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8&rec=72&run=13

【概况】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1万公顷,增长1.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3万公顷,增长2.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5万公顷,增长1.6%;棉花播种面积9418公顷,增长12.1%。大多数农产品产量有所提高。
  全市种植业发展特点:①粮食生产继续回升,经济作物有所调减。年内,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72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2.30万公顷,增加1.15万公顷;经济作物面积19.75万公顷,减少4247公顷;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68.17∶31.83,粮食作物比重上升1.07个百分点。②经济作物种植效益继续提高,优质农产品面积继续扩大。全市突出农产品区域特色优势,加强设施农业和高值田开发,新调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万公顷,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333公顷,新增高值田面积6667公顷。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步伐加快,“三品”认证面积是历年来认证产品最多、基地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市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2万公顷和12.47万公顷,获得国家OFDC、国际OCIA、日本JONA、欧盟BCS等11个有机机构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面积1.33万公顷,约占全国的8%;年产量达67万吨,约占10%;年创汇3600余万美元,约占10%,有机农产品基地农场达200多个,有机蔬菜加工出口大型龙头企业20家,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粮食生产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继续扩大,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4万公顷,优质玉米面积达到10万公顷,分别增加6667公顷。③设施农业稳定发展。全市各类塑料大棚达到16.31万个,面积7760公顷。其中,冬暖式塑料大棚达到4.66万个,面积3053公顷。在各类塑料大棚中,蔬菜大棚13.40万个,面积5827公顷;食用菌大棚4302个,面积160公顷;林果大棚1245个,面积万86.67公顷;花卉大棚523个,面积20公顷;畜禽和桑蚕大棚1.69万个,面积1126.67公顷。④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区域布局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如泰山区苗木花卉、女儿茶;岱岳区设施大棚、桑蚕生产、中草药;肥城市有机蔬菜、“两菜一粮”(土豆—玉米—白菜);新泰市黄花菜、池藕、覆膜土豆;宁阳县有机蔬菜、双孢菇;东平县大蒜、鸡腿菇等已初具规模特色,带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地市场。1200多个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生产格局,从事主导产业生产的农户和收入已占50%以上,其中达到“一村一品”示范标准的村373个,专业乡镇11个。

【粮食生产】 年内,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文件精神,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现金补贴和良种补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2.3万公顷,增加1.15万公顷;公顷单产6585千克,减少0.78%;总产278.60万吨,增长2.00%。其中,夏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20.92万公顷、6000公斤/公顷、125.39万吨,分别增加9020公顷、减少3.17%、增长1.19%;秋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21.38万公顷、7170公斤/公顷、153.20万吨,分别增加2487公顷、增长1.48%、2.68%。

【蔬菜生产】 年内,全市完成蔬菜面积13.19万公顷,减少5127公顷,总产万702.27万吨,减少5.20万吨;平均每公顷单产53.23吨,增加1.61吨;瓜类面积4027公顷,减少82.67公顷,总产19.16万吨,减少2.67万吨;平均每公顷单产47.58吨,增加2.61吨。全市蔬菜生产的特点为:①有机蔬菜面积扩大,种植水平提高。全市有机蔬菜面积扩大到1.33万公顷,新增2133公顷,其中有机绿菜花已达到2067公顷。单产水平提高,效益显著,提高了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的积极性。龙头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强,带动全市有机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社式模式,促进了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②做大做强黄花菜产业。市政府高度重视黄花菜的综合开发,把其作为挖掘资源优势,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精心培育,在种植方式上实现了由原来单一的堰边种植发展到了大田、大中拱棚及冬暖式大棚等多种形式种植,全市发展冬暖式大棚栽培506.67公顷,大、中、小拱棚栽培653.33公顷,一膜覆盖栽培233.33公顷。一般每公顷产量达到15~22.5吨。主要销往寿光、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上海、深圳等地。每公顷效益5.25万至12万元。③发展泰山池藕产业。总结农民种植经验,探索出成熟的池藕栽培技术,引用推广新品种,得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新发展133.33公顷,平均公顷产量达到65.4吨,公顷效益达到11.78万元。④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800公顷,食用菌棚8.7万个,以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黑木耳等为主。省食用菌质量检查组抽查全市3家菌种生产厂家,质量结果全部合格。⑤做大中草药产业。全市种植面积约3666.67公顷,品种50多个(不含野生),年产值1亿多元。逐步形成汶南、东庄、接山、安站、老城、角峪、徂徕、下港、夏张等中草药种植重点乡镇,其中汶南达386.67公顷,徐长卿(中药材名)栽培面积有80公顷,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为徐长卿传统主产区。其他如桔梗、丹参、黄芩、黄芪、白术、灵芝、玫瑰也具备一定规模,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影响。⑥建立高值田示范,带动高效农业发展。推动“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新增高值田面积1333.33公顷。重点培育岱岳区良庄镇、房村镇、范镇,宁阳县华丰镇、伏山镇,新泰市谷里镇、楼德镇,肥城市边院镇、孙伯镇、王庄镇,东平县沙河站镇、斑鸠店乡,泰山区邱家店镇等高产高效乡镇。以冬暖大棚高产高效栽培为目标,合理品种搭配,优化组装各项栽培技术,试验总结实用的栽培管理模式,从管区到村户分种类分季节培训指导,农民效益有很大提高,受到镇、村和菜农高度评价。⑦引进推广优新品种,促进增产增收。引进基层农户所需的各种优良新品种,通过建立品种示范田,配套组装一整套生产技术规程,满足基层菜农的需要。引进蔬菜优良品种5个,花生优良品种2个。⑧推广新技术。着重推广大棚根结线虫综合防治技术、大棚西红柿改枝换头技术等多种农村实用新技术,举办技术讲座40次,举办田间地头现场会25次,举办培训班17次,培训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带头户1万多人次,发放各种普及资料2万多份。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难题30项,提高蔬菜产量,增加了农民经济效益。

【植物检疫】 年内,全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严把植物检疫关口,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的普查和防治等工作,防止危险性病虫草害的传播蔓延。158人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兼职检疫员、报检员证和继续教育证书。5月份,对所辖县(市、区)的6家统一供种实施单位进行检疫检查。对省安排全市9.33万公顷小麦良种补贴实施面积进行核准。自繁的2.1万吨小麦种,检疫合格率达到100%。全市产地检疫农作物3907.53公顷,产地检疫合格率达100%。对承担统一供种任务的种子公司小麦、玉米制种田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其中小麦3560公顷,生产合格良种1.7万吨,玉米230.67公顷,生产合格良种936吨。在加强产地检疫的同时,加大对调入、调出的农产品检疫的力度,年内全市签发植物检疫证书561批次,调运无危险病虫种子1.02万吨,苗木9万株。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农作物病虫测报,推广“绿色控害”植保新技术,掌握飞蝗发生动态,及时控制危害,依法开展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工作,推动植保工作全面发展。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262.05万公顷,总体发生程度2级,防治面积230.17万公顷次。其中,病虫害发生217.15万公顷次2级,防治189.64万公顷次;农田草害发生43.63万公顷,化学除草39.67万公顷;农田鼠害发生1.27万公顷,防治8700公顷。挽回粮食损失3.4万吨、棉花2816.61吨、花生2.77万吨、蔬菜22.88万吨。

【治蝗工作】 年内,全市东亚飞蝗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7万公顷,其中夏蝗发生1万公顷,秋蝗发生6700公顷。主要集中在黄河滩区、东平湖南大堤外坡地、湖西山坡地,高密度点块发生区域集中。针对蝗情,市及东平县均成立治蝗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加强对治蝗工作的领导,保证治蝗物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从3月份起,临时查蝗员和长期查蝗员开始对东亚飞蝗侦察,准确掌握东亚飞蝗的发育进度和密度变化。为提高蝗虫防治效率,将防治任务分配到各乡镇,重点发生区域,高密度片由县农业局机防治队统一防治,通过广泛发动,于6月15~25日将东亚飞蝗夏蝗发生区域全部防治一遍,于8月15~20日将秋蝗发生区域防治了一遍,防治面积总计1.71万公顷,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张洪燕)

【农业综合开发】 ①农业综合开发新模式初见成效。创新实践的“六位一体(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扶、农业龙头企业扶持、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农村建设支持)融合抓,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开发模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投资7270万元,建成优质苗木花卉基地、有机蔬菜基地、优质粮基地、林果基地和奶业基地8400公顷,做大做强了特色优势产业基地。②项目争取。年内,争取到位项目2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个,世行三期机构发展与支持项目1个,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项目13个),总投资额6793.9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4261.9万元(无偿资金3369.4万元),增加1556.9万元、524.9万元(无偿资金增加349.4万元)。③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投资2390万元,扶持4家农业龙头企业搞好项目建设,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基地、壮产业、扶农合、带民富、强企业、增效益,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扩展延伸,带动项目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投资3874万元,连续五次扶持的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解决安置了近8000人的社会闲散劳动力,直接吸收1100农民进厂就业,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7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14亿元。投资2400万元连续两年扶持的肥城市绿源果蔬有限公司,带动5000户农民发展有机蔬菜基地800公顷,年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创汇360万美元,利税380万元。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投资70万元,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个,架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保障农业龙头企业的原料来源,解决基地农户产品的销路,深受企业和农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