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18&rec=204&run=13

【概况】 西汉,汉高祖于宁山(今伏山村南)之南置县,因山南为阳,故名宁阳。
政区 人口 全县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66个村(居)委会。年末全县总人口80.9万人。人口出生率9.32‰,死亡率7.33‰,自然增长率1.99‰。有少数民族23个、8600人。
经济概况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1.3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19.0%。三次产业比例为19.3∶50.5∶30.2。全县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亿元,增长30.2%。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9%。税收总收入7.4亿元,增长3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3亿元,增加3.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2亿元,比年初增加3.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2亿元,增加2.8亿元。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4%。粮食总产56.7万吨,增长3.4%;油料7.1万吨,下降5.5%;棉花总产1523吨,下降6.3%;蔬菜总产96.5万吨,下降6.4%;肉类产量6.7万吨;奶类产量4.7万吨。新增造林面积1587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717吨。农业机械总价值达到4.08亿元,农机总动力67.91万千瓦。增长2.55%。
工业 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29.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6亿元,增长42.7%;实现利润12.5亿元,增长43.3%;实现利税20.8亿元,增长40.0%。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83亿元,增长3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7%,增长2.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3.9%,增长2.9%;实现利润8.8亿元,增长47.8%。非公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增长38.5%。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2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3亿元。
建设 环保 年内编制县城重点规划项目18项,县城详细规划覆盖率90%;编制乡镇各类详细规划19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提高10%;完成村庄建设规划566个。县城基础设施年内累计完成投资1.98亿元。县城规划区面积已达到11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园林绿化达到660万平方米,城市住宅面积286万平方米,城区道路总长77公里。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1.4亿元,新增道路28.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109盏,铺设排水管道27.9万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全县有各类环保监测点400个,14家省控以上重点企业和县污水处理厂已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21台(套),并实现与省、市监控中心联网。全年完成环境保护投资2.73亿元,增加8973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8%,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9.5%、9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5%。各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泰安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内。生态县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全县绿色学校达到16所、“绿色社区”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达到4个。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3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1公里、国道32公里、省道110.5公里、县道254.9公里、乡道177.9公里、村道750.9公里。全县营业性客运车辆293辆、6751客位,公路旅客运输量196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1.13亿人公里,分别增长7.6%和12.7%;货运车辆5723辆、1.20万吨位,公路货物运输量为237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5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和11.1%。个体营业性汽车拥有量5175辆,增长10.5%。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004万元,增长11.8%;电信业务总量8399万元,增长9.8%。
贸易 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亿元,增长18.7%。其中,县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增长18%;县以下实现零售额27.8亿元,增长19.2%。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5亿元,增长18.3%,其中个体私营实现零售额29.6亿元,增长10.3%。累计引进各类项目387项,合同利用外资额2.05亿美元,增长19.9%;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增长59%。主要旅游景点有神童山森林公园、泗店蟋蟀交易市场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万人次,增长7%。
教科文卫 有各级各类学校95所,其中小学67所、初中21所、高中5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8.5万人,其中小学4.1万人、初中1.5万人、普通高中1.9万人、职业教育1.0万人、特殊教育141人。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1.9万。小学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98.7%,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7%;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全县新认定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2.68亿元、产业产值36.39亿元。全年专利申请247件,增长34.6%,其中发明专利63件、授权专利20件。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宁阳县被列为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4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个项目列入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4个项目列入市科技攻关计划。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图书馆藏书5.3万册,为国家三级图书馆。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县辖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县直医院(卫生院)7处。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564张,卫生技术人员2264人,其中执业医师761人、注册护士631人、执业助理医师318人。全县规划内“七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平均达到98%以上;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到98.3%和98.7%,连续三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目标。县内乡镇卫生院在全市率先普及楼房化,85%的村卫生所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99.1%,居全市第一。
社会生活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46元,增长12.3%,其中工资性收入2480元,占纯收入的54.6%,同比提高9.8个百分点。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5万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90.9元。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6.5万人,收缴保费1.95亿元,分别增长12.1%和25.1%。其中,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9万人,增长16.3%;收缴保费1.16亿元,增长25.1%。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1.1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1.65亿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投保续保7996人,发放养老金151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8万人,领取保险金人数260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749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77万人,支付医疗保险费2898万元。全县城镇最低生活保障730户、1613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52万元;农村低保8966户、1.9万人,发放低保金306万元。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供养2038人,社会福利企业9个,安置残疾人员219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88.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0.2万元。
年内,宁阳县被授予“全国科普示范县”。

【城乡客运网络化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年内,在甘肃兰州召开的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宁阳县作为唯一的县级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交通部向全国推广宁阳县做好城乡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①构建高密度客运网络。该县根据当地地理特点和路网建设现状,编制实施横向延伸、纵向成环、冷热线兼顾、长短线互补、便利管理的《宁阳县城乡客运网络规划》。到年底,已形成以4纵4横县内主要干线公路为框架、55条县乡道路为支线,惠及全县各乡村的客运网络。客运班线覆盖半径,城镇居民为300米,乡村居民为1000米。②建设高标准客运站点。按照交通管理所、客运服务站、农村公路养护站、乡镇物流站“四位一体”的原则,新建或改建客运站27个,已有23个竣工投入使用,其中4个站位于三县交界处、15个具备“四位一体”功能。在全县设立港湾式候车亭23处、停车牌296个,形成以县城客运枢纽站为龙头、以乡镇客运站为依托、以村庄站点为结点的客运服务站点网络。③健全高效能管理机制。该县成立“城乡客运网络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交通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县交通部门成立运政稽查队伍,与交通稽查大队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治理城乡客运市场,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和倒客、甩客等违法行为,两年间取缔各类违规违章客车269辆。探索多渠道投入机制,吸引客运公司更新车辆和设备,两年间,全县投入城乡客运网络化建设资金达6000多万元,其中政府投资客运站点建设资金2130万元。④提供高质量客运服务。理顺运输组织结构,探索形成交通主管部门抓行业管理,客运站由专业运输企业自主经营,以站管车、以车养线、以线联网的市场运作模式。县交通运输管理处成立客运站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客运站的行业管理和运力调控。各客运站按管理标准配齐人员,健全岗位职责和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运行计划,保证客运网络的健康运营。引导专业运输公司新购置80辆19座以上的豪华巴士投放到各条线路,对城乡快客做到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结算、统一票价、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循环发车,全县从事境内城乡客运的车辆达234辆,日客运周转量达4.21万人公里,为出行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宁阳城乡快客”服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该县把推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创造出“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农户收入模式。国家农业部、发改委联合调研组和省政府调研组先后赴宁阳进行专题调研,总结推广了该县土地流转工作的经验。①多渠道助推土地流转。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平台助推土地流转、做大劳务输出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土地流转、发挥大户示范作用扩张效应引导土地流转等,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②多方式进行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规范管理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等原则,因地制宜,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③科学合理设置土地流转流程。该县采用统一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制定严谨的土地流转备案制度,建立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使土地流转更加规范,农民权益得到切实保证。④优质服务促进土地流转。制定优惠政策,从财政和资金贷款方面对土地流转给予扶持,培植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具有政策指导、法律咨询、信息服务、土地资产评估等职能的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土地流转的深入开展。到年末,该县有302个村、3.7万户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流转面积达5067公顷。

【中国科协授予宁阳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该县自2005年起,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明确到2020年的科普工作目标,实施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的“三推”计划。成立专门班子,定期研究解决存在困难问题;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列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科普村村通”、“科普惠农”等工作纳入全县年度工作重点并予以督查和考核;选配7名高学历人才充实县科协机关队伍;增加经费投入,仅2007年就拨付科普专项经费44万元,保障了工作需要。突出抓好“一站、一员、一栏”建设,把科普活动站建设与乡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活动室的建设相结合,“一块阵地、一套设施、两块牌子、资源共建共享”,全县566个行政村(社区)中有426个建立起科普活动站,占行政村总数的75.3%,其中一类科普活动站85个,均达到有门牌、有制度、有电教设备、有光盘、有图书、有科普工作计划、有年度工作总结、有示范项目、有效益评估、有档案材料的“十个有”目标。全县566个行政村和社区均配备科普员,较好地完成了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及培育农民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等任务,全县上下形成党政推动、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的科普工作发展格局。2007年11月,中国科协授予宁阳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宁阳县志》被评为全省史志系统“八个一优秀”市县级志书】 《宁阳县志》是省、市政府第二轮修志规划的重点志书,2003年3月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历经5年编纂完成。全书共30编、150万字,随文图片700余幅,全彩印刷,图文并茂,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18年间宁阳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时代特色鲜明,地方特色突出,结构严谨,叙事简洁,体例篇目多有创新,是一部思想性、资料性、可读性很强的志书。出版发行后,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在首届“八个一优秀”(优秀省志分志、市县级志书、综合年鉴、史志工作单位、地情资料库、方志馆、业务论文、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市县级优秀志书。并领取了省政府奖金。
(杜秀芝 赵先法)