见19次,涉及干部315名。与市纪委联合下发《关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对2008年以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近年来的干部日常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健全完善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制度,从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中聘请21名干部工作特邀监督员。③做好“12380”专用举报电话的受理和查处工作。全年共受理“12380”举报件11件,查核11件,处结11件。2008年,泰安市在中组部“12380”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受理为零,在全省17地市中最低。④做好市管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首次报告的有关工作。全市市管干部集中报告2007年度个人有关事项,实报1860人,因病暂缓报告1人,非中共党员市管干部报告32人。⑤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记实制度试点工作。指导东平县和市教育局先期试点工作。在市管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首次试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记实工作,共对144名提拔重用领导干部进行了全程纪实。⑥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岱岳区作为试点单位,探索实行以公开报名、竞职演讲、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和差额票决为主要内容的公推竞职差额票决正职领导干部制度。全年共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任务33个;受理更改干部参加工作时间、工龄计算及其他有关问题的申请和申诉4件,审理4件,处结4件。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研究制定《远程教育中心工作制度》。认真组织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先后组织基层集中收听收看十七大专题辅导报告12次,开发制作十七大精神专题讲座和学习辅导教材6小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致富工程及管理员“结对帮带提升”活动。举办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业务骨干培训班,30余名课件制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举办2期全市骨干管理员培训班,共培训骨干管理员120名。

【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 圆满完成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工作。换届选举出的新一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市人大领导班子按6职配备;市政府领导班子按8职配备,并且保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3名;政协领导班子按9职配备,分别比换届前减少4职、1职和3职。市人大常委会6名正副主任平均年龄53.2岁,其中研究生学历的2人,大学学历的2人,大专学历的2人;党外干部1人,妇女干部2人。市政府8名正副市长平均年龄48.5岁,45岁以下的2人,其中40岁以下的1人;全部是大学以上文化,其中研究生学历的3人;妇女干部1人,党外干部1人。市政协9名正副主席平均年龄为52.9岁,全部是大专以上文化,其中研究生学历的4人,大学学历的4人;妇女干部2人,党外干部4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平均年龄47岁;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1人。

【建立健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制定下发《关于完善科学发展目标体系和考核机制的意见》《完善县(市、区)科学发展考核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完善市直部门科学发展目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调整或使用以及培训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调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李 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