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9&rec=127&run=13

【概况】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于1983年,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职工985人,其中聘用职工124人,劳务派遣人员335人;年末总资产5.06亿元;市局辖区共有卷烟零售户2.29万户。全市共销售卷烟83.69亿支(16.74万箱),增加6.69亿支(1.34万箱),增长8.7%。实现销售收入17.17亿元,增加4.47亿元,增长35.2%;实现税利3.54亿元,增加1.61亿元,增长83.18%。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38%,提高21个百分点。
卷烟销售 稳步推进品牌培育、物流整合、电子结算、明码标价、精品线路等工作,制订《泰山金叶加盟连锁店管理办法》,形成以旗舰店和加盟店为核心层,以形象店为紧密层,以剩余零售客户为松散层的现代零售终端体制,卷烟销量和结构在经营规范、价格规范、市场规范的基础上稳步增长,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由增长型向成长型的转变。确定重点培育省内卷烟品牌,建立品牌引入、培育等机制,制定《关于加强卷烟销售网络终端市场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打造精品线路、创“百家精品店,千家形象店”的活动,以宁阳县磁窑镇终端市场销售为样板,推向终端网络建设的高潮。全年销售一、二类卷烟1.52万箱,占总销量的9.09%,增加8652箱,增幅131.69%。其中,一类烟销售7997箱,增加3354箱,增幅72.24%;二类烟7225箱,增加5298箱,增长274.93%;三类烟2.28万箱,增加7483箱,增幅48.96%;四类烟5.99万箱,增加8498箱,增幅16.53%;五类烟6.95万箱,同比减少1.13万箱,下降13.94%。
烟草专卖执法 继续以开展“打击非法卷烟经营大户、破获非法卷烟网络”为工作重点,施行“全面封堵、全面监控、全面打击”的战术,开展卷烟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提高市场净化率。市烟草公司积极与市公安局、检查院、法院、工商局、交通局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卷烟打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大追罚、追刑力度,始终保持卷烟打假的高压态势。全年推动专卖管理“四个下移”(领导、力量、措施、责任)工作目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调整充实执法队伍、规范管理工作流程、严格管理执法程序,为开展卷烟打假工作奠定基础。市局从5月开始,进行为期两个月卷烟打假“春雷行动”,加强对路堵路查、酒店、宾馆及娱乐场所以及重点区域的监控,加大检查力度,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打击,使卷烟市场控制力明显提高。全市共查获案件8544起,查扣非法生产卷烟983万支,查获烟丝烟叶102.1吨,查获案值745万元,罚没款338万元,打击非法经营大户1210个,端掉藏匿假烟窝点33个,破除符合公安部、国家局标准的网络案件3起,拘留142人,逮捕15人,判刑15人。11月28日,在高速公路一万公里纪念塔下举行全市焚烧假冒伪劣卷烟现场会,将全市烟草系统查获的2215万支、假冒伪劣卷烟和102吨烟丝、烟叶进行集中销毁,在全市卷烟市场起到很大的震慑力。
企业管理 ①制度建设。从4月开始调研到9月通过认证机构的第三方审核,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0月,取得北京三星九千认证中心(国家级)认证证书。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结合企业文化,建立具有泰安烟草特色的全覆盖的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质量方针,明确人员和部门的职责,共编制质量手册一套,程序文件81个,工作手册24套,管理制度191个,流程图193个。②企业文化。推出《泰烟之歌》,编制《2008版企业文化手册》,在全市烟草系统掀起学习企业文化理念的热潮,7月18日,市烟草专卖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推出“挑夫”服务品牌,确立“一品、两翼、四为、八提升”(一品是挑夫服务品牌的品格;两翼是责任和真情;四为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客户、为员工;八提升是提升承重力、共赢力、凝聚力、学习力、创新力、形象力、自觉力、发展力)品牌思路,大力弘扬“苦干、奋进、不服输”的“挑夫”精神,面向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大力宣传品牌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开展。公司将“亮丽终端”建设引入“挑夫”服务品牌建设的范畴,并按照“挑夫”服务规范,将“挑夫”服务品牌向零售环节延伸,全面打造新型服务零售终端。首批泰山金叶卷烟连锁店作为培育品牌、引导消费的试验田和示范点已正式投入运营,年末已有3家连锁加盟店。③人力资源管理。制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干部定期考察管理办法》和《对科级干部进行写实的通知》,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考察对象实行不定期考察,所有干部进行定期工作写实。制定《泰安市局(公司)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全公司薪酬套改。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业务需求,全年共组织2000多人次参加业务培训,其中,培训管理人员500人次、执行人员1500人次。(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